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疑惑?新冠的死亡率原本就是这个数字啊,最近几波宣传死亡率降低了,是因为疫苗的和感染过的人体内有抗体,有抗体的人感染死亡的概率自然低吧。
而原版的死亡率就和治疗正相关,医疗挤兑就会死亡率爆表,这也是老生常谈了。现在新冠有特效药了吗?没有啊!躺平的精髓是什么,就是轻症回家扛,防止医疗挤兑,这其实也是一种合理的政策,死人比清零肯定多点,但死亡率也被压制了,而且对政府成本相对较低,医疗支出全是民间的,所不定还能赚点。
香港这地方一直是清零策略,但疫苗接种率不够,躺平也不彻底,医疗挤兑已经发生了,所以死亡率高一点完全是正常现象。
国外一直宣传病毒迭代毒性会下降,这是为了躺平做的宣传,你真信就完了。会降低毒性的病毒有,原理是如果宿主死太快了,死前来不及把病毒传播出去,就会导致选择压,降低毒性的后代就会占据优势。可你把这事套新冠上来??什么时候新冠病人死亡影响它传播了??
而我脑洞分析了一下,现在报道都在说奥米克戎复制更快,人体内病毒载量更高,那么如果单个病毒的“毒性”是固定的,体内病毒数量更多,对人表现出来的毒性应该增加才对吧?难怪报道说现在转重症时间变短了。
所以说,要么就清零,要么就不怕死躺平,控制医疗挤兑压低死亡率,病毒只有2种状态,没有中间的空间。香港现在这种情况,清零是不可能了,必须尽全力控制医疗挤兑,轻症回家,或者弄几个鸽子楼之类的地方,让轻症全部集中起来,反正要做到不重症不能去医院。
咋这么多情绪化的回答…客观来说一说香港这一波死亡率高的原因吧。这波下来香港老年人是真遭重了:
对内地的启示就是,今年基本不大可能开关
这才哪到哪……
以前回答中,我曾简单分析过美国这轮奥密克戎疫情的死亡数据。
美国疫苗接种率在发达国家中不算很高,但也不低了;
美国整体地广人稀,公共交通相对不发达;
最关键的是,美国医疗资源相当丰富,人均ICU/人均床位数均居世界前列;
但即使有这些利好因素,美国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期,住院人数还是创历史新高。
美国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期,单周新增死亡已经超越了2020年新冠原始毒株的峰值。
具体来说,美国这轮奥密克戎疫情单周死亡峰值是17651例。
这个数据是原始毒株单周死亡峰值(15255例)的1.16倍,是Delta单周死亡峰值(23416例)的75%
反观香港,人口密度高、居住较密集的情况,疫情失控后爆发式增长也不意外。
目前更直接的问题是,香港医疗资源不甚丰富、人均床位数并不太高。
事实上,近期香港已经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就目前香港单日新增确诊3万多的情况,我认为两到三周后香港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很可能突破三位数。
更进一步说,如果香港疫情继续爆发式增长,香港单日新增死亡突破四位数也不是不可能……
PS:
写之前没注意看新闻,香港过去24小时新增死亡已经突破三位数,达到117人。
按照这个速度,香港单日死亡突破四位数的时间恐怕比预期更短……
不输出情绪,直接列数据。本文采用的是JHU CSSE COVID-19数据,数据统计方式与美国类似,我们可以从中窥见“美式开放”的后果与影响。
1、死亡率
就目前公开数据来看,就总死亡率而言,截止2.26为1.3%,不高。但考虑到死亡数据的滞后性,通常而言,新冠病程大概10天。我们采用2月16日病例数(如果用7日平均值死亡率将更高)和2月26日死亡数进行计算,死亡率为80/782=10.2%,可以说已经发生大规模医疗挤兑。(考虑大爆发时检测不充分,可以认为死亡率会略低于此结果)
不过我也很奇怪为啥外网没人说道说道这事,可能已经麻木了吧。
P.S. 关于美国疫情:不说感染人数、死亡人数,仅考虑人均预期寿命。2021年,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4.2岁,比2019年下降2.1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9.9岁,比2019年下降1.5岁。综合来说,人群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嗯,大号流感。
顺便一提,中国2021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3岁。
2.关于开放
中国2020年死亡1036万人,但人群总死亡率仅略高于1%。而据全球疫情实时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1日23时,全球新冠病死率1.8%,而我国死亡率0.017%,是全球病死率的1/94.4。如果按人群阳性率10%(够保守的了),感染死亡率1.8%算,中国大陆开放,会引起250万人死亡。其实这个人数比起2020年中国死亡人数并不算多。(不要觉得死的人数多就可怕)
但麻烦的是因此而来的医疗挤兑,此时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全因素死亡率都会大幅抬升。阳性率10%的背景下,死亡率不说10%了,5%就是700万人。
再拿美国举个例子。据CDC数据,2019年美国死亡人数为2854838,2020年死亡人数3358814,多死了50万人。2021年预期死亡340万。同样是CDC数据,2020年美国新冠死亡385443,你说数据是不是对的上呢?
那些鼓吹现在(2022年2月),新冠是大号流感的,我觉得也没问题。毕竟新冠也就R值是甲流的5倍,死亡率18倍,确实只大了亿圈。
3、新冠容易引起后遗症,即所谓Long Covid,会导致生活质量大幅降低。此项研究还不够充分,我也不算特别了解。有一些预印本可以参考,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了解,我就不放链接了。
总结:中国的抗疫工作虽偶尔存在刻板化、层层加码的一些问题,例如答主本人从天津低风险区返乡就被抓去集中隔离了。
但瑕不掩瑜。对比境外,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
勘误:我查数据用的谷歌,之前查到的中国2020死亡人口数据可能有误,在此更正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1036万人。
更新:大家可以看一下一线急诊医生的回答,了解香港疫情近况。
再更新:这个链接的回答没了。。。大家自己猜猜发生什么了吧。
自由教的教义里,老人只会消耗养老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