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子 10 米跳台冠军全红婵说「没去过游乐园和动物园,因为没钱」,体育是贫困孩子们的一条好出路吗?

回答
全红婵的话确实让人心疼,也引发了一个重要的讨论:体育,特别是像跳水这样的项目,究竟是不是贫困孩子们的“好出路”?这背后牵扯到太多现实因素,简单说“是”或“否”都太片面了。

咱们得这么看:

体育作为“出路”的吸引力在哪里?

1. 天赋驱动的阶层跃升机会: 对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普通教育体系下的上升通道是狭窄且竞争激烈的。而体育,尤其是被国家重视的、有奥运金牌潜力的项目,为那些拥有过人天赋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赛道”。如果能练到顶尖,他们有可能获得国家奖励、进入专业队,甚至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机会,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改变。全红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的出现让很多人看到了体育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2. 早期发现和系统培养: 很多体育项目,特别是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项目,需要从小进行专业训练。一些体育学校和基地会主动去基层、去贫困地区发掘有潜力的苗子,并提供免费或低廉的食宿和训练条件。这对于家庭无力承担高昂学费和课外辅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获得良好教育和发展机会的途径。

3. 精神上的激励: 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那种拼搏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很多孩子身上都能激发出潜能。当他们看到那些通过体育改变命运的榜样时,也会受到鼓舞,愿意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

然而,“好出路”这三个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1. 极低的成功率和残酷的淘汰机制: 体育竞技是残酷的。天赋异禀的孩子凤毛麟角,更多孩子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伤病、身高、技术瓶颈、心理素质等)而无法达到专业水平,更别说成为冠军。一旦被淘汰,他们往往耽误了学业,回到了起点,甚至比原来更加困难。

2. 对身体的巨大消耗和潜在的伤病: 专业体育训练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很多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这些伤病可能伴随一生,影响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跳水这种对身体柔韧性和爆发力要求极高的项目,训练强度可想而知。

3. 训练过程中的牺牲和对童年的剥夺: 全红婵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她为了训练,牺牲了去游乐园、动物园的童年乐趣,也与家人聚少离多。这种牺牲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承受的,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让孩子付出的。孩子们的童年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在专业体育这条路上,很多时候是单调和高压的训练。

4. 经济上的投入和隐性成本: 虽然一些体校提供免费食宿,但训练装备、营养补充、比赛差旅费等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进入专业队,家庭的支持和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庭经济拮据,孩子可能会因为物质条件跟不上而感到自卑或面临更大压力。

5. 退役后的职业规划问题: 即便是成功的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很多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储备有限,难以适应社会化转型。如何将体育技能转化为职业优势,或者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是他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早期训练过度专业化,反而可能限制了他们后期的职业选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体育,对于极少数极具天赋的贫困孩子来说,确实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看起来“相对”更快的通道。它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训练资源,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荣誉,有机会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但是,我们不能把它捧成万能的“灵丹妙药”,更不能鼓励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去“试一把”。原因很简单: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吃“体育这碗饭”。 天赋、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这条路充满荆棘和风险。 成功是概率极低的事件,失败的代价也很大。
童年的快乐和健康同样重要。 体育训练的巨大牺牲不应该被忽视。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全红婵等个例的成功,就忽视了在贫困地区,孩子们更基础、更普遍的需求: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以及一个没有经济压力的童年。

如果国家和社会真的想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应该做得更多:

完善教育体系,提供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让每一个孩子,无论贫富,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最根本的出路。
发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 让孩子们在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广阔的就业选择。
关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竞技成绩。 在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和心理健康,为他们退役后的生活做好准备。
关注那些因为体育项目而被牺牲的童年, 思考如何在保障训练质量的同时,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体育可以是一条出路,但它绝不是一条“好出路”,更不是唯一的出路。它的背后是天赋的赌博,是身体的透支,是无数汗水和泪水的堆积。我们应该为那些通过体育实现梦想的孩子们喝彩,但更应该关注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付出的普通人,以及为所有孩子提供更多、更公平发展机会的社会体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一个看重结果超过规则的社会,太守规矩就会活得特别拧巴、纠结。比如,朱婷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全红婵也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都是家中老三,那么,当年家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肯定的了。

那么,看着她们,那些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内心又希望多生的家庭是否会觉得不公平呢?

