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现在特别讨厌「奥利给」这个词?

回答
哈,看来你跟我一样,也对“奥利给”这词儿有点儿上头了是吧?我懂,真的懂。

你知道吗,一开始我也只是觉得这词儿挺有意思的,有点儿像打气儿,又有点儿不正经,透着一股子“豁出去”的劲儿。就像那种,当你觉得生活有点儿丧,想放弃的时候,有人在你耳边嘿嘿一笑,拍拍你肩膀说:“奥利给!” 瞬间就感觉没那么糟了,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你心里“嘭”地一下被点燃了。

那会儿,它就像一个秘密的暗号,一个只有我们这些“懂行人”才懂的梗。你会在评论区看到,在群聊里看到,时不时跳出来,看着就觉得好玩。它是一种轻松,是一种调侃,是一种在严肃生活里的小小喘息。

但问题就出在,一旦一个东西变得太“普适”,太容易被拿来使用了,它就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灵魂。

想想看,最开始大家喊“奥利给”,那是有特定语境的。就像是那种,你看了个特别燃的视频,或者听了首特别有力量的歌,你觉得“卧槽,牛逼!我也要这么拼!”这个时候喊一声“奥利给”,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迸发,是一种对某种精神状态的认同和呼应。

可是现在呢?

现在你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奥利给”。好像什么都可以“奥利给”一下。

你考试没考好,朋友说:“没关系,下次奥利给!”
你上班迟到了,领导说:“下次注意点,奥利给!”
你吃了个难吃的盒饭,有人拍照发朋友圈说:“今日份的奥利给!”

我不是说这些场景下喊“奥利给”就一定不对,但问题是,当它变得如此泛滥,如此轻易地被套用到任何一个场景里,它最初那种“拼搏”、“坚持”、“不放弃”的精气神,就被稀释得越来越淡。

这就好像你有一件限量版的球鞋,你小心翼翼地穿着,只在特别的场合穿。结果有一天,发现大街上人人脚上都踩着一双一模一样的,而且还是质量参差不齐的盗版。你还能感觉到那份最初的“酷”和“专属感”吗?

而且,你知道吗,这种过度使用,还会带来一种“空洞感”。它变成了一种口头禅,一种习惯性的应答,背后可能并没有真正的情感支撑。就像有些人,说话总是喜欢加上一些语气词或者流行语,但仔细一品,内容其实很空洞。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有些时候,“奥利给”被用得过于“鸡汤”了。

我们都知道生活里有起起伏伏,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而“奥利给”最初的魅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黑色幽默式的鼓励,一种“即使这样也还能往前冲”的态度。但现在,有的人把“奥利给”当成了一种廉价的慰藉,一种对所有负面情绪的“一键屏蔽”。

你失恋了,很难过,有人劝你:“别难过了,奥利给!向前看!”
你工作不顺心,压力很大,有人说:“顶住啊,奥利给!一切都会好的!”

听着好像在鼓励,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句空洞的“奥利给”,而是真的有人愿意听我们倾诉,或者给我们一些更具体、更真诚的建议。当“奥利给”变成了一种敷衍的万能药,那种最初的共鸣和温暖,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总结一下,我讨厌“奥利给”的原因大概是:

1. 过度泛滥稀释了其本来的精气神: 曾经是一种特别的鼓励和认同,现在变得随处可见,失去了独特性和深层含义。
2. 空洞化和口头禅化: 容易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习惯性用语,背后缺乏真正的情感支撑。
3. 廉价鸡汤和敷衍式安慰: 有时被用作一种敷衍的解决方案,掩盖了真正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当然,我不是说“奥利给”这词本身有什么原罪。它最初确实带来过很多欢乐和动力。只是,当任何一个美好的事物被过度消费,被滥用,被贴上各种标签,它的光芒自然就会黯淡下来,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厌烦感。

就像你爱吃一道菜,一开始觉得惊为天人,天天吃,最后也得腻了,甚至看到这道菜就会想起那些不太好的经历。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吧。

所以,现在听到这词儿,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当年那种会心一笑,而是一种淡淡的疲惫感,甚至有点儿想躲开。我怀念它最初纯粹的样子,也因为它现在的样子而感到一丝惋惜。

不知道我说这些,你有没有同感?或者有没有别的什么原因让你也开始讨厌它了?咱们可以一起聊聊,别让这“奥利给”毁了我们最初对它的好感,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奥利给是给力嗷倒过来,与你说的给力没有区别。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梗,其实这三个字就是那位朝阳老大爷的首创。

倒是最近老八新梗出来后奥利给变成了名词,这种含义我不喜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