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还不够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费?

回答
最近不少人感叹,手里的百元钞票似乎越来越“不经花”,尤其是在一家人的日常伙食上。以前,一百块钱可能还能吃得挺滋润,现在呢?很多家庭会发现,一天下来,这区区一百元,想要一家人吃得营养均衡、口味满意,确实捉襟见肘。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怪?咱们仔细掰扯掰扯。

一、物价上涨的普遍性,尤其体现在“吃”上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这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偷钱贼”,慢慢地把我们钱的购买力给“偷走”了。而咱们日常吃的菜啊、肉啊、蛋啊、奶啊,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波动对咱们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

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与上涨压力: 粮食、蔬菜、水果这些跟天气、季节、病虫害都有很大关系。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比如旱涝灾害、霜冻),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且,近年来,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增加,比如化肥、农药的投入标准提高,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初始投入,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这些都会通过农产品价格传导给消费者。
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的成本传导: 肉类、蛋类、奶类价格的上涨,往往与饲料成本、养殖场的疫病防控、环保投入以及人工成本有关。饲料(比如玉米、豆粕)的价格上涨,直接就会推高猪肉、鸡肉、牛肉的价格。同时,养殖场在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成本: 即使是原材料价格稳定,食品在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加工、包装、运输、冷链储存等费用。这些环节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油价)、物流成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整体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上升。

打个比方,以前一斤猪肉可能只要十几块钱,现在普遍要二三十块,甚至更高。以前买一把青菜几块钱,现在可能都要五六块、七八块了。这些看似零散的小幅上涨,累积起来,对一家人的整体伙食费用影响就非常大了。

二、家庭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除了物价本身,咱们家庭的消费结构和习惯也在变化,这也会影响到“一百元够不够花”的感受。

家庭人口和餐饮需求: 如果一家人指的是一个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那么一天的伙食费肯定比单身或者一对夫妻要高得多。需要购买的食材种类和数量都翻倍。孩子正在长身体,对肉类、奶制品、水果的需求量也比较大,这些通常也是价格相对较高的食物。
对食品品质和营养的要求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以前可能随便吃点什么填饱肚子就行,现在大家更倾向于选择有机蔬菜、绿色食品、非转基因产品,或者品牌肉类、进口水果等。这些“升级版”的食材,价格自然比普通商品要高出不少。比如,同是苹果,普通富士苹果和进口的有机红富士,价格可能相差一倍。
外出就餐和预制菜的普及: 很多人为了省事,会选择外出就餐或者购买预制菜、半成品菜。这些虽然方便,但通常比自己在家做饭的成本要高。一顿简单的外卖或者快餐,价格可能就要几十块,一家人吃下来,一百元很快就见底了。即便是买半成品菜,因为经过了加工和包装,价格也会比自己买生鲜食材要贵一些。

三、实际的“百元伙食账单”推演

咱们来简单算一笔账,一个三口之家,想要吃一顿像样的午餐和晚餐,一天一百元够不够?

午餐:
主食:米饭或面条,不算贵,但量也得够。
一个荤菜:比如半斤猪肉(约1520元),炒菜可能还需要油、酱油、葱姜蒜等调料(约23元)。
一个素菜:比如一斤西红柿或青椒(约58元)。
如果想吃点更有营养的,比如加个鸡蛋(约12元)。
这一餐下来,光食材成本可能就在2535元左右。
晚餐:
同样需要主食。
一个荤菜:比如一条鱼或者鸡腿(可能就要2030元)。
一个蔬菜:比如西兰花或菠菜(约812元)。
如果一家人都喜欢喝汤,可能还需要一些排骨或者鸡架(约1015元)。
加上调料、食用油等(约35元)。
这一餐下来,食材成本可能就在4060元左右。

加起来,一天的餐饮成本粗略估算就已经超过了80元,甚至接近甚至超过了100元。 这还没算上早饭,比如牛奶、面包、鸡蛋等,或者下午的水果、零食。如果想要吃得更丰富一些,比如早餐来点牛奶面包鸡蛋,午餐吃得丰盛点,晚餐再来个汤或者特色菜,那么一百元确实很难满足一家三口一天的基本伙食需求。

总结来说, 导致现在一百元人民币对于一家人一天伙食费来说“不够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物价的普遍上涨是核心因素,尤其是农产品和肉类的价格增长,直接增加了家庭的食品支出。同时,家庭规模、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使得家庭的伙食开销相应增加。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时,一百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俺最惨的时候每天只吃二两酱油汤米粉四两白饭和一包涪陵榨菜或者两块豆腐乳。

100人民币应该够一家四口三餐吃鸡蛋和米饭或者面条, 蔬菜如果是通菜或者绍兴大白菜应该也不贵。去年俺认真计算过, 100 元人民币能批发多达 200个鸡蛋 (京东可能没办法, 但是农贸市场可以)。

