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那么多偷车贼,而国内却很少?

回答
在美国,车辆盗窃案件的确比国内普遍得多,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的体现。简单地说,不是国内没人偷车,而是相较于美国,国内车辆盗窃的整体数量和比例都低得多,而且犯罪的性质、手法和监管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要理解这个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 严厉的法律和执法力度:

刑罚震慑力: 国内对财产犯罪,尤其是盗窃,有着相对严厉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盗窃罪根据盗窃数额和情节,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虽然不是所有偷车贼都会被判到无期,但量刑普遍比美国一些地区要重,而且执行力度也更到位。这意味着一旦被抓获,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公安的侦破能力和资源: 中国的公安系统拥有强大的技术侦测和实地追踪能力。一旦发生盗窃报案,警方会迅速启动侦查程序。现代化的监控网络(天网工程)遍布城乡,车辆轨迹很容易被追踪。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加上车辆本身的防盗系统(GPS定位、车联网等),使得车辆“消失”变得非常困难。
协同打击机制: 国内在打击犯罪方面,公安、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协同非常高效。一旦锁定嫌疑人,逮捕、起诉、判决的流程相对紧凑,能够快速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形成有效的震慑。

二、 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

财产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尤其是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普遍较强。虽然个人财富的绝对值可能不如美国一些富裕人群,但对于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如汽车,都视为重要的财产。这种社会共识使得盗窃行为更易招致谴责。
车辆的价值和使用方式: 在国内,虽然汽车保有量巨大,但很多家庭拥有的汽车是从个人奋斗中所得,带有强烈的“奋斗象征”意义。车辆的损毁或失窃,往往意味着经济上的重大打击,也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车主会更加重视车辆的保护。
转售渠道的限制: 在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相对规范,车辆交易需要严格的过户手续。非法获得的车辆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转售,而地下黑市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远不如美国。这大大增加了偷车贼“销赃”的难度和风险。

三、 车辆技术和安全防范:

车辆本身的防盗技术: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国产车和合资车都配备了先进的防盗系统,如发动机电子锁、遥控钥匙加密、报警器等。一些高端车型还具备GPS定位和远程监控功能。这些技术使得车辆的盗窃难度增加。
车主的安全意识和习惯: 虽然不能说所有车主都做得完美,但整体而言,国内车主对于车辆的停放、锁车、贵重物品的存放等安全习惯,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不将车停在偏僻黑暗的地方,停车后会仔细检查车门是否锁好。

四、 美国车辆盗窃猖獗的原因(相对比):

理解了国内的情况,我们再看看美国为什么偷车贼相对较多,这也能反衬出国内的差异:

枪支的普遍和犯罪的暴力化: 美国枪支泛滥,许多车辆盗窃案件伴随着暴力或威胁,这使得犯罪的性质更为恶劣,但也让一些胆大的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例如,通过暴力手段抢夺车辆(carjacking),比纯粹的盗窃更直接。
司法系统和刑罚的复杂性: 美国各州的法律和刑罚差异很大。有些州对某些犯罪的刑罚相对较轻,或者对累犯的处置不够严厉,这可能导致一些犯罪分子屡试不爽。此外,美国的司法程序也更为复杂,有时可能导致案件审理周期长,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相对减弱。
二手车市场的庞大和黑市交易: 美国的二手车市场非常庞大,同时存在着庞大的地下黑市,用于交易非法获得的车辆。这为偷车贼提供了销赃的便利渠道,直接刺激了盗窃的动机。
贫困、毒品和帮派文化: 在一些地区,贫困、毒品滥用以及帮派文化与车辆盗窃等犯罪行为紧密相关。一些人可能为了毒资或帮派活动而铤而走险。
车辆防盗技术的差异和漏洞: 尽管美国汽车也配备防盗系统,但一些老旧车型或者特定品牌的车辆可能存在技术漏洞,容易被破解。此外,一些车主也可能因为疏忽(例如不锁车门,将备用钥匙留在车内)而给犯罪分子提供机会。
人口分散和监控盲区: 相比于中国大中城市密集的监控网络,美国的许多地区人口居住分散,监控覆盖率相对较低,这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总结一下:

美国车辆盗窃现象的普遍性,是其社会结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以及犯罪生态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国内之所以车辆盗窃相对较少,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更加严厉的法律和高效的执法、更强的社会财产保护意识、相对规范的车辆流通市场,以及不断提升的车辆防盗技术和车主的安全意识。

这并非说国内就没有车辆盗窃,只是在整体规模、手段和对社会的影响上,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当我们在谈论“偷车贼”这个概念时,所描述的场景和背后原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国内更侧重于对财产的保护和犯罪的根源治理,而美国则可能面临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传导到犯罪行为上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国内偷车少是因为销赃难。

