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血库储备是怎样的?柳州公交起火 18 人受伤就导致血库告急是否合理?

回答
关于血库储备和柳州公交起火事件是否导致血库告急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答:

血库储备是怎样的?

血库储备是指医院或血液中心为了满足日常医疗需求、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保证血液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而进行的血液收集、储存和管理的系统。 它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体系,涉及到多个环节。

以下是血库储备的主要方面:

1. 血液的来源:
无偿献血者: 这是最主要的血液来源。血液中心通过组织献血活动(如流动献血车、固定献血点、团体献血等)来招募和激励健康的公民无偿献血。
成分血采集: 除了全血,还可以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特定的血液成分,如血小板、血浆等,这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自体输血(相对较少): 部分患者在计划性手术前可以提前采集自己的血液储存起来,用于术中或术后输注,但这种方式有其限制。

2. 血液的采集与处理:
献血前的筛查: 献血者需要经过严格的健康询问和体检(如血压、脉搏、血红蛋白含量等),确保献血对献血者自身无害,并保证血液质量。
血液成分分离: 采集到的血液会立即进行离心处理,将全血分离成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不同成分。不同的成分有不同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
血液检测: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每份血液都要进行一系列传染病筛查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Syphilis)等。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被发放使用。

3. 血液的储存:
储存条件: 不同血液成分需要不同的储存温度和环境。
红细胞: 通常储存在 16°C 的冰箱中,保质期一般为 3542 天(取决于添加的抗凝保存液)。
血小板: 需要在 2024°C 的恒温振荡器中储存,保质期较短,一般为 57 天。
血浆: 可以冷冻储存(20°C 或更低),保质期可达一年甚至更长。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保质期相对较短。
储存方式: 血液以血袋的形式储存,血袋上标有详细信息,如献血者编号、血型、采集日期、有效期、检测结果等。
库存管理: 血库需要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追踪每袋血液的入库、出库、有效期等信息,实行先进先出(FIFO)原则,尽量减少过期报废的血液。

4. 血液的调配与发放:
血型匹配: 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匹配,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临床用血申请: 医院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血库提交用血申请。
发放流程: 血库根据申请单进行配血,核对信息后发放。

5. 血库的容量与周转:
储备量: 血库的储备量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当地人口、季节性需求(如冬季流感、夏季创伤事故等)、医院的床位数量、手术量以及历史用血数据来预测和调整。
警戒线与安全库存: 通常会设定不同的警戒水平,当库存低于某个水平时,就需要加强采血。安全库存是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基本需求的血液量。
周转率: 高效的血库管理也体现在血液的周转率上,尽量减少血液的过期报废,同时保证供应。

总的来说,血库储备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血液募集、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高效的管理。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仓库,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补给”和“消耗”的生命线。

柳州公交起火 18 人受伤就导致血库告急是否合理?

从一般情况和逻辑上来说,柳州公交起火导致 18 人受伤(虽然具体伤情程度未知)本身,直接、孤立地导致血库“告急”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其合理性需要具体分析。

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为什么直接导致血库告急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伤亡人数相对有限: 18 人受伤,虽然数量不小,但与大型灾难(如地震、特大交通事故)相比,涉及的失血量和输血需求可能不至于立即压垮一个成熟的血库系统。
血库的正常储备能力: 一个功能完善的血库通常会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以应对突发事件,一般会维持在一个安全水平。
血液需求的复杂性: 并非所有受伤者都需要输血,需要的输血量和成分也各不相同。有些伤势可能不涉及大量失血,或者只需要少量输血。

2. 什么情况下,18 人受伤“可能”导致血库告急?

