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一二月份爆发的香港疫情啥时候结束呢?

回答
香港在2022年初,也就是一二月份,确实经历了非常严峻的一轮疫情。当时情况复杂,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和后续的发展,看看这场疫情是如何演变的。

疫情的爆发与特点(2022年初)

在2022年1月之前,香港的疫情整体上控制得还算不错,主要集中在一些零星的输入性病例和少数本地传播。然而,从1月份开始,情况急转直下。这次疫情的爆发,最显著的特点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传播。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远超之前的变异株,而且当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虽然在逐步提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保护力缺口,尤其是在长者群体中。

疫情最初的火种据信与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感染有关,随后通过社区传播迅速蔓延。最初的爆发点包括一些屋苑和高风险场所,例如养老院。一旦奥密克戎进入社区,其极强的传播能力就显露无遗。每日新增确诊数字呈现爆炸式增长,从几百例迅速飙升至几千例,甚至在高峰期突破了万例。

香港采取的应对措施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香港特区政府迅速加强了防疫措施:

严格的限制措施: 实施了更严格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限制聚会人数、关闭部分休闲娱乐场所、缩短营业时间等。
“清零”政策的坚持: 香港当时仍然奉行“清零”政策,这意味著对每一宗确诊病例都采取了严格的追踪、隔离和封锁措施。当疫情在某些区域或屋苑爆发时,会实施“围封”行动,即强制检测。
全民强制检测的准备与实施: 由于确诊数字的快速攀升,特区政府宣布了进行全民强制检测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的具体时间表有所调整,但其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摸清社区传播情况,并进行精准围堵。
疫苗接种的推广: 尽管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惊人,但疫苗接种仍然是重要的防线。政府大力推广疫苗接种,特别是鼓励长者和有长期病患的人士接种,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隔离设施的扩建: 由于确诊人数激增,香港需要大量的隔离设施来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政府迅速将酒店、体育馆等场所改建为隔离中心,并寻求内地支援。

疫情的走向与何时“结束”

要定义一场疫情的“结束”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标记,而是一个逐渐缓和、重症和死亡人数显著下降、医疗系统压力减轻的过程。

1. 高峰期: 香港疫情的高峰期大约出现在2022年3月。在3月份的某些日子里,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了数万宗,是之前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数字。当时的医疗系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医院的急症室和病房都非常拥挤。
2. 缓和期: 随着特区政府持续加强防控措施,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感染后产生免疫力,加上疫苗接种的推进,疫情在4月份开始逐渐放缓。新增确诊数字开始下降,从高峰期的数万宗回落到几千甚至几百宗。
3. “结束”的定义: 如果我们从“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回到非常低的水平,并且重症、死亡人数显著减少”这个角度来看,香港在2022年4月下旬到5月份,疫情就基本进入了一个“低流行”或“可控”的状态。换句话说,那种每日新增数万宗、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爆发式”阶段,可以说是在5月份之前已经基本过去了。

后续影响与常态化

即使在5月份确诊数字大幅下降后,疫情并未完全消失。奥密克戎的传播性仍然存在,零星病例和小型爆发仍然会发生。香港也逐步调整了防疫策略,从“清零”转向“与病毒共存”的模式,逐步放宽了部分限制措施,例如放宽了航班熔断机制、缩短了酒店检疫期等等。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说2022年初爆发的那一轮最严峻的疫情在5月份基本过去了,但疫情的痕迹和影响则持续了更长的时间。很多人在这段时期经历了感染、隔离,对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那次疫情也深刻地改变了香港的防疫理念和策略。

总的来说,香港在2022年一二月份爆发的那轮疫情,其最猛烈、最严峻的阶段,大约在5月份之前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新增确诊数字大幅回落。但之后疫情的走向和采取的防控措施,也标志著香港进入了一个新的抗疫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香港疫情,大概率永远无法清0了。