整车是难以销赃的,中国现在连县一级的地区都天网覆盖了,黑车要当正常车日常使用非常困难。另外中国有年审。

拆零部件卖,国内的零部件产业发达,新的零部件价格都很低了,二手旧件市场有限。而且中国不是美国那种汽车历史悠久,老车旧车存量巨大且有收藏使用老车文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老百姓的绝大多数车的车龄都在10年内。

最后,新车,老二手车价格便宜,压低了黑车的市场也空间。

user avatar

美国的偷车贼的确多,这里提供一下关键数据:

根据 FBI 统一犯罪报告项目(Uniform Crime Reporting Program)发布的报告,2017 年全美共发生了 773,139 起汽车盗窃案件,相当于每 10 万人中就有 230 多人遭遇过偷车贼。

其中,每辆被盗汽车的平均价值为 7,708 美元,全国范围内共有价值约 60 亿的汽车被盗。

来源:

与之相比,偷车贼在中国要显得罕见得多。新华社今年的一则报道指出,2019 年北京市盗窃汽车案件立案降至百起以下。作为一个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如此低的盗窃汽车犯罪率和美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来源:北京:上半年破获各类刑事犯罪案件3.3万余起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从前接触过一些偷车的案子,有几点解释:

1、监控覆盖程度低

这是我当时住的街区的 Google 街景,比较能代表美国中等规模城市居住区的一般水平。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住户都能用自己的车库或者后院完全满足停车需求(特别像是这样的房子,很多是分割开来出租给多个住户的,停车位不够,得在路边停车)。对于这样的路段,监控摄像头覆盖程度其实相当不足。

2、车辆防盗水平参差不齐

上文提到,被盗汽车的平均价值为 7,708 美元。作为对比,美国主要二手车交易网站 CarMax 的二手车平均价格超过了 22,000 美元。被偷的,并不是什么好车、新车。接触过的几个案子,被盗车辆年份不乏十年以上的。这些车辆,一般防盗水平有限 - 特别是年份比较久的本田思域和 CRV,由于某些设计缺陷,防盗系统尤其容易被破解。相比之下,安全措施比较完善的新车反而不容易被盯上。

3、二手车市场、零件交易的地下市场规模庞大

这一点,很多答主也提到了。美国二手车交易占汽车交易整体比例要显著高于中国,而且由于汽车文化的影响,个人购买零配件进行维修和改装也比较普遍,这也让赃物有了更大的流通空间。

最后,美国对于此类犯罪的惩戒力度也较为有限。以明尼苏达为例,虽然盗窃价值 1000 元以上的车辆就已经可以构成重罪了,但实践中初犯者得到缓刑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以上几点,不太全面,想到哪说到哪,欢迎补充。

user avatar

在美国偷了车,拆开去craiglist上卖零件,可以赚很大一笔,离美墨边境(经评论区提醒,我竟然写成了中墨边境,赶紧改过来)近的地方,比如德州,冒点风险连夜开到墨西哥,也能实打实卖个好价格。再不济就丢路边,反正也没人看见,多半不会被抓。

国内就难了,只要车主及时报案,监控一查,多半连人带车一起端。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标题陈述的事实是有错误的。美国也没多少偷车贼,都2019年了,哪有车那么好偷的?你以为像八十年代的时候铁丝钩开门,拉出点火线碰一下发动走人吗?根本不存在的。

美国偷车的很少,抢车的很多,持枪抢劫,17年我住的隔壁小区一个中国人晚上回家,就被黑人把车和钱包抢走了(后来警察在路边找到了车)。在美国,抢车比偷车容易多了,干净利落成功率还高。

其实不止是车了,其他方面也差不多,美国的小偷特别少,很少有偷窃的事情发生,就算把手机大半个留在口袋外面,或者女生把包包口敞开着,也不会有人偷。美国那些罪犯就爱抢,枪往头上一指,拿了就跑,干净利落。