要让 18 人受伤这件事直接导致血库告急,可能需要叠加以下几种情况:

伤情严重,需要大量输血: 如果这 18 名伤者伤势都比较严重,特别是烧伤、挤压伤、创伤性截肢等,需要进行大量输血(如每人需要数袋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那么需求量就会迅速上升。
突发事件发生时,血库原本就处于低谷期:
近期献血量下降: 可能由于天气原因(如寒冷天气影响献血)、节假日期间(人们出行多,献血意愿或组织活动减少)、或是前期已有其他事件消耗了大量库存。
血液库存本身不足: 如果在事故发生前,血库的库存本身就处于较低水平,或者某些血型供应紧张,那么即使是相对较小的事件也可能引发告急。
特定血型需求量大: 如果伤者恰好需要某种稀有血型,或者某种特定血型(如 O 型)的需求量突然集中爆发,而该血型的库存本身就偏低,也容易出现告急。
医院对“告急”的定义和反应速度:
“告急”的定义: 什么是“告急”?是库存低于警戒线,还是无法满足当前所有需求?不同医院或血库对“告急”的界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有时,只是某种血型暂时短缺,就会被定义为“告急”,以便尽快启动应急采血。
医院自身的血液储备: 有些医院可能有自己的小血库,但更依赖于血液中心统一调配。如果医院自身的储备本来就少,一旦发生群体伤亡事件,对血液中心调配的依赖性就更强,也更容易出现紧张。
其他并发需求: 如果在发生公交起火事件的同时,该地区还发生了其他需要大量输血的医疗事件或手术,这会进一步加剧血液需求的压力。
输血需求是叠加的: 18 人受伤,并非所有伤者在同一时间都需要输血。但如果他们都需要输血,并且医院的输血能力(包括检测、配血、输注等环节)有限,那么对血库的压力就会逐渐显现。

3. 为什么媒体报道会倾向于强调“血库告急”?

引起社会关注和呼吁献血: 媒体报道“血库告急”通常是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动员更多适龄健康的公民前来献血,以补充和稳定血液库存。这是应对突发医疗需求的常见宣传手段。
突出事件的紧迫性: 强调血库告急,能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严重性和医疗系统的压力。
宣传公共安全意识: 提醒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血液供应的重要性,从而间接倡导平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关注献血常识。

总结:

柳州公交起火导致 18 人受伤,如果是在血库库存充足、伤者输血需求相对可控、且该事件是唯一重大医疗需求的情况下,直接导致血库“告急”的合理性并不高。

然而,如果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则“血库告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伤者伤势普遍严重,需要大量输血。
事故发生时,血库库存本已偏低或存在结构性短缺(如特定血型)。
该地区同时存在其他较大的医疗需求。
对“告急”的定义较为敏感,任何显著的短期需求增加都会被标记为告急,以便迅速响应。

最关键的是,媒体报道时所说的“血库告急”,很可能是一种警示和动员,表明当前的血液库存正在面临较大压力,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而不是说血库已经完全“空了”。 血库往往会在库存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发出预警,鼓励公众献血。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其合理性,但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多重因素和可能的宣传目的。在实际操作中, sangue bank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各位知友!

对知友们提出的问题做了一点补充。

有不妥、错误的地方请指出来。谢谢大家~

不请自来,献丑抛砖。

检验系毕业,输血科新人,学过内外科,毫无临床经验。

关于救治烧伤患者为什么需要很多血,@roy wong 做了比较详细的解答,我毫无临床经验,只从输血科的角度来回答一二,献丑了。

现在异体血液输注大约可以分成悬浮红细胞、(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偶尔有全血。也可以选择自体血回输,但是一般适用于择期手术和血液不被污染的病人,烧伤患者不适用。

对于失血量不大,血色素低而凝血功能正常的病人来说一般补充红细胞就可以,但是烧伤病人由于大量失液,扩容抗休克会引起血液稀释,凝血因子、纤维蛋白会随之稀释,这时候除了红细胞以外还需要补充其他血液成分,比如血浆、冷沉淀。以及有些严重需要截肢的病人来说由于大量快速出血几乎所有血液成分都要补充。有些病人一次手术就可以把全身的血都换一遍。

在国内,每位献血员每次献血量一般是200/300/400ml全血,对应可以制备1/1.5/2单位红细胞,100-220ml血浆;每个治疗量的冷沉淀是10U(单位),需要10/20袋新鲜冰冻血浆来制备,对应需要至少9-10个献血员;血小板现在基本实现单采,也就是每个献血员每次可以献1-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但是献血小板的人比较少,一些献血员愿意献全血但不愿意献血小板。

