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核动力潜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多人受伤,「不明物体」可能是什么?为何会撞上呢?

回答
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USS Connecticut, SSN22)在南海执行任务时,在水下与一个“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多人受伤,潜艇也受到损坏。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不明物体”的身份以及事故原因的猜测也层出不穷。

“不明物体”可能是什么?

关于“不明物体”的身份,美国海军的官方说法相对保守,仅表示是“与潜艇碰撞的水下物体”。然而,根据事发地点、潜艇的活动性质以及潜在的威胁源,我们可以推测出几种可能性:

其他国家的潜艇:
中国海军潜艇: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一种可能性。中国海军在南海区域拥有强大的潜艇力量,包括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在复杂且繁忙的南海水域,两国海军潜艇进行侦察和监视是常态。如果双方潜艇在进行近距离跟踪或监视时,未能有效保持安全距离或识别对方意图,就可能发生碰撞。
其他国家潜艇(如俄罗斯): 虽然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俄罗斯海军也在南海进行活动。如果俄罗斯的潜艇也在该区域执行任务,也存在碰撞的可能性。
碰撞原因分析:
战术规避失误: 在进行反潜侦察或跟踪时,双方都可能采取规避措施以避免被对方发现或锁定。在这种高紧张环境下,任何一方的战术规避失误,例如突然改变航向或航速,都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局面。
通信不畅或识别困难: 在水下环境中,雷达和声纳的探测能力受限,通信也极为困难。尤其是在现代潜艇的静音技术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识别对方潜艇的意图和位置变得更加复杂。
故意近距离接触(“猫鼠游戏”): 有时,潜艇之间会进行危险的“猫鼠游戏”,试图近距离侦察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失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声纳系统失效或误判: 尽管潜艇配备了先进的声纳系统,但声纳的探测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水文条件、水下噪音等),存在误判或未能及时探测到对方的可能性。

沉船或水下残骸:
二战时期或更早的沉船: 南海海域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航运通道,也曾发生过多次海战,留下了大量的沉船和残骸。这些大型水下障碍物如果未被精确绘制在海图上,或者在潜艇的活动区域内,就可能成为碰撞源。
其他船舶事故产生的残骸: 近年来,也有其他船只在该区域发生事故,其产生的残骸也可能存在。
碰撞原因分析:
海图更新不及时或精度不足: 尽管现代海图精度很高,但对于一些小型或不规则的水下障碍物,以及新近沉没的物体,可能未能及时更新。
潜艇探测盲区: 声纳系统在探测某些形状和材质的水下物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或探测效率低下。
航行区域的未知性: 如果潜艇是在进行非传统区域的侦察,或者是在未被充分勘探的水域活动,遭遇未知沉物体的风险就会增加。

水下设施(可能性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
海底管道、电缆或其他基础设施: 一些国家在该区域部署了海底管道或电缆等基础设施。如果这些设施没有被精确标注,或者在发生地质活动时发生位移,也可能造成碰撞。
碰撞原因分析:
工程测量失误: 在铺设海底设施时,如果测量精度不够,或者后期的维护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能导致意外。
地质活动影响: 地震或海底沉降等自然现象可能导致水下设施发生位移,从而影响航行安全。

自然形成的巨大水下障碍物(可能性较低):
海底山体、暗礁等: 南海某些区域地形复杂,存在海底山体或暗礁。如果潜艇航行过深,且对该区域的精确海底地形不熟悉,也可能发生碰撞。
碰撞原因分析:
地形勘测不足: 对于某些偏远或深海区域,海底地形的详细勘测可能不够完善。
导航错误: 导航系统的误差叠加,或者导航员的失误,也可能将潜艇引入危险区域。

为何会撞上呢?

