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西方的发达起源于三角贸易,西方人通过把黑奴运到美洲种地,把低端生产外包了出去,这样欧洲本土就可以供养更多的脱产城市人口,加速文化发展。
美洲的农民再怎么被压迫也打不回欧洲本土来,而且新开拓的美洲大陆容纳了大量欧洲破产农民,延缓了马尔萨斯镰刀的到来,所以西方可以大幅提高压迫度加快原始积累。
中国几次资本主义萌芽都被农民战争打断了,因为自然状态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实在是太残酷了,破产农民多了必然要起义。没有大西洋挡着,也不能把破产农民流放到别的大陆,城里的潜在资本家们必然要被挂墙头。民国的原始积累也是以挂墙头告终,后来苏联的156项工程对于中国的原始积累帮助很大。
通过三角贸易运回来的金银,扩大了欧洲的货币总量,促进商品贸易发展。中国是个贵金属贫乏国,长期因为缺乏货币严重制约贸易发展,宋朝被逼的都用铁钱了,又重又大。西班牙后来用从美洲抢来的金银换了很多中国的商品。中国被称为白银黑洞也是因为货币总量严重小于经济规模。
三角贸易需要的航海技术还促进了欧洲的科技发展,欧洲人航海的时候发现需要研究天文学以确认航路,于是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翻译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后来又解释成阿拉伯人是两千年前从希腊抄来的,所以我们本质上是再发现老祖宗希腊人的成果(先不说希腊人算不算日耳曼野蛮人的祖宗),这叫“文艺复兴”。
但是有脑子想想都知道,阿拉伯人不可能把他们自己用不到的知识保存2000年,用的到的知识不可能2000年不发展。实际上宋朝开始阿拉伯人一直是印度洋-南海航线上的主要商人。
虽然历史被西方人扭曲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蛛丝马迹的,比如代数(algebra)就是个阿拉伯词,还有algorithm等等,al开头的英文词基本都来自阿拉伯,都是学术词汇。
因果关系反了……
殖民掠夺的时代,是因为当时西方的科技和商业(相对世界上其他地区)发达,所以西方才有能力去殖民掠夺,而不是因为殖民掠夺,西方才有的科技和商业发达。
就算是几百年前,想欺负弱国和弱小民族,至少前提得是自己是强国,不然为什么历史上我们只看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种殖民国家远涉重洋去掠夺拉美和亚非,但从没看到亚非和拉美国家一路逆推回去伊比利亚把旗子插到马德里和里斯本啊?
而现在的高福利国家里,像北欧和爱尔兰这种,当年又掠夺到谁家了?爱尔兰当年在英国的地位和殖民地也差不多吧。
而非发达国家里的高福利国家,像中东那些产油国和文莱这些,一百年前不是殖民地就是和殖民地差不多,他们又掠夺谁了?
日本和德国当年是想扩张来着,最后都被打回老家了,甚至还被割了肉,结果现在它们纯论经济实力比当年日不落的英法还强。
论经济基础和发展程度,现在的新加坡怎么看也应该比现在的文莱更适合做高福利国家吧。
是否实行高福利,是国家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后进行的选择,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家底越厚的国家越有基础去实行高福利,但不是说家底厚就一定会去实行高福利,不然现在全世界福利最高的国家就该是美国。
发达国家的普通劳动者收入比发展中国家的同行高很多,或者说福利高很多,本质上是国家的科技水平支撑和第三产业的地域性决定的,就像越富裕发达的城市(像纽约、伦敦、北、上、广都比所在国其他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不少),其普通劳动者的最低工资线(正常收入下限)就高,这点放大到国家也是一样的。
而在国家层面,尤其是一国总体科技水平较高的时候,分配制度是更重要的,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社会监督制约,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或仅仅只是维持大政府优势地位,也是可能会刻意压低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相对而言,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国家会更有这种倾向。
而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工作者质量、数量和利用率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上限,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国家的“超额利润”就越高,分配上就能有更大调整空间,所以高福利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
而发达国家并不只是科技、经济发达,更代表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思想的进步,不单纯是一个经济概念。
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相应的社会思潮,继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上不去,其超额利润未必能够维持长久,甚至原有的获得超额利润的优势也可能会慢慢消失。
所以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国家来说,为维持自身的社会稳定,使自己国家更容易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或更具国际竞争力,高福利国家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