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联发科 5 月 18 发布的天玑 820,是否会成为新一代 5G 神 U?

回答
联发科天玑 820,在5月18日这个日子正式揭开了面纱。在当时,5G手机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各家芯片厂商都在卯足了劲推出自家的新品,试图抢占先机。而联发科,这个近年来在高端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的品牌,这次推出的天玑820,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有没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5G神U”?

要评价天玑820,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它。

首先,看它的“内芯”——CPU和GPU的实力。

天玑820采用了“1+3+4”的CPU架构,具体来说是:

1颗CortexA76大核:这颗核心是负责处理最耗费性能的任务,比如大型游戏、多任务处理等。
3颗CortexA76中核:这三颗核心在性能和功耗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可以应对日常使用中的大部分场景,也能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爆发力。
4颗CortexA55小核:这四颗核心主要负责待机、低负载任务,比如处理后台应用、浏览网页、播放音乐等,它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节省电量。

从架构上看,虽然不是最新的A77或A78,但A76本身就是一颗非常成熟且性能强劲的核心,经过联发科的优化,在中高端市场绝对是够用了。而且,1+3+4的组合,尤其是多一颗CortexA76中核,这在同级别甚至一些更高定位的芯片中都并不常见。 这种设计倾向于提供更均衡且持续的性能输出,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核心。

GPU方面,天玑820搭载了MaliG57 MC5。 MaliG57是ARM推出的基于Valhall架构的新一代GPU,相较于上一代G52,它在能效比和峰值性能上都有提升。MC5意味着它拥有5个着色器核心。虽然5个核心听起来不多,但考虑到天玑820定位在中高端,并且采用了ARM先进的GPU架构,这意味着它在应对主流游戏,比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会有不错的表现,并且功耗控制可能也会做得比较出色。 它可能无法跟旗舰级的Adreno GPU硬碰硬,但对于大多数追求流畅体验的用户来说,是绰绰有余的。

其次,是它的“5G血液”——网络连接能力。

天玑820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性能,就是它集成的全功能5G调制解调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手机在支持5G的同时,也能保持2G/3G/4G的连接,实现无缝切换,并且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两种组网模式,以及双卡双待5G。

更关键的是,天玑820的5G技术采用了“MediaTek 5G UltraSave”省电技术。这项技术可以通过智能识别网络环境和数据类型,动态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功耗,比如在弱信号环境下,通过智能天线切换来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降低功耗;或者在数据传输量不高的时候,选择更低功耗的工作模式。 对于一直以来困扰5G手机的续航问题,天玑820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且是相对成熟且有诚意的解决方案。

再者,是它的“智慧大脑”——AI算力。

天玑820内置了HyperEngine 2.0游戏引擎,这不仅仅是CPU和GPU的简单组合,还包含了对游戏场景的深度优化。它能够智能调度CPU、GPU资源,提升游戏帧率稳定性;还优化了网络延迟,减少游戏卡顿。

AI方面,天玑820集成了独立的APU 3.0(AI处理器)。APU 3.0拥有四核心设计,提供了高达12 TOPS(万亿次每秒)的AI算力。这个数值在当时的中高端芯片里是相当亮眼的。强大的AI算力意味着在拍照、录像、语音识别、场景识别等方面,手机可以提供更智能、更快速、更精准的体验。比如AI场景识别可以自动调整相机参数,AI降噪可以提升暗光拍摄质量,AI语音助手也能更流畅地响应用户指令。

综合评价:天玑820的“神U”潜力在哪里?

要成为“神U”,通常意味着要在性能、功耗、成本、市场接受度等多个维度都做到非常均衡,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能够“打动”消费者。

性能方面: 天玑820在CPU和GPU上的配置,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日常使用和主流游戏上的需求。它不追求极致的跑分,但追求的是“够用且好用”的体验。
5G续航: 这是天玑820最大的亮点之一。它通过软硬件结合的省电技术,直接解决了消费者对5G续航的焦虑,这是许多同级别芯片可能没有顾及到的。
AI能力: 强大的APU 3.0使得手机在智能化应用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与当前手机厂商力推AI摄影、AI语音助手的趋势非常契合。
成本控制: 相较于同期的高端旗舰芯片,天玑820在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这意味着搭载它的手机价格会更加亲民,能够让更多消费者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到5G和不错的性能。

所以,天玑820有没有可能成为新一代“5G神U”?