如果没有钱,基本上俺会餐餐吃韭黄炒蛋或者西红柿炒蛋。 南方的罗非鱼和塘角鱼也不贵, 100 元人民币能买不少鱼。

**USDA 是米国农业部





很多人以为俺是中医黑,其实俺不是。

韭黄的营养价值

       韭菜根味辛,性温;入肝、胃、肾经。韭菜叶味甘、辛、咸,性温,入肝、胃、肾经。 温中行气,散瘀解毒。韭菜种子味辛、咸、性温,入肝、肾经。 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 全韭可补肾益胃,充肺气,散瘀行滞,安五脏,行气血,止汗固涩,干呃逆。 食疗还可以起到主治阳痿、早泄、遗精、多尿、腹中冷痛、胃中虚热、泄泻、 白浊、经闭、白带异常、腰膝隐痛和产后出血等病症。     


       韭黄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量数  能量 22 千卡 蛋白质 2.3 克 脂肪 0.2 克 碳水化合物 3.9 克 膳食纤维 1.2 克 维生素A 43 微克 胡萝卜素 260 微克 硫胺素 0.03 毫克 核黄素 0.05 毫克 烟酸 0.7 毫克 维生素C 15 毫克 维生素E 0.34 毫克 钙 25 毫克  <<============= 能弥补鸡蛋的不足 磷 48 毫克 钾 192 毫克 钠 6.9 毫克 镁 12 毫克 铁 1.7 毫克 锌 0.33 毫克    <<============= 能弥补日常撸走的锌 硒 0.76 微克 铜 0.1 毫克 锰  0.17 毫克     


实在缺锌或者微量元素, 猪肝也能补身。



       鋅的食物來源: 鋅的來源廣泛,動物性食物是鋅的主要來源,以牡蠣、鯡魚等海產品最為豐富。含鋅量最高可達100毫克/100克 以上,其次為肉、肝、蛋等食品,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一般都較少,一般在10毫克/100克以下,且吸收率也均較低。此 外,食物經過精製,鋅的含量大為減少,如小麥磨成精白粉,去除胚芽和麥麩,鋅含量約減少4/5。  常用食物中鋅的含量見下表。     


        要注意防止鋅中毒: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食慾不振,再看到一些鋅補充劑的廣告宣傳,就誤以為是孩子缺鋅而自行 購買鋅補充劑給孩子吃,這樣盲目濫補是有害的,要慎防鋅中毒。 由於兒童、青少年厭食的原因很多,不能只歸之於缺鋅。 如經過醫生檢查確診為缺鋅,應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補鋅。 切忌矯枉過正,引起鋅中毒。攝入過量的鋅可引起噁心、嘔吐、急性腹瀉和發熱、 缺銅性貧血等。      




每百克鸡蛋约含蛋白质12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克以上,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补脑食品。一个鸡蛋大约补充人体每天所需8%的磷、4%的锌、4%的铁、12. 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鸡蛋中蛋氨酸含量丰富,谷类和豆类缺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鸡蛋有重要的矿物质,如钾、钠、镁,蛋黄中的铁达7毫克/100克;磷很丰富,但钙相对不足。维生素A、B也很丰富。


为什么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还不够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费?

恐怕您是希望三餐都吃外卖罢。

user avatar

100元怎么不够?自己买菜回来做饭,绝对够。

user avatar

我家正好三口人,疫情期间在家做了几个月的专职大厨,可以负责的说,除非你非要吃很贵的海鲜、高级别的牛排、进口的水果,其他肉蛋奶水果蔬菜全算上,平均下来每天用不了100。但是一上班,这个金额就挡不住了,即使一碗米粉在深圳怎么也得20左右。自己动手做饭真的是很省钱的。

user avatar

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呗。

看了很多答主的菜,有些确实很经济实惠值得学习。有些我个人实在是难以接受。

咱有钱就天天本地活鲜农家肉蛋有机菜进口水果牛奶等送货上门;

需要节约就冻肉冻鱼特价鸡蛋1L特价蒙牛伊利时令蔬果菜市场自己去买;

亚历山大的就多吃鸡蛋少吃肉,肉以冷冻鸡胸为主,买菜以洋葱胡萝卜大白菜圆白菜为主,临期特价常温奶也挺好的。

一天五百还是五十,都能保证营养。

我个人是无法接受很多高赞答主那种全家人吃一条小鱼一碟青菜一碗汤的生活的。同样价钱买冻鱼、炒非绿叶蔬菜能吃到至少三倍的量。很多答主的食谱上,平均每人每天吃不到一两净肉,吃不到半斤菜,还不怎么爱吃鸡蛋,难道全靠大米饭活着吗?这种节约是以健康为代价的,不可取。

user avatar

啊?我真的不知道一天一百怎么管够全家伙食。

早饭三杯牛奶,光明冷鲜算200毫升5块,三杯就是15,面包鸡蛋火腿三明治我算平均3块钱一个不过分吧,就是9块,早饭就是24去掉了。

一天一家三口还有两顿大人算2两肉娃算1两肉,一天也一斤,按冷冻牛腩来算一斤也30块,老实地说我二两肉是不够的,蛋白质起码还得加点鱼虾什么的,这个我每天加个20块不过分吧。(虽然现在活鱼活虾这价格买不到)

