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亚三国明明韩国出生率最低,为何都在讲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呢?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切中了当下东亚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虽然韩国的出生率确实是三国中最低的,但当人们讨论人口老龄化时,为什么焦点更多地放在日本呢?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说:

首先,从“时间线”和“程度”上看,日本确实走在了前面。

起步早,程度深: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出生率就开始下滑,并进入低生育率阶段。而韩国虽然近些年出生率跌得很快,但它进入低生育率的时间比日本晚一些。这意味着,日本已经经历了更长时间的低生育率和人口增长放缓,其社会结构因此也早就开始适应,或者说“被动适应”这种变化。
老年人口比例: 最直观的老龄化指标是老年人口(通常指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日本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远远超过韩国和中国。当一个国家有超过20%的人口是老年人时,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就会非常显著和直接。
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对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日本在这些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是三国中最先显现,也是最需要解决的。它的经验(或教训)也因此备受关注。

其次,从“被动性”和“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日本的“老龄化”更具典型性。

“一亿总中流”的困境: 日本曾经以其“一亿总中流”的社会共识而闻名,即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然而,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正在打破这种稳定。一方面,年轻人供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使得一些传统行业,尤其是依赖人力的服务业,面临巨大挑战。
消费模式的变化: 老年人口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与年轻人不同。日本的消费市场也因此出现结构性变化,比如对“银发经济”的需求增加。这种变化是老龄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经济后果,也是大家讨论日本经济时常提及的一个点。
“失去的几十年”的背景: 日本在1990年代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进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期,也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几十年”。在这种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显得更加棘手。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使得政府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时更加捉襟见肘。

再者,从“社会讨论度”和“国际影响力”来看,日本一直是焦点。

先行者,自然成焦点: 正因为日本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是先行者,它的社会经验、政策应对,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讨论,都更容易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他国家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常常会参考日本的案例。
媒体的关注习惯: 媒体在报道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更具代表性、问题更突出、或者已经有较长发展历史的案例。日本老龄化问题长期存在且程度深,自然更容易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
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 日本的文化输出能力较强,其社会现象也更容易被外界了解和讨论。在关于东亚社会问题的国际交流中,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常常是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韩国出生率最低,为什么大家也关心它的老龄化?

虽然现在讨论的焦点多在日本,但韩国的状况绝对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其“跌速”之快,令人警惕。

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 韩国的生育率跌破1.0(每名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经多年,并且还在继续下降。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意味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已经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更短的过渡期: 韩国的老龄化进程比日本更“紧凑”。这意味着社会结构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应对同样的挑战,其冲击可能会更加剧烈。
社会和经济影响: 韩国也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养老金压力、经济活力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劳动力是关键。
教育和就业压力: 韩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激烈教育竞争和高昂的育儿成本,是导致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这些社会问题一旦成为常态,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一下:

大家之所以常常把讨论的焦点放在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是因为日本是这个问题的“先行者”,其老龄化的程度更深,社会经济结构受到的影响也更早、更明显。它的经验和教训具有更强的参考价值。

然而,韩国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也让它的老龄化问题同样令人担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快速的进程可能会带来更严峻的挑战。所以,虽然现在讨论更多集中在日本,但韩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同样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的议题。这并不是说韩国的老龄化不重要,而是日本的“时间长度”和“程度”让它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龄化和少子化当然是不一样的。

韩国的出生率连续多年在世界后五名徘徊,但是目前老龄化不算突出。

目前韩国老龄化程度是世界第55名,前面还有54个国家和地区:

少子化,意味着未来必然老龄化

但是并不等于现在就老龄化非常严重。

拿现在的实际情况来说:


日本现在的老龄化程度比韩国高出一倍还多,举例当然会说日本。

韩国现在生育率低下,反应到老龄化上,需要到20年以后才能有明显的体现。

日本也是这么过来的。

日本的生育率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非常低了,但是真正老龄化非常严重是进入本世纪以后的事情。

韩国现在就处在日本30年前的这个过程中,生育率狂跌,而老龄化刚起步。

user avatar

20191104补充:

补充一篇这方面文章:zhuanlan.zhihu.com/p/89

以下是原答案:


因为韩国老人多数领不到退休费,国家财政不负担养老,所以也就无所谓老龄化问题了。

在韩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而实际上,人们平均工作到71岁才会真正休息。退休年龄只是重新找工作的开始。目前韩国有420万老人,退休老人已经成了劳动市场上的生力军,数量甚至比20多岁青年人还多。其中,每五个出租车司机中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

虽然政府在1988年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但养老金不是想领就能领。不仅需要持续缴纳10年以上,还需要证明没有子女照顾。政府默认,有子女的老人自古都是由家人照料。结果是,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能拿到养老金。