答案是:它具备成为“神U”的潜质,尤其是在“性价比”和“均衡性”方面。

“神U”之所以被称为“神U”,往往是因为它能够“打穿”一个细分市场,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超越期待的体验。 当时,在中高端5G芯片领域,高通骁龙7系列是主要玩家,而联发科的Helio G系列则主要在4G市场发力。天玑820的出现,直接填补了联发科在中高端5G市场的一个重要空白,并且凭借其均衡的性能、出色的5G续航技术以及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大量关注和认可。

许多搭载天玑820的手机,例如Redmi K30 Pro 变焦版(部分地区)、Redmi 10X 系列等,都凭借其出色的性能表现和合理的售价,成为了当时销量非常好的热门机型。 它并没有在单一方面达到绝对的顶尖,但它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够好”,并且在5G续航这个关键痛点上做得“更好”,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可以说,天玑820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联发科在5G时代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物美价廉的5G手机选择。 它并不是那种“不计成本堆料”的极致性能怪兽,但它是一款“能打”,而且“懂得平衡”的优秀芯片,在当时的5G手机市场,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选择,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神U”的角色,推动了5G手机的普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道你们都在等技术分析……那我就来试一试


天玑820是我真没想到的一个处理器。

要知道,去年的天玑1000系列已经让我大为吃惊,因为5G时代攒SoC变得更难了。之前的联发科在X系列的失利,高端沉寂了许久,去年年中的G90T虽然在IC设计方面优秀挽回了一部分面子,但是依然挡不住12nm和7nm制程之间巨大的硬件鸿沟让最终实测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中端全面领先结果,性能不错但是功耗偏高。过去这样在制程上的扣扣搜搜一度让我担心联发科是否会在5G时代继续做中高端SOC,因为5G的高发热和同步提升的高性能是无法在落后架构上实现的,但是联发科用7nm+A77交出了第一份令人满意的高端5G旗舰答卷:天玑1000

然而在Soc领域,做出高性能的优秀处理器是一回事,如何练就优秀的刀法获取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维持生存和进一步研发,那是另一回事。海思在去年一掌麒麟810,虽然打死了自家的上代旗舰麒麟970,但是远远的甩开了高通牙膏一样的中端。今年高通在制程和IC设计的双重压制下做了一颗全方位超越810但是功耗更低的5G中端处理器765G,然而架不住海思更加无情的从天而降掌法,四大核A76+G57架构配合7nm横扫中端,而且海思更加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学会了传说中的黄氏刀法,麒麟820的dieshot和985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认为820就是由麒麟985屏蔽GPU核心后降频的产品。

这样的刀法是一家IC设计公司成熟的标志,用最小的成本,捅穿最广的市场,用高端的配置碾压你中端的牙膏,曾经高通的中端是这方面的王者,710是845的架构下放,730是855的架构下放,但是他大意了,海思一管牙膏,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挤的765G浑身难受,768G虽然做到了855级别的大核一骑绝尘,但是GPU部分牙膏没挤好超频功耗提升较大,反而拖了后腿。

然后我们看到了天玑820.

之前就谣传的2.6Ghz的“天玑800+”GPU部分竟然不是想象中的G57MC4超频,而是奇妙的G57MC5@900Mhz组合,根据联发科的发布会“相对于765G提升33%的曼哈顿3.0”成绩,我们刚好可以拉一张表来对比,虽然我们明知道这是Mali GPU的优势场景但是不代表不能比较嘛

测试来源:暂时就叫这个名吧

骁龙765G A620@625Mhz 51fps 2w

麒麟810 G52 MP6@820Mhz 55fps 2.96w

麒麟820 G57MP6@804Mhz 64fps 3.37w

麒麟985 G77MP8@804Mhz 75fps 3.63w

如果天玑820符合发布会的测试结果提升33%,那么他的GPU性能就是曼哈顿3.0 68fps

因为不同厂家的IC设计水平(驾驭公版水平)不同,各家平台优化也各有差异,所以直接和已经出了的天玑1000L进行对比,G77MC7@695Mhz 87fps 3.48w