然后还有素菜大米油调料,反正谁和我说一天100伙食标准,我就自己做自己的。

娃让她一天两顿中饭和晚托班包圆了。娃爸就公司食堂工具人吧。

毕竟一天100管我自己还行。何况我不知道除了吃还有啥特别值得花钱的地方。总不见的我肉都不舍得吃,还去培养娃琴棋书画奥数托福以后指望做人上人?

当然如果我是睡在公司007的单身狠人,吃上面别说一天一百,一天10块应该应该也行,就是自己买好红薯和鸡蛋电饭锅煮了,然后乘活动买大量桶装恒温奶。

做这种狠人的前提是我其他也都不消费了,信不信买个睡袋睡公司,租鸡青一里把租都省了就这样,反正鸡的时候应该可以顺便洗澡。。。

其他情况省嘴没必要,一天省几十圆吃的能省出啥钱?固然淘宝双十一抢点牛肉就觉得肉才20一斤好便宜,但这个标准去菜场随便买半斤虾和一个热气蹄膀就崩溃了呀。

对的,马上就是吃腌笃鲜的时候了,我一锅汤没100下不来,笋也贵呀。

所以即便吃了200一天又怎么样,买冷冻牛腩不要大冰箱装吗,大冰箱不要地方摆吗,地方不就和房价挂钩吗。别说买了,租单间的价格三年都快翻倍了

如果是地主,自己种自己吃一分不花健健康康没问题,如果是打工人,活在水泥森林的那种。,。省吃钱跑不过水泥税,所以要么公司包餐,要么就起码赚到菜场鲜肉鲜鱼活虾的胆量吧。

要不辛辛苦苦打工省了20年,三天ICU这点钱都报销了。

吃让我吃好点,真的喊救护车你们喊慢点吧,让我到医院门口正好挂掉象征性电几下就行了好吗。

买熟食一个阿姨和另一个阿姨讲,我是想通了,省这口吃的好多买间房间伐?吃这口吃的要卖脱间房间伐?

一个社会,一个论坛,推崇买房租房装修,批判吃肉吃鱼吃鲜奶,说明什么啊?好吧,大概说明房价永远涨。。。

user avatar

你一家三口吃啥我挺好奇的……难道是全有机?



我家也是三口人,饮食成本高于普通家庭,理由:

1.因为我懒惰,买菜基本靠生鲜APP送上门(盒马,叮咚买菜,食行生鲜等),为了凑满减或者贪便宜,基本回回浪费食材,至少三分之一食材还没进锅就直接进了垃圾箱。

(说我乱说价格的,能不能别只拿标准价,和盒马这一个APP做对比啊?

我今天(11.15)刚打开食行生鲜,促销区草鸡蛋30枚19.9,趴地甜菠菜2.99,活杀牛蛙9.9一斤,猪小康冷鲜五花肉23.8,佳食牛腩46.8买一送一,爱媛38果冻橙5斤29.9,矮脚青1.5),只买全价那是有钱大佬,不是我等穷苦人家过日子的方式,何况还有并夕夕买菜这种价格杀手我都没说。

还有说土豆1的,生鲜APP 土豆标准价格通常是1.5-2元一斤,你做一份菜放一斤土豆吗?一斤土豆做两个菜,那一个菜算1元的土豆成本有啥问题不……就算是盒马,促销时候价格也很便宜啊,如果按照拼多多买菜算更便宜,我还是按照标准价格算的。

放一下我今天随便打开生鲜app的价格截图:前面多多买菜,后面食行生鲜,我装了好多生鲜app,要买菜的时候,哪个促销有诚意就买哪个。





2,因为要生酮,所以不能吃主食,廉价又饱腹的各种碳水化合物主食点心都没法吃,少的这部分都要靠实打实的肉蛋奶填上。

3,调味品基本都是千禾万字等,比海天李锦记贵了不少。

4,生酮烘焙每天早餐都要吃,代糖杏仁粉椰子粉的成本很高。

5,除冬季外不吃隔夜菜。



坐标江苏苏州,一家三口人晚餐如下:

