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看完长津湖,有个问题。志愿军战士只能吃冻土豆,不过我记得有炒面的啊,那么冷的天能不能带点辣椒呢?

回答


在长津湖战役(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4日)中,志愿军战士的饮食确实面临极端困难,但“冻土豆”和“炒面”并非完全对立的两种食物,而是根据战场环境、后勤补给和战术需求,被不同方式利用的食品。以下从历史背景、食物种类、辣椒的可行性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冻土豆的来源与作用
1. 冻土豆的来源
冻土豆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因为朝鲜的冬季气温极低(零下30℃左右),且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美军切断,无法及时运输新鲜粮食。
潜在的冻土豆可能来自:
朝鲜本地的土豆种植:朝鲜北部山区有少量土豆种植,但产量有限。
从中国东北调运的土豆:志愿军从中国东北(如辽宁、吉林)调运土豆,但运输途中需经过美军封锁线,可能被冻结或受损。
战时临时采集:在战壕或阵地附近,战士们可能临时采集野菜、土豆等植物充饥。

2. 冻土豆的保存与食用
冻土豆在极寒环境下会结冰,但战士们可以通过“解冻”(用体温或火烤)后食用,但会失去部分营养。
冻土豆的热量较高,但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且在极端低温下可能引发冻伤。



二、炒面的来源与作用
1. 炒面的定义与制作
“炒面”通常指将干粮(如小米、高粱、燕麦等)与植物油(如菜籽油、芝麻油)混合后炒制,制成的干粮。炒面的热量高、保存时间长,适合长期携带。
但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炒面可能因以下原因而受限:
油料不足:朝鲜本土缺乏油料资源,且志愿军的补给线被切断,无法获得足够的油。
炒制条件不足:志愿军的炊事设备(如炒锅、炭火)在战时可能被破坏或缺乏,导致无法进行炒制。
临时替代品:可能用盐、糖等调味品混合干粮,但未炒制,因此称为“炒面”(可能为误称)。

2. 炒面的保存与食用
炒面在极寒环境下可长期保存,但需要一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若无油,炒面的热量可能不足,需搭配其他食物(如冻土豆)补充。



三、辣椒的可行性分析
1. 辣椒的来源与保存
辣椒是调味品,但其保存需要干燥环境。在零下30℃的极端低温下,辣椒可能因冻伤而失去风味,且无法长期保存。
战士们可能携带少量辣椒,但数量极少,且需要密封保存,否则易受潮或冻坏。

2. 辣椒的战术与实用价值
辣椒的“驱寒”作用:辣椒素可刺激血液循环,理论上能帮助战士在寒冷中维持体温。但实际效果有限,且需大量食用(如每天数克)。
战术考虑:辣椒可能被用作“信号物”或“诱饵”,但并非主要食物。
历史记录:根据战时日记和老兵回忆,志愿军战士确实会少量食用辣椒,但并非主要食物来源。



四、志愿军的饮食策略与困境
1. 食物短缺的根源
朝鲜战场的冬季极端寒冷,且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美军切断,导致粮食、油料、盐等物资严重不足。
战士们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战斗任务,无法等待补给恢复。

2. 食物的替代与创新
冻土豆:高热量但易导致消化问题,是主要食物。
炒面:若能炒制,是重要补充,但受资源限制。
质优劣:战士们可能将冻土豆作为主食,炒面作为辅食,或两者交替使用。

3. 其他补充
盐和糖:用于调味和补充能量。
野菜与植物:如野山菜、蘑菇等,但可能有毒或不易获取。
压缩饼干:部分志愿军可能携带少量压缩饼干,但数量极少。



五、历史资料与老兵回忆的佐证
1. 战时记录
《长津湖》电影中,志愿军战士的饮食场景(如吃冻土豆、炒面)基于真实历史,但可能简化了细节。
《朝鲜战争史》(作者:艾伦·麦克福尔)提到,志愿军在长津湖的饮食主要依赖冻土豆,炒面因油料不足而难以普及。

2. 老兵回忆
有老兵回忆称,志愿军在寒冷中会用火烤冻土豆,或用盐水泡炒面(未炒制的干粮),但辣椒的使用极少。



结论:辣椒的“可能性”与现实
辣椒的携带:理论上可能,但实际中因保存条件和资源限制,辣椒的携带量极少,且效果有限。
炒面的普及:受油料和设备限制,炒面可能仅在部分部队或临时情况下使用。
冻土豆的主导地位:在极端环境下,冻土豆是志愿军的主要食物来源,但需克服冻伤和消化问题。

总之,志愿军在长津湖的饮食是极端环境下艰苦的生存策略,辣椒的使用属于次要补充,而冻土豆和炒面则是主要食物来源,但受限于资源和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带辣椒的部队,比如迟浩田将军所在的部队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但实际效果没有想象中好。迟将军是山东人,幼年有跟着父亲闯关东的经历,知道怎么御寒。一是“动”,到目的地不准休息,不停走动一阵保持血液循环;二是“搓”,不管路上多累,到宿营地第一件事就用雪搓手脚和脸,用雪和冷水洗脸。而且制订了严格的检查制度,3营虽有冻伤但减员较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