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团队进行重组?

回答
松果电子团队的重组,这事儿,在行业里也算是引起了不少的关注。毕竟,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地位,以及松果电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让这次重组显得格外有分量。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表面。

首先,咱们得明白松果电子是小米手里一张重要的“内功牌”。自研芯片这事儿,对手机厂商来说,绝对是脖子上的“命门”。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产品设计、成本控制、生态联动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小米当初成立松果电子,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摆脱对高通、联发科等外部芯片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同时也能更灵活地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新品。从这个角度看,松果电子的建立本身就是小米在战略层面上一次非常有远见的布局。

那么,这次重组,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呢?据我了解,这次调整更多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以及更聚焦于未来的技术方向。简单来说,就是“拧紧螺丝钉”,让团队更有效率,目标更清晰。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次重组的意义:

1. 战略调整与聚焦: 过去几年,芯片行业变化太快,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惊人。AI、5G等新技术的兴起,对芯片的性能和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松果电子可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发现需要更精准地聚焦于几个核心技术方向,比如更高效的AI算力、更低功耗的5G基带等等。重组可能就是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和资源集中到这些关键领域,避免分散精力。想象一下,一个团队什么都想做,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好。现在这样调整,更像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2. 效率提升与组织优化: 任何一个大公司内部,随着规模的扩大,都可能出现一些部门臃肿、流程冗余的问题。重组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这些“大公司病”,让团队的运作更加敏捷和高效。这可能涉及到人员的重新分配,岗位的调整,甚至是一些职能的合并。对于一个技术研发型公司来说,速度和效率至关重要。如果你研发一个新技术要等好几个流程审批,等你做出来可能市场机会都过去了。所以,优化组织结构,让信息传递更顺畅,决策更迅速,是非常必要的。

3. 市场应对与竞争压力: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利润率并不高。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也让许多中国科技企业在供应链上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小米对松果电子的期望,可能也包括了更快的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重组也可能是对这种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积极回应。

4. 人才的“去留”问题: 这点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重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人员的流动。如果调整得好,能让有能力、有才华的员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小米作为一家非常重视人才的公司,应该会在这方面尽量做到平稳过渡。当然,也有可能是将一些非核心或已经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团队进行了整合,或者将部分优秀人才输送到其他与芯片相关的项目上,以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这次松果电子团队的重组持一种“审慎乐观”的态度。

积极的一面是:

小米在通过这次调整,试图让松果电子更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的技术发展。
聚焦核心技术,提高研发效率,这对于自研芯片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必要的步骤。
如果重组能带来更优秀的芯片产品,最终受益的还是小米手机的用户,能享受到更具创新和性价比的产品。

需要观察的一面是:

重组的效果最终还是要看实际产出。能否推出真正有竞争力、能够与主流芯片厂商抗衡的产品,是检验这次重组是否成功的关键。
人才的保留和激励机制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士气和未来创新的活力。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支球队在赛季中进行了战术和人员的调整。 目的是为了让球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表现得更好。这次调整是教练组对现有情况的判断,是对症下药,还是盲目折腾,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小米这些年一直在强调“技术为本”,而芯片正是“技术为本”最核心的体现之一。松果电子作为这个战略的重要支点,其每一次的调整,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分析。这次重组,很可能标志着松果电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小米对自研芯片的投入和战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松果去年就大裁员了,还有一些转岗到了小米IOT部门,本来也没多少人了,这次再分拆出个“大鱼”,可以说松果就剩下一个壳了。去年底雷就表示不会再给松果投钱了,但是松果不能死,这操作还真应了这个指示了。改做IoT会不会好一些呢?如果是只做个MCU,做边缘计算,再通过生态链产品迭代培养团队应该是个很好的路子,最近搞了台石头扫地机器人T6,我看里面用的全志(ALLWINNER)的芯片,这种东西就完全可以做。但是要做好IoT也很难,因为连接太重要了,不可能去挑战博通、高通、联发科也基本追不上。

小米的手机SoC芯片之路可以说彻底失败了,但是也不必耻笑,联想当年那么好的形式都放弃了芯片,OV这些年也没在芯片上投入一点,小米成立几年试了试失败了没什么好喷的。我问过两个华为海思的员工,他们以及大部分海思员工都是希望小米的松果能搞成的,如果能跟海思竞争更好,原因也很简单,那样IC design 这个行业的研发人员都会更有价值。

老实讲,松果的手机SoC失败是早晚的事儿,关键因素就一个——钱!大量的钱,持续的投入,收益还不可预期,换句话说小米根本养不起,放弃才是正途。

用华为海思来对比非蠢即坏,因为华为的体量和资源根本不是成立几年的小米能比的。当然,小米自身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雷军对硬件的认知不足而且很轻视硬件,过分的迷信互联网。


