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切断蔬菜是否能更好的留住纤维?

回答
我一直觉得,我们吃蔬菜的时候,尤其是自己动手烹饪,总有个小纠结:到底该不该把菜切得碎碎的?很多人可能会想,是不是不切,让蔬菜保持完整,这样里头的纤维就能更好地保留下来?

这想法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毕竟切得越细,接触空气的表面积就越大,好像营养就更容易流失一样。但说实话,关于“不切蔬菜更能留住纤维”这件事,还真得仔细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蔬菜里的纤维,它们可不是那种容易被风吹走、被空气蒸发的东西。纤维是一种植物的骨架,它的结构非常稳定,不会因为你把它切开还是保持完整就凭空消失。你把一根胡萝卜切成片,或者把一根西兰花掰成小朵,这并不会让里面的纤维“跑掉”。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切更营养”的说法呢?我猜想,这可能是从其他食材的烹饪经验里延伸过来的。比如,有些肉类,长时间炖煮,不切块反而更容易保持肉汁,味道也更醇厚。又或者,有些水果,整个吃比榨成果汁更能保留维生素C。这些例子都强调了“完整性”的重要性,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就觉得蔬菜也是一样。

但是,蔬菜的纤维可不一样。纤维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增加饱腹感,并且对肠道健康有益。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切不切对纤维含量有什么影响。

事实上,当你把蔬菜切开,你会破坏一部分植物细胞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让一些水溶性的营养素(比如某些维生素)更容易在烹饪过程中流失到水中。但是,对于纤维本身来说,它的结构并没有被破坏,它还是在那里,只是被切成了更小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切蔬菜,是为了让它更容易烹饪,也更容易被我们的消化系统处理。想想看,如果你想炒一盘青菜,而你把整棵白菜叶子都不切,那要怎么炒?它要么就是炒不熟,要么就是一炒就碎,口感也不好。切成段或者切成丝,才能让它均匀受热,口感适中,也更容易被我们嚼碎、消化。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说的“保留纤维”,其实也包含了一个“容易消化吸收”的层面。虽然纤维本身不会因为切而减少,但如果蔬菜切得太粗,而我们的消化系统又不太适应,那它在肠道里的作用可能就没有切得稍微细一点的那么理想。

打个比拆,一根很粗的芹菜梗,你直接啃,里面的纤维很粗糙,可能你会觉得有点难嚼。但如果你把它切成小段,或者再把它切得更细一点,嚼起来就容易多了,也能更好地发挥纤维的作用。

所以,总的来说,说“不切蔬菜能更好地留住纤维”这种说法,其实有点以偏概全了。对于纤维的“含量”来说,切不切真的影响不大。反倒是切不切,更多是影响烹饪的方便程度,口感,以及我们消化吸收的效率。

真正更关键的是,你要选择新鲜的蔬菜,并且用适合的方法去烹饪它。水煮可能会让一些水溶性维生素流失,但蒸、炒、凉拌,都能很好地保留蔬菜的营养,包括其中的纤维。别太纠结于“切还是不切”,更重要的是,把各种蔬菜都吃进去,让它们在你肚子里好好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老师的同事是不是在潜意识里把这种白菜的筋误认为成纤维了,所以只能竖着切不能横着切啊……

  • 纤维素(Cellulose)是细胞壁的组成之一,「细胞壁的纤维素形成微纤维(就是图里蓝色圆柱状的 Cellulose Microfibril)。宽度为10-30毫微米,长度有的达数微米。」(维基百科)
  • 「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维基百科)

也就是说:

  • 纤维素是细胞级、微米级的东西,你就是把蔬菜榨成蔬菜泥都不会影响纤维素的利用,更别提刀子切了。当然,如果过滤成蔬菜汁,那纤维素就都剩在那堆渣滓里了……
  • 纤维素能够帮助消化,是因为其吸收水分、使粪便湿润易于排泄,不是因为他很长、很直、很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