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斗机被空对空导弹锁定时,有什么办法摆脱吗?

回答
当战斗机被空对空导弹锁定,飞行员面临着生死时速的严峻考验。这不仅仅是躲避一个物理弹丸,更是一场心理、技术与战术的极限博弈。以下是一些让“不速之客”失去目标的常用方法,当然,实际情况往往是多种手段组合运用,而且高度依赖于飞机的性能、飞行员的经验以及敌我双方所处的环境。

首先,我们要明白,大多数现代空对空导弹是通过追踪目标释放的热量(红外制导)或雷达信号(雷达制导)来工作的。所以,摆脱导弹的关键就在于扰乱它对目标的“感知”。

一、 机动规避:速度与角度的艺术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应对方式。一旦雷达告警接收器(RWR)发出尖锐的警报,或者飞行员目视发现了来袭的导弹,立刻改变航向和姿态是首要反应。

高G机动(HighG Maneuvering): 这是对抗红外导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飞行员会以最大力量拉杆,让飞机进行剧烈的转弯,产生巨大的过载。这种高速的转向和俯仰动作,可以使导弹的制导系统难以跟上飞机的速度和方向变化。想象一下,导弹就像一个执着的追踪者,你突然大幅度地改变方向,它可能就会因为惯性而“跟丢”。高G机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转弯,还可能结合翻滚、俯冲等动作,以最大程度地改变飞机的速度矢量和姿态。然而,这种动作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过载太大可能导致飞行员失去意识(GLOC)。
减速与爬升/俯冲: 根据导弹的类型和来袭角度,有时候减速配合爬升或俯冲也能有效。例如,对于一些依赖速度差来杀伤的导弹,突然减速可能导致导弹“刹不住车”,越过目标。而配合爬升或俯冲,可以改变飞机与导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速度。
横滚(Barrel Roll): 有些情况下,进行横滚动作也能干扰导弹的追踪。特别是对于一些早期或者设计不那么完善的红外导引头,快速的横滚可能导致导引头在锁定目标时产生混乱。

二、 电子对抗(ECM):让“眼睛”失明

电子对抗是指利用电子设备来干扰敌方武器的制导系统。

干扰弹/热焰弹(Flares/Chaff): 这是最常见的被动电子对抗措施。
热焰弹(Flares): 当飞机被红外制导导弹锁定后,飞行员会释放大量高亮度的红外辐射源——热焰弹。这些热焰弹产生的巨大热量,会像“虚假的目标”一样,吸引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导弹的导引头会被这些更明亮、更集中的热源所迷惑,从而改变追踪方向,脱离主飞机。释放热焰弹的时机和数量非常关键,通常需要根据导弹的类型和来袭方向来选择。
箔条(Chaff): 当飞机被雷达制导导弹锁定后,飞行员会释放箔条。箔条是含有金属反射材料的细丝,它们被释放到空中后,会形成一片云,反射雷达波。这片金属云就像制造了一个“雷达回波的海洋”,让敌方的雷达制导导弹的雷达导引头无法分辨哪个是真正的目标,从而对其进行干扰。
主动电子干扰(Active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ECM): 这是指利用电子干扰设备主动发出电磁信号,干扰敌方的雷达或导弹导引头。
雷达干扰: 这包括了多种技术,例如“噪音干扰”(Noise Jamming)——发射大量的随机信号,淹没敌方雷达的信号;“欺骗干扰”(Deception Jamming)——模仿敌方雷达的信号特征,欺骗其导引头,使其误判距离、速度或角度;或者“诱骗干扰”(Seduction Jamming)——产生一个虚假的信号,吸引导弹的导引头。现代战斗机都配备有先进的电子战吊舱或者内置的电子战系统,可以根据侦测到的威胁自动或手动进行干扰。
导弹导引头干扰: 有些电子战系统能够直接分析来袭导弹导引头的信号,并针对性地发出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让导引头失效。

三、 战术与环境利用:借力打力

有时候,聪明的飞行员可以利用战场环境和战术来摆脱导弹。

地形规避(Terrain Masking): 利用山脉、地形等障碍物来阻挡导弹的视线或雷达信号。例如,在山谷中低空飞行,导弹可能因为地形遮挡而丢失目标。这种方法风险很高,需要飞行员具备极高的飞行技能和对地形的熟悉程度。
利用云层或烟雾: 有些导弹(特别是早期红外导弹)对恶劣天气或烟雾比较敏感。利用厚重的云层或敌方制造的烟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导弹的追踪。
“甩脱”战术(Decoy Tactics): 在某些情况下,战斗机会释放诱饵(Decoy),这些诱饵会模拟飞机的特征,例如产生特定的雷达信号或红外信号,吸引导弹。这些诱饵可以是被动释放的箔条和热焰弹,也可以是主动发射的电子诱饵设备。