我在美国唯一一次报警,就是一个黑人从我手里直接抢走了手机,我还去追,结果没追上。后来警察来了还批评我,说我幸亏没追上,要是追上了,就得吃一枪了。

所以最后我也提醒去美国的朋友,遇到抢劫,乖乖给钱留得全身而退。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Shannon的小花园,今后会在公众号发表更多有意思的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车辆盗窃案件的确比国内普遍得多,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的体现。简单地说,不是国内没人偷车,而是相较于美国,国内车辆盗窃的整体数量和比例都低得多,而且犯罪的性质、手法和监管方式也有很大差异。要理解这个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严厉的法律和执法力度: 刑罚震慑力:.............
  • 回答
    美国“疯狂印钞”20万亿,全球金融市场会炸锅想象一下,如果美国政府突然拿出一张20万亿美元的“魔法支票”,然后疯狂地印钞机,把这些钱用来偿还国债。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这股“核爆”般的金融冲击波。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可怕的后果,就是美元的“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我们对美国社会和体育的普遍认知。确实,一边是“美国肥胖率高企”的刻板印象,另一边却是美国在奥运会上屡屡称雄,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层面。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美国人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胖”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分布不均: 虽然美国整体.............
  • 回答
    在美国,你能看到数量众多的肌肉发达的男性,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美国文化中对强壮、健康和身体魅力的推崇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从早期拓荒者的力量形象,到现代电影、电视中的超级英雄和动作明星,阳刚之气和健美的体魄一直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男性特质。这种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
  • 回答
    关于“美国童婚数量很多”的说法,需要先明确一点:虽然美国确实存在童婚现象,但将其描述为“很多”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说其普遍性和原因需要更细致地剖析。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童婚的比例并不算最高,但其存在的具体情况、法律空白以及社会文化因素,使得这个问题在美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了解美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产业现象。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关于FBI的电影,而中国在这方面则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社会环境,甚至是观众的偏好。首先,我们得理解FBI(联邦调查局)在美国社会中的独特地位。FBI的“历史包袱”与文化符号化 联邦.............
  • 回答
    美国情报体系的庞大与复杂,绝非一日之功,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上的诸多关键时刻和安全挑战。简单地说,美国设立如此之多的情报部门,是为了应对不同性质、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安全威胁,并确保在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应对策略上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性。历史的脉络: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的情.............
  • 回答
    在美国街头看到无家可归的人,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绝不是简单几句话能概括的。要说清楚为啥这么多,得从头捋捋,还得结合一些社会现实来看。首先,得承认,住房贵是绝对的头号元凶之一。美国很多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自然吸引了大量人口。但问题是,人口涌入的速度远远.............
  • 回答
    美国的盟友数量众多,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一、历史的遗产:二战后的全球秩序构建这是美国盟友体系形成最核心的基石。 反法西斯同盟的延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包括英国、法国、苏联(初期)、中国等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几个关键点:美国历史上的军事行动、公众舆论的形成、以及俄乌战争引发的特殊反应。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将这些元素一一拆解,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关于美国发动战争的“呼吁和平的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美国自建国以来,参与了多次大规模战争,从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一战、二战.............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在美国新冠疫情如此严重,感染和死亡人数众多,但社会并未出现大规模“造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个单一原因。这涉及到美国独特的社会结构、政治体系、文化观念、经济状况以及疫情本身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澄清“造反”的定义。如果“造反”指的是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武装起.............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很多层面的原因,光看媒体报道的数字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美国流感爆发致死人数多,而中国报道的少,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一、统计口径与监测系统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白,统计流感死亡人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各国在统计方法和监测系统上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最终.............
  • 回答
    美国 UFO 和外星人报道之所以数量庞大,而中国在这方面似乎“几乎没有”,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非简单的一方“有”另一方“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文化、历史、社会环境、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官方立场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历史与文化土壤的差异: 美国:大众文化与流行.............
  • 回答
    美国之所以对华为如此忌惮,华为之所以被认为“牛”,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华为在过去几十年里,凭借其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性布局,逐渐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巨头,其影响力触及了从国家安全到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要理解这份“惧怕”和“牛”,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技术实力:通信领域的“全能选.............
  • 回答
    .......
  • 回答
    在美国,“书呆子”(nerd)这个词的含义和人们对其的看法,以及为何这样一个群体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一个复杂且有趣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书呆子”在美国文化中的演变和多重含义: 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 在过去几十年里,“书呆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美国电影在海斯法典的限制下依然能拍出经典,而中国电影在审查制度下似乎举步维艰,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一、 美国电影在海斯法典下的经典化之路海斯法典(Hays Code),又称电影制作规范(Motion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触及了美国在军事行动中的行为模式与国内疫情应对之间存在的鲜明对比,以及公众反应和社会关注度的差异。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美国军事行动中“救人”和“追责”的文化根源与实践: 军人的价值与生命权至上: 士兵是国家资产: 在美国,士兵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为什么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制裁,而美国主导或参与的战争,却很少招致类似的全球性制裁?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历史惯性、国家利益、国际法解读,甚至还有媒体叙.............
  • 回答
    在中国生活时,确实会有一种被世界“围攻”的感觉,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这种感受的来源,并对比美国及其盟友体系的形成原因。为何觉得“全世界”都在打压中国?首先要明确,“全世界”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非所有国家都在以相同的方式和程度“打压”中国。但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