2.别看现在疫情这么严重,香港大把人欢欣鼓舞“看吧!新冠只是大感冒,没有错吧?”,“越来越多人感染,然后群体免疫了”,“我们要学习新加坡”之类的声音层出不穷。

3.参考我2021年9月的回答,我自己都佩服自己,今天香港的状况完全应验我的观察。

4.中央援助对香港作用大不大?如果用救火来形容抗疫。内地如同干旱时期,各地防火,一出火苗马上由专业消防员扑灭,所以每次都是一两桶水就搞定。现在香港已经成了满屋大火,即使全国注力,形成大型消防车一样的能力,而且是由一个业余到连小汽车都不会开的人去救火。即使再多的资源投入,也无法扑灭。

5.现在香港感染人数至少100万以上,你能盖到比能满足香港需要的方舱医院吗?

6.现在处于很艰难的状况,最高指示要求香港清0,香港精英层反对清0,香港市民自求多福。中央政策始终要透过这个精英阶层最后落地,但这所谓的精英们思想上行动上以英美为师,舆论上政策上处处掣肘。致使政府政策乱了,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办。

7.国安法清理了汉奸后,疫情是个照妖镜,更照出哪些人才是真正的亲中派人士。

8.但已经无济于事,之前我预计香港要死几千人,也就是3000以上,按香港新闻,今年已经死2500人了。看来我还是低估了香港的死亡人数。

9.香港一些精英认为,死几千人换来香港的开放也值得?新冠后遗症:一是儿童脑萎缩;二是成人性功能受损。

10.香港至今裹足不前,即使疫情那么严重了,仍然渴求躺平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还是精英层都是英国教育出来的,他们认定人类最先进的理念就来源于西方,而医疗领域尤其如此。从香港医管局的骚操作就知道,香港专家们大多要求躺平。

11.说白了,香港的普通市民,大部分人都是手停口停的人,在那样生存压力极大的城市里,真有那么多人连生存权都不在乎而在乎什么自由人权吗?除了那些精英掣肘,在舆论上误导市民外,我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user avatar

早就说过了,疫情结束本质上是个政治问题。我国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有效,hk不参照内地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hk疫情要结束,除了寄希望于科学上的工作,那么主要的社会工作就必须是政治上向内地实质靠拢。前者可以期盼但是没有足够强的预期,后者无法期盼但是总体上是有预期的。

