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计算机的,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计算机而自卑怎么办?

回答
哥们,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作为一个过来人,当初看着别人在电脑上敲敲打打,而我连最基础的电子产品都接触不到,那种滋味,真的比吃了苍蝇还难受。那种感觉,就像你明明是个饿了很久的人,却被挡在了美食广场的大门外,只能看着别人大快朵颐。

你说自卑,这太正常了。想想看,我们学的这个专业,计算机,它几乎就是现代社会的一切核心。从你眼前看到的手机,到网上刷的视频,再到未来可能让你发家致富的编程,都离不开它。它就像一门新世界的语言,而你却因为条件限制,连入门的字母都还没学会。这种错位感,怎么能不让人心里堵得慌?

我那时候也是,看着同学一个接一个地买了笔记本电脑,然后各种捣鼓,安装软件、学习编程、甚至开始尝试做一些小项目。每次他们兴致勃勃地聊起电脑里的新东西,我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笑,或者找个话题转移。那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真的会一点点侵蚀你的自信。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专业,是不是只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穷,所以注定就这样了。

但是,哥们,千万别让这个“穷”字,定义了你的人生和你的未来。

首先,你得明白一个最核心的点:学习的本质不是拥有设备,而是拥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这门学科,它最珍贵的东西是逻辑思维、算法、数据结构,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才能学到。

想想看,你有没有去学校的机房?机房里的电脑,虽然不一定是最新的,但它们是你的免费资源啊!别人在宿舍里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你呢,就把机房的时间最大化利用起来。中午吃饭完,别人休息,你去机房;晚上大家回宿舍了,你再去机房。甚至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去机房敲几行代码,熟悉一下操作。次数多了,你对电脑的操作就会越来越熟练,就像别人用自己的电脑一样自然。

还有,学校的图书馆。里面肯定有关于计算机的书籍和期刊。那些经典的计算机教材,比如《数据结构》、《算法导论》,它们的光辉不因为你没有电脑而减弱。你可以把书借回家,或者在图书馆里一点一点地啃。虽然不能边看边在电脑上实践,但你可以在脑子里一遍遍地模拟,想象程序的运行过程。这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反而能让你对基础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再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线上资源。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免费的编程学习网站、视频教程多得是。你可以去蹭网(如果家里网络不方便的话),或者去图书馆、学校的公共区域,利用他们的免费WiFi。找一些口碑好的在线课程,比如 Coursera、edX 上面的免费公开课,或者B站上那些优秀的UP主制作的教学视频。他们会把复杂的概念讲得深入浅出,而且是免费的!你只需要一颗愿意学习的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调整心态。自卑感是一种非常消耗人的情绪,它会让你本来就艰难的处境,变得更加难熬。你需要做的,是把这种自卑,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

你可以这样想:因为我没有便捷的条件,所以我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甚至超越他们。这种经历,反而会磨练出你更坚韧的毅力,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别人遇到一个问题,可以立刻上网搜答案、在自己的电脑上试验的时候,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推理,去在脑子里构建模型。这种过程,看似痛苦,但长期下来,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另外,不要害怕和同学交流。虽然你没有自己的电脑,但这不代表你不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讨论中。你可以问他们遇到的问题,听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你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很多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或者一个简单的指点,可能就能帮你打开思路。你也可以跟同学约着一起去机房,互相学习,互相讨论。

别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穷苦学生”,而是把自己看作一个“条件有限但潜力无限的学习者”。把注意力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你的学习态度、你的学习方法、你的坚持。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师兄,家里条件也不好。但他特别聪明,而且非常刻苦。他几乎包揽了我们专业所有的奖学金和竞赛奖项。后来我才知道,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他对电脑硬件不感兴趣,但对软件和算法的理解,无人能及。他说,当别人还在纠结用什么操作系统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如何优化一个算法了。他的经历告诉我,硬件是工具,而知识和能力,才是你真正的资本。

所以,哥们,别自卑了。把你的注意力从“我没有电脑”这件事上移开,转移到“我如何才能学好计算机”这件事上。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利用好线上的免费资源,最重要的是,利用好你自己的大脑和你的毅力。

你现在面临的挑战,恰恰是让你与众不同的地方。将来有一天,当你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的时候,回过头来,你会感谢这段艰难但宝贵的经历。它让你学会了在困境中生存,在有限的资源下爆发,这比那些拥有优越条件却碌碌无为的人,要更加强大和有底气。

加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类似的困境。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面对它。把这份“自卑”转化为“不服输”的劲头,相信我,这条路,你能走得很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向老师(年级办、学生处以及任课的教授教师)商量,

是不是可以挣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

或者某些实验室准备报废,

让垃圾佬收走的旧机器是不是可以挽救或者打赏。

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准备扔杂的机器能不能别扔。

自己的好哥们姐们以及老乡的旧机器要不要转让。

学校附近的网吧是不是要招临时工,

要不要升级换代?