主菜红烧牛腩,小荤青椒鸡腿肉,蔬菜一个地三鲜,一个西芹炒藕片,还有中午午餐剩下的油焖虾和鲫鱼豆腐汤,主食是自己煮的杂粮魔芋粥。


午餐没留照片,大致就差不多。

早餐是牛奶+生酮的奶酪蛋糕(牛奶如果生鲜APP鲜奶打折就吃鲜奶,不打折就吃盒装纯牛奶,不买蒙牛和伊利的一切奶制品)。


算下成本:

主菜的牛腩26,土豆1,胡萝卜1,

牛腩是恒都牛腩,生鲜APP 10天里大概要做5天活动的那一款,活动时价格大概500克25.5-28元,以前经常买,最近发现网购的整块原切牛腩比这个好吃,顺丰包邮算下来一斤才25.就是一次要买4斤,处理起来有点头疼。


青椒鸡腿肉,青椒2,鸡腿是圣农冷冻鸡腿8.8元,算9.四度鲜那种冷鲜的稍微好吃一点,贵2-3元。

地三鲜,土豆1,茄子2,青椒1,

鲫鱼豆腐汤,鲫鱼9,豆腐1,

油爆虾,叮咚买菜哪个虾便宜我就买哪个,350克20-25元不等。

西芹藕片,西芹2,藕1。

杂粮粥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杂粮实在太便宜了……算1吧……


28+11+4+10+20+3=76.


早晨3口人的早饭,牛奶APP有活动时买鲜奶,没活动吃光明纸盒装纯牛奶,人均2.5元。

蛋糕看心情做奶酪还是戚风,戚风的话6个鸡蛋50克代糖50克黄油60克杏仁粉,早餐3口人吃不完,还可以当下午的点心。


这大概就是正常1天的伙食,偶尔偷懒不想做那么多菜,就会做个蒜泥菠菜,番茄炒蛋,杂菜魔芋炒面之类的东西蒙混过关,那一天的成本就会极大幅度下降。下降的成本用来买水果零食绰绰有余。


大蒜和姜并夕夕直接买一箱,四舍五入差不多不要钱了,葱的话,懒惰如我直接网购了小葱干,大葱干,香菜干等等……出锅时候撒一把完事……




我家这个饮食在普通人家应该算比较高成本了,因为无法用大量廉价好吃的碳水,如果能吃碳水,成本可以-40%起跳。


当然食材只买有机,水果一斤15起跳的大佬算我没说,我通常会网购水果,交几次学费就知道哪几家靠谱了。


再放个昨天的晚饭:

大锅子是并夕夕牛肉的萝卜牛腩+蒜苗叶,黄色是蟹粉豆腐,然后干煸四季豆,五花肉片炒豆芽,板栗烧鸡,中午剩的大白菜就当没看到……可乐是无糖纤维+


成本计算:

并夕夕牛肉25,白萝卜上了头买的有机,6元一斤用了一半,3元(结果跟1元一斤的没区别,日了),蒜苗半斤3元,总共31.有一说一并夕夕牛肉比恒都佳食都好吃,就是一买要4斤太……

蟹粉豆腐,蟹粉并夕夕买的固城湖大闸蟹全母蟹,我妈妈自己拆的蟹粉,16只100元拆了一大碗,至少可以做15次蟹粉豆腐了,豆腐1元一盒,那就算10元成本。

四季豆这份2.3元,来自食行生鲜,

豆芽是食行生鲜送的……五花肉片食行生鲜猪小康冷鲜五花肉,半斤18.8,半斤大概可以烧2-3次蔬菜,这份也往高里算10元好了。

板栗焖鸡,鸡是食行生鲜的苗家生态鸡,2斤活动价30,板栗是剥好的板栗仁,250克10元,这份成本40.量大吃不完,最后丢了一大半…………

总成本31+10+2.3+10+40=93.3.能接受隔夜菜的话,牛腩和板栗焖鸡可以留到第二天吃,第二天炒个蔬菜就行,成本再度DOWN……

user avatar

以前一百块够一家人伙食费,现在不够,是因为通货膨胀。如果工资也同步上涨甚至涨的更快,那实际生活水平是提高的啊。问题是我国最近几年开始面临工资水平不提高,物价水平提高的情况了。

问题是题主也没说清楚他说的以前是几年以前。

如果是一年以前,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

如果是三年以前,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

如果是十年以前,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

如果是二十年或超过二十年以前,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并不是绝对不好,只要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好。

user avatar

坐标南京,才下自行车。

只要你不作,不乱买,一个三口之家,在南京这样的城市里面,一天一百是可以吃得饱,吃得好,同时吃得健康均衡的。

我家三口人,一天买一次菜。(孩子中午吃单位食堂,去掉)

一蔬菜,一荤菜,一汤,昨天买菠菜花了大概4块,放一个蛋,成了菠菜蛋汤,一个蛋大概5毛钱左右。鸡翅根折扣价八块多一斤,买了不到十块钱的,红烧,结果到现在还有。还有一个芦蒿炒香干,干子一般一块钱就可以了,芦蒿大概6块钱。

