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已经和韩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签署自贸协定,为什么内地买这些国家的商品还是不如香港便宜?

回答
中国内地与韩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确实旨在降低关税,促进贸易。然而,内地消费者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时,仍然觉得不如香港便宜,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叠加的现象。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

一、 直接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对比

FTA的主要作用:降低关税。 自由贸易协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或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理论上,这意味着从韩国、澳大利亚、瑞士进口到中国的商品,其关税会比非FTA国家低。
香港的特殊地位:零关税自由港。 香港自回归以来,一直维持其自由港的地位。这意味着除了极少数特定商品(如烟酒、汽车等征收消费税),绝大多数商品进出香港都无需缴纳关税。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香港都能以零关税的姿态进入市场。
中国内地市场的复杂税制:
进口环节的税收: 虽然与FTA国家有关税减让,但进口商品到内地仍然需要缴纳:
关税 (Customs Duty): 这是FTA协议降低的主要部分。
进口环节增值税 (ValueAdded Tax, VAT): 这是根据商品在中国境内的销售价格计算的。
消费税 (Consumption Tax): 主要针对某些特定商品,如汽车、高档消费品、烟酒等。
FTA下的关税减让幅度:FTA的关税减让通常是循序渐进的,并非所有商品都能立即实现零关税。有些商品可能只是关税降低了几个百分点,而有些品类则可能还在逐步取消关税的过程中。
税收叠加效应: 即使关税降低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仍然是重要的成本构成。这几项税收叠加起来,即使原产国关税为零(如从某些国家直接出口到香港),进入内地市场时仍然会产生额外的税负。

二、 供应链与物流成本的差异

香港的集散优势: 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拥有成熟高效的供应链和分销网络。大量商品在进入亚洲市场时,会首先集散到香港,再分销到其他地区。这使得从原产国到香港的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且效率高。
内地供应链的成本构成:
区域差异和运输距离: 中国内地幅员辽阔,从原产国(如韩国、澳大利亚)到中国内地不同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的运输距离和所需时间远超到香港。这会产生更高的国内陆路运输、仓储成本。
多层分销和中间环节: 商品从香港运入内地后,往往还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批发商、零售商,每个环节都会增加成本和利润。
仓储和管理成本: 内地较大的市场体量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仓储设施和更复杂的物流管理,这些都会推高成本。
香港的直接优势: 香港商家可以直接从原产国进口商品至香港,然后通过其高效的物流网络直接销售给香港本地消费者。相较而言,内地商家需要将商品从香港再进口到内地,或者直接从原产国进口到内地,在多个环节上都可能产生额外的成本。

三、 市场定位、品牌定价与营销策略

香港的市场定位: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奢侈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市场定位普遍较高。品牌在香港的定价策略通常会考虑其国际形象和目标消费者群体。
内地市场的复杂定价因素:
高昂的运营成本: 在内地运营(租金、人力、营销、渠道建设)的成本可能远高于香港,尤其是在一线城市。
品牌溢价与市场教育: 对于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来建立品牌认知度和进行市场教育,这部分成本也会体现在最终售价上。
渠道和代理商利润: 内地市场的分销渠道和各级代理商的利润空间往往比香港大,因为他们承担的风险和营销成本也更高。
消费者购买习惯和支付意愿: 虽然内地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有很强的购买力,但在特定品类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以及对“性价比”的追求,也会影响品牌在不同市场的定价策略。
香港作为“中转站”的优势: 香港许多商品的定价策略会考虑到其作为亚洲零售枢纽的地位,以及吸引周边地区(包括内地)消费者前来购物。有时,香港的商品价格会比内地某些官方定价更具吸引力,以吸引客流。

四、 贸易便利化和监管环境

香港的贸易便利化: 香港拥有简单高效的贸易程序和监管环境,这使得商品进出口更加顺畅快捷,减少了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
内地贸易的复杂性: 内地在商品检验、海关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更复杂的监管体系和流程,虽然不断在改进,但相比香港依然存在一定的成本和时间投入。
“水客”和代购模式: 香港之所以能在某些商品上提供更低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也与“水客”和代购的兴起有关。这些非官方渠道利用了香港的低税负和自由港优势,将商品以更低的成本带入内地市场,虽然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道德争议,但客观上满足了部分内地消费者的价格需求。