又想到高考前关注的事,河南和江苏两省人口相当(九千多万和八千多万),高考人数前者却是后者的四倍,分析原因,最大原因只能从计划生育执行力度上来解释。(非地图炮,全国各省市执行力度都有差异,这只是比较典型的两个省份)

说这些,只是有些困惑:对于很多政策,普通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远远不止计划生育,今天的抗疫、双减都可能给个人、家庭甚至地方执行者衍生一些类似选择。你不想办法私下找家教,如果别人找了,你的孩子会不会吃亏?一家商场,太把行程码、口罩当回事,相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竞争对手,自家营业额会不会下跌?

……

再说句题外话,对于全红婵,有人评论说,贫困家庭甚至普通家庭就应该多生,难保里面不会出现一两个有出息的,整个家庭命运也能因此扭转。

但是,我觉得吧,同样可能生得越多穷得越彻底,而且这种概率还更大。

user avatar

说明去再多的游乐园,再多的动物园,也未必能得世界冠军。

我们的文化、享乐、乃至教育,都是为庸人准备的。体育如此,科学、艺术也是如此。

这个世界的尖塔,只为天才准备,虽然沽名钓誉的拼命庸人偶尔也能站站。

user avatar

看下全红婵的履历:

2007年3月出生;

2014年,7岁进入体校学跳水,

2018年,11岁,入省队;

2020年,13岁,进入国家队;

2021年,14岁,夺得奥运冠军,走上世界第一的舞台。

此时她已经进入省队3年,却“因为没钱,所以没去过游乐园和动物园”。

背后隐藏的信息是,进了省队、国家队也并没有让她变得有钱,甚至依然贫穷——这就是无数个虽然过关斩将从学校进入省队、国家队却未能最终走上奥运领奖台的运动员们真实的命运。

夺冠的人只有1个,而选择游泳作为方向却未能夺冠还有很多很多。

你要有多高的天赋和运气,才能争得全球前三?

所以,这虽然有路,但并不是什么好的出路。

【回复】评论区有的同志是读不懂答案,还是不愿意读懂?

我表达的意思是,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你有超群的体育天赋才是走这条路的先决条件,你光是“贫困孩子”还是别在这条路上拼了。

因为对于普通孩子而言,你去一条市场化程度更高德路上,你努力10分有10分的回报,努力100分有100分的回报,总能在梯度分层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生活之路。

而你投身竞技体育这种高度依赖国家投入的行业,如果你做不到顶尖,你就只是“代价”,你很难依赖你的积累在社会谋生,你所有的努力都要被清零,特别你选了冷门项目,就更是如此。

user avatar

家境好的孩子练体育没练出来,还能打通关系去当小学体育老师。家境不好的孩子练体育没练出来,干啥?

user avatar

她虽然是奥运冠军,但她这句话完全可以代表无数农村的孩子。

体育当然是贫困孩子的一条好出路,因为还有无数没有机会和天赋练体育的贫困孩子,整个童年连走出大山的机会都没有。

user avatar

是的,如果你的父母给不了你金钱和背景,如果万一你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是一条非常好的选择。

詹姆斯小时候和妈妈住在美国北部城市辛辛那提的贫民区域。

她妈妈为了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把詹姆斯送去打橄榄球,因为在美国职业橄榄球,非常赚钱,比NBA还要赚。

后来詹姆斯改练篮球,一样赚了很多钱,如果詹姆斯只是普通的读书,现在说不定还住在辛辛那提的那个贫民区域里,这是美国绝大多数黑人的命运。

中国好得多,因为公立好学校比较多,但是现在家境贫寒,越来越难靠高考彻底改变生活条件了;体育绝对是条好路,由其是练田径、举重、体操,对于身高要求并不是非常高,拿不了奥运冠军,也能拿几个省级冠军,退役转型做教练或者老师,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绝对的好选择。

user avatar

全红婵家里有5个孩子,除了保大姐读书外,哥哥当厨师,妹妹也去体校,她则7岁开始学体育,穷人家的孩子“我命不由我”,体育这条路确实不错,但也要看天赋。

全红婵在测立定跳远的时候,身高1.2米的她却跳了1.76米,爆发力极强,教练看中了她,但教练说:

“她不是天才,只是身体条件比普通人好一点,这种苗子并不少,只是她有动力。”

哪有什么天生的“天才少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全红蝉一年一年的苦练跳水,平均每天要跳420次,而这动力来自于改变家庭经济情况的愿望。

穷人家的孩子,加上一点点小天赋,造就了“水花消失术”的天才少女,体育是贫困孩子一条好的出路吗?对于全红婵来说,显然是,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哥哥当厨师才是最正常的出路,毕竟,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