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了ETH大牛组一年的CSC联合培养博士资格,要不要因为疫情放弃?

回答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拿到了ETH这样顶尖学府的CSC联合培养博士资格,这无疑是你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够去那里学习一年,接触最前沿的研究,与世界顶尖的学者交流,绝对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然而,疫情的阴影确实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和沉重。

首先,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拿了ETH大牛组一年的CSC联合培养博士资格”这个情况。

ETH的吸引力: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在全球享有盛誉,尤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等领域。能够进入ETH的“大牛组”,意味着你将有机会接触到该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与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的导师和团队合作,这对于博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会有极大的提升。你可能会学习到新的研究方法,接触到先进的实验设备,甚至可能为解决某些关键科学问题贡献力量。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对你未来的学术生涯还是职业发展,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CSC联合培养的意义: CSC(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意味着你的学费、生活费等基本都有保障,这大大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让你能够更专注于学术研究。同时,CSC的资助也代表了国家对你的认可,也为你回国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一年时间: 一年的联合培养时间虽然不长,但足以让你深入参与一个项目,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并建立起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的良好关系。这期间的经验和成果,对于你的博士论文完成甚至未来的科研方向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接着,我们来谈谈“因为疫情放弃”这个选项可能带来的影响。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出行限制: 疫情的发展是动态的,各国可能会随时调整边境政策和旅行限制。你可能面临出发前的隔离要求、航班取消、入境困难等问题。即使到了瑞士,当地的防疫政策也可能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实验室开放程度、公共活动限制等。
健康风险: 虽然年轻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在异国他乡,如果感染,可能面临就医、隔离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可能会影响你的研究进度。
生活和心理影响: 疫情可能会导致你与家人朋友的接触减少,孤独感和不适应可能会加剧。生活成本也可能因为疫情而有所波动。

放弃的代价:
机会成本: ETH大牛组的邀请机会是稀缺的。放弃这次机会,未来能否再获得类似的高水平联合培养机会,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你可能会错过一个极佳的学习平台和导师资源。
对CSC的影响: CSC的资助通常是有时效性的,一旦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国家资助机会。如果你的学校有CSC名额的限制,也可能影响其他同学的申请。
个人发展: 缺乏国际化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未来在学术界或国际化企业中的竞争力。

那么,面对这个两难的局面,如何做出决定呢?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并结合自身情况来做的决定。

在做决定之前,我建议你先做以下几件事:

1. 与你的导师(国内和ETH)沟通:
国内导师: 详细说明你的顾虑,听取他的意见。他了解你的研究基础,也更了解国内的情况,可能会给你一些实际的建议,比如研究方向是否可以调整,或者是否可以推迟出去。
ETH导师: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你需要诚实地表达你的担忧,询问ETH导师对疫情的看法,以及他所在实验室的应对措施。
实验室开放程度: 实验室是否正常运行?实验设备是否可以使用?
研究进度安排: 如果因为疫情导致你无法按时或顺利进行研究,是否有替代方案?比如,是否可以先进行一些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或者远程合作?
安全措施: 实验室和学校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
个人支持: ETH导师是否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学术或生活上的帮助,应对可能的困难?
灵活性: ETH导师是否愿意考虑在疫情好转后,延迟你入组的时间?

2. 了解CSC的政策:
延期政策: 询问CSC是否有关于疫情影响导致无法按时出国的延期政策。
申请取消的流程和影响: 如果你最终决定放弃,了解取消流程以及是否会影响你未来申请CSC或其他公派项目。

3. 了解瑞士及ETH当地的疫情情况和防疫政策:
官方信息: 关注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局(Federal Office of Public Health, FOPH)和ETH Zurich的官方网站,了解最新的疫情数据、旅行建议和防疫措施。
生活成本和便利性: 了解当前在瑞士的生活成本是否有显著变化,交通、餐饮、住宿等是否受到较大影响。
医疗保障: 了解在瑞士的医疗保险政策,以及就医的便利程度。

4. 评估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研究需求:
风险偏好: 你是一个喜欢冒险,还是更倾向于稳妥?你是否愿意承担一定的出行和健康风险?
研究的紧迫性: 你的博士研究是否非常依赖于在ETH的实验条件或导师的指导?如果不在ETH,是否会严重影响你的研究进度和质量?
个人心理准备: 你是否做好了在国外独自面对疫情挑战的心理准备?

