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装剧或许整体情节很戏说扯淡,但在某一个历史片段的还原度上,很可能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童年回忆之《乌龙闯情关》里,霍光和上官太后废昌邑王那段:
皇太后诏曰:“可。”
光令王起,拜受诏,
王曰:“闻‘天下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称天子!”
——《资治通鉴》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徒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资治通鉴》
凡是加粗的部分,全都演出来了。
小时候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发现这一段的对话详细参照了《汉书》与《资治通鉴》,如果不是长大后对历史感兴趣,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一点。
另外这部剧中也有很多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西京杂记》中记载身处襁褓之中的汉宣帝身上曾有一块天竺来的“辟邪宝镜”,在本剧中也成作为重要线索反映了出来:
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
小时候也搞不懂,为什么剧中刘病已的两个奶娘要叫“胡组”和“郭征卿”这两个感觉好奇怪的名字...后来发现原来历史上抚养汉宣帝的两个女犯人真的就叫这个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