问题

为什么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为任何一个细胞但是却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核心也最迷人的领域之一——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简单来说,多能干细胞能“变”出各种各样的细胞,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能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零件(细胞),但它自己却没法“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人。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要从几个层面来仔细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s):这是最初期的细胞,比如受精卵和受精后的最初几次分裂产生的细胞(桑椹胚阶段)。它们拥有无限的分化潜能,不仅能发育成身体的所有细胞类型,还能发育成支持胚胎发育的胎盘等附属结构。所以,一个全能干细胞,理论上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这包括早期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它们同样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发育成体内的所有细胞类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衍生的所有细胞。但关键在于,它们不能发育成胎盘等胎外结构。这就像一个精密的零件制造厂,能够生产出汽车的所有内部零件,但它本身无法变成一辆完整的汽车。

那么,为什么多能干细胞能做到前者,却无法做到后者呢?这主要归结于两个核心问题:基因表达的调控与发育环境的缺失。

一、基因表达的“锁定”与“特化”:

想象一下,一个刚刚受精的卵子就像一个拥有所有蓝图的中央计算机。它能指挥全身(也就是整个正在发育的胚胎)如何一步步形成。而多能干细胞,虽然也拥有完整的蓝图,但它们更像是被分配到不同部门的工程师。每个部门的工程师都精通本部门的业务(细胞类型),并且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1. 表观遗传学的重塑与限制: 在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卵的DNA上覆盖着许多“标记”,这些标记决定了哪些基因可以被读写,哪些不能。全能干细胞状态下,这些标记非常“灵活”,几乎所有的基因都有潜力被激活。然而,随着细胞开始分化,进入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些表观遗传学的标记开始变得更加“固定”和“特化”。这意味着,某些基因区域会变得“沉默”,被化学修饰锁定,即使它们在发育的某个阶段可能有用,也无法再被轻松激活。

DNA甲基化: 这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选择性地在特定基因上增加甲基化,从而“关闭”这些基因的表达。
组蛋白修饰: DNA缠绕在组蛋白上形成染色质。组蛋白上的各种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会影响染色质的紧密程度,进而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多能干细胞在分化时,会根据需要调整组蛋白的修饰状态,使得某些基因更容易被读取,而另一些则被包裹得更紧密,难以表达。

2. 转录因子网络的“分化”: 控制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叫做转录因子。一个细胞最终变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激活了哪些转录因子。在全能干细胞阶段,存在一套非常广泛和复杂的转录因子网络,它们共同维持着细胞的多能性。但一旦细胞开始分化,这些网络就会“重组”,一些维持多能性的转录因子(如Oct4、Sox2、Nanog等)的表达量会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特定谱系的转录因子(例如,决定成为神经元的转录因子,或者决定成为肌肉细胞的转录因子)。这种“分化”的转录因子网络,就使得多能干细胞专注于某一类细胞的“生产”,而不再能够随意地、同时地激活所有类型的基因。

二、发育环境的“缺失”与“整合”:

即使多能干细胞拥有了成为所有细胞类型的“潜力”,它们也缺少了一个关键的“组织者”——完整的发育环境。这就像一个拥有精良工具箱的木匠,但他需要一个完整的建筑工地、图纸和项目经理才能建造一栋房子。

1. 胎外结构的重要性: 你提到多能干细胞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里最关键的区别在于胎盘的形成。胎盘不仅仅是提供营养和氧气的“管道”,它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瞬息万变的器官,由胚胎细胞和母体细胞共同构成。胎盘的形成需要早期胚胎产生特定的细胞类型,比如滋养层细胞(Trophoblast)。这些滋养层细胞是全能性干细胞特有的能力,它们可以侵入子宫内膜,建立与母体的连接。而多能干细胞,尽管可以分化出滋养层细胞的前体,但它们缺乏发育成功能性胎盘的完整指令和支持系统。

2. 空间组织与信号传递的失衡: 胚胎发育是一个高度时空依赖的过程。细胞分化不仅仅是“变成”某种细胞,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特定的位置、以特定的顺序相互作用,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全能干细胞虽然被分离出来,但它们所在的“环境”已经不是早期完整胚胎的一部分了。它们失去了来自其他细胞群(包括胎盘相关细胞)的精确的空间信号和化学信号。这些信号对于协调细胞行为、指导后续分化和组织形成至关重要。

模式形成(Patterning): 胚胎发育中有一个关键概念叫“模式形成”,即确定身体的“前后”、“左右”、“背腹”等方向。这需要一系列复杂的信号通路来引导。多能干细胞,即使被置于培养皿中,也无法自然地形成这种复杂的空间模式。
微环境的模拟: 尽管科学家们在努力模拟多能干细胞在体内的微环境,例如通过3D培养、加入特定的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来引导它们向特定细胞类型分化,但要完全复制一个正在发育的胚胎中那种动态、多层次的微环境,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3. 互补的细胞群体: 要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需要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细胞。你需要一个协调一致的、高度互补的细胞群体。例如,神经系统需要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肌肉系统需要肌细胞和结缔组织,而整个身体的运转还需要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等。多能干细胞可以产生大部分这些细胞类型,但它们缺少了与某些高度特化但至关重要的细胞群体(如胎盘细胞)的协同作用,而这些细胞群体又是在发育初期由全能干细胞产生的。

