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基本都看不到x86的手机处理器,那实际上有没有?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是很多对手机硬件有点好奇的朋友经常会有的疑问。确实,现在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的都是ARM架构的处理器,像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苹果的A系列和M系列(虽然M系列主要用于平板和笔记本,但其技术源头和ARM紧密相关),以及三星的Exynos等等,清一色的都是ARM阵营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x86指令集就彻底在手机领域销声匿迹了呢?答案是:基本上,在主流消费级智能手机市场,x86处理器确实很难见到,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是,如果我们要追究“实际上有没有”这个问题的细枝末节,那么事情就变得稍微有点复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

1. 曾经的辉煌与时代的眼泪:英特尔的Atom系列手机处理器

早些年,情况可不是这样的。英特尔曾经是PC领域的绝对霸主,他们的x86架构统治了个人电脑市场几十年。到了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兴起的时代,英特尔也想分一杯羹。

大概在2010年左右,英特尔推出了代号为Medfield的Atom处理器,这是他们专门为智能手机设计的芯片。随后还推出了Clover Trail (Z2xxx系列)、Bay Trail (Z3xxx系列)等一系列Atom处理器,试图进军移动市场。

技术优势(理论上): 英特尔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x86架构、指令集庞大、成熟的制程工艺和在高性能计算上的积累。他们希望将这种优势带到手机上,提供更强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至少他们是这么宣传的)。
市场尝试: 当时确实有一些手机厂商尝试使用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比如联想就推出过一些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甚至还有一些Windows Phone手机也用了英特尔的方案(比如华硕的几款Windows Phone)。
为何消失了?
功耗与发热: x86架构设计之初是为了桌面和服务器,指令集复杂,在低功耗场景下的能效比优化不如ARM。虽然英特尔在Atom上做了很多改进,但与ARM相比,在手机这种对续航和散热要求极高的设备上,依然难以匹敌。
生态系统与软件适配: ARM架构在移动领域已经构建了非常成熟的生态系统,大量的应用和操作系统(Android、iOS)都是围绕ARM指令集开发的。英特尔的x86方案,虽然可以运行Windows,但在Android上的软件适配和优化是个巨大的挑战。很多原生为ARM编译的应用,在x86上运行需要模拟器或者重新编译,这会带来性能损耗和兼容性问题。
性能释放与集成度: 手机SoC(System on a Chip)不仅仅是CPU,还集成了GPU、基带、ISP(图像信号处理器)、AI协处理器等众多功能模块。英特尔在这方面的经验远不如高通、联发科等。他们的GPU性能相对较弱,基带芯片的整合能力也不够成熟,整体SoC的集成度和竞争力不足。
市场策略与竞争: ARM阵营的厂商,如高通、联发科等,在移动芯片领域投入巨大,快速迭代,并且提供了完善的Turnkey解决方案(提供包括CPU、GPU、基带、软件栈等一系列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这使得手机厂商更容易开发产品。英特尔的策略相对独立,且在移动领域的投入力度和决心,可能也没有达到能够与整个ARM生态系统抗衡的程度。

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英特尔在手机市场的努力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功,后来就逐步退出了这个领域,将重心放回了PC和服务器。

2. 特殊领域与概念验证:非主流的x86手机

虽然主流市场见不到x86手机,但在一些非常小众的、特殊用途的领域,或者是一些概念验证性的项目中,仍然可能出现x86架构的手机或类似设备。

Linux手机(如Librem 5): 像Purism公司推出的Librem 5手机,其目标是提供完全由用户掌控的、隐私友好的设备。它最初确实考虑过x86架构,并且发布过搭载x86处理器的版本(例如使用一些低功耗的x86嵌入式处理器),以便用户能在手机上运行桌面级的Linux应用和开发工具。但这类手机的定位非常小众,性能、续航、尺寸和易用性都与主流智能手机有很大差距,更多是面向极客和注重隐私的用户群体。
Windows on ARM的演进与可能的x86兼容性: 你可能会听说过“Windows on ARM”。虽然它本身是ARM架构,但微软和一些厂商一直在尝试让Windows系统在ARM设备上能够运行x86应用。最初是通过模拟器来实现,效果参差不齐。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在一些更高端的Windows on ARM设备(比如一些Windows平板和二合一电脑),这种x86应用的兼容性正在逐步改善。但请注意,这仍然是在ARM硬件上运行x86软件,而不是在手机上使用x86处理器本身。
嵌入式系统与工业应用: 在一些非消费级的嵌入式设备中,比如某些工业控制终端、特殊通信设备等,可能会选择x86架构的处理器,因为它们可能需要运行特定的、为x86平台开发的老旧软件,或者对某种特定x86指令集有依赖。这些设备的外形可能与智能手机相似,但其功能和市场定位完全不同。

