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这波疫情过后,上海的房价会大涨吗?

回答
2022 年的疫情,对上海这座城市而言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考验。城市按下“暂停键”,经济活动骤然停滞,居民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而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封控之后,当城市重新苏醒,关于上海房价是否会迎来一波“大涨”的讨论,也如同春日里复苏的绿意,重新在人们的视野中浮现。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多维度地去审视。毕竟,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市场情绪、供需关系以及城市自身发展潜力的多重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可能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

上海的城市地位与核心价值难以动摇: 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强大的金融业、活跃的国际贸易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都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即使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上海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和创新策源地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这种核心价值是支撑其房地产市场韧性的基石。
居民的资产配置需求与财富效应: 经过疫情的洗礼,许多人对于“现金为王”的观念有所松动,反而可能更倾向于将部分资产配置到相对稳健的实体资产上,而房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居民重要的财富储存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疫情期间收入稳定甚至增加的群体,以及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投资者而言,房产仍然是他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首选。
潜在的补偿性消费与积压需求释放: 疫情期间,许多购房计划被延期或搁置。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生活回归常态,一部分被压抑的购房需求可能会集中释放。这其中既包括改善性需求的家庭,也包括之前观望的首次购房者。这种“补偿性”的释放,短期内可能会对市场情绪和成交量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上海一直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区域协同发展。例如,围绕临港新片区、北外滩、前滩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和建设,仍在持续推进。这些区域的发展潜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配套升级,可能会吸引更多人口流入和产业聚集,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房价上涨。
对冲通胀的考虑: 在全球普遍面临通胀压力的背景下,房地产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抗通胀属性的资产,仍然是许多人规避货币贬值风险的选择。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那些可能制约房价大幅上涨,甚至带来下行压力的因素: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居民收入预期: 疫情对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都造成了显著影响。虽然上海的经济韧性较强,但整体经济复苏的进程以及未来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和信心。如果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上升,那么购房需求和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上海一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城市之一,从限购、限售、限价到信贷收紧,政策的“组合拳”有效地抑制了过度的投机和过快的房价上涨。虽然疫情期间部分政策可能有所微调,但“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只要这种基调不变,政府就有能力通过政策手段来管理房价,防止其失控。
市场信心恢复的节奏: 经过长时间的封控,市场主体的信心需要时间来恢复。无论是开发商的销售信心,还是购房者的购买信心,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度的乐观情绪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建立起来。
供需关系的变化: 虽然上海一直是购房热门城市,但也要关注新增供应量以及库存去化情况。如果新增供应量过大,而需求恢复速度不及预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会对房价产生压力。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趋势也可能对长期住房需求产生影响。
利率政策与融资成本: 如果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进一步降低利率,可能会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从而对购房需求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反之,如果为了抑制通胀而加息,则会给购房者带来更大的压力。
疫情的长期影响与城市吸引力: 尽管上海展现出了强大的恢复能力,但疫情的反复性以及对商业活动、城市活力的影响,仍然是需要关注的变量。如果外来人口的流入速度因为疫情相关的顾虑而放缓,或者一些企业因为不确定性而选择将部分业务转移,都可能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综合来看,上海在2022年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大涨”,可能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不会出现“普遍性”的普涨: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背景下,很难想象会出现2016年那样全民狂热的普涨行情。市场将更加理性,而非情绪驱动。
结构性分化将更加明显: 优质地段、稀缺资源、高品质的房产,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更好居住体验和配套服务的区域,其价值可能会更加凸显,支撑其价格企稳甚至小幅上涨。而那些配套相对陈旧、地段一般的房产,则可能面临更大的去化压力。
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修复性”反弹: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信心的逐步恢复,积压的需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带动成交量的回升和价格的企稳。但这种“修复”的力度和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和政策的走向。
长期看,上海依然是价值高地: 尽管短期内可能存在波动,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城市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其房地产市场长期来看仍具有较强的价值支撑。

结论:

与其说“大涨”,不如说是在经历疫情的扰动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会进入一个 “在波动中寻求稳定,在分化中寻找价值” 的新阶段。那些真正具备稀缺性、地段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资产,可能会在市场复苏中率先走出低谷,甚至有所表现。而对于整体市场而言,指望一夜暴富式的“大涨”是不现实的。更可能是一种渐进式的复苏,伴随着结构性的机遇和挑战。