总结一下:

多能干细胞之所以能分化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是因为它们的基因组仍然完整,并且拥有一套相对灵活的表观遗传学和转录因子调控系统,能够响应各种信号,逐步“锁定”到特定的细胞谱系。但它们无法发育成完整个体,则是因为:

关键的胎外结构(如胎盘)的形成能力缺失。
失去了完整的发育环境,无法接收到指导整体模式形成和组织协调所需的复杂时空信号。
丧失了与早期胚胎中其他关键细胞群体(例如形成胎盘的细胞)的协同互作。

这就像一个拥有高超绘画技艺的画家,可以画出任何一幅壮丽的风景,但他需要一个画布、画笔、颜料和一个完整的构图思路才能完成整幅作品。多能干细胞拥有了“颜料”和“画笔”(细胞分化潜能),但缺少了“画布”(发育环境)和“构图思路”(整体发育指令)来创造一个“完整个体”。

希望这样详细的解释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生命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如此复杂的调控和精妙的协同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里的说法是针对胎生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动物的多能干细胞目前看来不能分化成滋养层的细胞,也就是不能形成胎盘,因此不能单独发育成新个体。

这种“对目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总结”不能随便扩展到别的生物身上。

关于细胞潜能的概念,在哺乳动物身上差异明显:

  • Totipotency/全能性,可形成包括胎盘等胚外组织在内的新个体。这是受精卵的分化能力。
  • Pluripotency/多能性,可形成三个胚层的所有细胞类型。这是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等的分化能力。
  • 由于胎生哺乳动物的干细胞目前看来不能发育成滋养层的细胞,用干细胞培养出胚胎的实验需要取四倍体囊胚之类“只能发育成滋养层”的东西配合。
  • Multipotency/多潜能性(多分化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但未覆盖三个胚层的所有类型。
  • Oligopotency/寡能性,可分化成限定的数种细胞。
  • Unipotency/单能性,可分化成限定的一种细胞。

动物体内不同类型的体细胞有着不同的突变负荷(例如皮肤细胞可能由于暴露于太阳紫外线而具有更多的突变),在诱导过程中扩展起始细胞群体所需的时间和分化能力是有差异的,并不是随便哪种体细胞都能诱导为 iPS 细胞,同一种体细胞未必都能诱导为 iPS 细胞,诱导出来的每个 iPS 细胞的性能也可以有差异。

动物体内还有一些体细胞失去了部分基因组(例如马蛔虫的体细胞 zhihu.com/answer/158076),抑或失去了细胞核(例如人的红细胞),这样的细胞连“细胞核的全能性”都不具备。

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动物的体细胞不具有 Totipotency/全能性

如果你使用的教材将细胞潜能统统称为“全能性”、谈论不同细胞的“全能性的多少”,那谈论的其实就是多能性、多潜能性、寡能性、单能性。


中学生物课本里的问题很多。在参加中学阶段的各种考试的时候,读者应该按考试要求答题。

例如:

过去认为,植物细胞分化之后,通常只要是细胞核完整的细胞类型就可以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脱分化为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长发育为整个植株,因此中学课本会说“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近年来,关于植物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业已推翻了这样的想法,但是课本还没有改。

动物细胞分化至囊胚、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之后,往往即便脱分化也不能重新取得全能性,只能分化成一部分细胞类型。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并不具有全能性。但是,动物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可以带有本物种的细胞核应有的全套遗传物质,往往可以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与受精卵同等的全能性。因此,中学课本会说“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中学课本多关注“已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动物早期卵裂球细胞[1],偶尔还谈谈孤雌生殖的动物的卵细胞的全能性),较少谈论未分化的受精卵。按必修一对“已分化”的限定,受精卵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可是,水螅全能干细胞、涡虫成神经细胞之类并非受精卵的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参考