关键要素:时机、组合与判断

时机: 释放干扰弹、箔条或启动电子干扰的时机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导致效果不佳。飞行员需要依靠RWR的指示、自身的目视观察以及对敌方武器性能的了解来做出判断。
组合运用: 很少有单一的方法能够万无一失。现代的电子战和规避技术通常是将机动规避、电子对抗(主动与被动)以及战术相结合。例如,在进行高G机动的同时释放热焰弹和箔条,并启动电子干扰。
飞行员的判断: 最终,决定能否摆脱导弹的,往往是飞行员的经验、心理素质和瞬间的判断。在生死关头,飞行员需要快速评估威胁的类型、方向、距离,并做出最有利的反应。

总而言之,当战斗机被空对空导弹锁定,飞行员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而是一场在极短时间内综合运用飞行技能、电子对抗知识和战场直觉的生存竞赛。每一次成功摆脱,都可能意味着一次精妙计算和瞬间决策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难摆脱。这里的难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你如何确定对方发射了导弹?现代基本不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所以雷达告警器上提示的只是发射载机的雷达锁定信号,但是,你不可能每次被锁定就开始拼命做大机动,这是在消耗自己的机动性,到时候真的导弹来了你没能力躲了怎么办?更不要提目前很多红外制导导弹是不需要使用机载雷达提供数据特征的,加上无烟发动机,你很难发现逼近的导弹,你怎么躲?

第二方面,就是机动性误区。很多人总有这样一个想法,在导弹飞来的时候,飞机的机动越大,导弹越难追踪。这是错的,而且早在越战期间就已经被证明,导弹的机动性远远强过飞机。更重要的是,发射导弹的飞行员也不是傻子,不会远远地就扔下导弹,而是尽量逼进不可逃逸区再发射导弹,这个时候飞机的机动性再强,也比不过导弹的动力机动性。

