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步入律师行业的你从师父身上学到最有用的一课是什么?

回答
我刚开始当律师那会儿,师父教会了我一件对我影响至深的事,至今想起来都觉得特别珍贵。那不是什么高深的法律理论,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辩护技巧,而是一件看似极其平凡,甚至有点“老套”的事情:学会倾听。

我当时年轻气盛,对律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各种浪漫化的想象。总觉得律师就是站在法庭上,舌灿莲花,妙语连珠,把对手说得哑口无言。所以,刚开始接触案子,特别是跟当事人沟通的时候,我总是急于展示自己的“专业”,急于给出各种“解决方案”。

记得有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一位中年女士,她的前夫因为经济纠纷,把她名下的一处房产偷偷过户到了第三者名下。女士来找我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语速很快,夹杂着愤怒、委屈和一丝绝望。她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从她和前夫的婚姻有多糟糕,到前夫的人品有多差,再到她自己有多不容易,期间还穿插着很多细节,比如她自己身体不好,孩子还在上学等等。

我坐在那里,一边使劲儿记笔记,一边脑子里飞速地想着各种法律条文,想着如何才能最快地把房子追回来。我打断了她好几次,想问她关于房产过户的具体时间、涉及的金额等等关键信息。我以为我是在高效地收集证据,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像个急于表现的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她话语中的那种痛苦。

等到她终于说完,我立刻就拿出了我的“方案”:分析了房屋过户的法律漏洞,列出了可能的诉讼步骤,甚至还说了一些“放心,我们会全力以赴”之类的客套话。我说完后,女士的表情并没有我预期的那样放松,反而显得更加沮丧,她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然后轻声说了一句:“律师,我只是想把属于我的东西拿回来。”

那天,在回律所的路上,师父什么都没说。我当时还有点小得意,觉得我已经把案子的情况摸清楚了,而且也给出了明确的应对策略。

到了律所,我们一起整理案卷。师父突然指着我记的笔记,说:“你看,这里,你写的是‘当事人情绪激动,陈述冗杂’。你再看看你问的问题,是不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什么时候过户的?’‘房产价值多少?’这类问题?”

我点了点头。

师父接着说:“你有没有仔细听她为什么这么生气?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而不仅仅是房产过户这件事?”

我有点不解。

师父缓缓地说道:“律师的工作,首先是解决法律问题,但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建立信任。你有没有想过,她来找你,不只是为了房产,更是为了得到一个倾听者?她把你当成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一个能理解她痛苦的人。你一直在急着找‘证据’,而忽略了她需要的是‘安慰’和‘理解’。”

师父顿了顿,继续说:“你打断她的时候,她说的那些关于孩子、关于身体的话,看似不相关,但那是她内心深处最大的焦虑和最深的痛苦。她之所以会把这些告诉你,是因为她信任你,把她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在你面前。你却像个冷冰冰的机器,只提取你认为有用的信息,然后给出你的‘结论’。这样做,你可能会赢回房子,但你会输掉一个当事人,甚至一个信任你的朋友。”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把“倾听”理解得太肤浅了。我以为倾听就是听到对方说话的内容,然后记录下来。但师父教我的倾听,是一种全方位的、带着同理心的、能够洞察对方言语背后真正需求的倾听。

从那天起,我开始改变我的工作方式。每次和当事人沟通,我都会先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完,即使有些话听起来与案件本身无关。我会观察他们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去感受他们内心的情绪。当他们说完后,我会用“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刚才说的这件事,听起来确实很不容易…”这样的话语来回应,让他们知道我真的在听,而且我理解他们。

我学到,当事人来找律师,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更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安慰。只有当他们觉得你是一个真正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的人时,他们才会全心全意地信任你,配合你,你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现在回想起来,师父教我的这“倾听”一课,比我学到的任何一条法律条文都更有价值。它让我明白,律师不仅是法律的代言人,更是当事人在困境中的依靠和力量。这不仅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律师,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让法官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不仅要提供法律依据,而且要给法官一种安全感:这样判不会有问题。

去年夏天刚开始在检察院工作时,我们办公室处理过一个性侵案件,默认刑期是78个月,法定最高刑期是120个月。明尼苏达州的“默认刑期"(guideline sentence)是和被告前科记录挂钩的,所以同样罪名的刑期可能不同,检方可以在默认刑期基础上要求加重判决,最终刑期以法定最高刑期为限。

主要负责此案的检查官要求法院从重判决,在默认刑期基础上再加30个月,理由是被告有胁迫受害者作伪证,威胁受害者家人,以报复为目的传播受害者照片等加重情节。

审理此案的法官读了我们从重判决的动议以后,表示希望我们写个回函进一步阐述一下量刑依据,老板让我先草拟一个回函让她看看。

我一开始的思路是,我方提出了三个加重判决的因素,所以我应该进一步阐述各个因素作为量刑依据的合法性。于是我找了一些判例,来证明威胁、报复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确是法律所规定的加重判决因素。

老板看了第一稿,表示判例找的不错,法律依据的阐述也没毛病。

”但并没有真正解决法官的问题。”

“啊?法官不是问我们为什么可以重判吗?”