菜包子两个,3块钱,酸奶或者盒装牛奶只买打折或者捆绑的,一天摊到大概6块钱左右。这都是为第二天早餐准备的。

一天就这样,加起来差不多三十块。

有时候吃排骨,附近超市排骨搞活动价格35.8一斤,一般买50块钱左右,也能吃个两三顿。

上个礼拜天全家都在,做了酸菜鱼。卖鱼的那家很熟悉了,鲜切去骨草鱼,一根刺都不会有,还现场帮你腌制好,30块钱的,搭配好人家靓汤酸菜鱼调料包,打折买15不到,加点香菜就齐活了,很好吃。香菜现在6块一斤,酸菜鱼用不了多少,就忽略了,加起来也就45.做出来是用不锈钢盆子装的,这份量我们一般吃两顿有余,酸菜会扔掉不少。

老婆孩子喜欢吃水果,最近买的最贵的水果就是阳光玫瑰葡萄,好吃是真好吃,但的确贵,一串好像花了四十多,但吃了三天(估计是太甜了)。

最近我们用的米非常好,因为是乡下亲戚自己种的,就不估价了。平时我们买的米是不到3块钱一斤的,味道并不差,一袋5公斤,能吃大半个月。一瓶5升的食用油,常用的是葵花籽油,50块钱左右,我做过很严谨的统计(打开的时候在瓶子上写日期,用空了看看,就算出了),可以用超过三个月。

所以,我们家如果一个月3000买菜的预算,包括水果奶制品一起,还是很充足的。

代价也是有的,就是需要自己做,时间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但这方面不包括在题主的要求内吧?

我仔细观察过我的超市账单,用吃到肚子里面的货品来衡量,其实肉菜鱼蛋占的比重不大的,酒水饮料香烟零食一类的才是大头,呵呵,三千不够。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实话实说,穷人家,小家小户,省吃俭用,肯定是够了。

中等人家,天天大鱼大肉,肯定不够。

上等人家,绿色有机,当天松茸2两,Basmati慢熬,一天2000元,不能喝红酒。

故事里说的是伙食费,不是就餐费,因此讲的内容都是自家卤,不是外卖餐馆。

这种伙食标准,可以天天吃肉,但是要以两数计,不能动不动就说要几斤。

现代配餐,要讲究荤素搭配,肉吃多了还要去跑步减肥。

上等眉毛肉,50一斤,只取2两。10元。

这个怎么操作?

买一斤肉,分割成5份,用带格子的塑料板放进冰箱。

有人说自家那边的眉毛肉100元一斤,那就不要吃了。

做汤可以放点扇贝,买冰冻的。

有人说冰冻扇贝300一斤,那就不要吃了。有便宜的,再贵,可以只放一个。

蔬菜肯定不能绿色有机,那个预算不是穷人家的伙食。

一般的青菜5元一斤。

有人说他们那边20一斤,那就不要吃了。

要吃也可以,分成4份,白灼,放点蚝油。

蚝油有贵的,也有便宜的。

上等蚝油,用筷子戳一点,其他就放点酱油、香油。

酱油、香油一定要贵的,那么酱油滴一滴,香油用筷子戳。

其他用食盐代替。

食盐一般不贵,也有贵的。一定要买贵的,那就少放点,少吃盐有利于健康。

羊肉、上等牛肉、桂鱼之类,只能在伙食费有结余的情况,酌量吃一点。一般来说,就不要吃了。

蛋白质可以多考虑鸡蛋,就是普通饲养场鸡蛋,一斤7/8元左右的。

有人说他们那边的鸡蛋30一斤。那就不要吃了。

实在要吃,可以一个鸡蛋吃两回。这种鸡蛋个头不算小,一斤大约有7个。一个鸡蛋算5元钱,分成两半,2.5元半个。

这个怎么操作?

把鸡蛋打进碗里,搅拌后,分一半放进冰箱急冻间。下次吃的时候,稍微提前拿出来。鸡蛋解冻快,化了可以做蛋花汤。

超市里面有大路货,也就是大白菜、白萝卜、卷心菜、冬瓜、南瓜、土豆,一到两块钱一斤。

有人说他们那边的大路货要5元一斤,那就不要吃了。

真的要吃,一斤大路货分两次做菜,一次2.5元。

食用油,有便宜的,也有很贵的。

有人说一定要吃200元5升的食用油。那也可以,每次少放点,尽量不吃炒菜。做汤、清蒸不太费油。

要节省调味料的办法,就是不能倒。

全部用小调料瓶分出来,用比挖耳勺略微大一些小勺子挖。一定要注意这个挖字。高档调料用筷子戳,筷子能带出来多少,都可以,反正就这一下,要豪放一点,可以用筷子搅一搅。水平拿出,最多,垂直拿出最少。