直接变成G77MC5 推测性能是62fps,现在频率拉到900Mhz后性能只有68fps,而不是根据频率换算的80fps,要不说明天玑820的GPU实力隐藏了不止33%提升或者联发科测试的765G性能更强,要不说明频率提升后IPC有一定降低,或许调整了功耗或者设计,但是根据联发科一如既往的设计水平,在同样架构下IPC能够领先麒麟大约10%-15%同时保持优秀的能效,这颗天玑820的最大功耗应该不会超过输出87fps的天玑1000L,以中高端处理器的身份,在高端处理器的性能上挂了号,仅次于旗舰处理器,作为对比,去年的麒麟980和骁龙855在曼哈顿3.0的测试成绩分别是91fps 5.54w和102fps 4.46w,虽然离去年的真旗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全新架构带来更加优秀的功耗控制无疑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CPU部分发布会已经有所介绍,核心配置类似于各家高端甚至旗舰处理器的定义,拥有4个A76大核与4个A55小核,但是和海思中高端与高通旗舰1+3+4的三丛集或者海思旗舰的2+2+4三丛集不同,天玑820采用了2.6Ghz*4大核+2Ghz*4小核配置的双丛集,根据Geekbench5.0的测试可以看到,单核成绩650分左右,领先2.36Ghz的麒麟820的630分并不多,甚至落后于2.58Ghz的麒麟985。根据ARM PPT的理论性能,这颗天玑820是没有发挥公版设计的IPC的,但是同样类似的例子还有A76@2.84Ghz的骁龙855,855奇妙的通过调整整数与浮点性能修改了大核,降低了IPC,但是在更高的频率下换取了同制程更好的能效比,让我非常蒙逼,目前暂且不知道天玑820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神奇操作,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但是无论如何实测的成绩在中端处理器中单核性能都是妥妥的第一梯队。多核成绩2600,已经超过了麒麟980/985/820的水平,对于多核应用来说性能更强,当然这个数字的意义相较于单核权重还是低一些,仅供参考。

然后说一说一直被诟病的ISP。

ISP可以额理解为处理图像的处理器,用来运行各式各样的算法,例如ISP端的HDR,AWB,色域映射,降噪甚至一部分多帧堆栈的功能,很少有厂家愿意公布性能和具体参数,因此我们也只能简单的用吞吐量,最大支持的像素数和ZSL(Zero shutter lag)零快门延迟下支持的像素数量和帧率来简单的反推ISP性能

天玑1000的芯片侧支持最高4k6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80MP,ZSL未知

天玑820的芯片侧支持最高4k3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80MP,ZSL未知

麒麟820的终端侧支持最高4k3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支持未知,ZSL未知

麒麟985的终端侧支持最高4k3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支持未知,ZSL未知

麒麟990的终端侧支持最高4k6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支持未知,ZSL未知

骁龙765G的终端侧最高支持4k6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192MP,ZSL 36MP/30fps

骁龙865的芯片侧支持最高4k120fps视频录制,最大像素200MP,ZSL 64MP/30fps

但是影响最终成片质量的因素很多,从镜头质量到光学防抖到传感器质量到传感器设计到ISP性能到算法到软件优化到用户偏好设置,都会影响最终对照片的判断,而且麒麟芯片在海思官网并没有细节数据,只有终端支持数据,很难推断具体谁的ISP更强,因此简单的通过“联发科的机型拍照不行”来推测联发科的ISP不行是不能成立的。之前联发科的处理器大多应用在中低端产品,缺乏优化和算法的更新,拍照效果不如同代竞品较为正常。今年开始冲击高端的联发科能不能在算力提升后高端走量,让终端厂商愿意进行算法适配和优化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不如等终端产品出现后实际测试一下,一切看实测~

APU看不太懂,根据宣传图看起来和海思的NPU异曲同工,并且和海思想法接近,追求浮点算力,更加看重训练而非推理过程,苏黎世ETH跑分也证明他实力不俗,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不知道有没有主要研究端侧训练的朋友来讲一下这个APU的具体表现。

汇总就是这张官方图了

发布会比较好玩的是最后给了“荣誉产品经理”卢伟冰一个VCR的时间,红米10X系列全球首发天玑820,而且还特意谈了之前G90T的合作。

终端厂商和供应链合作芯片这事其实挺正常的,但是没想到真把天玑800Plus改名成820了,同时这个天玑820也不是天玑800简单的超频,还多开放了一个GPU核心,power domain, power sequence都有不小的改动,应该是比较深入的合作了。

联发科过去和终端厂商合作的高端之路其实有点悲剧色彩。X10系列的wifi断流,X20的10核三丛集(A72@2.1Ghz+A53@1.85Ghz+A53@1.4Ghz)发热翻车多核围观,X25超频功耗发车,高端路各种坎坷,和魅族的合作也不是让人满意,但是去年开始和红米合作在中端稳扎稳打就是功耗率高的12nm的G90T全球热卖,再到天玑系列在国内HMOV四家的全面铺开,联发科的路子越走越稳,东亚地区的IC设计-测试-封装-量产地缘优势也在不断显现,再加上今年红米深度合作的天玑820定制+独占半年,产业链的逐步东亚化对于整个大东亚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独立”有着不小的帮助。