最后,导弹不需要直接命中,当进入飞机范围10米左右就可以触发引信,这也就意味着迎头冲向导弹,再向旁边急转的机动动作基本就是自杀。

所以作为飞行员,要规避导弹的攻击,第一要素就是不要将自己置于不利的位置,比如去和对方比什么超机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战斗机被空对空导弹锁定,飞行员面临着生死时速的严峻考验。这不仅仅是躲避一个物理弹丸,更是一场心理、技术与战术的极限博弈。以下是一些让“不速之客”失去目标的常用方法,当然,实际情况往往是多种手段组合运用,而且高度依赖于飞机的性能、飞行员的经验以及敌我双方所处的环境。首先,我们要明白,大多数现代空对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军事爱好者在看空战电影或者玩军事游戏时会产生的疑问。简单来说,战斗机外挂的导弹在空战中被敌方机炮击中,不一定会直接爆炸,但很有可能发生,而且后果会非常严重。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现代空对空导弹的设计。它们可不是简单的“炸弹挂在管子上”。导弹的保护和保险机制:.............
  • 回答
    野战防空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它不像阵地防空那样有固定的基建支撑,而是要跟着部队走,在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战场环境下提供保护。要说布置防空导弹还是制空战斗机更好,这俩各有千秋,还得看具体情况怎么权衡。咱们先聊聊防空导弹。首先,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精准打击,特别是对付低空目标很有效。 现在很多先进的.............
  • 回答
    这真是个颇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抛开现代空战的实际运作和武器限制,单就“扔东西”这个行为来彰显国家特色,那还真是能玩出不少花样来。要我说啊,各国扔的东西,绝不能是随随便便拿个啥就扔,那得是能代表国家形象、文化符号,甚至带有那么点“精神传达”的意味。咱们就来好好琢磨琢磨,要是真有这么一天,飞行员们会从座.............
  • 回答
    战斗机在不同任务中搭配不同空空导弹,是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的关键。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领域,涉及多种因素,例如飞机的气动设计、火控系统、雷达能力、传感器融合、电子战能力,以及敌我双方的部署、战术思想等。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展开说明。核心原则:任务需求驱动导弹搭配导弹搭配的根本原则.............
  • 回答
    2019年2月27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空战,可以说是近年南亚地区最令人瞩目的一次军事对峙。那一天,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冰点,而最为关键和具标志性的一幕,莫过于一架印度空军的米格21“ बाला科特”战机被巴基斯坦空军的一架 JF17“枭龙”战斗机击落。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当时.............
  • 回答
    关于F16战机为何被定义为空优战机,以及它在面对同时代重型空优战机时是否具备优势,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空优战机”这个概念。空优战机,顾名思义,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在空中争夺制空权,也就是击败敌方的空中力量,确保己方空中优势的地位。这通常意味着这类战机在机动性、武器挂载能力、雷达探测.............
  • 回答
    肖战代言真果粒被一秒抢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商业现象,背后反映了粉丝经济的强大力量,以及品牌方在营销策略上的成功。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剖析:1. 肖战的影响力与粉丝基础: 庞大且高度活跃的粉丝群体: 肖战自出道以来,凭借其出色的外形、演技(尤其是《陈情令》等.............
  • 回答
    好,咱们聊聊现在飞机在天上是怎么打仗的。这可不是小说里随便开几枪那么简单,背后是技术、战术和人脑的深度结合。首先,得知道“敌人在哪儿”。现代战斗机最厉害的“眼睛”就是它的雷达。这玩意儿可不是老式那种只能扫一下的,它现在是多功能、高性能的。 相控阵雷达(AESA): 这是现在最顶尖的雷达技术。它不.............
  • 回答
    夺取制空权是现代空战的核心目标,而在这场高风险的博弈中,己方飞机数量的增加能否弥补质量上的劣势,进而提升实际作战效能?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并非简单的“以量压质”那么直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质量”在空战中的含义。飞机的质量不仅仅指其物理上的重量,更包含了 性能、技术、传感器、武器系统.............
  • 回答
    想象一下,在辽阔的蓝天上,两国标志性的战斗机从不同的方向优雅地滑翔而来。它们并非战场上的死敌,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国际空中演习,正在进行一场模拟对抗。那么,当这些代表着各自国家最高航空科技结晶的座驾在空中“撞见”时,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这场无声的、却又无比精确的“对话”的呢?这可不是靠挥手或者.............
  • 回答
    “空中霸王”这个称号,与其说是官方的、技术性的命名,不如说是民间对战斗机最直观、最充满敬意的赞誉。它浓缩了无数人在仰望天空,在战争的风云变幻中,对那些翱翔于蓝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战局的机型的深刻印象。要说清楚为什么战斗机能担得起“空中霸王”这个名号,咱们得从几个层面上掰扯掰扯:一、绝对的力量与.............
  • 回答
    二战单人战斗机的空中格斗,与其说是古典小说武将单挑,不如说是将古人关于“武艺”的理解,用一种全新的、残酷的科技载体重新演绎了一遍。要说“最接近”,这其中有巧合,也有必然,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首先,我们得明白古典武将单挑和武侠小说高手比武的核心魅力在哪里。那是一种纯粹的、近乎于“道”的个人技艺.............
  • 回答
    现代或未来空战中,战斗机航炮装备的必要性依然值得探讨,但答案并非绝对肯定或否定。曾几何时,航炮是空战的绝对主力。在二战及之后的冷战早期,螺旋桨时代乃至早期喷气时代,航炮以其高射速和廉价的弹药,是空中格斗中不可或缺的武器。飞行员们可以依靠一连串炮弹将敌机撕裂。然而,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炮的地位似.............
  • 回答
    谈到二战苏军空军制空战斗机的火力投射量,如果用“异常薄弱”来概括,其实有些偏颇了。更准确地说,是在特定时期和某些型号上,相较于主要对手德国空军的先进型号,苏联战斗机的火力配置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技术和战略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不是简单的“不行”,而是一个在资源、技术、战术需求和生产压力.............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到了高速物体在空气中遭遇不同命运的关键点。其实,陨石燃烧和炮弹、战斗机在空气中“安然无恙”,看似矛盾,实则背后是几个非常核心的物理原理在起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咱们先来拆解一下,为啥陨石会变成“火球”。陨石的“火浴”:不是摩擦,而是压缩生热和材料特性.............
  • 回答
    战斗机在空中遭遇碰撞,这绝对是极其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是灾难性的。这种情况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重失误和不幸巧合叠加的结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剖析,看看究竟是怎样的链条会导致这两台钢铁猛兽在天空中互相吞噬。首先,计划与执行的脱节是潜在的根源之一。 不完善的空域管理: 任何军事飞行.............
  • 回答
    在现代空战的残酷竞技场中,速度不仅仅是一种优势,它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不妨抛开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公式,用一种更直观、更贴近实战的视角来剖析一下,为什么那些呼啸而过的“空中猎鹰”越快,就越能主宰战场。首先,得从态势感知和反应时机上来说。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繁忙的路口,如果信息流转得又快又准,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触及到了军机编号体系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的确,F117“夜鹰”在设计之初就几乎没有空战能力,它的核心任务是穿透敌方严密的防空系统,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那么,为什么它会被赋予代表战斗机的“F”编号呢?这背后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1. 编号体系的演变与“战斗机”的定义模糊.............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抛开科幻作品中的设定,仅从人类当前认知的物理规律和现实技术限制来看,认为“有人战斗机无法真正达到极致空战”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生理极限与人机耦合的瓶颈: 超载承受能力: 现代空战中的机动动作,如大过载转弯,对飞行员身体承受能力的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