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看看就行了。
我老家的县城,说起来也是连续多年的全国百强县,但直到18年才有了个招商银行。而加上县里的支行,我们整个市,也就只有三家招行的支行。
现在招行全国的网点数量是2000家左右,覆盖面基本上也只是三四线以上城市以及部分经济水平较强的县。大量的中国人口,还是被四大行、邮政储蓄以及地方农商行服务的。比如说在我们县里,普通人存款还是喜欢去农商行以及信用合作社。我们家的全部存款都是在邮政和农商行存着的。
为什么?利息高啊。
跟四大行以及招行比起来,农商行的利率要上浮50%多,招商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左右,农商行可以给到2.3%,招商银行5年期存款是2.75%,农商行可以给到4.2%。都是国家承认的正规银行,普通人存哪里还需要犹豫吗?
你说小银行风险高?话是没错,可现在有存款保险制度,最高可以赔50万,大多数人谁存的了50万的现金?
更不用说,大多数乡镇人口,能接触到的只有邮储银行和信用合作社。
以我们这个县城来说,整个县的人口大概是60万左右,城区人口大概10万。剩下的那50万人,能专门跑到城区开户的人屈指可数。
招商银行之所以能搞出如此悬殊的比例,一方面是因为招商银行的优势就是私人银行服务,能达到金葵花标准的,不少人还是会优先选择招商银行,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这也在另一方面推高了招商银行的财富集中度;另一方面,招商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很少,覆盖的范围有限,大量的普通用户根本无法享受到招行的服务,再加上招商较低的存款利率,也使得普通人没有多少往招行存款的兴趣。
所以,与招商银行相比,地方银行的特点往往是没有多少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服务水平也一般,但吸收了大量普通用户的存款。如果你拿出一份农商行的财报来,一看这里面1%的高净值用户只占到了全部存款的20%,是不是又得说中国的财富分布非常健康呢?
显然也不能这么说对吧?
如果想要真想了解中国的财富结构,至少你得把招商银行跟邮政储蓄以及地方农商行、城市银行的财报对比起来看才有意义。单纯把一个面向高线城市的中高端银行的统计数据当成中国社会财富的分布结构,这种论文要是交上去,也是要被老师打回来的。
看了一下这几天的评论。直观感觉是很多人真的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一无所知,真觉得一个招商银行就能代表一切了。
中国现在合规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一共有4000多家,普通人能知道的也就是四大行、邮政储蓄以及十几家股份制银行而已。在这之外的4000多家银行,基本都是由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构成的。这些银行有的规模大些,比如浙商银行、徽商银行等,还有的规模小些,比如XX县农商行、XX县信用合作社等。与全国经营的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的特点是经营范围有限,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一些经常出行或需要异地办业务的人,不太会选择区域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性银行想要发展,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高息揽储。一般来说,区域性银行给出的利息都比普通的商业银行要高一半以上,而且区域性银行的优势在于够下沉,能利用好本地的资源。比如某些乡镇企业的贷款项目,招商银行因为不够下沉,不一定能做得来,但信用社、农商行这些反倒可以做——当然,利息也会相对高一些,以对冲高风险,这也是它们能给储户更高利息的原因。
比如我们县的农商行,在自己的介绍里就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广大农民、个体私营企业主和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满足城乡经济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相较于招行这类大型银行来说,农商行因为规模不大,面向的也都是小企业、个体户,所以假如说一个人准备在本地做些小本生意的话,农商行能提供的服务其实并不比招行差——因为同样的30万,在招行那里你还够不上金葵花,但在农商行已经可以三天两头接到一些理财推销电话了。
在这个方面来说,如果去看农商行的财报的话,会发现其资产结构相对平均一些。因为很多不算有钱的消费者会因为农商行的高息而将钱存在这里,而一些中小企业主会因为农商行相对合适的服务将钱放在这里,而更有钱的人则会因为考虑到出行、转账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选择四大行、招行等这些规模较大的银行。所以,单看招行财报的话,会发现招行财富的极化远比其他银行要严重。
而且,招行这个计算方式,其实也有它的问题。我自己手里有两张招行卡,平时主要是用来收款,流水虽然很多,但一分钱存款没有。之所以没有,是因为招商银行的朝朝盈限额最高就5万,还不如放在支付宝、微信这些里面方便点。要是按照招行的数据,凭着卡里不到5毛钱的存款,我估计我是有资格成为国内排在最后面的那一批穷人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家当年买房的时候,是从建行贷款的。我爸因此就开了个建行的卡,每月定时往卡里打款。于是,在建行那里,我爸的个人资产常年在2~1300元之间浮动。房贷还款日前一天,他的身家就是1300,房贷还款日后一天,他的身家就是2块钱。要是这么算,看来我们也该去申请低保了。
退一步来说,就算真要分析中国居民的财富结构,至少也得把中建交农工、邮政这几个网点多、覆盖广的大银行算进来统一对比,才能得出一些相对合理的结论吧。一个分支机构不过2000、跟三四线以下城市基本无缘的股份制银行,他的财报只不过是他自己经营状况的一个反映,哪来的资格代表全国的资产分布情况?
