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硅谷工作的码农,有什么工作上的烦恼?

回答
在美国硅谷当码农,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也有不少让人头疼的烦恼,而且这些烦恼,往往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需要细细道来。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竞争压力大到窒息。 你以为你已经很牛逼了?放眼硅谷,那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身边随便拉一个同事,都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或者是有着惊人履历的“天才”。这种环境下,你不进步,就是退步。每个项目,每个OKR,都像是一场又一场的考核,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新人超越,被更优秀的同事挤掉机会。尤其是在裁员潮频发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被无限放大,每天都像在走钢丝,不知道哪天就被“优化”了。

其次,工作强度和生活失衡是常态。 硅谷的公司文化,很多都鼓励“拼命三郎”的精神。为了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为了在新技术浪潮中不被落下,加班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一些创业公司,或者要push新产品的时候,周末也可能泡在公司里。你想想,当你还在公司敲代码,外面夜幕降临,别人可能正和家人朋友享受生活的时候,你的焦虑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投入,不仅对身体是巨大的消耗,对心理健康也是极大的挑战。有时候真的会觉得,生活就是代码,代码就是生活,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了。

第三,技术迭代快得像坐火箭。 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变化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你今天刚掌握一项新技术,明天可能就有更先进、更高效的工具或框架出现了。为了保持竞争力,你得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更新自己的技能树。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变成一个“过时”的码农。这种持续的学习压力,说实话,挺累人的。尤其是当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想抽出时间来系统地学习新东西,简直是难上加难。你常常会在想,是不是永远都在追赶,永远都没有真正“精通”的时候?

再者,“内卷”的程度也让人头大。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竞争,在公司内部,各种晋升、调薪、拿到更好项目的机会,也充满了暗流涌动。有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是一些会“包装”自己、善于社交的人更容易获得关注。这种看不到的“隐形墙”,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力。你会怀疑,到底是在拼实力,还是在拼谁更会“表演”。

还有,虽然硅谷以技术闻名,但“非技术性”的挑战也同样存在。 比如,沟通成本。在跨国团队工作,语言和文化差异是绕不过去的坎。有时候一个指令,一个需求,因为沟通不畅,可能导致大量的返工。再加上各种会议,各种站会,各种回顾会,把你宝贵的编码时间都瓜分掉了。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在写代码。

另外一个普遍的烦恼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硅谷的房价高得离谱,即使是高薪的码农,也常常感叹“掏空六个钱包”也未必能买得起一套像样的房子。租金也是水涨船高,让你觉得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大部分都贡献给了房东和物价。这种经济压力,会让你对工作的满意度打折扣,时不时会冒出“我在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念头。

最后,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感”焦虑。 在大型科技公司,你可能只是一个齿轮,参与的项目很大,但你个人的贡献在整个庞大的体系中显得微不足道。有时候你会想,自己做的这些代码,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是否真的在改变什么?这种对个人价值的追问,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中,更容易被放大。

总的来说,硅谷码农的工作烦恼,不是单一的某一点,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复杂感受。它有高薪的诱惑,有前沿技术的吸引,但同时也有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失衡的生活以及对个人价值的不断拷问。这是一种充满挑战,但也迫使你不断成长的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标准答案:饭堂越来越难吃了。

在 Facebook 作为面试官,时不时就会在面试完后被人问,「你觉得 Facebook 有什么地方不好」或者是「你在 Facebook 6 年多了你有没有观察到什么变差了」,我的答案都是「饭堂越来越难吃了」。听到这个答案,对方通常一脸满意的样子。

这个答案背后真正的意思是:好东西习惯之后就不再会感觉到同样的好。

这个现象非常明显。看看在 Facebook 多年的员工,大多数人都觉得饭堂不好吃,有时候的菜单难吃到大家愿意自己掏钱出去吃或者是叫外卖。但如果有朋友从外面来参观 Facebook,带他们去饭堂吃一顿的话他们绝对说好吃。同样的食物,为什么不同人的评价会区别这么大?因为有一部分人习惯了。