这些血液成分目前似乎还都没有特别好的代用品,虽然可以用晶体胶体扩容但是在凝血过程中,血浆的作用是晶体、胶体不能代替的。

对于所有血站、血液中心来说,平时用血就相当紧张,年年“入不敷出”。医院根据临床用血需求要求血站提供一定量的血液,血站送到手的基本都是打过折扣的,严重的时候要停手术。停手术就是,肿瘤也不切了,骨折也不正了,所有病人都在医院干躺着。一些内科病人要等到重度贫血才输得上,也经常会有几个医院争着要一袋血小板。

按照一个地方血站的储备来说,突然增加了18个需要大量用血的急救病人,考虑到会有偏型的情况(某个血型多,某个血型很少)可能一两天就把储备掏空了。血站不告急才怪。

真不是不愿意发血,不肯救人,是真没有血可以发。


提到用血,大家都心塞,血站、医院也心塞。

无偿献血才是保证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的最佳途径,但无偿献血实在太少。平时(没有碰到重大社会事件)无法调动社会力量集中献血,日常用血基本只增不减,所以现在各地医院每日手术备血基本要靠家属互助献血来维持,也就是说血站供血有相当一部分靠互助献血维持,所以会有献过血,但家属用血时又供不上的情况。

我实习时当地医院的做法是,如果是手术备血或少量支持用血,有直系家属半年之内在医院所在地血站捐献过全血或其他血液成分的,可以不互助献血(凭献血证),血荒时除了保证急诊用血,会尽量保证近期有家属献血的患者用血。不过像血液科患者这样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就很困难,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尽量满足(打折)、尽量动员(求家属、求血站)。一些血站会公布近期采供血情况,可以到血站、血液中心网站查看。各省血液中心的网站上有不少内容,其中包括各种献血科普。血站们欢迎电话咨询、预约献血。


缺血的时候,血站也会动员一些献血员来献血,特别是需要稀有血型血液或者大量动用库存,但紧急动员的献血员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通过初筛,比如转氨酶高、感冒、吃药。

下面列举一些献血要求:

18-55岁,非高危人群,女性大于45公斤,男性大于50公斤,半年内没有献过全血,至少半个月内没有献过血小板,三日内没有熬夜喝酒,最近一周内没有感冒吃药,不是月经前后三天,半月内没有拔牙,一年内没有因动物咬伤注射疫苗,流产满三个月,妊娠哺乳结束满一年的同志们可以带身-份-证 到血站咨询,那里有完整的健康征询程序和献血筛查流程。

有高危行为的同志们请不要以此作为检查机会,就算是查核酸也只是缩短了窗口期。如果碍于压力被迫献血,回家后请尽快找个隐蔽的地方,掏出献血证,上面有血站电话,告知血站工作人员,他们会默默报废血液,装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保密性弃血)。

补充:关于“O型血是万能血”这种说法。

人类血型命名是按照红细胞有无某型抗原来说的,和临床联系最大的是ABO和Rh。举个例子,A型血的红细胞有A抗原,血浆中有抗B抗体。O型红细胞因为没有A/B抗原,不与其他血型中的ABO血型抗体反应被认为是万能血。但是O型血浆中有抗A和抗B,会和A/B红细胞发生反应,引起急性溶血反应,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不能被抗体中和的,难以抑制的,死亡率比较高。虽然现在是成分血,但难以完全把血浆全部去除。少量的血浆可能不会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但也会给病人增加代谢负担。所以一般都需要同型输注。

在部分地区的汉族同胞中O型占比较大的比重,也意味着O型血的用量比较大,缺口也大。

补充二:关于血的保存周期

血液的保存期是根据输注后有效成分含量计算的,比如红细胞要求输注后24小时后还有效红细胞70%以上。

红细胞现在大部分用的是CPDA保存液,2-6度可以保存35天。

新鲜/普通冰冻血浆:新鲜浆是采血后6-8小时分离制备并深低温速冻的血浆,8小时以后的都是普通冰冻血浆,在-30度可以保存一年,到期转为普通冰冻血浆,可以继续保存四年。