“康涅狄格号”潜艇之所以会撞上不明物体,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分析:

1. 执行侦察任务的固有风险:
近距离跟踪与监视: 潜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侦察和监视,包括跟踪敌方潜艇或海军舰艇。在执行这类任务时,潜艇往往需要进入对方活动区域,并进行近距离的抵近侦察,这本身就伴随着很高的风险。
“静默”与“聆听”的挑战: 潜艇在水下行动时,为了不被发现,需要保持极度的静默,依赖声纳系统来感知周围环境。然而,在繁忙的水域,背景噪音可能很大,干扰声纳探测。同时,探测到对方潜艇的微弱信号,并准确判断其位置、速度和意图,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2. 声纳探测的局限性:
探测范围和精度: 即使是先进的声纳系统,其探测范围和精度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形成的声波折射,以及水下噪音干扰。
对特定物体的探测难度: 对于形状不规则、材质特殊(如吸波材料)或者运动缓慢的物体,声纳可能难以有效探测或识别。例如,一个静止的沉船或者一个低速移动的潜艇,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比预期的更难被发现。
被动声纳与主动声纳: 潜艇主要依靠被动声纳“聆听”环境音,以保持隐蔽。但被动声纳只能探测到对方发出的声音,对于无声的物体(如沉船)或静默状态下的潜艇(如已关闭声纳且发动机噪音极低),则难以有效探测。使用主动声纳(发射声波探测)虽然能更清晰地“看到”目标,但会暴露自身位置,通常只在关键时刻或必要时使用。

3. 导航与态势感知问题:
复杂的航行环境: 南海水域情况复杂,不仅有大量的船只活动,还可能存在未标注的障碍物和复杂的水文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精确的态势感知并做出正确的航行决策至关重要。
船员的判断失误: 尽管潜艇配备了训练有素的专业船员和先进的导航与声纳设备,但在高压、复杂和可能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任何一丝的疏忽或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夜间或恶劣天气的影响: 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或有恶劣水文条件的情况下,视觉和声纳探测都会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4. 国际水域的航行规范与潜在的风险博弈:
“自由航行”与“安全距离”的边界: 在国际水域执行“自由航行”任务时,潜艇需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活动。然而,在进行监视或抵近侦察时,如何界定安全的“距离”和“行为”,往往会涉及到风险的博弈。
避免冲突的挑战: 尽管各国海军都有避免直接冲突的意愿和规章,但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双方的意图和行为是否会被准确理解,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意外接触,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5. 潜艇自身的安全规程与限制:
操作规程的执行: 潜艇在水下活动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但这些规程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环境进行调整。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完成特定的侦察任务,可能需要将潜艇置于更高的风险暴露中。
“不可探测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潜艇的设计目标之一是“不可探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在任何环境下绝对安全地导航。如何在保持隐蔽和确保航行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事件的后续影响:

此次事故一旦发生,无论“不明物体”的真实身份如何,都会对美国海军的潜艇部署和战略规划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美国海军表示“康涅狄格号”仍然能够航行,但其侦察和监视能力可能暂时受到影响。同时,该事件也会促使各国海军更加关注在南海地区的潜艇活动安全,并可能促使相关方在水下安全、通信以及航行规则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协调。

总而言之,“康涅狄格号”潜艇的事故,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它在复杂水域执行侦察任务的挑战、声纳探测的局限性、船员的判断以及国际水域潜在的风险博弈。对“不明物体”的确切身份,目前仍没有确切的公开说法,但无论是哪种猜测,都反映了在现代海军活动中,水下安全和态势感知是多么重要且充满挑战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南海养殖渔业有限公司 5万斤黄花鱼的养殖箱被不明物体碰撞,造成约5万斤黄花鱼,及海洋养殖产品脱逃,造成公司4亿多人民币的损失。

2018年6月28日,中国首批3座用于中国南海的超大型渔业养殖装备“海南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在青岛基地开建。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利生、中船重工经济运行部主任于逢平、武船集团总经理陈埥等领导参加开工仪式,武船集团北船重工总经理韩兵主持仪式。