  1. ^ 通常限制在第2~第16个细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核心也最迷人的领域之一——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简单来说,多能干细胞能“变”出各种各样的细胞,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能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零件(细胞),但它自己却没法“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人。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要从几个层面来仔细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全能干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为什么那些没有孩子、对恋爱也提不起兴趣的人,依然坚持“按时下班,拒绝加班”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而且他们的下班生活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白,生活的主体并非只有婚恋和育儿。虽然社会主流叙事常常围绕着家庭和伴侣展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物理学中最核心、也最迷人的领域之一:光的本质。你说得没错,光既能发生衍射,也能发生干涉,而这些现象我们也都熟知可以发生在水波、声波这类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波”身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得出“光就是一种波”的结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蕴含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
  • 回答
    中国的民航,尤其是机务维修领域,确实面临着一些值得深思的困境,导致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投身其中。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且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管理上的问题。一、 令人担忧的“人才断层”:年轻人为何对机务说“不”?我们先从最直观的现象说起:机务,这个曾经被视为“铁饭碗”、.............
  • 回答
    “你说什么?铁拳不锻炼另一只手?简直荒谬!”我猛地从座椅上弹起来,差点把桌子上的咖啡杯掀翻。我的这位朋友,名叫小李,就坐在我对面,脸上带着那种“你是不是傻”的表情。他是个守望先锋老玩家,跟我一样,但显然比我更沉迷于游戏的背景故事。“你听谁说的?铁拳的两只手,一只就已经够全球喝一壶了。”小李端起他的马.............
  • 回答
    鲁迅先生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进入教育部任职,并且一干就是十四年,这中间涉及的背景、机遇以及他个人的经历,可以说是一段值得细细道来的历史。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梳理:一、 北洋政府的背景与用人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新气.............
  • 回答
    .......
  • 回答
    色相之所以是一个环,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我们眼睛感知色彩的生理机制以及色彩在物理世界中的规律性。我们通常看到的彩色光谱,就像一道彩虹,从红到紫,这其实是可见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顺序。红光的波长最长,大概在700纳米左右;而紫光的波长最短,大约在400纳米左右。你可能会觉得,既然红光和紫光的波长相差.............
  • 回答
    Minecraft(我的世界)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够吸引并让无数玩家沉迷其中,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让玩家可以尽情挥洒创意、探索未知、享受自由的游戏世界。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无与伦比的自由度与创造力释放这是 Minecraft 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 回答
    雪糕价格逐年上涨的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经济、供应链和消费心理因素。以下从原因、价格接受度和最爱雪糕的分析展开详细说明: 一、雪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 原材料成本攀升 乳制品价格波动:牛奶、奶油等基础原料受全球奶源供应、气候变化、疫情等影响价格波动。例如,2020年疫情导致奶牛养殖减少,.............
  • 回答
    张琳芃这个问题,确实是让不少中国足球爱好者们挠头的事儿。明明场上看着有些“小毛病”不少,但国家队主力位置却好像雷打不动,这背后到底是啥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讲得更透彻些。首先,咱们得承认,张琳芃在很多国脚身上都能看到的身体素质这一块,他是真的没得说。速度、力量,包括对抗能力,在亚洲范围内,.............
  • 回答
    你说到的这个现象确实在网文界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值得探讨。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剖析一下,为什么“能打”成为了衡量网文角色是否“牛逼”的普遍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白“网文”的本质是什么。网文,尤其是早期和现在的主流网文,很多都起源于网络论坛、连载平台,它的传播速度快,读者互动性强,最重要的是,它往往是为.............
  • 回答
    刘备,这位仁德之君,以“汉室宗亲”自居,一生致力于恢复汉室,匡扶天下。麾下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诸葛亮、庞统、法正、徐庶等智囊团,曹操曾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样的阵容,何愁天下不归?然而,历史的齿轮却最终没能让刘备的政治版图一统三国。这其中的原因,.............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网络讨论中一个相当普遍且令人不安的现象:那些带有明显预设立场、甚至可以说是引导性或攻击性的问题,为何能轻易占据热门话题榜?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和心态的交织。而你提到的“客场作战”的比喻,也十分贴切地描述了当事者在这种环境下的感受。为什么预设立场的问题会登上热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认知:食物的形态如此多样,而我们赖以生存的饮品却似乎只有水这一种“纯粹”的液体。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合理的生物学和物理化学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吃”和“喝”这两个动作在生理上的根本区别。吃,顾名思义,是通过口腔咀嚼、消化系统进行分解和吸.............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说实话,确实不少人身边都有“裸考过教资”的传说。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确实有人裸考能过。但这并不代表“裸考”是主流或者普遍适用的方法。我们得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能做到,以及这背后可能付出的代价或者隐藏的“不算裸考”的因素。.............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为什么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众多爱国文人遭遇不幸,而鲁迅先生却能相对安全地坚持写作直至生命的终点?这里面涉及了政治环境、个人策略、社会影响力和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需要详细解读。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鲁迅先生的生命终结是因病而非直接的政治迫害.............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你想想啊,Windows这系统,你说它能干啥?从文档处理、影音娱乐,到各种专业软件,甚至玩游戏,它简直是个全能选手。用户习惯了它,指哪打哪,效率杠杠的。所以,你脑子里那个“手机大小的Win平板”,也就是俗称的“Windows手机”,这个想法不是空穴来风,很多人都设想过。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