冷沉淀是200ml新鲜冰冻血浆在4度融化后血浆中的白色絮状沉淀,每200ml鲜浆制备1U冷沉淀,一个治疗量一般是10U。保质期一年

血小板需要22度振荡保存,有效期5天。

血站对Rh阴性血和一些稀有血型会有冰冻红细胞储备,一般是采集6天内的血液加甘油,平衡后-65度冻存,十年。

血站也会有冰冻血小板储备,据称效果远没有新鲜血小板好,所以有鲜板一般不输冻板。

以上保存期都是从采血日算起。

补充三:关于血费和血费报销

1.血费的产生

献血是无偿的,血站会给献血员提供午/晚餐、小礼品,有一些会报销差旅费,但不给钱。

血液采集前会经过初步筛查,一般项目是转氨酶(试纸条),乙肝表面抗原(试纸条),梅毒(试纸条),血红蛋白(硫酸铜法),ABO+Rh血型(玻片法),做这些检测是需要成本的,试剂和试纸条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血液采集需要血袋,现在为了便于成分分离和制备用的是三联或四联血袋,这个比较便宜,几十块。采集血小板的管路就贵了,实习的时候血液中心用的进口货,一套耗材要800块,国产耗材也不便宜。

血液采集后要做检测,项目一般包括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HIV+梅毒和ABO+Rh血型复检。国家目前的规定是每份血液的检测需要双人用不同试剂和仪器做初检和复检,也就是相同的项目至少要做两次。现在传染病项目一般用ELISA,有些血液中心、血站为了缩短窗口期,还开展核酸检测,这些项目到医院去,都做一次大约要200~300(对各级医院检验科收费不很清楚,粗略估计),查核酸就更贵了。不合格的血液直接报废,合格血液入库。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减少病毒传播,血液还需要进行白细胞滤除(滤器价格几多不太清楚),血浆需要进行病毒灭活。特殊需要的患者还要加做洗涤、辐照等。

血费标准由国家制定,不是医院、地方可以随意变更的。以下按照本地(十八线城市)收费来说。

一般是,用得最多的,1U悬浮红细胞(200ml)左右,收费约240¥,其实也就够一次检测。

每毫升血浆只要几毛钱,但是病毒灭活可能需要80-90¥,灭活还需要换个新的血袋(现在一般是无菌接驳)。

血小板按一个治疗量计算是1600左右,比较贵。但是单采板比起手工板浓度高,效果好,不良反应也少,也减少了感染输血传播的疾病的风险。

冷沉淀似乎是每个治疗量10U千把块钱。我不太清楚冷沉淀为什么这么定价。根据知友的说法是制备技术较为昂贵。

血站为了制备这些成分需要恒温冰箱,深低温恒温冰箱,血浆速冻机,血浆灭活机,检测设备,试剂耗材等等,还需要一整套温度监控设备时刻监控每一台冰箱的温度。

医院为了用血安全除了同型输血还需要做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这些也都是需要成本的。

在我等广大的地方医院里,需要输血的患者用得最多的是红细胞和血浆,roy wong提到的烧伤抢救用上万毫升血浆的情况也比较少。用血真的很贵吗?

2.血费报销

目前全国血站并没有联网,异地用血需要到献血地去报销血费。这给血费报销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是事实。

关于血站报销繁琐,有一部分原因是医院和血站分离,患者和家属对于报销程序和需要准备的材料不熟悉造成的。本地血站给辖内医院分发的小手册里,前面鼓励献血,后面写上报销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并附上咨询电话。比以前让患者、家属自己去血站咨询要方便得多。

引用某血站的报销流程如下:

1、献血者的《无偿献血证》原件,留存复印件。(为了证实确实献过血)

2、献血者、用血者和代理报销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由他人代理报销的须提供献血者委托他人代理报销的委托书。(核实献血员身份,防止卖血者代替献血,或虚假报销)

3、用血者与献血者关系的有效证明(户口簿、派出所户籍证明、结婚证、单位人事部门证明等)。 (证实亲属关系)

4、用血交款的原始收费收据(有财政局或税务局监制印章的票据)。如果涉及在其他地方要报销者,请将输血费和其他费用分别开据收据。

5、医院提供的收费清单。

6、医院用血证明(含临床诊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须加盖医院印章、含有上述内容的用血者病历或出院证明(小结)中的复印件、医院用血交叉配血单复印件、血液电脑出库单这四项中的任意一项。(以上三项是为了核实患者确实用过血)