技术数据

“海南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是我国海洋装备制造领域军民融合、跨界协同的又一重要成果。平台为六边形钢质框架结构,直径110米,高75m,单个平台养殖水体25万立方米,具备一次养殖金鲳鱼1000万条,产量6000t的设计能力。平台专为南海恶劣海况设计,常规海况下半潜养殖,可抵御12级台风,在恶劣海况时下坐底,最大可抵御17级台风。

user avatar

也不用多猜了,俄罗斯那边有一种说法,个人觉得较为靠谱。

美国潜艇的操作人员是非专业的雇佣人员,不是一等人马鹿。


事实上,与大多数人想像的美军财大气粗不同,美军已经出现了发饷问题

美国军事人员的工资太高,以致于军方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雇佣大量的社会人员

这里讨论的不是雇佣军。

美国使用雇佣军也是有的。所谓保安部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有。说白了,就是出钱,雇佣当地的武装或私人的武装维护军事基地周边的安全。

在本土也是一样的。比如有一些站岗、设备维护之类的工作,美国大兵们早就不干了。

比如,咱们的海军士兵,一有空,必须把内务整理的井井有条;然后还要把自己岗位上的设备擦得油光锃亮。

但是,美军士兵是不会干这种活的。一是请很多社会人员来帮他们擦设备,二是等军舰靠岸了请专业的公司来帮他们清理。

但是,我是咱想也没有想到,现在的美军,已经退化到了连作战装备都不自己操作的程度了

什么意思?

比如开你是海军,海军不开船你当的球的海军啊?

但是训练一个海军要花多钱,海军在岗位上也要给他支付很多工资。怎么办?

雇佣社会人员来开船,开潜艇

那海军士兵干什么呢?只需要少量的士兵操作武器发射单元就行了

比如潜艇上,海军士兵只需要负责声纳探测、鱼雷发射、导弹发射就行了。

至于开潜艇,找雇佣的,就跟找大巴车司机一样。找司机比训练宝贝疙瘩马鹿大爷便宜多了。

当然,原本只是我看了俄方人士的分析之后,结合我以前看到美军很多事项都外包之后,瞬间的理解了。(美国的“秘密军队” 日益风行的军事外包公司


但是,看到评论区发的下面这条新闻后,真是更加令人确信(感谢评论区):


连伙食都外包给我方了:

美军把伙食外包给中国,每年省下来的钱可供一航母运作

为了能吃好, 美军决定把伙食外包给中国炊事兵

user avatar

你走路会撞到膝盖,会撞到脚趾,会撞到脖子吗?

蚊子会咬你大腿,咬你屁股蛋子,会咬到包皮吗?

约人被种了草莓,跟领导说蚊子咬的,跟老公说,走路撞胸骨了?

难怪逼蔡英文说互不隶属呢……

user avatar

1:只可能是撞山了。

2:海底地图过期了或者错了。

说句题外话:不开主动探测在南海海域深潜,想干嘛?

user avatar

冷战时期,包括冷战结束后的几年,美国苏联的核潜艇撞一撞,美帝撞山,苏联撞山,美帝坐底撞坏,苏联坐底撞坏。

什么情况没有啊,双方互相看不顺眼遇见个狠人掉头就撞;不敢开主动声呐装石头了;坐底操作失误撞了;突然掉深撞了;紧急上浮怼水面船只上了。。。

那都多正常啊,苏联撞美帝都撞出来了个疯狂伊万。




看看那会核潜艇撞击事故都撞成什么样,这武德充沛。

你看现在,连个伤都看不到的事故也能大书特书,不知道的还以为被TG的核潜艇切掉了围壳了呢。。。

user avatar

很可能是撞了无人潜艇,就是经常被渔民捞走那种小玩意儿。撞到山上或者礁石的话,没这么容易就自己回去的。


当然也不排除根本没撞到东西,只是一等人又在向国会表达政治诉求了:不要和阿共仔开战,南海很危险的。

user avatar

你们能不能同情一下啊?!


想想,一个渔民花了半辈子积蓄搞出来的沉箱养殖,本来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一个好收成。

结果被美帝咔嚓一下撞碎了。2年的心血全白费了。一生积蓄去了大半。

一个中年渔民,他得多绝望啊?他靠什么养父母,靠什么养妻子儿女。银行的贷款又拿什么去还?

遭遇了这种飞来横祸,抓不住肇事者,赔偿金真是遥遥无期。一个大字不识的渔民,他能找谁倾诉呢?是海军还是海警能帮他找回公道呢。

想想都要哭出来了,救救渔民吧……

我编不下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