即便有资格领养老金,也不意味着可以安心享福,因为养老金在飞涨的物价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据统计,韩国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约为2000元人民币,还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三分之一。据统计,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贫困率高达49.6%,是发达国家中比例最高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也切中了当下东亚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虽然韩国的出生率确实是三国中最低的,但当人们讨论人口老龄化时,为什么焦点更多地放在日本呢?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说:首先,从“时间线”和“程度”上看,日本确实走在了前面。 起步早,程度深: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一.............
  • 回答
    在知乎上看到“假如流落到冰川时代只能带三样东西,你会带什么”这个问题,通常会引发关于生存技能、实用物品的讨论,以及一些充满想象力的回答。然而,如果在这个问题下,出现明确表示希望“肉体毁灭大v”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偏离了主题的表述,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评价。首先,从问题的本身和讨论的氛围来看:.............
  • 回答
    说到《黑道家族》里的东尼、卡明和强尼,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不是简单的“哥们儿”,那里面夹杂着权力、利益、家族忠诚,还有不可避免的背叛。尤其是在第四季,那场围绕着一个“建筑工程”的矛盾,更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搅得天翻地覆,也为整个故事的走向埋下了重磅炸弹。三个人,三个层级,三个算盘首先,咱们得把这三个人在“.............
  • 回答
    关于“东亚三国(通常指中国、日本、韩国)是否在内心里瞧不起东南亚人”这个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这其中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而且地域、个人以及具体情境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差异。要详尽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首先,历史遗留的“中心边缘”观念是一.............
  • 回答
    东亚三国(韩国、日本、中国)的年轻一代出现的“五抛世代”(韩国)、“低欲望社会”(日本)、“佛系青年”(中国)等现象,确实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儒家文化,存在着复杂且多维度的联系。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与文化土壤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分别了解这三个现象.............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东亚三国——中国、日本和韩国——能够携手共进,实现某种形式的融合,那将是一个何等宏大而复杂的情景。这绝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深刻重塑。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地描绘一下这个假想的未来图景:一、 经济巨擘的诞生:全球市场的新中心最直观的改变将是.............
  • 回答
    中日韩三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东亚土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经济、地缘政治上都紧密交织。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三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既有和谐共生的美好憧憬,也常常被历史遗留的阴影和现实利益的博弈所笼罩,不时泛起不和的涟漪。要理解为何这三国“总是不和”,我们需要深.............
  • 回答
    东亚三国(通常指中国、日本、韩国)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倾向于认为其他两国的异性比本国异性更具吸引力或优势。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心理因素交织而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文化输出与理想化是催生这种想法的重要.............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探讨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如果东亚三国(通常指中国、日本、韩国)联合起来,或者西欧诸国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它们确实有可能对全球权力平衡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世界的中心”。不过,“中心”的定义是多维度的,我们会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东亚三国联合:力量的集合.............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触及到了很多我们常常能听到但可能没有深究的社会现象。你说得没错,生育率低并不是东亚三国独有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甚至包括德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都面临着生育率下滑的挑战。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听到大家讨论东亚三国(通常指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生育率低,而对其他地区提及的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许多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要说一个穷小子在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考上本国顶尖大学(清北、东大、首尔大)后,哪个国家的阶级晋升最容易,这其中牵涉到教育、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方面面,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咱们得理解“阶级晋升”这几个字。 对一.............
  • 回答
    东亚三国,即中国、韩国和日本,深受儒家孝道文化影响,这种文化在塑造社会结构、家庭关系以及个体行为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这些国家却普遍面临着一些“奇怪”的人口问题,诸如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以及婚育推迟等现象,这似乎与传统孝道所倡导的家庭繁衍和多子多福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要理解这种.............
  • 回答
    要回答“东汉末年三国诸侯的标准是占据州郡吗?”,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得从头说起,才能把事情掰扯清楚。毕竟,那个年代跟咱们现在可不一样,政治版图和权力结构都复杂得多。东汉末年,最初的权力格局:州郡是基础咱们得先说说东汉这艘大船怎么就开到了末年,怎么就有了“诸侯”这个说法。 中央集权是名义上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切中要害,它涉及到汉朝宗室继承、血缘关系以及历史记载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原因并非汉武帝绝嗣,而是 东汉三国时期活跃的知名汉室宗亲,他们与汉室的宗法联系,更多地是通过汉景帝的儿子们而非汉武帝的儿子们延续下来的。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 1. 汉朝的宗法制度与封国制度.............
  • 回答
    三国时期,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中央权威衰落,地方势力崛起,这使得许多地方官的职位出现了一些非正常情况的延续,比如由儿子或弟弟继承。但要说汉朝的地方官“都是”世袭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尤其是对地方官员的选拔,有着一套相当成熟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随着朝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首先.............
  • 回答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真是让人心痛。你想知道人口为什么会急剧减少,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头牵扯了太多复杂的因素,就像一股股浊流,一点点将生机吞噬。天灾人祸,轮番上阵首先,自然灾害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那个时代的记录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天灾: 水旱蝗灾接连不断: 你想想,那时候的.............
  • 回答
    要说东汉末年,从哪个州起家最容易吞并天下,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如同现在我们分析当年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把东汉末年那错综复杂的格局,以及各州的地缘、人文、经济、军事这些因素都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家哪儿都有风险,哪儿都有.............
  • 回答
    三十万块钱,说实话,在三国那个时代,虽然不像现在这样有具体的货币单位,但要说它能买到多少东西,还得好好掰扯掰扯。而且,想要凭借这笔钱在三国时代用最快的速度一统天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如何“花”它。首先,我们要明白,三十万这个数字放在现代,可能也就够买辆不错的车,或者一套房子的首.............
  • 回答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篇章之一。提起那个时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熟悉的名字:诸葛孔明运筹帷幄,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仁德爱民,关羽义薄云天,张飞勇猛盖世……这些鲜活的形象,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过,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辈出的时代”,.............
  • 回答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曹魏实力最为雄厚,蜀汉和东吴则常常处于守势,需要抗击曹魏的进攻。那么,在这场长期的较量中,蜀吴两国谁才是抗魏主力?谁的功劳战绩更大?曹魏又更重视、更忌惮哪一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军事实力、战略目标、实际交锋以及历史评价。谁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