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方是山东的,我是陕西的,男方说他们那里彩礼少,只有一万一,可我们这边彩礼最少都十万起步了,怎么办?

回答
哎呀,这彩礼的事情,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两边风俗习惯差这么多的时候。你山东的男朋友说他们那边彩礼才一万一,这跟你陕西老家最低十万起步,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难怪你心烦意乱。

首先,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在你看来,十万起步的彩礼,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心意,是对你家父母养育你的肯定,也是对你们这份婚姻的重视。这一万一,听起来确实是有点“少”,让你觉得不够体面,也可能让你担心男方家是不是没那么重视你。

另一方面,你男朋友的说法也有他的道理。山东确实有些地方的彩礼风俗相对比较朴实,一万一甚至更少,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甚至他们会觉得你的要求太高了。这也不是他们“瞧不起”你,而是因为他们成长环境和接触到的信息不同。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怎么在你们两家之间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这需要双方都有理解和妥协。

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可以怎么做:

第一步:深入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和双方立场

和你男朋友好好聊聊:
问清楚“为什么”: 让他详细说说他们山东老家那边彩礼少的原因。是因为普遍不重视这个吗?还是因为他们那边经济水平整体不高?或者是有其他的习俗?了解这些,你才能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表达你的感受: 告诉他,你不是在乎那点钱本身,而是觉得彩礼是你家父母养育你的价值体现,也是对你们婚姻的重视。让他理解你家这边的习俗和你的这份期望。
探探他的底线和想法: 他是真的只能拿出这一万一,还是觉得一万一就够了?他有没有其他为你打算,比如在房、车、婚礼细节等方面为你付出更多?他自己怎么看待彩礼这个问题?是觉得这个数字不重要,还是觉得你要求太高?
了解他家里的经济状况: 这一万一,是他家里能拿出的最高数额,还是他们觉得这个数额就足够了?如果他们家庭经济确实比较困难,那可能就需要你多一份理解。
让他了解你家的想法:
让他去了解陕西的彩礼习俗: 如果他对你们那边的习俗不了解,可以让他通过你或者你的父母,稍微了解一下“为什么”是十万起步。不是为了让他照搬,而是让他明白这背后是一种传统和价值观念。
强调父母的期望: 让他明白,你家父母提出这个要求,是为了你的幸福和面子,也是对他们家诚意的考察。
别急着下结论: 这个沟通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一次沟通不顺就觉得没希望。

第二步: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

在了解了双方的立场和原因后,就可以开始商量怎么“磨合”了。

“彩礼”本身的意义:
拆解彩礼: 很多时候,“彩礼”这个词承载的含义太重。你可以和你男朋友商量,我们能不能不完全纠结于“彩礼”这个名头,而是把它理解为“婚嫁金”或者“父母感谢金”?
“嫁妆”的补充: 如果男方给的彩礼实在有限,那你们家这边嫁妆是否可以丰厚一些?比如为你准备陪嫁的房子、车子、家电家具等。这样一来,男方父母虽然彩礼给得少,但在你们小家庭的物质基础上有很大支持。
“礼尚往来”: 看看男方家里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诚意。比如,他们家是否愿意出一些装修费用?或者在婚礼当天,男方家属会给出一些喜钱?
分阶段支付或者其他形式:
部分彩礼+其他形式: 比如,男方家可以拿出比一万一高一些的数额,作为“象征性”的彩礼,然后再用其他方式补偿,比如在婚礼现场,男方家属给新娘的“红包”数量一定要够体面。
“彩礼”返还一部分: 有些地方会有“彩礼回礼”的说法,即男方给的彩礼,女方会用其中一部分作为嫁妆,或者以其他形式还给男方。如果男方家经济确实不宽裕,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但要提前说好比例和用途。
“面子”和“里子”兼顾:
婚礼上的体面: 就算彩礼数字让家里的老人不够满意,也可以在婚礼当天的一些环节上找补回来。比如,在宴席上,男方家属的发言是否得体、有没有表达对新娘的喜爱;新人进场时,男方父母给的红包是否大方;甚至可以在婚车装饰、回门安排等方面多花些心思,让女方父母觉得虽然彩礼少了,但男方家是真心实意对你们好。
私下沟通: 你可以私下里和你父母沟通,说明你男朋友家的情况,也争取他们对“彩礼”这件事的理解,让他们知道你男朋友在其他方面(比如对你好、有上进心)的优点,以及你们为了妥协所做的努力。