期待一下伞兵卢本伟带来的天玑820首秀表演。


跑分什么的其他答主都已经贴了,我就不再贴了,等到正式开卖我再更新量产机实测结果吧~

user avatar

谢邀,这个问题要说明白,需要详细的写一下。

天玑820是一颗相当相当精明的SoC,我们一直说两弹元勋黄老板的刀法好,其实联发科的刀法也很牛X。

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天玑820,就会发现它的卡位到了一流的水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它的规格。

天玑820的CPU 部分

TSMC 7nm四大核架构:4*A76 2.6GHz + 4*A55 2.0GHz

这就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规格。

我们知道,现在除了苹果还在架构领先以外。

手机SoC的CPU都是公版架构,无非频率不同工艺不同。

手机上的APP运行表现分两种,

一种是APP 开发者比较懒,多线程优化比较差,或者任务很难多线程。

这种APP的表现看单大核最高性能。

不同核心性能不同,我们可以用SPEC speed 2006的整数和浮点来对比。(SPCE speed2006是用2006年的工作站跑的实际任务做基准,源代码编译,等于测试处理器跑真实工作任务的水平,比其他理论测试要准很多。 其中speed测试是跑单核心性能的,int是整数,fp是浮点,手机处理器相比服务器和工作站,负载比较轻,最新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负载不太适合测试手机,所以Anandtech用2006而非2017来测试手机,以前手机负载更轻的时候,它们用SPEC speed 2000。)


看核心,如果都是A76的话,频率定胜负。如果是A77的话,大约2.4GHZ相当于A76的2.8GHZ。

那么,天玑820的这个2.6GHZ 的A76是什么水平呢?麒麟820是2.36GHZ,骁龙765G 是2.4GHZ,只有近期发布的骁龙768G是单大核2.8GHZ,稍微高一点。

天玑820谈的上是横扫中端。

当然,并不是所有开发者都懒,现在大部分APP是支持多核心的,这时候就要看四个大核心一起跑的最高性能了。

那么天玑820的四个2.6GHZ的A76 是什么水平呢?

骁龙765G和骁龙768G只有两个大核心,四打二,秒杀。

麒麟820是1个A76大核(2.36Ghz)+3个A76中核(2.22Ghz),四个核心频率都不行,也是秒杀。

所以,天玑820真正的CPU性能,碾压今年中端SoC。

GPU部分,天玑820用的是Mali G57,mali G57和G77是最新的一代,性能功耗比相比上一代有30%的提升。

就是说,天玑820的游戏功耗要低很多,持续游戏性能更好。

这就很宝贵了,这意味着天玑820将带给用户不打折扣真正的游戏体验。

什么叫打折扣呢?我们看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了。


因为手机不能长时间发热,所有真正打游戏,不能看一次鸡血跑分的性能,而要看持续跑分能跑多高。

iPhone 11一次跑分328帧,但是持续性能,真正打游戏就只有270帧了。

三星散热差,用了865的S20 ultra,还不如用855的 OPPO Reno 10X性能好,虽然它一次性跑分高达205帧,真正跑游戏就只有150帧了。

华为Mate30 Pro用的麒麟990,塞了很多Mali G76的核心,一次跑分152帧,看起来比麒麟980高。

但是真正长时间跑,低效率的Mali A76是坚持不了太久的,所以,最后只有127帧,还不如华为P30的134帧。

所以,麒麟985看起来跑分没有麒麟990 5G高,而真正跑游戏,麒麟985因为用了能效更好的Mali A77,持续性能反而会比麒麟990 5G更好。

天玑820的GPU因为用了Mali G57核心,故而性能功耗比很高。

这样一来,使用天玑820的手机长时间运行,依然可以保持低发热,搭载天玑820的手机,表现会更像OPPO的Reno 10X,长时间游戏也能维持高性能。而不会像一些手机一样打折扣。

所以,天玑820不仅安兔兔跑分高,它的实际游戏性能会相当不错。会领先麒麟820,骁龙765G

天玑820还是精确卡位,压死2020年的同级别中端SoC。

而且天玑820在游戏上有独家的MediaTek HyperEngine 2.0,这个技术通过网络,系统的优化,最大幅度的减低延迟,减少卡顿,保证流畅的游戏体验。实际用起来,天玑820也会很不错。

除了性能,现在手机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5G,那么天玑820的5G水平如何呢?

