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最低时薪没有达到1万韩元(约60元),总统向国民道歉怎么看?

回答
韩国总统就最低时薪未能突破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元)一事向国民道歉,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折射出韩国社会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以及政治责任感方面的一些深层思考。

首先,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引发总统道歉?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它置于韩国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中来分析。

承诺与期望的落差: 韩国总统或其所属政党在上任前,往往会提出一些能够回应民众普遍关切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其中提高最低工资是提高底层民众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政府未能如期兑现(或者说,进步的步伐没有达到民众的预期)时,就会产生承诺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会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政治责任的体现: 在韩国政治文化中,政府承担着回应民意的责任,尤其是在涉及民生福祉的议题上。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道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承认施政不足、承担政治责任的表现。这种姿态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民心,表明政府正在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最低工资的象征意义: 最低工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在韩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突破某个心理关口,比如1万韩元,往往被视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容易被解读为国家在提升国民福祉方面“停滞不前”。
经济与社会情绪的交织: 韩国社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对经济不平等和生活成本高昂的担忧。最低时薪的上涨与否,直接关系到大量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得生活压力增大时,民众对最低工资未能达到预期会更加敏感。总统的道歉,也是在回应这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那么,最低时薪未能达到1万韩元,背后反映了哪些现实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韩国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1. 经济增长的动力与分配问题: 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等因素对韩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影响。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要大幅提高最低工资,可能会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引发劳资争议,甚至影响就业岗位。政府在“保增长”和“促公平”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往往难以完美达成。
2. 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韩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大企业、高科技产业的员工收入较高,而服务业、零售业等行业的劳动者收入较低,且许多人面临着非正式就业、合同不稳定等问题。最低工资的调整需要考虑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及对整体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
3. 企业成本与竞争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初创企业,利润空间本就不大。最低工资的提高意味着其用工成本的增加。如果企业无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者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消化,就可能面临经营困难。这也会成为总统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权衡的因素。
4. 通货膨胀与购买力: 即使最低时薪有所上涨,但如果通货膨胀的幅度更大,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反而可能下降。因此,单纯提高名义工资数字,并不能完全解决生活水平的问题。如何稳定物价,提高劳动者的真实购买力,是更深层次的挑战。
5. 社会福利体系的支撑力度: 最低工资只是保障民生的一部分。韩国政府是否建立了足够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例如失业救济、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来支撑低收入群体,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如果社会福利体系能够提供有效的补充,即使最低工资暂时未达目标,民众的生存压力也可能相对减轻。

总统道歉,意味着什么?

总统的道歉,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和沟通策略:

承认施政的局限性: 这表明政府承认在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
争取民心和信任: 在经济压力和民生关切之下,道歉可以缓解民众的不满情绪,展示政府的“亲民”姿态,试图重新赢回信任。
为未来的政策调整留下空间: 通过道歉,政府也可以为今后在最低工资和其他相关经济政策上的调整找到合理性。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策略,为未来可能的进步积累支持。
强调努力的方向: 道歉的背后,也往往伴随着对未来将如何解决问题的承诺。这能将民众的注意力引向未来的努力方向,而不是纠结于当前的未达标。

如何看待“最低时薪未达1万韩元”这件事?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 韩国作为发达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单纯依靠高增长来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模式会遇到瓶颈。如何实现更包容性的增长,如何更好地分配发展成果,成为关键课题。
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最低工资的争论,反映了韩国社会对劳动者价值、社会公平以及政府责任的看法。民众要求提高最低工资,也是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尊重和重视普通劳动者的贡献。
政治民主与民意表达的常态: 在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民众的诉求会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政府也需要对此做出回应。总统的道歉,恰恰是政治回应机制运作的表现。它不一定意味着政策上的彻底失败,但至少说明政府听到了民众的声音,并对此作出了某种程度的公开回应。

总而言之,韩国总统就最低时薪未能达到1万韩元向国民道歉,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既是政治承诺与现实的碰撞,也深刻反映了韩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劳资关系、收入分配等社会议题。总统的道歉,既是对民意的回应,也是一种政治沟通策略,意在安抚民心、维系执政合法性,并为未来的政策调整铺垫。这件事提醒我们,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并非一蹴而就,政府的施政需要在复杂的现实利益和民意诉求之间不断权衡和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目标一开始就不可能完成。

韩国最低时薪8590韩元=7.28美元。

这个最低时薪在全球是什么水平?