购房者和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导向以及具体区域的市场情况,做出更审慎的判断。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远未结束,它总能在挑战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其房地产市场,也将随着城市的脉搏一起,继续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海房价是涨还是跌,主要取决于外地人在上海能不能找到工作。增量需求一直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动力。眼下的封城,很可能让一些盈亏尚能平衡的公司,下定决心关门。O型变异病毒,传播性强,可能越封越慢,即解封后可能再反复。所以何时真“过后”还不好说。

user avatar

我在看电影《八佰》的时候,感到了一种浓浓的割裂感。

比如那个名场面,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你tmd能站在安全区,连100米都不到,看着自己的手足同胞被日寇围起来揍。

国人皆如此,你如此了吗?你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倭寇能有什么不敢的?


我一直认为这是编剧扯淡,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特喵的是写实。

无论是战争还是疫情,一部分人总能在上海找到安全区。

安全区文化,催生了特权心理。距离安全区越近,得到特权的机会也就越多。

制约房价涨跌的客观因素很多,但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客观原因,都不如主观能动性。


我们不是仇富,

我们是仇自己不富。

user avatar

这次上海防疫这么拉胯,跟深圳比啪啪打脸,全国人民都在骂上海的防疫,国内国际形象大跌,就这还指望疫情过后房价大涨?不跌就行了。

可能很多外来打工,还有大学刚毕业的经过这次疫情之后都会选择离开吧。对我这个拿到户口的新上海人,我都在思考要不要去其他城市看看机会,感觉这个城市的三观跟我不太一样。

这是我听到一个上海人对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价值观的对比。一个是海派文化,崇尚职场精英, 精致自利的价值观。一个是草根文化,愿意付出奉献,包容性强的年轻态城市。

而这次疫情过后,除了民众的心态会变,国家的政策也可能会倾斜。以前,国家给予上海很多政策利好和资源倾斜,都是因为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但这次疫情可以看到,上海政府和人民的意识形态可能跟中央不是那么一致。前期共存派用小作文制造各种舆论反对清零政策,希望躺平,大家也不是那么配合防疫,比如封城之前不带口罩,人员聚集的情况还是很多。说到底,不进是素质低的问题,就是打心底里不认可清零的政策,想躺平。

对于上海这种极其西化,希望想学欧美躺平的意识形态,国家接下来肯定会收紧上海各种政策的,甚至调整政府班子,重新安排一批干部管理上海。

反正我对这波疫情之后,上海的未来发展不是那么看好。这次从国家层面和群众层面,上海暴露出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问题,更多是立场和意识形态问题,显然是和国家的精神不一致的。