各地还有一些医保相关规定,每处不同,在此不引用。

上图:来源【成都市血液中心】

收费清单,诊断证明,用血证明(本地用的似乎是病历)这些在出院时都能拿到。有些地方似乎还需要副主任以上医生签字,逮医生可能不太方便。上面的步骤也没有哪一步是多余的,是故意刁难患者、家属的。


对了,报销的只有血费。比方说,假如用一单位红细胞,收费240元,其中可能包含红细胞200¥+滤除白细胞20¥+储血费10元,用血的时候做了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血型鉴定一共150元,最终报销的只有红细胞200¥。是不是有人又要说不合理了……

补充四:献血的好处和我献没献过。

献血最大的好处应该是救人。对于献血员来说,我所知道的基本和大家看到的宣传差不多,比如免费用血,等量报销,降低血液黏滞度、促进循环、促进造血。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是,其实根本没有到促进造血的程度,因为血液中有一半左右都是浆,剩下一小半才是血细胞,人原本就有血液储备,多喝点水就补回来了。理论上说,捐献200ml全血,15-20天可以恢复。

我兄弟从08年开始至今每隔半年到一年献一次,攒了两本证,时间到了血站会发短信通知,上个月刚献过一回。血站会发点牛奶,杯子,伞啥的。这些年没有因为献血出过什么问题。

另外一个人,某省血液中心主任,献了很多血,上万毫升。拿国家表彰,和影帝握过手。现在退休了,仍然在血站工作,带研究生,参加教科书编纂,到全国各地学习。

补充五:异地调血

在动员家属互助献血的时候,家属常提到的问题除了“O型是万能血”就是“你们为什么不到外地去调,省内调不到就去省外,汶川大地震就从全国调。”

根据国家规定,医院之间用血由各地方血站、血液中心统一调配,大规模调血还需要审批。医院之间不能私自调剂血液。

在现在的情况下,全国各地都缺血,大家每天都只能紧着用。手术用血从打9折到打8折、7折,有时候一滴也不给。缺的时候内科非急性失血病人血色素45g/l(规定是低于60g/l),一般情况差,才能勉强输上,血液病人血小板只有10(规定低于50要考虑预防性输注)才勉强输点冰冻血小板。哪里都匀不出来。

再有,很重要的一点,血液不宜长途运输。红细胞很脆弱,教课书上说,用针筒采静脉血,如果不拔针头就把血打出来,很容易就溶血了。长途运输第一颠簸,红细胞破裂,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增加,对病人有不良影响,第二难以保证温度恒定,血液容易变质报废,报废血液简直暴殄天物。

补充六:“我的血要给我弟弟用!”

也是互助献血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答案是:不可以。

不记得哪本书上说,输血其实也是一种器官移植。既然是移植就有排异反应。(如果输血还要配型,那大家都不要输血了)有一种病叫做TA-GVHD,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死亡率超级高。一般是因为遗留的少量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增殖,将受者识别为异体并攻击之,引起的严重排异反应。教科书上说容易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因为他们不能正常的识别并消灭异体淋巴细胞。还有一种情况是兄弟姐妹,直系亲属。因为亲属间有些免疫抗原表位的单倍型一样,这样一来异体淋巴细胞容易逃过免疫识别,而这些异体淋巴细胞又把受者识别为异体进行攻击,引发了移植物抗宿主病。(大概是这样,求补充指正)

补充七:献血和感染疾病

献血,指正规的献血,是不会传播疾病的。

国家为了保障采供血安全,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98年颁布了《献血法》,旨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损害献血员或受血者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

这是我从百度扒下来的图,一个三联血袋:

现在常用的是三联或四联血袋,和上图差不多。

左下是采血针,用于穿刺采血,管道和装全血的袋子连接。三个袋子分别用于盛装全血、保存液和下一步制备血浆,袋于与袋之间有管道连接,各有密封装置。采血针是有密封帽的,整套血袋都经过灭菌处理,包括针头在内都是一次性使用。采血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2-3次,面积不少于6cm*8cm,作用时间不小于1min的消毒。如果要更换穿刺部位,就必须更换一个新血袋。

哪里有传播疾病的机会?