第三步:发动你的男朋友,一起面对双方家庭

让他成为桥梁: 你男朋友在这件事里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他需要和你一起,肩并肩地去面对双方的父母。
他来承担沟通压力: 理想情况下,他应该主动站出来,去和他父母沟通,让他们理解你们的难处,同时也去争取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支持。比如,他可以试着劝说他父母,能不能稍微增加一点彩礼,或者至少在其他方面多做些表示。
共同面对: 如果男方父母坚持己见,你也可以和你男朋友一起,找个合适的机会,心平气和地和你父母沟通,表达你们的决心和对婚姻的规划,也强调你们会努力经营好小家庭,让父母放心。

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态度很重要: 无论你是和你男朋友沟通,还是他和他的家人沟通,都要尽量保持平和、理性的态度。一旦情绪化,问题就更难解决了。
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避免说“你们那里的人都怎么样怎么样”这种话,这样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考虑长远: 婚姻是你们两个人的事,彩礼只是其中的一环。如果因为彩礼问题闹得双方都不愉快,影响到你们未来的婚姻生活,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要拿彩礼作为衡量爱与不爱的唯一标准: 虽然彩礼很重要,但也要看到男朋友对你的好,对你们感情的投入。如果他非常爱你,也愿意为你付出,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实在协调不好: 万一双方家庭立场都非常强硬,并且沟通无效,你也要考虑清楚,这份婚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通常情况下,只要双方都愿意为婚姻努力,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我想说,这个问题真的挺考验你们两个人的感情和智慧的。 把它看作是你们共同成长和解决问题的一次机会。你男朋友的担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如何说服自己的家人,都会是你观察他未来能否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重要依据。