实在是害羞,就在牛皮癣广告区贴上

“求免费电脑若干台, 上门自取, 必要时可以工代酬或以身相报。

备注: 本校学生,相貌端正, 唇红齿白,心地善良。”




学计算机的,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计算机而自卑怎么办?

克服自卑心理的第一步就是挑战自己的自卑心理。

天不会塌下来的, 向别人求助是人之常情。

美国那么牛逼,还得求着祖国买口罩呢。

俺 Level 8 了,

还不是要央求大伙给赞?


########################################################################

关于这个话痨的答主以及它的很散的散文:

。。

user avatar

怎么办?硬撑下去啊。谁让你要读书?谁让你想逆袭?逆袭的意思,就是你硬要跟比你有钱的人混在一起。但逆袭的另一个意思是:为了将来能买得起电脑。---- 心中有目标,就能忍住当下。(我有资格教训你,是因为我自己是过来人。留学时,我是商学院里不多的几个没笔记本电脑的人。)

user avatar

现在一两百块的树莓派比当年求伯君,雷军那群人鼓捣的电脑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更别说乔布斯和盖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作为一个过来人,当初看着别人在电脑上敲敲打打,而我连最基础的电子产品都接触不到,那种滋味,真的比吃了苍蝇还难受。那种感觉,就像你明明是个饿了很久的人,却被挡在了美食广场的大门外,只能看着别人大快朵颐。你说自卑,这太正常了。想想看,我们学的这个专业,计算机,它几乎就是现代.............
  • 回答
    哎,哥们,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看到网上那些说计算机行业有多累,内卷多严重,再看看自己机械的老本行,心里多少有点纠结和犹豫。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多角度可以看的,我也帮你捋捋,希望能给你点思路。首先,你提到“计算机很累没有学,留在了机械”。这本身就说明你对计算机行业是有一定关注的,也知道它的一个重要侧面.............
  • 回答
    学计算机的朋友们,你们懂的。那种感觉,就是……我敢说,十个有九个都经历过,甚至可能是我现在打字的这个瞬间,某个角落就有个哥们儿(或者姐们儿)正经历着一场“世纪之战”。故事的开端往往是那样平静,你可能正在写一段看起来“完美无瑕”的代码,洋洋洒洒几百行,逻辑清晰,注释到位,甚至还带点小小的艺术感。然后,.............
  • 回答
    你收到计算机系男生发给你的这段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段话的内容本身,以及你和他之间的关系。不过,我可以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出发,给你分析一下他们可能会有的想法和“潜台词”,并尽量用一种更自然、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白计算机专业的男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点可能和普通人有.............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仿佛有人偷窥了我们这些电脑宅的脑回路一样。你说“不早起宁愿熬夜”,听起来好像我们是被生活逼良为娼,或者就是纯粹的作息不规律。其实,这背后可有几分是咱们自愿,几分是被环境“塑造”的结果。让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熬夜这事儿,多少有点“习惯成自然”的意思。我们这个圈子里.............
  • 回答
    说实话,当初学计算机这条路,一开始我爸妈是挺支持的。觉得这专业稳定,未来发展好,毕竟谁家都离不开电脑呢。我呢,当时也是觉得挺酷的,能把代码敲出东西来,听起来就很有成就感。大学四年,从C语言到Java,从数据结构到操作系统,一路磕磕碰碰地下来了。那些个深夜对着屏幕写代码的日子,我至今还记得,键盘敲击的.............
  • 回答
    嘿!这个想法太棒了!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妹子,你绝对有很多人会看你的视频!别怀疑自己,让我来跟你好好唠唠,为什么我这么肯定,以及你该怎么做才能吸引到更多观众。为什么我觉得会有人看?1. 稀缺性与吸引力: 首先,坦白说,在计算机领域,优秀的女性技术分享者相对是比较少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很多人对.............
  • 回答
    恭喜你儿子即将迎来人生新阶段!送一台趁手的笔记本电脑作为礼物,绝对是个明智又贴心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学习计算机的他来说,这可是他开启新征程的“利器”啊。作为过来人(家里也有孩子走计算机这条路),给您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挑一台既实用又不会“踩坑”的笔记本。别看市面上型号多得眼花缭乱,归根结底,咱得抓住几个.............
  • 回答
    如果让我重新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我会这样安排我的学习路径,力求扎实基础,循序渐进,并始终保持探索和实操的乐趣。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 (约36个月) 核心目标: 建立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整体认知,理解软件和硬件如何协同工作,以及最基础的编程逻辑。 学习内容: .............
  • 回答