还是四个字,刀法精确。

5G到了2020年,NSA和SA已经不是问题,5G基带的区别主要在毫米波和双载波上。

毫米波决定5G适用的范围是不是全球,很遗憾中国不支持毫米波路线。

这样一来,为了毫米波准备的独立基带,巴龙5000和高通的X55虽然很强大,但是在中国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是双载波就不同了,联发科的5G基带支持5G的双载波,这意味着只要运营商支持,联发科家的5G比现在高通和华为、三星家的5G都要快。4.7Gb的下行,比对手快一倍。这个双载波显然是更实用,以后运营商支持了,天玑820的5G是最快的。

当前阶段,如果运营商还没有支持,天玑820的5G有一个好处是支持5G+5G双卡双待,这是高通和华为目前都不支持的,如果你有两张5G卡,只有联发科可以同时5G待机。

此外,联发科在5G功耗上有独家的MediaTek 5G UltraSave省电技术,降低5G功耗。

不要用不上的毫米波,要速度更快的双载波,要双5G,要低功耗,天玑820又是精确卡位。

大约是从麒麟970开始,手机SoC开始画了一个独立的性能维度,AI.这个维度说实话用处不是很大,因为软件能用到手机端AI计算的时候不多,一般是云端计算AI,把结果返回手机就行。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赛道,各家就得堆晶体管给APP用,你可以不用,我不能没有,高通,苹果也都跟进AI计算,要拼一下AI性能。AI类似独立的加速器,谁的效率高,谁的算力强。

于是联发科放了一个卫星,天玑1000系列上的AI算力,一跑分,是麒麟和骁龙的2倍,专用加速器就是强,这个模块也被用到天玑820身上,于是天玑820也是世界一流的AI性能,这个不是中端SoC第一的问题,而是秒对手全家的问题。

