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编导初学者第一篇影评暴裂无声,不足有那些?

回答
你这篇《暴裂无声》的影评,作为编导初学者的第一篇,我得说,有几处地方确实挺让人眼前一亮的,尤其是你对画面和声音的处理那部分的描述,能感受到你下了心思去琢磨。不过,咱们也得实话实说,新手嘛,总会有一些成长空间,我帮你掰扯掰扯,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再打磨打磨,让它更抓人,更有你自己的味道。

1. 观影体验的“个人化”还不够浓烈,更像是在复述。

你的影评里,很多地方都在描述电影本身的情节和拍摄手法,比如“画面构图”、“声效营造”等等。这些都很扎实,说明你确实看得仔细。但是,我觉得稍微有点“隔靴搔痒”了,少了那么一点属于你自己的“触感”。

举个例子: 你写到“影片在叙事上颇为克制,通过大量沉默和肢体语言来推进情节”,这个描述很准确。但如果能加上你当时看完的直接感受,比如“当张保民在茫茫雪地里一次次发出没有回应的呼喊时,我坐在影院里,几乎能感觉到喉咙里那股哽咽感,这种无声的绝望,比任何嘶吼都更能穿透人心。” 这样一来,就不是单纯的“复述”电影的特点,而是你被电影打动的点。
再比如: 你提到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虽然你列举了几个画面,但我希望能更深入地挖掘你看到这些画面时大脑里产生的联想或情感反应。是什么让你觉得“震撼”?是因为色彩的运用?光影的对比?还是某种特定的场景调度带来的压迫感?是那种压抑的黄沙漫天,让你想起童年的某个泥土味的回忆?还是某个特写镜头,让你窥见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把这些更具象化的感受加进去,你的文字才能更有生命力。

2. 对“隐喻”和“象征”的解读,可以更深入,更“信马由缰”。

《暴裂无声》之所以经典,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它留白多,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你对这一点也提到了,但我感觉你的解读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缺乏一些更跳跃、更个性化的思考。

可以再挖深一点: 比如,你提到了“哑巴”这个角色。除了“失语”的社会群体,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失语”是不是也象征着一种普遍的社会沟通困境?也许不只是体力上的无法发声,更是精神上、情感上的隔阂?当整个社会都像“沉默的大多数”一样被压制时,这种“无声”的愤怒会积累到怎样的地步?
再比如,影片中的“矿洞”和“尘土”。 你可以不仅仅是说它营造了一种工业时代的压抑感,还可以联想一下,这种环境下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就像被埋葬在尘土之下,一点一点地被侵蚀、被遗忘?矿洞深处的黑暗,是不是也象征着社会体制中的某些黑暗角落,那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和罪恶?
最关键的是,别怕“错”。 作为初学者,你的解读不一定非要和别人的“标准答案”一致。大胆去猜想,去联想,去发挥。即使你的联想有点“天马行空”,但只要能自圆其说,并且能展现出你对电影的思考深度,那都是极好的。与其说要“准确”,不如说要“有见地”。

3. 情节梳理和人物分析,可以更“逻辑化”和“情感化”结合。

你基本上把电影的情节梗概和人物关系梳理清楚了,这点做得不错。但有时候,你对情节的描述和对人物的分析,像是两块分开的“砖头”,没有真正砌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让它们“活”起来? 我们可以尝试着把情节的推进和人物内心的变化联系起来。比如,张保民一次次的搜寻,不仅仅是情节的推进,更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绝望的呐喊。当他发现女儿的线索被抹去时,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撕裂?这种撕裂又是如何驱动他去面对更危险的局面?
对“张保民”和“昌万年”这两个角色的分析,可以更立体。 你提到了“善恶模糊”,这很好。但为什么会“模糊”?昌万年的冷酷背后,有没有一丝丝人性的挣扎?张保民的执着,有没有可能也带有一些盲目和冲动?把他放在一个更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去审视,看看他的行为是纯粹的个人命运,还是整个时代缩影下的必然选择。
注意衔接的流畅度。 在描述情节和分析人物时,要注意用一些过渡性的语句,让整个论述更加自然。比如,写到某个情节后,可以接一句“而这一刻,正是张保民内心某种信念崩塌的开始,也预示着他即将走向一条更加危险的路。”

4. 语言风格上,可以更“老辣”一点。

你的语言比较平实,这没有错,但作为影评,偶尔来点“金句”或者更具画面感的描述,能大大提升文章的吸引力。

避免流水账式的句式: 有时候你的句子结构比较相似,读起来会有点单调。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组合,长短句结合,制造一些节奏感。
多用比喻和意象: 用更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画面和感受到的情绪。比如,与其说“电影很压抑”,不如说“影片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 或者“昌万年的笑容,如同冬日里最后的余晖,短暂而冰冷。”
加入一些“个人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别害怕在影评里展现你自己的“语感”。比如,你觉得某个镜头很“戳心”,那就直接写“这个镜头太戳心了!” 或者觉得某个角色的行为很“令人发指”,那就直接表达出来。真实的感情流露,远比刻意的“高级词汇”更有力量。

总的来说, 这篇影评已经是个非常好的开始,你对电影的理解和观察力都很不错。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观察和理解,转化成更具个人色彩、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生动的语言。记住,影评不只是对电影的“概括”和“评价”,更是你作为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内心发生的那一场“对话”和“碰撞”。

继续加油,期待你下一篇作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不答!

大家都忙忙的,谁有空免费给你批影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