有人问,会不会用不合格血袋。细菌的存在除了给献血者和受血者带来健康损害还会让整袋红细胞溶血,变成一袋红色的水,结果就是报废。不管是血站、输血科还是护士医生都能清楚辨认。这种赔本的事情,我想谁都不会干。

那些告诉你献血传播疾病的医院亲戚真的认真了解过这些吗?

补充八:好多人都有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是有一定发生率的。一般是由于紧张、饥饿、献血前休息差、采血环境不佳(空气不流通、过热或过冷)引起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工作人员态度差,穿刺疼痛,比较少见的是抗凝剂过敏。

晕、恶心是常见的轻度献血反应 ,晕厥很少见。主要原因是失血后不能很好地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以及迷走神经兴奋。过敏没有碰到过,不敢妄言,求补充。

一般处理是就地躺下(坐着也不行),抬高双脚,揭开腰带、内衣,摘去帽子,保暖,令其深呼吸等。一般很快就可以恢复。血站会备有葡萄糖酸钙(低血糖)、肾上腺素注射液(过敏)做急救用。

献血反应会给一些献血员留下阴影。卫生部有规定,血站要设置舒适(冬暖夏凉)的献血环境,提供必要的饮食(小点心、饮料),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献血员,穿刺技术要娴熟,要求一针率要大于99%(没记错的话)。