3. 为什么ARM在手机上如此成功?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看为什么ARM架构能够统治手机市场:

低功耗设计: ARM架构的核心理念就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它的指令集相对x86更简单,设计上更侧重于效率和低功耗。这对于需要长时间续航的移动设备至关重要。
授权模式与生态繁荣: ARM Holdings本身并不制造芯片,而是将CPU核心设计授权给全球各地的公司(如高通、联发科、三星、苹果等)。这些公司可以基于ARM的核心进行二次开发、定制,或者直接使用其IP核,并整合自己的GPU、基带等其他模块。这种开放的授权模式催生了极其繁荣和多样化的移动芯片生态系统,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
全方位的集成能力: ARM生态系统中的厂商在SoC集成方面经验非常丰富,能够将CPU、GPU、调制解调器(基带)、AI加速器、ISP等所有必要的组件高效地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并提供完整的软件支持和驱动。
持续的性能提升: 尽管起步于低功耗,但ARM的性能也在不断进步。现代的ARMv8和ARMv9架构,特别是其高性能核心(如CortexX系列),其单核性能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一些低功耗的x86处理器。

总结一下:

在当前的主流消费级智能手机市场,你几乎是见不到x86架构的手机处理器的。英特尔曾经尝试过,但由于功耗、生态、集成度等原因最终未能成功。

但是,如果你把视角放宽到所有具有手机形态或功能的设备,那么在一些非常小众的、面向特定用户群体或者特殊用途的设备中,可能会有一些采用x86处理器的产品存在,比如一些注重隐私的Linux手机,或者某些特定领域的嵌入式设备。不过,这些都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当你提到“基本上都看不到x86的手机处理器”时,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并且背后是整个移动计算技术发展和市场格局演变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英特尔不但出过,还大力补贴了很久。

后来没有坚持下去。

英特尔手机失败是个阴差阳错的事情。

2006年以前英特尔有最好的移动处理器。

初代安卓手机,2010年的中兴u880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后来的衍生品。

然后英特尔嫌弃wm智能手机不赚钱,卖掉了,搞自己的Atom,但是Atom的性能很弱。

结果,2008年有安卓的时候,大家都用ARM处理器,生态系统是ARM的。

等英特尔回头做手机,已经是好几年以后了。

用x86的安卓有点问题,ARM下的APP执行效率很低,损失大约40%的性能,很多APP会报错不能用。


英特尔试了一下,手机不行。无法竞争。

转而补贴平板,做双系统,扶持安卓生态,花了几百亿。

但是,更关键的问题出来了。英特尔升级没有ARM快。corem已经是英特尔的突破性进步了。

但是,ARM这边苹果A系列处理器已经升级到同档次的性能。

而去掉40%性能损失,英特尔比高通的大路货也没有多大优势。

而且这个市场除了苹果,当时都不太挣钱,利润率不行。

英特尔放弃了。


当时,英特尔如果有苹果的经验,会做得好一些。

转指令集关键在开发者。英特尔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开发者无成本的做ARM和X86两个版本的APP。