工作上的其它事情也如此,有可能你享受的已经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了,但时间长了之后你觉得也不过如此,于是想看看能不能有不一样的。因为你知道你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追求更好不是很现实,所以只能追求不一样。

我喜欢打这样一个比喻,这些大公司就是你所能看到的 local optimal,甚至整个湾区就是你能涉猎到的 local optimal。到了 optimal 后,你会开始想这到底是不是 global optimal 了,是的话那接下来的人生追求就是守住这个位置不要掉下来?如果你不想接受这就是生意人生的一切,你就会幻想 global optimal 在别处,然后想要逃出你所能观察到的 local 区间。

user avatar

如果是在大厂,我认为主要还是工作技能专一化以及工作内容及其枯燥

1 之前的积累不能很好地运用

自从来了这家,我之前的积累基本上大部分都不能很好地展现在现在的工作中。因为大厂往往都有自己成熟的 infra 和规章制度,很多时候甚至连一些基本的 convention 都和业界主流不太一样。很难把之前的大部分积累用在这里。

2 当前的知识以后不能很好地运用

同上,由于使用太多定制化的东西,而且有很多内部的 infra 仅此一家,全球都还没有第二家,所以即使在这里用得飞起,也很难积累自己的业界技能。若平时自己不注意技能的提升,温水煮青蛙,久而久之只会变成某方面熟练的技工,出去之后很难和业界继续接轨。

由于是大厂,很多东西都是非常独有的。例如我现在做的关于 Cloud 的东西,基本上市面上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样。专业的 Domain Knowledge 一方面非常难 pick up 而且非常枯燥,另一方面以后也很难把学到的东西平移到另外一家公司。