未来国家可能会实行去上海中心化,可能更多资源投入到长三角其他城市,比如疫情防控做的好的苏州和杭州

当然以上仅是个人猜测, 未来上海房价走势如何,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的上海,无疑经历了极其特殊的一段时期。疫情的反复以及随之而来的封控措施,给这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段风雨过后,关于上海房价的讨论,自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疫情过后,上海的房价真的会迎来一波大涨吗?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要理解房价,.............
  • 回答
    2022 年的疫情,对上海这座城市而言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考验。城市按下“暂停键”,经济活动骤然停滞,居民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而在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封控之后,当城市重新苏醒,关于上海房价是否会迎来一波“大涨”的讨论,也如同春日里复苏的绿意,重新在人们的视野中浮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杭州 2022 年 1 月 26 日开始的这波疫情,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回家团圆的心情肯定特别迫切。关于这波疫情的走向:2022 年 1 月 26 日前后,杭州确实出现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拱墅区,与一起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有关。最初发现病例后,杭州.............
  • 回答
    2022年初,香港遭遇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一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五波疫情”。这场疫情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令人忧虑的高死亡率,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病毒的变异株是重要的推手。 当时席卷香港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特别是BA.2.............
  • 回答
    台湾升级 F16V 战机对台湾军队战力提升的作用,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引擎”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个体系的全面现代化。一、核心战斗力的质变:从“能打”到“善战”的跃升F16V 的“V”代表“Viper”,这名字本身就暗示着其升级的幅度之大,它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基础版的 F1.............
  • 回答
    2022 年起,北京全市禁放烟花爆竹,这一举措绝非一时兴起,而是释放了多重、且指向性明确的信号。理解这些信号,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解读。首先,最直接的信号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 长期以来,烟花爆竹的燃放,特别是大规模、集中式的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北京市作为首都,肩负着展示.............
  • 回答
    2022年上海体育中考暂停并按满分15分计入总分的政策,对教育系统、学生群体及社会层面可能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对学生群体的影响1. 学习压力与心理状态 短期影响:体育中考暂停后,学生无需额外准备考试,可能在短期内减少对体育的焦虑,将更多时间投.............
  • 回答
    2022年2月的CPI和PPI数据,就像两张揭示经济运行冷暖的快照,为我们勾勒出当时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侧面。CPI同比涨幅持平于0.9%,这首先传递了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胀信号。 “持平”的意义: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0.9%的同比涨幅,意味着与.............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韩国从2022年开始,从之前的“强制防沉迷制度”转变为“游戏时间选择制”这件事,对青少年可能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牵扯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先了解一下这两个制度的区别。 强制防沉迷制度(过去的): 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主要就.............
  • 回答
    2022年,小米、华为、OPPO、vivo 这四家手机厂商,谁最有前途,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一概而论的问题。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挑战,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它们的“前途”也呈现出不同的走向。我们不妨挨个捋一捋。小米:性价比屠夫的持续进化说起小米,绕不开的就是“性价比”。在2022年,小米依然延续着这.............
  • 回答
    中国2022年军费预算增长7.1%,占GDP的1.27%,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趋势,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安全和国际战略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数据背景与基本解读1. 军费预算增长7.1% 中国2022年国防预算为1.4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080亿美元),较20.............
  • 回答
    如何看待2022年2月郑州市大力推行货币化棚改及其对房价的影响?2022年2月,郑州市大力推行货币化棚改的举措,是解读其对郑州房价影响的关键。理解这一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 背景分析:为什么郑州会在2022年2月大力推行货币化棚改?在分.............
  • 回答
    中金公司提出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500万辆,渗透率达22%”这个预测,对于理解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走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首先,500万辆的销量数字本身就意义重大。 去年(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是352万辆,如果2022年真的能达到.............
  • 回答
    2022年美国加息股市暴跌,这并非什么难以预测的“黑天鹅”,而更像是一场早有预兆的“风暴”。面对加息这个明确的信号,你说美国人难道不知道吗?美国人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非常清楚,因为加息的决策者正是他们自己——美联储。预兆与认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美联储加息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失控的通货膨胀.............
  • 回答
    听到微软宣布 IE 浏览器将在 2022 年 6 月 15 日正式“退休”,我的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就像老一辈电器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一样;另一方面,IE 陪伴了我们太久,承载了太多过去,它的落幕,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舍,也勾起了很多深埋的回忆。评价 IE:一位迟暮的巨人,功过自有历史.............
  • 回答
    2022年1月1日,韩国废除了施行多年的“强制防沉迷制度”,这一举动无疑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政策的转变,核心在于将游戏时间的主导权从政府和监管机构交还给青少年自身,以及他们的家庭。那么,这一看似简单的制度调整,究竟会对韩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呢?首先,最直接的影.............
  • 回答
    巴拿马将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性节日: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与经济双重信号巴拿马,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国家,连接着两大洋,也连接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当这个国家在2022年宣布将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性节日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决策,更是一个释放出多重信号的举动,它背后折射出巴拿马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认同,对与中国.............
  • 回答
    芬兰和瑞典在 2022 年夏天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这一举动无疑是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这两个北欧国家而言,其意义深远且复杂,远非简单的军事联盟成员资格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两国国家安全政策上的一个重大调整,更是其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思潮的一次深刻触动。历史与传统:告别军事不结盟的时代长久.............
  • 回答
    卢伟冰在 2022 年初提出的关于手机行业的四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对这四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卢伟冰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的:1. 市场饱和度极高,增长乏力,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曲线?2.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