米饭,肯定不能去想什么五常,哪怕是有个五字都不行。到超市买普通珍珠米。碳水食物,吃多了发胖糖尿病,每餐一小碗,吃完了少活动,多躺着,多休息,半饥半饱,身体健康。

只要你平时注意控制量,100元一天伙食费,两口子过日子问题不大。要说有点穷,有点寒酸,这是肯定的。

如果家里有个要长个子的家伙,你想要这个吃死老子的讨债货长到一米八。肉蛋奶,老母鸡炖鸭子,敞开肚皮整,就不要看这个问题。你是来抬杠的。

这种一百元一天的伙食费主要还是省钱,是穷人家的生活。

有人说一个月收入不到1000元,来个6亿人。

你也不想一想,这种收入的人,有时间来知乎抬杠?

知乎评论区,学生居多。

稀饭都煮不好。

我这边有租客,两个女生合租,已经工作了。

他们俩住了一年了,油烟机亮铮铮的,从来不做饭,最多煮几个鸡蛋,煮点方便面。天天外卖。

伙食费,这个说法就不对。

离我家二十多公里远,有个蔬菜批发市场,也有肉蛋奶,冰冻货。

约几家人,开着车打批发,一个月去两回,省钱。

现在还有很多买菜APP,每天都有特价,一元两元秒杀,只要手指母灵活,手机速度快,又可以省不少钱。

只要肯动脑筋,一百元够吃一天。

如果说肯自己少吃点,养个讨债货长到一米八,也可以做得到,关键在于是不是肯用心。

以前好像看过马大侠吃独食,貌似有人分析过这一餐大约500元。结论是肉有点多。

这种话题是说的是城市贫民的生活,主要是穷。但是又向往小资情调,怕别人说自己穷。

穷就穷,虽然是现代流行笑贫不笑娼。

但是,一个月有3000元伙食预算,基本上不是无产阶级。那个收入才1000元的才是。

这种生活,往下一看,6亿垫底,心中略感安慰。往上一看,好家伙,乘坐飞机看演唱会,城市地标旋转餐厅,吃完了饭和外语系校花单独畅谈人生理想。

不高不低,感觉生活困苦,来知乎。。。。。

这日子是自己的,现在生活一切照常,就是物价贵点,就知足吧。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答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几个问题。

几线城市?平时荤素怎么搭配?家里几口人?买菜方式:菜场?超市?生鲜app?这几样不同价格差异还是很大的。

100三口之家个人觉得是没问题的,寻常家庭。

那我自己举例子(独居,饭量和大多男士差不多。坐标佛山,偶尔在家喝几口,只要入口的吃的,酒、零食、钱都计算在餐费里。我少吃零食

早餐参考:【豆浆0.3自己打+鸡蛋1元+蒸紫薯、红薯、南瓜1.5-2元】 【牛奶3.5元(伊利早餐奶)+麦片(此顿均价2元)+煮西蓝花蒸紫薯之类2-3元】【蒸饺3.5元+鸡蛋1元+蔬果汁、蜂蜜水1.5元】 【杂粮粥0.8元】或者买包子豆浆肠粉4-5元左右 总计:每月日均4-5元(我早晨喝豆浆多,牛奶偶尔)

午餐:外卖/带餐。(带餐基本是米饭+炒菜)外卖均价15-22区间,18左右会多。自己带餐:米饭下来每餐0.5元。【炒菜空心菜1元+青椒肉丝6元】【鱼香肉丝+生菜8元】【干煸豆角4元】【红烧鸡翅8元+青菜1.5元】【青菜炒蘑菇5元+煎鸡排5元】自己做饭均价在12元左右(买菜+2元调料水电费) 总计均价12-15

晚餐:楼下吃沙县水平10元-15/自己做(自己做参考早午餐混合版。我做饭比较随心)均价下来6元左右

休息时间,我比较放纵,基本每个休息日是70-100伙食费,人生在世就好这口...(铺张浪费休息日

月总费用合计(700-900)不含聚餐人情社交之类的,单纯指叫外卖或者在家自己做(外卖居家比例是1:5)实际每日费用在20上下

这个费用很难算那么细,我每月实际支出在600上下。伙食不差,菜肉蛋水果,反而是便宜的碳水我不爱吃。而且不是三餐都是按照上面这个费用走的。基本一餐是1.5餐来使用的频率。两个人吃更划算!!更便宜!!!两个人吃更划算!!更便宜!!!两个人吃更划算!!更便宜!!!

贴几张买菜的图。如下:

不定期用APP,主要看各种优惠对比,新鲜蔬菜市场购买较多。(长期购买价格都差不多知道了)

8.88的虾尾昨晚煮了做晚餐+快乐肥宅水,简直不要太快乐。

昨天生日吃太好,今天清淡,早晨豆浆。中午牛奶泡木瓜麦片,晚上还没想好...