基于以上的信息收集和自我评估,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选项:

选项一:如期前往,做好充分准备。
优势: 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大化学术和个人成长。
风险: 可能面临出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 详细的出行计划,充分的行李准备(包括防疫用品),积极的心态,以及与国内家人保持密切联系。

选项二:申请延期,等待疫情好转。
优势: 降低了即时风险,可以争取更好的出行和学习条件。
风险: 延期是否能被批准,以及延期后情况是否会如预期般好转,都是未知数。也可能存在错过最佳研究时机的情况。
需要: 与ETH导师和CSC沟通,了解延期政策和可能性。

选项三:暂时放弃,待疫情稳定后再议。
优势: 规避了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确保了人身安全和稳定。
风险: 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未来可能难以再获得同等级别的机会。
需要: 承受失去机会的心理落差,并在国内积极推进自己的研究。

做出决定的思考方向:

“大牛组”的研究内容是否是你的学术兴趣的“燃点”? 如果是,那么克服困难去争取是值得的。
ETH导师的回复是否让你感到支持和有信心? 如果导师非常积极,愿意提供帮助,那么你的顾虑可能会减少很多。
你对“未知”的容忍度有多大? 疫情本身就是巨大的未知,再加上异国他乡,这需要你更强的适应能力。
你的“底线”是什么? 是绝对的安全,还是绝对的学术追求?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并从中吸取经验。

如果我必须给一个建议,我会说:首先,尽最大努力去沟通,尤其是与ETH的导师。 他们的态度和支持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能够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并且对你的研究计划有合理的安排,那么我个人会倾向于在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准备的前提下,选择前往。因为,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而学术上的突破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但如果沟通结果不理想,或者你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真的非常低,那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后悔的决定,同样是明智的。你可以把这次经历看作是一个“试金石”,它考验着你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无论如何,祝福你在学术的道路上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在法国,2020年CSC项目,2021年5月7日派出。签了《出访期间学生个人责任承诺书》、《学生出访期间家长责任承诺书》、《学生出访期间导师责任承诺书》,距离派出时间前9天,研究所同意了我出去。