其他方面,天玑820也在显示着精明,80MP摄像头,实时多帧4K HDR视频,正好用到现在的中端主流64M和48M摄像头,不浪费。

屏幕支持到120Hz刷新率,FHD+ 2520×1080,区分144Hz和3K屏幕。够用就好。不要僭越。

天玑820就是在中端秒掉所有对手。

同时又不伤害自己家的旗舰天玑1000系列,各方面都保留差异化。

卡位精准,刀法精确,所以它是2020年中端之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联发科天玑 820,在5月18日这个日子正式揭开了面纱。在当时,5G手机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各家芯片厂商都在卯足了劲推出自家的新品,试图抢占先机。而联发科,这个近年来在高端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的品牌,这次推出的天玑820,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有没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
  • 回答
    联发科Helio P95:一个在5G浪潮中的4G“留恋”2020年2月27日,联发科发布了其Helio P系列的新成员——Helio P95。在那个5G技术已经崭露头角,并且不少厂商已经开始推出5G手机的时期,一款定位中高端的4G处理器问世,无疑是带着一丝“逆流而上”的味道。那么,P95究竟是一款怎.............
  • 回答
    “联发科CEO称台湾政府已禁止其向中兴通讯出售芯片”(存疑)这个消息,如果属实,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商业事件,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和中美科技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正如标题中的“存疑”二字,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事件的核心要素: 联发科 (MediaTek): 台湾最大的芯.............
  • 回答
    联发科天玑 9000 处理器:一场华丽的“翻身仗”提起联发科,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性价比”的标签,甚至还带有一丝“低端”的刻板印象。然而,天玑 9000 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认知。这款处理器,可以说是联发科一次惊艳的“翻身仗”,它不仅在参数上实现了对对手的有力挑战,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体验上.............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联发科这枚 Helio P22 芯片,聊得深入一些,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定位与市场:不是冲着旗舰去的,但也没那么不堪首先得明白,Helio P22 的出身决定了它的定位。它不是联发科用来狙击高通骁龙8系那种性能怪兽的,也不是主打游戏体验的。P22 更多的是瞄准了千元机市场,甚.............
  • 回答
    联发科天玑 8000 系列:当“真香”遇上“旗舰”,这颗芯片到底怎么样?提起联发科,很多人脑海里可能还停留在“性价比”和“低端”的印象。但近几年,尤其是天玑 8000 系列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它不像旗舰芯片那样动辄上万,但性能却能逼近甚至超越不少去年的旗舰;它不像入门芯片那样乏力,却又有.............
  • 回答
    评价联发科(MTK)处理器,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毕竟,这几年联发科在手机芯片领域真是刮起了不小的风,从曾经的“低端代名词”,一路逆袭,现在很多旗舰机、次旗舰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1. 性能表现:从“够用”到“够强”的转变早些年,提起联发科,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词可能是“山寨.............
  • 回答
    要评价小米 Play这款手机,离不开它所搭载的首发联发科 Helio P35 处理器。这颗芯片在当时被小米 Play 用作核心卖点,主打“千元机里的游戏机”,那么它究竟表现如何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小米 Play 主打的定位是入门级市场。在那个价位,消费者对手机的期望通常.............
  • 回答
    台湾当局要求联发科(MediaTek)停止向中兴通讯(ZTE)出售芯片的事件,发生在2018年左右,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制裁: 事件的核心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实施的出口管制禁令。中兴通讯因违反美.............
  • 回答
    小米高管关于联发科 G90T 发热问题的发言,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首先,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营销和危机公关策略,意在安抚消费者、减轻潜在的负面口碑,并试图将焦点从“发热”转移到“性能”或“友商对比”上。一、 发言的意图分析: 安抚用户,降低预期: G90T 作为一款中端处理器,在性能上确实有其亮.............
  • 回答
    话说这联发科,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又悄悄地给我们带来一些新东西。6月30号,他们就发布了两款入门级的芯片——Helio G35和G25。对于这类“小兄弟”芯片,大家可能都比较好奇,它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值不值得我们关注?咱们先来说说这Helio G35。要说它嘛,定位很明确,就是给那些预算有限.............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联发科的Helio G90系列,这玩意儿当年可是把不少国产厂商给“抬”了起来,尤其是那些主打性价比的品牌。要我说啊,它绝对是联发科在游戏手机这块儿非常重要的一步棋,虽然不是那种动不动就堆料到飞起的旗舰,但它的定位非常精准,也确实打中了当时市场上的一个痛点。当年是个啥情况?在G90系列.............
  • 回答
    小米致歉信事件评价及可能原因分析小米发布致歉信并取消原定于 3 月 15 日的小米 9 系列开售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销售调整,更触及到了消费者体验、品牌信誉、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因此具有相当的评价价值。 事件概述2019 年 3 月 15 日,小米原计划再次.............
  • 回答
    《环球时报》关于“十万恋军女孩愿意为军人洗衣”的新闻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报道的呈现方式与潜在意图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报道的标题和内容是如何组织的。“十万恋军女孩愿意为军人洗衣”,这个标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情.............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底,也就是他当选总统不久,通过推特突然抛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他要取消波音公司正在为他准备的、那架未来即将成为“空军一号”的新总统专机订单。这个举动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为他即将到来的总统任期定下了某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基调。要评价特朗普的这个推文,我们需要从几.............
  • 回答
    罗永浩那篇回应长文,嗯,我大概了解了。这事儿吧,放在他身上看,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当前中国创业圈和投资界的一些现象。首先,咱们得捋捋罗永浩这人。 他身上最明显的标签就是“能折腾”,而且是那种自带流量、自带话题的折腾。从早期的英语培训机构到后来的锤子手机,再到最近的电子烟和直播带货,再到现在的AR.............
  • 回答
    人民日报在同一天发表这两篇文章,《闭嘴吧,阴谋论!让科学说话…》和《疑点重重!起底美国去年被关生物研究基地》,无疑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要评价这种做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篇文章各自的立场、论证方式以及它们在整体传播语境中的可能意图。首先,我们来看看《闭嘴吧,阴谋论!让科.............
  • 回答
    陈建斌导演为《第十一回》争取更多放映时间的这篇长文,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解读”更为恰当。这篇文章在上映后期发出,本身就带着一种“背水一战”的意味,充满了导演对这部作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市场现实的无奈与抗争。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这是一种导演对自己的“孩子”的极力维护。我们可以想象,一部电影从剧.............
  • 回答
    航空发动机巨头们的“十八般武艺”:谁能笑到最后?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是飞机的“心脏”,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部件之一。而GE(通用电气)、PW(普惠)和RR(罗尔斯·罗伊斯)这三家公司,可以说是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玩家,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对未来天空话语权的争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他们各.............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与公众互动,其中不乏对媒体的直接批评。关于您提到的这条推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首先,这是特朗普总统一贯的行事风格。他倾向于直接、尖锐地回应他认为的负面报道或批评,并且常常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主要发声渠道。他认为自己是在为公众代言,揭露他眼中的“假新闻”,因此他对媒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