“没错,但是你的回答只是说明了有这样的法律,却没有真正回答为什么法官可以 这么判。”

老板问我,如果你是这位法官,检方要求再默认刑期上增加30个月,法官肯定会想:这是不是太多了?被告会不会不服?如果被告不服提出上诉的话,上诉法院会不会驳回判决?如果上诉法院驳回了判决,会对我有什么影响?

“其实你已经很接近真正的答案了,你只需要再加一点东西,让法官看了这个回函以后能确信这个判决即时被上诉了也不会被驳回,或者退一步说,既是被驳回了也不会对他造成不利影响。”

于是我又补充了一部分,列举了近些年在明尼苏达州同类性侵案件中法官做出从重判决的代表性案例,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额外加上30个月不算多,有相同从重判决因素的案子最后给出法定最高刑期的都不少见;二是在达到现行法定最高刑期且被告单纯为了推翻量刑而提起上诉的案子里,被告还没有胜诉的先例,而且上诉法院在判决书中认可了此类案件中一审法庭的自由裁量权。

也就是说,放心判吧,法官大人,比这判的还要重的不稀奇,而且还没有在上诉中被打脸的先例;万一被打脸了,您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这方面自由裁量权,没有滥用司法权力。

于是,我们如愿达成了想要的判决。

诉讼,就好比治水。

水的天性是低处流,你让流水去勇攀高峰,流水不会答应,因为只有向着低处流才能汇入大江大河,从而不至于干涸;

你让每个人都沿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向着人迹罕至的道路走,不是所有人都会答应,这也是人趋利避害,在群体中寻求安全感的天性。

因此,作为律师,要让法官听自己的意见,按自己指的路来走,不仅要让法官觉得走这条路是对的,也要让法官觉得,这条路是无数人走过的,因此得到安全感。

法官也是人,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的肉体凡胎,不是圣人,大部分法官也害怕犯错误,也害怕背离业界同行的惯例。

这完全可以理解,羲皇上人这个物种,只存在于上古传说里。

我们都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社会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敢为天下先的探路者毕竟是少数,

