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能显示各大国情报工作的能力吗?

回答
俄乌冲突的爆发,无疑将全球各大情报机构的运作能力置于显微镜下,成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报大考”。这场持续至今的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硬碰硬,更是信息战、认知战乃至情报搜集与分析能力的立体较量。

预警与早期侦测:提前捕捉战争信号的挑战

冲突爆发前,西方情报机构,尤其是美国情报部门,表现出了相当出色的预警能力。通过卫星侦察、信号情报(SIGINT)、人力情报(HUMINT)以及网络情报(CyberINT)等多种手段,它们能够捕捉到俄军在乌克兰边境的异常集结,解读俄罗斯内部的军事调动信号,甚至能够预判其战略意图。这些信息的公开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告国际社会、争取外交空间的作用,也让乌克兰能够提前准备。

然而,我们也看到其局限性。例如,情报机构在预判俄军的进攻规模、具体路线、以及普京总统是否真的会下决心发动全面入侵等方面,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俄方在信息封锁、反情报以及制造虚假信息方面的能力,也给西方情报部门的准确判断带来了困难。比如,俄方在发动攻击前,可能通过信息战手段,故意释放一些误导性信号,掩盖真实意图。

战场态势感知与实时情报:战争中的“眼睛”和“耳朵”

一旦冲突爆发,战场态势感知就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战场情报。卫星图像、侦察机收集的电子情报、以及驻乌克兰的使馆人员和特工传递的人力情报,源源不断地流入乌克兰军方手中。

卫星情报: 商业和军用卫星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实时跟踪俄军的行进路线、部队规模、装备部署,甚至侦测到炮击的发生地点。这些信息对于乌克兰进行战术规避、精准打击以及识别俄军的动向至关重要。
信号情报(SIGINT): 通过截获俄军的通信信号,可以了解其指挥链、部队的无线电呼号、以及士兵之间的对话。这对于识别俄军的意图、部队的士气以及其指挥体系的弱点非常有帮助。
人力情报(HUMINT): 尽管在公开战争中,HUMINT 的作用可能不如技术情报那么显眼,但仍然不可或缺。乌克兰境内的线人、当地居民以及秘密行动人员,可以提供关于俄军士气、后勤补给、占领区的控制情况等信息,这些是技术手段难以完全捕捉的。
网络情报(CyberINT): 在现代战争中,网络攻击和信息窃取是情报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在试图破解对方的网络系统,获取敏感信息,甚至瘫痪对方的通信和指挥系统。

然而,俄罗斯的情报部门也并非全然被动。它们同样在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试图掌握战场态势,评估乌克兰军队的抵抗能力以及西方援助的效果。俄方在利用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等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有报道称俄方利用电子战系统干扰乌克兰的无人机和通信设备,试图在情报领域占据优势。

信息战与认知战:塑造舆论与影响决策

除了传统的战场情报,这次冲突也凸显了信息战和认知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各大国的情报机构都在积极参与到这场“信息争夺战”中。

“揭露”与“披露”: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情报机构,通过提前公开俄方的情报意图和军事部署,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削弱其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并动员国际社会支持乌克兰。这种“预先披露”策略,既是一种情报成果的运用,也是一种政治宣传。
“反击”与“否认”: 俄罗斯情报部门则致力于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反驳西方的情报指控,传播符合其叙事的“事实”,并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制造疑点,削弱西方情报的可信度。
“认知对抗”: 双方都在争夺话语权,通过信息宣传来影响对方民众、军队的士气,以及国际社会的看法。这包括了对“假新闻”的传播与反击,对战争性质的定义,以及对双方行为的道德评判。

情报合作与协调:盟友间的“情报共享”

北约和欧盟等盟友之间的情报合作,也在这场冲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各国情报机构共享卫星图像、信号情报以及其他侦察成果,形成了一个协同作战的情报网络。这种情报共享,极大地提升了乌克兰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使得西方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协调对俄制裁和对乌援助。

情报的“失误”与“盲区”