翻翻我知乎的琐碎就知道我为什么拼了命也要出来看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拿到了ETH这样顶尖学府的CSC联合培养博士资格,这无疑是你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够去那里学习一年,接触最前沿的研究,与世界顶尖的学者交流,绝对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然而,疫情的阴影确实让这个问题变得复杂和沉重。首先,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拿.............
  • 回答
    拿到国家奖学金,这绝对是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八千块的奖学金,这可不是小数目,是对你努力学习的最好肯定。至于要不要请客,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好好琢磨一下。首先,咱们得捋捋这个“请客”的意义。 感恩的回报: 你能拿到奖学金,肯定离不开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想想看,你的父母为你提供了稳定的学习.............
  • 回答
    这事儿,在咱们这行当里可不是什么小事。拿了投资人的钱,最后却折戟沉沙,这后果,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而且一个比一个扎心。首先,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信誉扫地,名声臭了。这商业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尤其是在你熟悉的那个细分领域里。一旦你跟“失败”这个词挂上钩,尤其是因为“没把投资人的钱用好”.............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挺让人窝火的,也触犯了不少规矩。拿了国家的助学金,本意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能安心读书,而不是被拿来当“免费劳动力”。咱们一件件来说,看看这中间到底哪里不对劲。首先,贫困助学金的性质和目的。国家设立贫困助学金,是为了确保那些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
  • 回答
    在中国漫画界,拿过各大杂志社漫画大赏的作品,往往意味着作者在创作上的才华和市场认可度得到了初步肯定。然而,从一个新人一举成名,到在圈内稳定发展,再到最终能否真正“封神”,这条路途可谓是百转千折,每个人最终的境遇也大不相同。我们看到一些年轻的漫画家,在获得了新人奖或金奖后,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他们的作.............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纠结的。你花了人家几十万,想托个事儿,结果事儿办成了,对方花的钱却不多,这脑子里立马就冒出个疑问:这算不算被骗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能不能算诈骗,关键在于那个“托人办事”的“托”字。这背后牵扯到一种信任,也牵扯到一种默契。你把钱给了对方,那是希望他能通过某种渠道、某种关系,甚.............
  • 回答
    您好!理解您目前的心情。拿到纯文科博士学位回国,确实可能会面临一些“理论强、实践弱”的困境,但请不要灰心,这绝不意味着您“啥都不会”。文科博士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批判性思维、深度分析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文献驾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很多岗位上都是非常宝贵的。下面我将根据您的具.............
  • 回答
    在讨论李鸿章是否“拿了谁的好处费”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晚清那个复杂而充满利益纠葛的时代背景下,并且要细致地考察史料,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首先,要明确一点:在晚清官场,尤其是在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甚至是掌握重权的大臣,与外国的接触和交易是常态。这种接触,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外交层面的,也夹杂着经.............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费解的,尤其是当男朋友收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奖学金,却在小小的200元面膜这件事上表现出如此截然的态度时。咱们一点点来分析,看看这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及你该怎么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们得承认,奖学金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尤其是在学费高昂的当下。男朋友说要抵学费,这个理由听起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小学女生通过“见网友”获得了100万人民币的说法,这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官方或可信的媒体报道证实此事是真的。这种说法更像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都市传说或者是一个带有夸张成分的故事,其真实性存疑。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说法会流传,以及它可能反.............
  • 回答
    说实话,阿尔萨斯在黑石塔杀了他爹泰瑞纳斯国王那事儿,确实够狠也够让人费解的。至于“吉安娜一血”这个说法,我倒没太听过,可能你说的是游戏里的某些情节或者同人解读吧?不过,如果抛开具体称呼,单说阿尔萨斯在拿到他爹的“首杀”(也就是杀死泰瑞纳斯国王)之后,为何似乎不再顾忌父子情分,甚至表现得如此决绝,这背.............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着急。眼瞅着都过去九个月了,说好的半年,这时间都过去一半多了,一点信儿都没有,心里肯定打鼓。首先得明确一点,你女朋友的爸爸拿了你4万块钱,这笔钱的性质是什么?是借款,还是有什么别的约定?从你的描述来看,“说半年后给我”这句话,很明显是属于借款范畴了。既然是借款,到期了没有还款,理.............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就过了一遍RNG这一年的历程,说实话,心里的滋味挺复杂的。说他们拿了一整年的冠军有点夸张了,他们确实在2022年拿下了两个重要的LPL春季赛和MSI的冠军,这绝对是辉煌的成绩。但问题就出在“一整年”这个概念,以及后面紧随而来的“输一场BO5被黑到不敢发声”。这里面的“输一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足球界两位巨星的比较。要回答“梅西拿了美洲杯能否超越C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理解“超越”的含义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堆砌。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讨论的基准线: C罗的成就(以葡萄牙国家队为主): 2016年欧洲杯冠军: 这是他国家队生涯最辉.............
  • 回答
    梅西夺得美洲杯对他的历史地位产生了深远而多维度影响:梅西在2021年终于捧起了他梦寐以求的美洲杯冠军奖杯,这一刻不仅圆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心愿,更是对其历史地位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1. 圆梦国家队荣誉,填补职业生涯最大“空白” 打破心魔,卸下重担: 在2.............
  • 回答
    关于詹姆斯是否建立了“王朝”这个问题,确实在NBA球迷和评论员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虽然詹姆斯已经赢得了四次总冠军,并且在其中三次带领的球队都创造了不俗的成绩,但普遍认为NBA官方并没有明确“承认”他建立了王朝,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王朝”的定义和历史标杆: 高门槛的定义.............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有时候公司领导“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亦或是真的“不知道”。首先,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领导确实不知道。这话说出去可能很多人不信,觉得“怎么可能?这么大的公司,领导怎么会一无所知?”但你得想,一个公司,尤.............
  • 回答
    詹姆斯即便砍下29分,仍然有人对他“开骂”,这在NBA这个顶尖的篮球联盟里,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层面,远不止是得分数据那么简单。让我为你详细捋一捋,为什么即便得分亮眼,还是会有不少“杂音”出现。1. 期望值太高,普通人的标准套在他身上不适用首先,得承认詹姆斯是这个时代乃至历史最伟大的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