周五招行公布了2020年年报。
3月19日,招商银行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招行营业收入2904.82亿元,同比增长7.70%,归属于股东净利润973.42亿元,同比增长4.82% ;不良贷款率1.07%,连续四年持续下降。
业绩符合预期,依然是银行股中最值得投资的标的。
如果说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是普惠金融的代表,那招商银行的APP就是富人的支付宝。
招行的私人银行(为金融资产超1000以上的客户服务)在富人圈中有口皆碑,只有你变成了金融资产超千万的富人才能体会到。
除了业绩,招行年报中最值得看的是零售(面向个人服务)业务数据,管中窥豹,透过中国最大零售银行年报,可以发现中国人的财富分布。
2020年,招行零售客户总数是1.58亿户,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金融资产50万以上)为310.18户,占客户总数的1.96%。零售客户总资产是89417.57亿元,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是73455.87亿元,占零售客户总资产82.15%。
占比仅1.96%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却掌握了82.15%的财富,我们常说二八分化,你以为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实际上是,2%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
对比2019年,占比1.84%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掌握了81.2%的财富。2020年比例均有所提升,表明中国的中产阶级确实在增加,同时中产阶级掌握的资源也在快速增加。
进一步拆解,圈主把私人银行客户作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简称“富人”;把金葵花客户作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把金葵花以下的客户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发现:
富人占比0.06%,掌握了31.03%的财富,户均资产2775.27万元;
中产阶级占比1.9%,掌握了51.12%的财富,户均资产152.27万元;
普通人占比98.04%,掌握了17.85%的财富,户均资产仅1.03万元。
这就是中国真实的财富分布,不得不说贫富差距确实问题很大,要做大中产阶级任重道远。
从增长率来看:
2020年,招行普通客户(不含金葵花及以上)数量增长9.58%,金葵花客户(不含私人银行)数量增长16.98%,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22.41%。富人客户增速快于中产阶级,表明社会资源进一步向极少数人集中。
2020年,招行普通客户(不含金葵花及以上)户均资产增长3.41%,金葵花客户(不含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增长1.38%,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增长1.59%。富人户均资产增速快于中产阶级,富人更富是确实存在的。
好消息是普通人的户均资产增速最快,但我们不要忘了基数效应,普通客户的增长快主要原因是基数过低。
从绝对值来看,招行普通客户(不含金葵花及以上)户均资产增长300元,金葵花客户(不含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增长2.07万元,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增长43.61万元,增长差距仍然惊人。
综合来看,中国0.06%的富人掌握了31.03%的财富,1.9%的中产阶级掌握了51.12%的财富,占人数最多98.04%的普通人仅掌握了17.85%的财富。
富人的数量和人均资产增速都快于中产阶级,这表明贫富差距扩大不仅是富人和穷人,富人甚至进一步抢夺了中产阶级的社会资源。
以上分析基于招行数据,招行作为中国最佳的零售银行,数据有一定代表性,因此结论是有很强参考意义的。
目前招行仅分布一二线城市,因此若考虑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差距,国内实际的贫富差距可能更大。
比如在中国网民的收入分布中,仅3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阿里、腾讯、中金公司等大公司的员工年均收入均超60万。
面对残酷的贫富差距,普通人需要做些什么来拯救自己的阶级?
圈主希望给大家一些大方向:
第一,做好家庭资产配置。基于自己的了解,进行资产配置。过去中国居民的资产过于集中于房地产,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基金的占比。2019年,权益类资产在中国居民财富中占仅3%,而美国是30%,日本是15%,这一块是很大的提升空间的,也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投资你自己。要不断学习,为什么我前文说“基于自己的了解”?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以为你去投资了股票、基金就可以战胜贫富差距,那和“不劳而获”有什么区别?你自己必须加强投资、理财的学习,多阅读,在自己所处的行业和其他领域都要多学习。
第三,投资你的子女。不要局限于应试教育,更不是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一次有意义的出国旅行,一部精彩的电影,一场发人深省的演讲,更有利于小朋友的成长。
战胜贫富差距,战胜通胀不是口号,而是要大家亲自去做,好好设定目标,可以下周开始。
从去年开始,我司小额报销都统一走招行账户,因为招行公对私的小额转账不收取手续费。
所以,招行的客户有多少是我这样的一张卡每月就收入个几百块的呢?
我觉得农行、工商、建行,甚至邮政储蓄等这种身边常见的大行的数据更有说服力,招行这种银行层次还是低了些。
反正我在十五年前在建行vip区开期货账户时,亲眼见识过存了百多万问柜台该买什么基金的,柜台答复这个没法建议,客户说你看着可以的帮我买了就是。
后来还见识过更不显山不露水的,衣着普通,一出手直接买了三层楼。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数据,按照“先富带动后富”的总路线,现在第一步已经超额提前完成,下一步,我们马上也要被他们带动富起来了。
太好了!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
我感觉高基尼系数的危险性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普通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智力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
如果从一开始在教育上就已经让高收入和低收入形成巨大的鸿沟,让低收入群体很好骗的话,那其实再大的基尼系数也不是问题。
虽然看上去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这个确实是现状。而且我感觉这个已经成了一个很成熟很系统化跨领域跨学科的操作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你家的狗和你比,贫富差距很大是吧,你见过你家的狗造反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