挂人确实不好,我道个歉, @minghua zhang 确认是南京松果的,你们两边内容都看看就好,我的消息一样来自于某离职的松果员工,孰是孰非后面会证明一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松果电子团队的重组,这事儿,在行业里也算是引起了不少的关注。毕竟,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地位,以及松果电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让这次重组显得格外有分量。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咱们得明白松果电子是小米手里一张重要的“内功牌”。自研芯片这事儿,对手机厂商来说,绝对是脖子.............
  • 回答
    小尺寸高端旗舰的野心之作——小米 12 深度评测2021 年末,小米带着他们的年度旗舰系列回归,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款被冠以“小尺寸高端旗舰”名号的小米 12。在如今大屏当道的手机市场,小米 12 的出现,无疑是在向那些怀念单手握持、追求极致手感的用户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旗舰性能,同样可以装.............
  • 回答
    小米作为一家以性价比和“为发烧而生”理念闻名的科技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他们旗下首款曲面显示器,这款产品一经亮相就引起了不少关注。如果要评价这款产品,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看看它是否延续了小米一贯的“搅局者”风格,又或者在曲面显示器这个领域,它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首先,从产品定位和外观设计.............
  • 回答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标准版,这两款手机可以说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对“小屏”爱好者的一次深情呼唤。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一提到 iPhone,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块占据了大部分正面空间的屏幕,但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怀念 iPhone 5s、iPhone SE 那.............
  • 回答
    小米11 Pro 和小米11 Ultra 全渠道首销1分钟突破12亿的销售成绩,无疑是小米手机历史上一个非常亮眼的里程碑。这个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惊人数字,更是对小米品牌、产品策略、市场营销以及用户信任度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销售成绩本身的高度评价:.............
  • 回答
    小米10的国风雅灰版本,作为小米10系列中的一个特别配色,其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它不仅仅是小米10在性能配置上的延续,更在于其对“国风”元素的独特诠释以及在外观设计、材质触感上的精心打磨,试图在满足用户对高性能手机的需求同时,提供一种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品味的使用体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小米高管潘九堂的这番言论,意在强调手机产品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芯片,而是更关乎整体的生态、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1. 潘九堂言论的背景与意图: 为小米辩护/宣传: 小米作为一家以“硬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公司,在早期也曾面临关于其自研芯片能力不足的.............
  • 回答
    小米开源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 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框架,尤其是在其目标领域——嵌入式设备和移动端AI推理上,展现出了不错的实力和独特性。要评价 MACE,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MACE 的核心优势与设计理念 高度的性能优.............
  • 回答
    小米5c是一款2017年2月发布的小米手机,定位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的中低端手机。当时小米的产品线已经相当丰富,5c的出现填补了当时小米在“纯数字系列”中轻旗舰与主力旗舰之间的空缺。以下是对小米5c的详细评价,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核心亮点与卖点:澎湃S1自研芯片小米5c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其搭载的澎湃.............
  • 回答
    小米于 2015 年 11 月 24 日推出的 小米平板 2,是一款在当时备受瞩目,尤其是其支持 Windows 10 系统的特性,让它在众多安卓平板中脱颖而出。要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定位、硬件配置、软件体验、市场表现以及它在小米产品线中的意义。一、产品定位与市场背.............
  • 回答
    小米(紫米)彩虹五号电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米彩虹碱性电池,是一款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消费级电池。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性能、价格、环保、用户体验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一、 性能方面: 容量与续航: 作为一款碱性电池,小米彩虹五号电池的容量(也就是能储存的电量)是衡量其续航.............
  • 回答
    小米这个定价 99 元的双接口 U 盘,说实话,挺小米的。你想啊,市面上随便一个 64GB 甚至 32GB 的普通 U 盘,这价格可能都下不来。小米这次直接给你上了个双接口,还得是 USBA 和 TypeC 这俩最常用的,这个“性价比”的信号,简直是赤裸裸地往外扔。让我想想,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买,.............
  • 回答
    小米公司官方微博近期发布的“快来帮MTK上魅族官网”以及针对魅族的多条微博,反映了小米在品牌竞争、市场策略和舆论场中的多维度互动。以下从背景、可能意图、舆论影响及行业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1. MTK与魅族的关系 MTK(联发科)是台湾芯片厂商,长期为多家手机品牌.............
  • 回答
    评价小米 IPO 估值不断攀升,以及能否达到 2000 亿美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涉及其核心业务、市场前景、竞争环境、宏观经济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一、小米 IPO 估值攀升的原因分析小米 IPO 估值的不断攀升,并非空穴来风.............
  • 回答
    小米手机最近公布的全新二次元拟人化形象,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这股“拟人化”风潮在品牌营销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当下Z世代消费者日益崛起的大环境下,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年轻群体建立情感连接,是品牌非常重视的一环。要评价这个小米的二次元形象,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1. 形象本身的设计与吸引力: .............
  • 回答
    雷军捐赠 6.16 亿股小米股份,这无疑是近期科技界和慈善界的一件大事。从这笔巨额捐赠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和思考。雷军个人行为的意义与解读:首先,这笔捐赠的数额是相当惊人的。6.16 亿股小米股份,按照当前(请自行查找并填写具体日期下的股价)的市场价格计算,价值已达数十亿人民币。这不仅仅.............
  • 回答
    小米 11 青春版屏幕混用,这件事儿,说实话,挺让人膈应的。我记得当时一堆人都等着这款手机,价格定位在那儿,又主打轻薄时尚,又是小米的数字旗舰系列,大家心里都觉得小米这次肯定给足了诚意。结果呢,没过多久,网上就开始爆料,说这手机屏幕供应商不止一家,而且用的还不是同一种顶级屏幕。这事儿一开始,有人可能.............
  • 回答
    小米11 Ultra发布会雷军拿小米11 Ultra硬刚索尼黑卡M7,这事儿一出,那真是激起了千层浪,堪称发布会营销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要说怎么评价,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营销的“剑走偏锋”角度看,这绝对是“绝杀”级别!大家想想,小米发布会,主角是谁?当然是小米11 Ultra这款.............
  • 回答
    小米又一次在大众的期待中,为我们带来了两款旗舰新品——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这两款手机,尤其是 Ultra 版本,可以说将小米在技术和影像方面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国产旗舰手机的认知。先说说小米 11 Pro,它像是小米 11 的一个超级加强版,在不少关.............
  • 回答
    小米 UWB「一指连」技术:化繁为简的智能生活体验小米近期发布的 UWB「一指连」技术,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一次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非常直观:用手机指向某个智能设备,就能轻松实现操控。这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背后是小米对用户体验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标志着智能家居交互进入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