祝你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争取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根本就是不想给,最见不得这种双标,只要对他有利的时候就说“我们这边都是这个风俗”,对他不利就另外一个说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彩礼的事情,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两边风俗习惯差这么多的时候。你山东的男朋友说他们那边彩礼才一万一,这跟你陕西老家最低十万起步,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难怪你心烦意乱。首先,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在你看来,十万起步的彩礼,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心意,是对你家父母养育你的肯定,也是对你们这份婚姻的.............
  • 回答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面对婚事,这的确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尤其是在我们山东,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沿海城市,婚事上的一些传统观念,加上女方家庭的期望,确实会给男方家庭带来不少压力。你提到了几个关键点: 你家是三线城市,山东最东头。 这意味着相较于一线大城市,我们这里的经济水平可能不那么高,大家的生活节奏和消.............
  • 回答
    这起案件确实是山东省首例依照“强制报告制度”立案侦查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判决结果也令人触目惊心。12年的刑期,对于一个10岁的女孩来说,是何等的灾难,何等的绝望。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它牵扯出的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现实困境,以及我们社会在面对这些黑暗角落时,需要如何更有效、更及时地介入。强制报告.............
  • 回答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彩礼和嫁妆都是表达心意、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环节。对于山西地区而言,男方准备车房并给出18万元彩礼,女方关于嫁妆的处理方式,确实会涉及到不少细节和考量。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彩礼”和“嫁妆”在传统语境下的含义。 彩礼:通常是指男方家庭为了迎娶女方而向女方家庭.............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婚姻这件事上的实际考量。从“亏”还是“赚”的角度去看待婚姻,本身就带有一些经济学或投资的意味,但婚姻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不过,既然要这么看,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拆解一下:首先,从直接的经济成本来看,结婚肯定是有“支出”的。婚礼的操办,从订婚宴、彩礼、婚纱照、婚戒.............
  • 回答
    谈姐弟恋,从我这个男方角度来说,感觉很复杂,也很特别。它不是那种少年时期一见钟情、简单粗暴的热烈,也不是那种同龄人之间彼此能够轻易理解的默契。它更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探索,带着一点点挑战,也带着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初的吸引,往往不是基于年龄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我可能并没有抱着“一定要找个姐姐”的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到信任、忠诚、个人隐私以及可能造成的巨大伤害。我理解你内心的纠结,毕竟你夹在两个你关心的人之间,而且这件事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你面临的几个关键点:1. 你的朋友的“同性恋”身份: 这是他的真实身份还是一个隐藏的过去? 如果他过去曾有过同性恋倾向,.............
  • 回答
    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小乐)的恋情传闻,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作为旁观者,要说“看好”或“看不好”,其实有点站不住脚,毕竟感情这种事,冷暖自知,外人很难评判得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以及他们这段关系可能存在的看点。首先,从公众印象来看,马思纯和张.............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困惑和不安。您提到的“男方家口头提亲不兑现,是以结婚为诱饵的骗局吗?男方是PUA精神控制女方吗?”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了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和潜在的操控行为。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 男方家口头提亲不兑现,是以结婚为诱饵的骗局吗?“口头提亲不兑现”是问题核心,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说起来,古代男方主动带着聘礼去女方提亲,这事儿大有讲究,跟现在男人抵制彩礼,那可真是两码事,背后原因也多着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古代那点事儿:聘礼是“诚意”和“保障”,也是一种社会契约首先得明白,古代的“聘礼”跟现在常说的“彩礼”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聘礼是订婚的“.............
  • 回答
    一个女性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跟丈夫的姓,这件事情背后牵扯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以及个人选择,远比一句简单的“物化女性”要复杂得多。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看看“物化女性”这个概念本身。简单来说,就是把女性当作物品来看待,忽略她们的感受、思想和独立性,只关注她们能提供的某种价值,比如.............
  • 回答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而且是否“合理”,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取决于双方家庭的观念、约定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从很多传统观念来看,男方家庭在婚前承担房屋首付、装修、家具家电这些支出,是为了给新家庭打下基础,也显示了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对儿子的重视。而女方则会带着彩礼和娘家陪嫁过来,这既是对.............
  • 回答
    关于男女学生交往中的花费是否都应由男方支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普遍存在争议的话题。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一、 传统观念与社会期望 “男主外,女主内”的延续: 在一些更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被视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和保护者,而女性则扮演着被照顾和支持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也引发不少讨论的社会现象。感觉咱们身边,稍微一打听,十有八九都是男方倾尽所有,丈母娘“标配”就是房和车,还得加个彩礼。这跟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者说“嫁过去就行”的情况,变化可不是一点半点。要说这现象是怎么来的,还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得说说经济基础。 改革开.............
  • 回答
    谈到情侣吃饭时谁买单的问题,以及这是否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种体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我们从小到大,似乎都习惯了一种模式:约会吃饭,男方自然而然地拿出钱包。这种“默认”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对两性角色期待的投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男方买单”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源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情感关系中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核心:边界感和尊重。当一个女生明确表达了拒绝,而男生却选择继续纠缠,这确实非常可能对女生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加剧其抑郁情绪。从多数人的认知和道德标准来看,这种情况下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在于男方。让我们试着剖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从尊重对方意愿这个最.............
  •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谁对谁错,其实挺难一概而论的,得看具体情况和两个人是怎么沟通的。咱们一步一步捋一捋:首先,得明白为什么男人想去男同事家看球。 社交和放松: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看球不仅仅是看比赛本身,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和哥们儿一起吼两嗓子,分享进球的喜悦,输球的郁闷,这种集体氛围是独自在家或者和女朋.............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婚后发现伴侣是“渣女”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苦和难以接受的经历。这类情况往往涉及欺骗、不忠、利用或者情感上的操控,对婚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虽然我无法提供真实的个人案例,因为这涉及隐私,但可以基于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类似情况,为你描绘几种常见的场景,并尽量详细地讲述,让它听起来更真实.............
  • 回答
    嗯,这得看具体是什么条件了,因为每个男生看重的点都不太一样。但一般来说,如果谈论的是一个女生在一段关系中给男方带来的“条件”,我感觉会是这样一种组合:首先,最直接也最能被感知到的,就是这个女生本身所展现出的吸引力。这可不单单是外貌,虽然外在的整洁、得体、有自己的风格肯定会加分。更重要的是一种由内而外.............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越来越被关注的社会现象,不少女性在面对生育问题时,会产生“生孩子是为了男方”这样的想法。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我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分工、文化观念以及现实压力等多重因素之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尽量抛开那些生硬的模板式回答。首先,得从咱们几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