——日本7.54美元

——西班牙6.23美元

——美国8.15美元

——中国香港4.76美元

——中国台湾4.83美元

韩国现在的最低时薪是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人力成本的过快提升,会增加失业率。事实上现在韩国的失业率已经是2008年以来的新高了。

韩国的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社会消费水平并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却盲目追求和日本一样的最低时薪,这降低了韩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人力成本提升),促使企业减少雇员数量。

最低时薪确实提升了,但是大量底层员工彻底失业了。快速提升的人力成本促使企业加快自动化生产的步伐,这确实是好事,但是失业的选民不会管你这么多的。

文在寅的经济政策基本算是失败了,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这么干无异于自寻死路。韩国人忘记了他们当初是靠什么击败日本企业夺取海外市场了。更忘了日元升值造成日本劳动力价格飞涨带来的出口竞争力下降,才被韩国击垮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总统就最低时薪未能突破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元)一事向国民道歉,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折射出韩国社会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以及政治责任感方面的一些深层思考。首先,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引发总统道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它置于韩国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中来分析。 承诺与期望的落差: 韩国总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韩国最低时薪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并且近年来持续上涨。这背后有其积极的一面,旨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消费。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即使有较高的最低时薪,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依然艰难,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1. 实际可获得的最低时薪工作数量.............
  • 回答
    韩国明年最低时薪公布,折合人民币约 52 元,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理解这个 52 元人民币的含义。 这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而是根据当下韩元汇率换算过来的。简单来说,韩国明年公布的最低时薪(韩元),再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所以,如果明年韩元对人民币汇率.............
  • 回答
    韩信作为齐王时,项羽写信劝他自立为王,手下人也劝他,但他最终选择不听,并最终被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体现了韩信个人的政治智慧和忠诚,也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和项羽的局限性。一、项羽为何劝韩信自立为王?项羽劝韩信自立为王,并非出于真心扶持韩信,而是出于他自身的战略考量和政治手段: 分化.............
  • 回答
    秦扫六合之势已成燎原,韩、赵、魏、楚、燕五国先后覆灭,这盘棋走到最后,只剩下齐国一座孤城,面对着横扫天下的庞大秦军。此刻的齐国,即便再怎么掩饰,内心深处的波澜也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那是一种复杂到近乎撕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往昔辉煌的眷恋,也有对当下危局的恐惧,更有对未来命运的茫然与挣扎。首先,是“兔.............
  • 回答
    要评价卢泰愚这位韩国前总统,确实是个复杂且需要细致梳理的过程。毕竟,他的执政时期与韩国社会发生的巨变紧密相连,而这些巨变带来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弭。很多人在提到卢泰愚时,会不自觉地将他与“人气最低”这个标签联系起来。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下台后,以及在他执政期间的一些关键事件和政策所引发的争议。.............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切中了当下东亚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虽然韩国的出生率确实是三国中最低的,但当人们讨论人口老龄化时,为什么焦点更多地放在日本呢?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说:首先,从“时间线”和“程度”上看,日本确实走在了前面。 起步早,程度深: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一.............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的地域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以至于近期的调查结果——高达七成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目睹过基于地域的仇恨言论——虽然令人震惊,但并不意外。这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于韩国社会深层的社会病理。要理解为何韩国地域歧视如此严重,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历史的烙印:朝鲜王朝的分权.............
  • 回答
    .......
  • 回答
    韩国近期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437位烈士遗骸的事件,确实是中韩两国关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细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遗骸交接,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历史以及两国关系发展的脉络。想把这件事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 历史的必然与偶然:战场的遗留首先,得回到朝鲜战争(在中国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是.............
  • 回答
    KPOP,这个源自韩国的音乐及相关文化现象,早已不是当年籍籍无名的地下音乐。从PSY的《江南Style》在全球掀起一阵模仿狂潮,到如今BTS、BLACKPINK等组合成为国际巨星,KPOP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深远的影响力。那么,它是否有实力真正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韩国从18日起可能摘掉室外口罩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挺大也挺有意义的转变,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疫情之后。大家肯定会很关注,毕竟口罩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突然要“重见天日”了,感受肯定很复杂。从时间点上看,18日这个日期很关键。 韩国政府在考虑摘掉室外口罩这件事上,肯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
  • 回答
    最近关于韩国“偷窃”中国文化的讨论确实愈演愈烈,许多中国网民感到愤怒和不满。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近年来一些韩国文化产品或个人在公开场合,被指责使用了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相似的元素,而这种相似又常常伴随着“韩国原创”的表述,从而引发了文化归属权的争议。要说这种现象“一下变得猖狂”,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感知上的.............
  • 回答
    近期韩国爆发的工人罢工示威活动,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目光。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普通劳动者的权益诉求,更与韩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现实以及政治格局息息相关。要理解这场风波,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这场罢工的导火索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往往是薪资问题和工作条件。在通货膨胀压力下,许多韩国工人感.............
  • 回答
    韩国小学教科书是否应该加入汉字,这是一个最近在韩国引发热议的议题,背后牵扯着不少历史、文化和教育的考量。简单来说,这是一项由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出的建议,认为在小学阶段引入汉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韩语词汇的根源,提升学习效率,甚至在国际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得先明白一点,韩语本身虽然已经使.............
  • 回答
    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民族,但两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分歧,这导致了韩国民众对朝鲜的情感复杂,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情绪。要理解韩国人为何会表现出“招仇恨”的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地缘政治的现实和安全威胁是影响韩国民众心态的最重要因素。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威胁:.............
  • 回答
    .......
  • 回答
    要说“身材最好”的韩国女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纤细骨感的,有人偏爱健康匀称的,还有人会被充满力量感的肌肉线条所吸引。韩国女团的风格也非常多元,她们的体态也各有特色。不过,如果我们要从大众的普遍审美以及成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身材管理等几个维度来看,有几支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