一般三口之家100真的够了。绝对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但是您要说佛山这地市场虾现在40一斤,你天天吃虾蟹,咱也背不住。

二就是您家附近的超市菜场的消费水准高低是否。我有三个渠道,下班回家路过超市,家附近百米有个菜摊,其次就是APP。超市和菜摊价位都比较稳定,去两三次就知道差不多了,捡新鲜买就行,水果和鸡蛋,冻货之类的可以在app下单相比而言会更便宜,APP不定时还会有优惠券

这几年啥没学会,在薅羊毛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老铁加油!你也会成为居家小能手的

=========================

总结一下猪肉一斤四十咱吃鸡清远鸡23一斤、吃鸭和鸡价位差不多、吃鱼鲤鱼十几块现杀,黑鱼会贵(市场比较少见)虾38一斤,花蛤10元(根据市场调整)蔬菜价格普遍比较稳定,这个贵了就吃那个就行。偶尔买点贵的也没啥,又不是天天当米饭面条吃

超市有活动时候,冻货之类可以买点,冷冻室你这周买下周吃坏不掉。

app有优惠可以用APP下单。蔬菜之类价位稳定就在哪里买。(APP上基本都是500g250g存在不够吃太多了的情况)

=================================

放一波日常菜吧。。。不爱拍照,难得发朋友圈的几张...

==========================

我是暮归

祝幸福...

user avatar

也许因为,你缺一台冰柜。


两三口之家,一台单门冰柜足矣。比如这样的,上个月我爸妈刚新添置一台。



现在他们老两口,有两台冰箱,两台冰柜。算是两只屯物癖老松鼠了。


因为是第二台冰柜,买了略小的。如果家里有空间,又只想买一台冰柜,建议一步到位200升左右的冰柜。


然后列出家人们爱吃的食材清单,再等一个京东上299-150或499-250这样的生鲜活动。一般每个月都会有几次,且不需要抢购,毫无难度。


接下来合理搭配,下单,付款。一两天后,你就可以开始全新的家庭烹饪之旅。


以下是按我多年购买经验总结出来,试错完毕的,某些食材,各自比较推荐的品牌。照着买,基本上都已经是最佳选择。




有些单位是公斤,不是斤。

且图片上的价格只是日常标价,生鲜的套路就是这样,因为标价波动大,标低了容易被保价索赔,往往标个高价再打折扣,所以点开链接就能看到实际到手的最新活动价。

别只看图不看字哦!




价格更便宜的品牌也多得是,但这篇回答不是介绍便宜货的。

我推荐的不是同类里最便宜的,而是同类里最好的,你也可以理解为最贵的。目的是用同等或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食材。




注意国外疫情下,购买部分国家的进口食材仍有风险,请自行斟酌。




1、鸡肉产品,推荐上鲜

初级分割未加工产品,例如上鲜品牌的鸡翅中,纯干,无血水,骨小肉厚,是我买到过所有品牌里最“漂亮”的翅中。用起来更方便,1kg装的外袋里是两包500g分装的内袋。其余绝大多数品牌,都是1kg整包装的。日常好价36-40元/kg,最低我买到过29元/kg。


同时相比其他品牌还有个优势是,常年做出口,也生产日式、法式等调理加工鸡肉产品,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法式鸡肉肠、日式鸡肉串、鸡排、鸡块等许多异国风情美食,有些还是熟制的,在家里拆袋加热或煎炸烤一下就能吃,十分方便。





2、牛肉产品,推荐天谱乐食

例如牛腱,筋膜完整,整切不碎,运气好的话可以收到两倍价格的金钱腱那样漂亮的肉筋花纹。自己做卤牛腱,好吃健康不贵。

注意区分,包装袋蓝色花纹的,号称M3级别,肉中脂肪纹路更多,成品更容易酥烂。包装袋黄色花纹的,脂肪相对没那么多,成品更紧实。我个人更爱后者的口感。日常好价60-70元/kg。最低我买到过44元。





3、虾产品,推荐大洋世家

例如白虾,这个其实品牌叫PESCANOVA,厄瓜多尔原装,俗称“老船长”。盐冻,几乎无冰,不像很多品牌,化冻出来三分之一都是水。肉质鲜甜紧实,同品牌,2kg厄瓜多尔产的,比1.4kg秘鲁产的,质量更好。日常好价100-120元/2kg。最低我买到过60元。




4、猪肉产品,推荐扬德溪谷。

买一次试试绝对不后悔,介绍是纯粮喂养一年以上的黑土猪,品质极优,实际体验也真的太香了,有小时候猪肉的那种肉香,绝对能吃出来和你平时买的猪肉的差别,我已经买了许多年。视不同部位日常好价25-40元/500g。