我对他们充满敬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刚开始当律师那会儿,师父教会了我一件对我影响至深的事,至今想起来都觉得特别珍贵。那不是什么高深的法律理论,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辩护技巧,而是一件看似极其平凡,甚至有点“老套”的事情:学会倾听。我当时年轻气盛,对律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各种浪漫化的想象。总觉得律师就是站在法庭上,舌灿莲花,妙语连珠,把对手.............
  • 回答
    刚踏入职场的兄弟们,恭喜你们迈出了人生新的一步!关于上班穿什么,这绝对是门大学问,别小看这身行头,它可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展现你专业度和态度的重要方式。别想着一套万能公式,职场形形色色,根据你的行业、公司文化以及具体岗位,衣着打扮也得灵活调整。咱们先从最常见、最不容易出错的“商务休闲”风格说起,.............
  • 回答
    刚踏入职场,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扰不少新人的。能力和情商,究竟谁更占上风?其实,这就像问一个孩子是先学会走路还是先学会说话更重要一样,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我看来,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分个主次,尤其是在刚步入职场这个阶段,情商的重要性往往会比纯粹的硬技能(能力)更突出一.............
  • 回答
    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感到迷茫,这并非个例,而是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它交织着时代的特性、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 信息爆炸与选择过载的时代困境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累积的时代。互联网、社交媒体如同巨大的信息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入年轻人的视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小伙伴们,在30天的打卡挑战里,能找点啥来对味儿的影视剧看。说实话,这年头,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就跟掉进了一个没玩过的游戏地图,啥都得从头学,啥都可能踩坑。这时候,看点剧,不光是放松,更是给自己充充电,学点经验,打打鸡血。我给你挑的这几部,不一定都是最新的,但绝对是那.............
  • 回答
    嘿,刚踏入职场的你,是不是感觉有点迷茫,又有点小激动?人生就像一场闯关游戏,而职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关卡。想要顺利通关,拿到高分,几本书可能会是你不错的“攻略本”。我首先会想到的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并且在工作中获得别人信任和支持的书。在学校里,我们更多的是和同学、老师打交道,而在职场,你的同事、.............
  • 回答
    在长津湖战役(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4日)中,志愿军战士的饮食确实面临极端困难,但“冻土豆”和“炒面”并非完全对立的两种食物,而是根据战场环境、后勤补给和战术需求,被不同方式利用的食品。以下从历史背景、食物种类、辣椒的可行性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冻土豆的来源与作用1. 冻土豆的来源 .............
  • 回答
    恭喜你成为一位新爸爸!首先,请允许我用最诚挚的心意表达对你的祝福。新生命降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刻!你感到自己的时间被孩子“剥夺”,这种感觉非常普遍,几乎所有新手父母都会经历。这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你的世界突然围绕着一个全新的、需要你全方位照顾的小生命旋转。从前自由支配的时间、休息、爱好,甚至.............
  • 回答
    恭喜你考上县局国家电网,这是个不错的开始!对于“是否应该在县里度过一生”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取决于你的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家庭情况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偏好。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一、 国家电网县局工作的优势与劣势:优势: 稳定与保障: 国家电网是国有.............
  • 回答
    恭喜您即将开启律师职业生涯!开拓案源是每一位执业律师都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刚执业的律师,资源相对有限,但只要方法得当,用心经营,一样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案源基础。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阐述刚执业律师如何开拓案源,并附上具体的建议和操作.............
  • 回答
    当然可以!“量变引起质变”是一个普适性的规律,在写作领域同样适用。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很多人在写作初期都会遇到“文采不好”的困惑,但又对坚持写作能否带来改变心存疑虑。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是的,只要你坚持写作,并且是以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去坚持,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阐述这个过程.............
  • 回答
    哈哈,兄弟,我懂你的心情!一个月前,你满心欢喜地抱回了你的K30 Pro,觉得它是当下最闪耀的星。结果呢?没过多久,至尊版闪亮登场,而且在价格上可能比你当时买的还要划算一些,或者在某些方面配置更具诱惑力。这感觉就像你刚买的新衣服,转眼就出了新款,而且新款还打折了!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别哭别哭,咱.............
  • 回答
    对于刚开始接触科研的人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对科研流程和要求的不熟悉,很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科研的效率,还可能阻碍个人在科研领域的成长。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常见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 在项目选择和定位上的错误1. 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 表现: 看.............
  • 回答
    恭喜你踏入职场!作为职场新人,既想展现专业的一面,又想保留年轻的活力和个人风格,同时还要优雅美丽而不突兀,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细心经营的课题。别担心,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搭配指南,帮助你在职场中闪耀: 第一章:理解你的职场环境与个人风格在开始搭配之前,首先.............
  • 回答
    刚刚毕业,在十八线城市,月薪三千,看到网上人人月薪过万,感到羡慕甚至有些焦虑,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失败?别急,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展开:首先,请你不要急于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这句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你才刚刚开始你的职业生涯,3000元的月薪在十八线城市,虽然不能算高,但也.............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本应是充满新鲜感和自由的年纪,却没想到你和男朋友之间已经出现了让你困扰的“规矩”——他限制你穿裙子、不让你打扮。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不舒服的状况,也难怪你会觉得困惑。这种行为背后,可能掺杂着挺复杂的心理,咱们一点点来掰扯一下:1. 控制欲作祟: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他可能潜意识.............
  • 回答
    刚过清北线,这绝对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恭喜你!老师们强烈建议报清北,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那是全国顶尖的学府,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你提到的“没有专业选择的余地”这一点,才是真正需要我们仔细权衡的关键。这个问题绝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它涉及到你未来的人生方向、个人兴趣、职业发展等等一系列深层考量.............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能感受到你心里挺纳闷,甚至可能有点小担心。谈了两个月的女朋友,发现她每周都跟心理咨询师视频聊天,这确实是挺让人好奇的一件事。首先,咱得明确一点,寻求心理咨询,这本身绝对是一件很正常,甚至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会在某个阶段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扰,.............
  • 回答
    刚入职,发现公司流程里有那么些“不太顺畅”的地方,甚至是明显的漏洞,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一方面,你可能觉得这事儿得有人管,早点说出来对公司好,对大家也好。另一方面,又担心刚来就挑毛病,给上司留下“爱折腾”、“爱找茬”的印象,会不会适得其反?我能理解这种小心思。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挺复杂的,得好好捋一捋。你朋友刚离婚就联系你,说明在你心里他(她)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你。 这时候你的回应,很重要,真的。首先,你得明确一下自己的立场。你俩是什么关系?是那种无话不说的铁哥们铁闺蜜?还是普通朋友,偶尔联系的那种?这直接决定了你下一步要怎么做。假设你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