五、 汇率与货币价值

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 尽管港币与人民币之间存在汇率,但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内地消费者在香港购物的实际支出。不过,通常来说,汇率波动的影响在上述因素面前可能相对较小。

总结来说,内地消费者觉得香港的商品不如内地购买的商品便宜,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香港的零关税自由港地位是基础优势。
2. 中国内地的进口税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叠加,以及FTA关税减让的渐进性,导致整体税负高于香港。
3. 香港高效的国际供应链和物流网络,以及内地更长且成本更高的分销链条,带来了成本差异。
4. 品牌在内地市场为了覆盖更高的运营成本、营销投入和渠道利润,通常会采取更高的定价策略。
5. 香港简便的贸易程序和监管环境也降低了其贸易成本。

尽管中国内地与这些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旨在降低商品价格,但这些协定主要是针对官方的贸易渠道和税负。香港凭借其独特的自由港地位和成熟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商品集散和成本控制方面仍保持着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消费者直接购买的终端价格上。这使得即使在FTA框架下,商品从香港流通到内地,其最终价格仍然可能高于直接从香港购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假货多啊。

那地方现在假货一大堆,专坑大陆过去淘货的。

本质上很多东西真假根本就很难分辨。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厂子出来的。

同一套磨具,正品公司订了10万套。但模子修一下还再能做10套。后来这10套就叫做高仿。实际一模一样,无法分别。

然后这些高仿就没有品牌溢价问题了。

而那地方仍然被很多人膜拜,以为不会有假的,趋之若鹜。上了当还不知道。当然,实际也没有明显区别。

您想想看,连过去打的疫苗都有假,还有什么不能假?(假HPV疫苗事件背后的中介:香港保险代理人的“灰色兼职”