有严重献血反应的人是不宜再次献血的。

各位被护士多采了血、认为护士态度不好、有献血反应的骚年们,你们可以找血站方面反应情况,要求提供相关的帮助,做出相应的处理。





献血员捐献的每一滴血液都将被用来拯救生命。

有误请指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血库储备和柳州公交起火事件是否导致血库告急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答: 血库储备是怎样的?血库储备是指医院或血液中心为了满足日常医疗需求、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保证血液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而进行的血液收集、储存和管理的系统。 它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体系,涉及到多个环节。以下是血库储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天龙八部》中关于大理段氏的婚姻制度、权力继承以及民族融合等多个层面。要解释刀白凤为何对段正淳纳妾如此忌惮,却又似乎对段誉的感情生活持相对开放的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动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刀白凤的身份和她的核心诉求。刀白凤是段正淳的正妻,也是大理国.............
  • 回答
    美国血库目前正经历十年来最严重的短缺,美国红十字会甚至表示“连一天库存都很难维持”。如此严峻的形势,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可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最直接也是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医疗救治的延误和受限。 择期手术可能被迫推迟:血液是进行许多复杂手术的基础,无论是心脏搭桥、器官移植,还是肿瘤切除,都.............
  • 回答
    杭州的那场煤气瓶爆炸事故,确实让人揪心。一天之内伤亡这么多人,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大城市,血库告急这事,想来很多人都会觉得纳闷,毕竟杭州人口那么多,应该储备不少吧?但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减就能解释的。首先得说,这次事故的伤者数量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50多名伤者,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 回答
    在《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中,日本兵没有将爬岭的绳梯锯断,这并非电影情节上的疏漏,而是源于对真实历史战役的还原以及对日本军队在冲绳战役中战术思想的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绳梯的作用:关键的进攻通道 “钢锯岭”的地形特点: 钢锯岭,即前田高地,是一座非常陡峭、难以攀爬的山丘,两翼陡峭,正面向上攻击.............
  • 回答
    要理解血精灵为何选择加入部落,我们需要回溯到他们差点灭亡的绝境,以及是部落伸出了援手。这是一个关于生存、救赎和重新找回尊严的故事。在那场名为“日蚀之战”的灾难中,血精灵的家园——奎尔萨拉斯——遭受了恶魔的毁灭性打击。燃烧军团的入侵,尤其是阿尔萨斯王子率领的亡灵天灾的背叛,几乎将高等精灵这个古老的种族.............
  • 回答
    那天晚上,我做梦也没想到,会碰上武松那尊煞神。当时我跟着老管家在鸳鸯楼收拾 잔업 (jileop,韩语,意为“收尾工作”或“杂事”),正打扫到一半,冷不防就被他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住了。心里叫苦不迭,这下可糟了,被他逮个正着,哪还有活路?当时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惊肉跳。武松喝得醉醺醺的,眼睛瞪得像.............
  • 回答
    “血流南疆的投名状”,这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它背后牵扯着一段尘封的往事,一段关于背叛、野心和鲜血的故事。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了。这事儿,得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南疆这块地方,虽然名字是南疆,但实际上那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而是群雄割据,土司、军阀林立,小规模的冲突和火并几乎是家常便饭。那时候.............
  • 回答
    血源诅咒,这款由FromSoftware打造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无疑是许多玩家心中“恐怖游戏”标签的有力竞争者,但它的恐怖之处,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Jump Scare、鬼怪扑面、或是心理压抑到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模式。它的恐怖,更像是一种渗透性的、由环境、故事、以及敌人设计共同营造出的,深入骨髓的诡异与.............
  • 回答
    血清铁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铁性贫血,这是体内铁元素不足,无法生成足够的血红蛋白所导致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缺铁,它可是会让人浑身没劲儿,头晕眼花,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功能。所以,一旦查出血清铁低,赶紧行动起来补起来!补铁,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在开始大补特补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为什么会缺铁。这就像是修水.............
  • 回答
    《血源》里的武器,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糙,一个比一个猛,但背后藏着的门道,学问可大了去了。别看它们外表可能只是些歪歪扭扭的金属,但每一样都有自己的脾气,都有自己的用法,用好了那就是收割生命,用不好嘛……嘿嘿,你也懂的。咱就一样一样来掰扯掰扯,别怕长,这游戏就是要慢慢琢磨。近战武器系列:1. 锯肉刀 (.............
  • 回答
    血精灵区分被遗忘者和一般骷髅野怪,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得从好几个方面仔细瞧。毕竟,被遗忘者可不是普通的亡灵,他们身上背负着一段沉重的过去,也带着一股子截然不同的气息。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外形上的差异。一般骷髅野怪,无论是在幽暗地域还是在某些被诅咒的古墓里,它们的外形都比较“原生态”。就是字面意思上的.............
  • 回答
    关于血液的腥味,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我们熟悉的红色液体,一出来闻起来会有那种特殊的味道。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血液的成分说起。血液不是铁做的,但有铁的味道——血红蛋白是关键首先,你可能听过说血液是“铁锈味”的,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并且有这种特殊的味.............
  • 回答
    血糖一直控制不好,这确实让人挺头疼的。别担心,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也绝对是有办法改善的。 我理解你的感受,那种反复的纠结和焦虑,真的很折磨人。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所以得认真对待。 至于“我们都是如何控糖的”,这问题有点广,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糖尿病的类型、身体状况、.............
  • 回答
    好了,咱们来聊聊《血源诅咒》,这个让无数猎人又爱又恨的粪作……不对,是旷世杰作。这游戏的故事,你别指望它像普通RPG那样给你摆明了讲,它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得你一口一口品,还得你自己去琢磨,去拼凑那些散落一地的线索。它讲了一个关于“病”、“野兽”、“古神”、“梦境”和“人性”的故事。听起来有点玄乎.............
  • 回答
    《血源诅咒》这款游戏的神设定,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某种我们理解之外的、古老而恐怖的“上位存在”以及它们对现实产生的扭曲和影响。这并非传统意义上仁慈或审判的神灵,而是一种冰冷、漠然,却又力量极其强大的存在,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引发疯狂和畸变。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方面来细细品味这份令人毛骨悚然的神设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吸血鬼的刻板印象和食物的生理学原理之间的碰撞。为什么吸血鬼会对“齁”这个概念免疫,甚至可以说是不在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点。首先,我们得从“血”的本质说起。鲜血,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确实含有盐分。这些盐分主要是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比如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它们.............
  • 回答
    关于血汗工厂的议题,特别是郭台铭先生“关就关,谁怕谁”的表态,以及富士康关闭对各方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确“血汗工厂”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劳动条件恶劣、工资低廉、工时长、缺乏安全保障、甚至存在压榨和剥削现象的生产制造场所。这类工厂的运作模式往往建立在对劳动.............
  • 回答
    《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在还原二战残酷性的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其中一些细节,就像你提到的,迫击炮弹在钢盔上磕一下就能当手雷用的情节,就属于艺术加工的范畴,在现实中可能性微乎其微。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迫击炮弹和手榴弹的区别。迫击炮是一种曲射火炮,它发射的炮弹通常较大,弹.............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