5、鱼类产品,推荐通威鱼

例如黑鱼片,家庭自制酸菜鱼,少不了这一主角,假如附近菜场买不到活杀、片好的黑鱼,买这个也一样,很新鲜。在我买过的几个品牌中,通威鱼的鱼片厚度最好,腥味也最少,清水下锅都不腥。并且相对于超市菜场里用药超标的黑鱼,我个人更信任源头产地直接加工。日常好价22-26元/500g。最低我买到过15元。




6、速冻面点,推荐安井

例如南瓜饼、黄金糕、奶香馒头、手抓饼这些,质量稳定,大部分都比其他品牌好吃。我有一家烧烤店,平时也会进一些面点的货,全部用的安井,进货价格比其他牌子贵,但确实更好吃。家庭选购小包装挺合适的,早餐绝配。面点价格稳定,日常都能购买。




7、火锅食材大类

底料,推荐有言有味。桥头、名扬等底料测评榜上的熟面孔,我全买过,味道最好、最推荐的是相对没那么有名气的有言有味。但它其实也出身名门,是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我都是收到后,切成几小块,分装再冷冻起来,一包500克全放对我来说太辣了。这款很实用,也能用来做干锅菜,试试绝对不后悔。


饮料,推荐成有王记杨梅汁。我喝过太多牌子的杨梅汁了,都不是那味,这牌子我能喝一辈子。我的吃法是还没有完全解冻状态下,搅碎了冰渣吸着喝。因为是冷冻存放,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到很纯正的杨梅风味,十分解渴解腻。日常好价10-14元/380ml,最低我买过7元。


牛肉片,推荐天谱乐食卓宸。天谱乐食的牛腱推荐过了,牛肉片也是极好的。卓宸的血沫很少,有奶香,缩水少,口感佳,已经是常备食材。注意,要买这款260g装,是一片片的,不要买500g装打卷的。无论什么品牌,按我的经验,片状的肥牛都比打卷的质量好。日常好价16-20元/盒,最低我买到过12元。


羊肉卷,推荐西鲜记。盐池滩羔羊的品质应该挺有名气了,同样,这也是我买过最好吃的羊肉卷。不要考虑任何品牌的进口羊肉卷,便宜是便宜,都不好吃,我扔都扔掉不少了,再便宜也是浪费。火锅羊肉还是我们国内的好。日常好价34-40元,最低我买到过32元。


虾滑,推荐鲜美来。评价超好的老品牌,试试不后悔。且只建议买200g装的,品质为3A级,虾肉含量更高,口感非常好。而150g装的品质为A级,口感明显次一等。两者外包装几乎一样,不问客服,他们也不会主动告知区别,新手购买还以为只是重量差别。日常好价15-18元/200g,最低我买到过12元。




8、其他。

喜爱榴莲的朋友,如果没尝过冷冻的榴莲净肉,就可以试试了。通常有200g、250g、300g等不同规格,也分有核无核两种。从此一年四季随时想吃就吃,每次一小盒也刚刚好,方便。算下来价格和整个榴莲去壳后的净肉差不多。买这个的经验就是哪个便宜买哪个,都差不多。我个人更喜欢买泰奥琪牌去核的,多次总结经验,发现总比有核的更糯,味更浓郁。




以上都是冷冻产品,随时再补充。以下还有些冷鲜品牌推荐。


1、鲜蛋类,推荐圣迪乐村

无论圣迪乐村本身还是下属的原野阳光、鲜本味、老南沟等子牌,闭着眼睛买就行,实测都比其他品牌的好吃,大超市里也有卖。本牌日常好价22-25元/30个,子牌日常好价16-20元/30个。最低我买到过9.9元30个,及16元30个,再送3瓶酸奶。





2、鲜奶类,推荐优诺

标称4.0+的乳蛋白含量,实测口感口味真的很棒,比常见的其他大牌鲜奶都好喝,醇香不腥,后味回甜。这是高温杀菌鲜奶,保质期14天,和保质期7天的巴氏鲜奶制作工艺不同,但我喝了这个,已经不想买其他鲜奶了。日常好价10-14元/950ml。最低我买到过6元。




日常好价已经是活动时不错的价格,都可以考虑购买。标注“最低我买到过的价格”,正是体现拥有冰柜的好处,即趁着好价随时入手,随时能放得下。


你会发现的,一天100元伙食费,真不是啥问题,只要“会买”,你能用同样的100元,吃到从前开销200元的效果。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不再是担心伙食费不够用,而是伙食太好了,会胖。


喜滋滋囤上物资的松鼠,都是容易胖的。

user avatar

一百一天吃的好,说明粮食蔬菜太便宜,是农民卷的太厉害

一百一天吃的差,说明收入低到不像话,物价收割真压榨,是打工人卷的太厉害

所以,知乎窥菜,可见一斑,一片菜叶子你就能知道,中国已经卷到没法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