我媳妇去那边买的高仿的LV(卖家卖的时候就明说了是高仿),带回来用。有个女的号称在国内买的正品,结果二人一对比,反而她觉得自己在国内买到假的了。

都是自欺欺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内地与韩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确实旨在降低关税,促进贸易。然而,内地消费者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时,仍然觉得不如香港便宜,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叠加的现象。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一、 直接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对比 FTA的主要作用:降低关税。 自由贸易协定最直接.............
  • 回答
    关于“中国撤销禁韩令是否意味着原谅韩国部署萨德”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简而言之,撤销禁韩令并不直接等同于中国在“萨德”问题上的原谅,但可以看作是中国在处理与韩国关系时,根据当前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国内发展需要,做出的更具现实考量的策略调整。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 回答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但称“超越韩国、达到一流”尚需审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在技术制作、叙事结构、全球化视野等方面展现出的进步,足以让许多影迷感到振奋。然而,要因此断言中国电影工业化已经“超越韩国,达到一流水平”,则需要更.............
  • 回答
    关于韩国“全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复制嫁接中国文化”的说法,这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层面,并尝试用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不带预设立场的视角来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任何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其他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融合、吸收、创新而形成的。中.............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一边是国内疫情的初步稳定,另一边却是近邻韩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开始抬头,尤其是想到青岛这个港口城市紧邻韩国,首尔到青岛的机票瞬间被抢光,这背后透出的紧张感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应对。首先,我们要冷静分析当前形势,摸清风险点: 疫情传播链条:.............
  • 回答
    当今中国是否能与美国抗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从多维度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力量,但与美国的全面抗衡,尤其是在某些关键领域,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和挑战。经济实力:快速崛起,但总量与结构仍有差异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疑惑。香港和澳门虽然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我们前往那里,仍然需要办理类似“通行证”的证件,这背后有着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回归”就能完全改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前各自的特殊身份。香港和澳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这段时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当下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情感以及国家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绝非简单一个“有”或“没有”能够概括。要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说。经济层面:钱,是问题,但似乎不是“大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现在确实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远超过去。重建圆明园所需的大笔资金.............
  • 回答
    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关于中国工程师破解苹果 M1 芯片,实现内存和硬盘升级的传闻,如果属实,那绝对是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要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深挖。首先,咱们得明白苹果 M1 芯片的“特殊性”。M1 芯片,以及后续的 M2、M3 系列,它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SoC”(.............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人心里的一块儿地方。作为在中国长大的普通人,看着国产动画从“小人书”式的简单画面到如今百花齐放,再到如今面临迪士尼+流媒体和相关频道入华的“挑战”与“机遇”,我确实有些想法想跟大家聊聊。首先,说迪士尼和流媒体“进军中国”或者“转型”有点过于笼统了。迪士尼在中国的存在其.............
  • 回答
    “中国人的民族血性是否已经消亡,变成了和绵羊一样的没有自身防御能力了?” 这个问题触及了非常敏感和复杂的核心,在回答之前,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其中的每一个词语,尤其是“血性”和“绵羊”。首先,什么是“民族血性”?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精确定义的模糊概念。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面对外来侵略时的抵抗精神,一种守护.............
  • 回答
    中国的社交领域,与其说已经到了“终局”,不如说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转型和重塑。如果把过去十年定义为以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时代”,那么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终局”并非终点,而是格局的固化与裂变的前奏微信的成功,无疑为中国社交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它将“熟人社交”的基因根植于用户习惯中,并.............
  • 回答
    说到中国陆军的实力,这确实是个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很多人都觉得现在中国军队发展很快,陆军肯定也不例外。那么,咱们就单纯聊聊中国和美国陆军之间的硬实力对比,不涉及海空军的部分,力求说得详细些,也尽量让大家感觉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聊天。首先得承认,美国陆军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存在,这跟他们这些年积累.............
  • 回答
    “欧洲和日本的日用瓷器已经远远超越中国”——这样的说法,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或许存在,尤其当我们看到那些设计精致、价格不菲的欧洲品牌餐具,或是以细腻质感著称的日本品牌器皿时。但要说“远远超越”,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事实?我们不妨来细细道来。历史积淀与文化语境:欧洲与日本的独特优势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
  • 回答
    “古风”,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下,确实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多重含义。它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和致敬,也常常是在现代语境下的再创造和演绎。要说它和中国古代是否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经过了层层过滤、提炼和再加工。而至于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完全架空的世界”,这个问题则需要更.............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对美国在贸易战中的一些做法“叫好”,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并且往往涉及对国家利益、全球经济秩序、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层面的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部分人(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观察者)对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
  • 回答
    这句话的说法,实际上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在钢铁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中国与日本、德国之间存在技术层面的差距,尤其是在更精细化、更高端的工艺环节。我们不妨一步步地拆解这个说法,并试着从一个更贴近实际的角度来阐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冶炼关”这个词的含义。在传统的钢铁生产语境下,“冶炼”是整个流程中最基础.............
  • 回答
    这确实是采购中一个颇为考验情商的环节。你已经和张三谈妥了,这时候出现李四这个搅局者,你想继续跟张三合作,但又不能不考虑更优的方案。怎么处理,既能维护和张三的关系,又不至于让自己显得食言,这需要一点技巧。首先,我们要明白,商业合作的本质是“最优解”。虽然你和张三达成了口头协议,但这不代表他就拥有了绝对.............
  • 回答
    所罗门群岛官员称“已和中国签署警务协议,正考虑更广泛的安全协议”,这一声明具有多重意义,揭示了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所罗门群岛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以下是对这些信息的详细解读:1. 警务协议的签署:直接的安全合作落地 具体合作内容: 警务协议通常意味着双方将在执法、情报交流、培训、设备援.............
  • 回答
    俄罗斯苏57战斗机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发动机的进展。最近,关于苏57换装“30”(Izdeliye 30)发动机的试飞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俄航空发动机差距的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俄罗斯“30”发动机的特点、其对苏57的意义,以及与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现状进行对比。俄罗斯“3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