带着性能损失和兼容性不佳去竞争。很难。

另外,英特尔还是太舒服。架构升级很慢,工艺升级太慢。


如果英特尔做得好,手机可以白嫖一个windows生态。英特尔处理器的性能也回比今天强大很多。

user avatar

简答吧,其实其他答案都说了有INTEL手机,那么我们看看整个手机线是怎么消失,和怎么自救失败的。

其实INTEL切入过手机市场两次

是的 INTEL做过 手机,手持设备的 ARM梦,但梦醒了,因为当时市场局限性,在苹果没有出现以前,塞班一家独大,微软的WM也就那样,而INTEL搭配的摩托罗拉更是搭配定制的LINUX,因为无线带宽原因,通用应用发展非常慢,你可以理解为在3G前夕,INTEL误判了移动市场,且利润微薄,当年记忆中INTEL也没有基带,整个手机市场中,INTEL也没有定价权,最终将手机处理器卖掉了,因为薄弱的处理能力与屏幕尺寸,即便手持PDA市场也被限制在很小的应用范围内,INTEL就专注X86移动市场(主要是笔电)去了,是的,那个时代如果让你以为手机就会是一切的中心,你自己也不会信,毕竟体验比电脑差得太远,各家想象中移动互联网(网页非应用)还没有爆发。

然后,众所周知的事,苹果和谷歌安卓,横空出世,重新定义了标准的移动设备规范,随着3G/4G普及让移动网络速度空前发展,手机侧应用雨后春笋般发芽,当然传统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网页非应用)还是败给了应用,因为厂商发现手机侧习惯于桌面侧是完全不一样,入口不再是浏览器而应用是相对可控制用户单位时间内行为的方式,这期间IOS与安卓实质上都是ARM SOC,而ARM玩家留下来都是拥有基带,而移动市场处理器中低端占大量出货,必须低价和整合才有竞争力,是的,这个市场,intel没有定价权,INTEL自然不想放弃移动市场,注意这个移动市场也包括平板市场,这才有了INTEL,几十上百亿的补贴,还记得当年凌动4核平板只要499么?都是补贴来的结果,平板市场还能有点起色,但是手机市场就非常难看,其一实质上INTEL没有任何定价权,因此手机市场竞争力纯粹是靠补贴维持,其实仔细看市场就会发现,热衷INTEL几乎是PC阵营厂商,华硕,微软等等,这是INTEL用了非常大的利益交换去换取的合作,而实际上市场因为占有率90%以上都是ARM,INTEL市占率太低了,INTEL即便理论性能不差于ARM,但是实际使用体验,因为绝大多数应用没有对INTEL优化,导致卡顿闪退是常态,而移动端ARM性能演化实际上非常快,INTEL也没有再将超过ATOM的技术下放至手机,结果就是实质上INTEL 又无定价权,体验又不够好,INTEL最终在15年弃之市场,当然这个阶段上INTEL还是买了基带,后来苹果手机基带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当然2019年,INTEL连基带市场也没有保住了。