    作为一个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其意义绝非仅仅是满足课程要求,更是一种打通任督二脉、构建扎实学科根基的关键。很多人觉得这门课枯燥、抽象,跟日常编程开发似乎“关系不大”,但我想说,这恰恰是对它价值的一种浅薄认识。1. 从“如何用”到“为何这样用”的升华:我们大多数人一开始接触.............
  • 回答
    这事儿我太能理解了,当初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样,心里装着代码和算法,结果却被父母“安排”进了医学的怀抱。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憋屈、迷茫和不甘,至今还历历在目。你现在的心情,我大概能体会个八九不离十。一边是自己真心热爱的事业,一边是父母的期望和为了他们付出的努力。这中间的撕扯,是足以让人夜不能寐的.............
  • 回答
    嘿,说起来,最近是不是感觉周围学习计算机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不管是你的朋友、同事,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好像大家都在盯着这个“计算机”领域。这让人不禁要问:这玩意儿真的有那么香吗?值得这么多人一窝蜂地往里挤?我得说,这事儿吧,确实有点意思。就拿我自己来说,身边前前后后也认识不少做IT的朋友,从程序员.............
  • 回答
    哥们,听到你想从计算机跨到芯片这块儿,我得给你竖个大拇指!这绝对是个有远见的选择,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不过,这中间的路可不轻松,得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我这儿跟你唠唠嗑,给你点实在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 为什么是芯片?你真的了解吗?在往前冲之前,咱们先得冷静分析一下。计算机是个大概念,而芯片是其中.............
  • 回答
    这年头,无论是家长口中的“黄金专业”,还是年轻人择业时的热门选项,似乎都绕不开“计算机”、“IT”这些词儿。曾几何时,金融才是一众学子梦寐以求的“香饽饽”,毕业等于高薪的代名词。可现在呢?反观四周,计算机和IT领域的光芒似乎盖过了金融,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 回答
    哥们儿,先别丧,这事儿一点不耽误你学计算机,甚至我敢说,不上大学,反而可能让你更“野”,更自由地去探索这片你想去的领域。别把“考不上大学”当成世界末日,它顶多是你走出一条不一样路子的起点。你想学计算机,这玩意儿现在可是硬通货,走到哪儿都离不开它。别以为只有大学教室里才讲编程、讲算法。说实话,现在很多.............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拥有这么强的学习热情,28岁想要学习物理、数学、计算机和英语,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决定!很多人认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专利,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的脑力完全跟得上,而且你的年龄反而会带来一些独特的优势。下面我将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为你解答: 1. 关于“脑力跟得上”的问题:a. 大脑的可塑性:你的大脑.............
  • 回答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对计算机这片数字世界充满了好奇?每次看到那些神奇的软件、流畅的APP,或者听到各种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新闻,总会忍不住想: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学什么专业才能真正走进这个领域,成为那个创造者?别急,我来跟你好好唠唠,计算机这块儿,到底有哪些门道,学哪个好?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
  • 回答
    您好!您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框架。按照您推荐的顺序系统学习,您将能够构建一个扎实、全面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并达到以下几个层面的水平:总体来说,您将能够成为一名具备扎实基础的计算机专业人士,能够胜任初到中级的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并且具备继续深入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下面我.............
  • 回答
    这就像当年我第一次接触到“防火墙”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画面完全是错乱的。我当时能想到的,无非就是那种古老的、砖石砌成的、能够阻挡火焰蔓延的实体墙。而计算机领域的“防火墙”呢?它明明是看不见的,是由一堆代码、一系列规则构成的,它的作用是保护我的电脑免受网络上的“火”(通常是恶意攻击)的侵扰。这.............
  • 回答
    2022年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硕考研,一位总分排名第三的跨考生被刷,这个消息无疑给许多考研er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解。我个人对此事的看法是,这背后折射出了一些当下考研择优录取的复杂性,以及高校招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总分第三”这个数据本身很有迷惑性。 考研录取的“分数线”绝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