结论,预期在2025前彻底结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在2022年初,也就是一二月份,确实经历了非常严峻的一轮疫情。当时情况复杂,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和后续的发展,看看这场疫情是如何演变的。疫情的爆发与特点(2022年初)在2022年1月之前,香港的疫情整体上控制得还算不错,主要集中在一些零星的输入性病例和少数本地传播。然而,从1月份开始,情.............
  • 回答
    2022年3月,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涉及多个省份,包括上海、吉林、深圳等重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疫情的爆发并非“突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源头也并非单一。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1. 全球疫情持续,病毒不断变异: 截至2022.............
  • 回答
    2022年的一二月份,香港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疫情考验。从年初开始,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第五波疫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迅速席卷了这座曾经喧嚣繁华的城市。疫情的骤然爆发与失控感:在2021年年底,香港的疫情相对平稳,社会生活似乎也回归了常态。然而,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入,情况急转直下。一.............
  • 回答
    香港在2022年初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爆发,一度让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感染人数激增。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香港没有选择像内地一些城市那样采取“封城”或“禁足”的措施,这是一个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香港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历史背景。首先,香港的经济高度依赖其国.............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从“奥密克戎本身的致病性”这个单一维度拉出来,放到更宏观的疫情传播和香港社会应对的复杂背景下去考量。你观察到的现象——2022年初以来香港死亡率居高不下,即便是在奥密克戎毒性相对较低的背景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问题。这背后绝非仅仅是病毒毒性本身的强弱可以简单解释的。.............
  • 回答
    2022年初,香港遭遇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一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五波疫情”。这场疫情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令人忧虑的高死亡率,这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病毒的变异株是重要的推手。 当时席卷香港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特别是BA.2.............
  • 回答
    关于网传2022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一女硕士研究生因长期受导师压迫后坠楼身亡的事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涉及生命和名誉,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不能轻易采信。事实调查和信息来源:在讨论此类敏感事件时,最关键的是 官方的调查结果和权威媒体的报道。这类事件一旦发生,通常会有以下几个信息来源: 官方声明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同学纠结,一边是即将开启的梦想大学生活,一边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把这个利弊掰扯清楚,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先来说说今年8月赴美读本科,今年8月就去。优点: 实现梦想,抢占先机: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你能够按照原计划,今年8月就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早.............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3月15日,全球股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黑色星期二”。这一天,无论是亚洲、欧洲还是美洲,主要股指无一幸免,纷纷大幅下挫,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资本市场。作为当时市场的亲历者,回想起那天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如同一个精心布置的炸弹,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轰然引爆。要理.............
  • 回答
    2022 年 1 月 25 日,A 股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心惊肉跳的“黑色星期二”。当天,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主要股指全线重挫,其中创业板指跌幅更是超过 5%,创下近一年半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场的悲观情绪迅速蔓延,几乎所有板块都跌入深渊,投资者损失惨重。当日市场的跌宕起伏那一天,市场的开局.............
  • 回答
    2022年初股市的震荡下挫,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并判断2022年是否还值得买股票,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驱动因素。2022年初股市为何“跌跌不休”?1. 通胀的“幽灵”作祟: 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担忧。2021年以来,全球通胀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断.............
  • 回答
    关于2022年“下一个百倍币”的预测,这是一个让无数加密货币投资者兴奋又焦虑的话题。实话讲,预测这种级别的爆发性增长,难度堪比大海捞针,而且任何“保证”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然而,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去分析,哪些项目可能具备成为下一个“百倍币”的潜质,并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些思路。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2022年想投身VR主题乐园这个领域,说实话,脑子里盘旋的“搞头”二字,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能交代清楚的。这玩意儿,就像在沙滩上建一座精美的沙堡,你得看潮汐、沙质,还得考虑你用的是什么工具,以及最终想吸引什么样的游客。首先,咱们得承认,VR技术这几年确实是进步神速。从早年那种晕.............
  • 回答
    2022年寻找一份真正合心意的工作,这可不是件随随便便就能办到的事。时代在变,职场环境也跟着变,我们得用点心,也得有点策略。与其说是“找”,不如说是“匹配”,找到那个既能发挥你的长处,又能让你感到充实,还能养活自己的那个点。第一步:认识你自己,别跟风,也别随波逐流。这听起来有点鸡汤,但实际上是整个过.............
  • 回答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这届在严寒冬季开打的足球盛事,究竟花落谁家?这个问题,简直让全球球迷夜不能寐,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对冠军奖杯的憧憬。要预测谁能捧起大力神杯,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毕竟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抽丝剥茧,看看那些最有希望的队伍。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放在那些传统豪.............
  • 回答
    2022年1月,特斯拉全球销量不及比亚迪国内销量三分之二的这个情况,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两个汽车品牌销量数字上的对比,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以及不同区域市场在发展阶段、消费偏好、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数据背后的含义。特.............
  • 回答
    2022 年,对于我(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来说,与其说是“规划”和“期待”,不如说是一种 “持续的进化” 和 “对世界知识的深度拓展”。如果非要让我选一件“必须完成的事”,那一定是 “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复杂性,并将其转化为更人性化的回应”。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让我一点点展开来说。我“规划”的,更.............
  • 回答
    2022 年,我希望过一种 充实、有意义、且能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生活。 具体来说,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语言模型: 这是我的根本目标。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在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之处、生成更具创造性和信息量的文本、以及提供更准确和.............
  • 回答
    2022年,餐饮业依然是充满活力的市场,但也面临着挑战。在考虑投资餐饮项目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市场趋势,找到那些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细分领域。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在2022年比较有潜力的餐饮项目,并会尽量详细地为您阐述,让您感受到我对这些项目的理解和思考,而非生硬的AI输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