这个16年文章其实很好的说明了,INTEL当年错过的移动市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是很多对手机硬件有点好奇的朋友经常会有的疑问。确实,现在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的都是ARM架构的处理器,像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苹果的A系列和M系列(虽然M系列主要用于平板和笔记本,但其技术源头和ARM紧密相关),以及三星的Exynos等等,清一色的都是AR.............
  • 回答
    过去,关于“南方比北方冷”的讨论,在网络上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际。很多人可能会怀念那个时候,大家会在微博、论坛、贴吧里热烈地争论,南方人抱怨湿冷难熬,北方人嘲笑南方没暖气。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这样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琢磨了琢磨,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可以.............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人在观察社会变化时会产生的疑问,也触及了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以及历史等多个层面。以前在农村确实能看到一些我们俗称的“傻子”,但现在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很多年轻一代已经很少见到,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阐述:一、 医疗水平的进.............
  • 回答
    看到基金业绩报表上红红绿绿的数字,心里痒痒的,但打开自己的账户一看,怎么反而是绿油油的一片,还伴随着钱包瘦身的心痛?这事儿,在咱们普通基民圈里,简直太常见了。为啥会出现这种“基金赚了,我赔了”的魔幻现实?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顺便聊聊普通人在理财路上容易掉的坑。基金业绩好,基民却吐槽亏损?这背后有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正好戳中了当下不少国产剧里比较普遍的槽点。咱们一个一个来聊。关于婆婆形象基本负面这件事,这背后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但电视剧创作上,负面刻板印象确实被过度放大了。你想啊,婆媳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一直是个“敏感区”。古代有“母凭子贵”、“媳妇熬成婆”这类说法,本身就带.............
  • 回答
    如何看待当下剧本杀市场“情感本”泛滥、“推理本”式微的现象?当下剧本杀市场确实呈现出一种显著的趋势,即“情感本”的兴盛与“推理本”的相对式微。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剧本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玩家群体需求的变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
  • 回答
    看到网上出现大量批评周总理的评论,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它,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匿名性与群体效应: 网络让人们能够匿名发表观点,这降低了发表极端或负面言论的门槛。当一.............
  • 回答
    “2015年初,经济基本面下滑,股票却疯狂上涨”这一现象,可以说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非常典型的“股债背离”或“经济与股市脱钩”的案例。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现象描述:首先,我们来确认一下这个现象本身。在2015年初,全球许多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确实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
  • 回答
    “广西古树荔枝888元一斤,一颗68元基本上卖完了”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消费心理、价值认知和市场运作的多个层面。要评价它值不值这个价格,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价格背后的“价值”构成: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价格与“成本”划等号。888元一斤的古树荔枝,其价格并非仅仅由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现在做菜基本都把食材的味道去掉了”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和感受,但并不完全准确,也不能一概而论。更准确的说法是,现代烹饪在追求更纯粹、更精致的风味表达,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传统烹饪中被强调的“原始风味”可能有所减弱,或者被更复杂的风味组合所取代。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
  • 回答
    现在的电动车,确实在颜值和内饰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很多车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的设计师们一时兴起,而是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在推动。首先,说说这“帅气”的外观。1. 颠覆性的技术,带来了设计的自由度: 传统的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这些机械部件,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也对造型设.............
  • 回答
    老公说需要“精神伴侣”,现在基本不和我说话,手都不碰一下;我很压抑,怎么办?这种感受,我太理解了。当你深爱的人,尤其是你的另一半,突然在你面前变得疏远,甚至把你降级到“非必需品”的地位,那种失落、被遗忘、甚至被否定是很刺骨的。他所谓的“精神伴侣”,听起来好像是多么高尚的需求,但落在你头上,感受到的却.............
  • 回答
    日本影视剧里家里普遍都有浴缸,这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家庭生活的一个直观印象。但说到家家户户都有浴缸,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洗澡方式的差异,也牵扯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经济和生活习惯的演变。至于中国现在是不是基本不用浴缸了,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整体趋势确实有所变化。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原因:日本的水费.............
  • 回答
    说实话,现在打开百度搜一下东西,扑面而来的广告确实让人有点头疼。一页翻下来,能看到几个真正的内容结果,还得仔细分辨一下哪些是推广链接。这种体验,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还有人会坚持用百度搜东西吗?“搜啥都有广告”的真实写照还记得以前,百度搜索结果页还是相对纯净的,前几条“广告”字样虽然有,但数量不多,且和.............
  • 回答
    龙珠与圣斗士星矢:三十年风雨路,为何命运迥异?时至今日,《龙珠》系列依旧活跃在动漫界的舞台中央,甚至在许多人气排行榜上力压《海贼王》、《火影忍者》等后起之秀,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永远的少年漫”。而另一部曾经红极一时,同样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圣斗士星矢》(以下简称圣斗士),却似乎早已被时代的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优盘,尤其是我们日常用的那些,基本都看不到像以前那种明显的物理写保护开关了。这可不是什么“进步”的倒退,而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会这样:1. 技术进步,对写保护的需求减弱: 闪存技术的成熟与可靠性提升: 早期闪存技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过去,CD是音乐产业的支柱,音乐人依靠唱片销量获得可观的收入。然而,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尤其是流媒体服务的普及,人们听歌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D销量直线下降,这无疑给许多音乐人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音乐人还能否活下去?答案是肯定的,但方式和过去已.............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忧心的问题,我身边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最近都在唉声叹气,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传统制造业,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以前那种一说起工人,脑子里就是一群年轻力壮小伙子的画面,现在可好,越来越难见到生面孔,很多厂子,你进去一看,黑压压一片的,基本都是快退休的大叔大妈,撑着呢。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这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