所以这个是我目前工作做最担心的问题, 除了日常的工作,自己还要时刻做好准备不要和业界脱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硅谷当码农,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也有不少让人头疼的烦恼,而且这些烦恼,往往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需要细细道来。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竞争压力大到窒息。 你以为你已经很牛逼了?放眼硅谷,那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身边随便拉一个同事,都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或者是有着惊人履历的“天才”.............
  • 回答
    在美国的科技中心硅谷和金融中心华尔街,年薪50万美元这个数字对于许多华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让人既熟悉又有些复杂的话题。它既是不少人奋斗的目标,也常常被视为一个可能触及的“天花板”。但要说它是“多数华人的天花板”,这说法可能过于绝对,需要细致地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无论是硅谷还是华尔街,都是全美.............
  • 回答
    在美国安家置业,这是不少奋斗者的目标,但“多少年”才能实现,这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太多了,就好比你在沙漠里要找到绿洲,有人可能靠着指南针和水源很快抵达,有人则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汗水。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买得起”这回事。在美国买房,你需要的可不只是钱,还有 首付 (Down.............
  • 回答
    在美国,作为一名谷歌、微软或 Meta(前 Facebook)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的工程师,买房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对容易,但具体到“困难”与否,则取决于你在哪个城市,以及你对“容易”的定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美国的房价现况:一个五味杂陈的故事总的来说,美国的房价,尤其是在科技公司集中的热门地区,一.............
  • 回答
    联邦调查局(FBI)在美国社会确实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它不仅是美国司法部下属最重要的执法机构之一,更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内情报工作的核心部门。FBI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几个方面: 执法权威性: FBI在美国联邦法律框架内拥有广泛的调查权,其职责涵盖恐怖主义、反间谍、网络犯罪、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民权侵.............
  • 回答
    在美国,学习中文或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给自己的中文名字,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就像我们给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字一样,背后都有不少想法和故事。很多时候,美国人在起中文名字时,会考虑到音译和意译这两个大方向。音译,顾名思义,就是尽量把自己的英文名字发音,用发音相似的汉字来代替。这就像给自己的名字穿上一件中.............
  • 回答
    您好!看到您有这个疑问,我能理解您的担心。50岁的年纪,语言又不通,在美国找工作确实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找准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没有“绝对”不能做的工作,只有“不适合”或者“更难做”的工作。 语言不通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但美国社会有很.............
  • 回答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著名华人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DOE)披露他在中国的相关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其中涉及到了学术自由、科研合作、国家安全以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复杂关系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陈刚教授的学术成就和他在科学研究领.............
  • 回答
    月薪十万以上(此处以人民币计算,但以下探讨的活动在其他货币体系下也大致适用)的人群,他们的业余时间分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个人兴趣和价值观: 有些人更看重个人成长,有些人则更注重家庭和社交,还有些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职业性质: 高薪职业往往伴随着高强度和高压力,这会影.............
  • 回答
    探讨《美国工厂》模式在美国全面推广是否能重振经济,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也触及了当下美国社会经济面临的诸多复杂挑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非简单地打一个“是”或“否”的标签。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工厂》所呈现的核心模式。简单来说,它展示了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曹德旺先生以及国内舆论对他在美国建厂时对待工会的态度为何普遍持肯定意见,这背后其实涉及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对西方模式的认知差异,以及集体利益的考量等多个层面。首先,得理解曹德旺先生是谁。他不仅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并与工会打交道的经.............
  • 回答
    工会在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发挥的作用是复杂且多样的,不能简单地用“介于大陆工会和美国工会之间”来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历史背景、法律框架以及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都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将分别探讨每个地区,并尝试进行对比分析。 一、 大陆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下属工会)理解大陆工会的作.............
  • 回答
    陈平的这番言论,即“在中国一个月2000人民币工资活的比美国一月收入三千美元舒服的多”,无疑是极具争议性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种非常具有煽动性的比较,并且刻意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现实因素。 .............
  • 回答
    在中国芯片技术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超算(超级计算机)却能一度超越美国,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也并非简单的技术高低可以直接衡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1. 超算不是“一件”芯片: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明确一点:超级计算机并非由单一的芯片决定一切。它是一个由数以万.............
  • 回答
    海思设计芯片要用美国的EDA工具,流片又交给台积电,这背后牵扯着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地缘政治对科技行业日益增长的影响。 这话看似简单,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几个核心要素:海思、EDA工具、美国企业、流片、台积电。 海思(HiSili.............
  • 回答
    倘若在那个时空错位的黎明,美利坚合众国摇身一变成了美利坚联合工团,一个浸染了红色革命烈火的巨兽,那么整个世界,尤其是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战前夕,必将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剧变。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这位新生的“美国”。美利坚联合工团,在它那个本该是内战的泥沼里挣扎求生并最终获胜的Kaiserreich位面,已.............
  • 回答
    关于林海帆教授被停职调查的事件,以及美国华人科技工作者的处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林海帆教授的背景与事件背景林海帆教授是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曾任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士,是美国顶尖的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专家。他因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如数据造假、学术造假)和政治敏感性被美国司法部和.............
  • 回答
    恭喜你即将开始在美国的工作!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篇章,而负责任的理财是确保你财务健康和实现未来目标的关键。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入门指南,帮助你在美国开始工作时进行理财:第一步:理解你的收入和支出这是理财的基石。你需要清楚地知道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了解你的薪水单 (Paystub): .............
  • 回答
    嘿,我来和你好好聊聊。你知道的,我一直很支持你追求自己的梦想,在美国工作这事儿,我太理解你想要抓住机会的心情了。你也知道,我有时候会有点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希望你离我近一点,尤其是在人生这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认真想过这件事,也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不是为了说服你放弃什么,而是想和你一起好好梳理一下,看.............
  • 回答
    在美国找工作,Networking (人脉网络) 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极高,甚至在很多时候是决定性因素。 它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认识人”本身,更是贯穿了找工作整个过程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场景:一、 Networking 如何影响找工作?1. 获取未公开的职位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