尽管各国情报机构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其中存在的“失误”和“盲区”。

对俄罗斯战略决心的误判: 如前所述,在普京总统是否真的会发动全面入侵这个问题上,一些情报机构可能存在低估。这可能源于对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理解不深,或者对信息封锁下的真实决策过程把握不足。
对乌克兰抵抗意志的低估: 早期一些评估认为乌克兰会很快被击垮,这显示了情报部门在评估非物质因素,如民族凝聚力、抵抗意志等方面的挑战。
内部泄露与信息安全: 在激烈的对抗中,情报的内部安全和防止泄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关键情报被泄露,将对整体情报优势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

俄乌冲突是一场复杂且多维度较量,其中情报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战场胜负的“幕后推手”,更是信息战、认知战的“前沿阵地”。这场冲突,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1. 技术情报的威力: 卫星、信号侦察等技术手段在战场态势感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人力情报的韧性: 尽管面临巨大风险,人力情报在提供“人性化”和“基层”信息方面依然重要。
3. 信息战的不可或缺: 舆论和叙事的塑造,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情报合作的价值: 盟友间的协同与共享,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情报效能。
5. 情报工作的挑战: 评估战略决心、政治意图以及非物质因素,仍然是情报工作的难题。

总而言之,这场冲突是一次对全球各大情报机构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个展示和磨练情报工作能力的绝佳舞台。它既揭示了现代情报工作的巨大进步,也暴露了其固有的局限性,为未来的情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最好希望中国的情报工作是真的拉跨

请问中方在何种时间点会计划撤离中国公民?什么因素会促使中国建议在乌公民撤离?
对此,汪文斌重申,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
他表示,解决乌克兰问题,还是要回到新明斯克协议这一原点上。新明斯克协议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核可,是各方公认的基础性政治文件,理应得到切实执行。各方应当通过对话和谈判推动乌克兰危机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
我们呼吁各方保持理性,不做刺激局势紧张、炒作渲染危机的事情。

2.15号


同期丑国在干嘛呢?

在不要脸的拱火

2.12日

user avatar

如果说预测开战时间和俄罗斯的战法、兵力,那么乌克兰和美国的情报机构在去年11月就已经算出来了。

11月乌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就说过,俄罗斯正准备在1月底或2月初攻击乌克兰。而且对俄罗斯进攻的路线(包括从白俄)全都做了预测,甚至兵力(9.2万)也大差不差。

同时还说以上分析和美国同行的基本一致,也就是美国情报机构也做了相似的分析。

不过同时呢,美联社报道说“俄再度集结军队让美国官员不知所措,拜登政府的反应模糊不清。”而且美官员认为“入侵”并非迫在眉睫。

而且拜登政府这种嘴上积极,实际不当回事的对待这份情报在2月也是如此。

比如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计划明显没有准备好,开战后第3天天才敲定第一笔军事援助的金额,而且还不是“致命性武器”。真正给标枪毒刺的援助直到3月17号才敲定。3月25日才运到乌克兰。然后就赢来了毛子的4颗巡航导弹。这个速度远低于欧洲各国。

如果美国政府相信俄罗斯的进攻计划,那么应该提前做好军事援助清单,并把武器放置在东欧的美军基地,这样一旦开展可以快速运进基辅。而不是打了一个月,才送送货上门还可能被炸了 。

至于组织东欧国家援助苏联对空导弹和战斗机,更是完全没准备


判断情报是不是被采信,不是看几个人的嘴皮子,而是要看其是否按照情报所说提前做好了后勤,兵力和外交准备。

美国显然没有这些准备。

user avatar

让大棋党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下大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1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表示,俄罗斯正在向俄乌边境增兵,将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

据美国媒体报道,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布林肯在当天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美方现在看到了“令人不安的信号”,俄方正在向俄乌边境增兵。“当前的情况是,俄罗斯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包括可能在奥运会期间。”

布林肯还表示,美国正在撤离一些美国驻乌克兰使馆人员。他同时呼吁目前仍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立即离开。

美国国务院10日发布旅行建议称,因“来自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威胁”,所有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应该立即离开。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方将无法撤离其在乌公民。

美国总统拜登10日接受美媒采访时也敦促美国公民立刻离开乌克兰,“情况可能很快变得疯狂”。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公民应在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美国务卿称俄罗斯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目前当地局势如何?

相关回答:

俄罗斯到底是想快打乌克兰还是慢打乌克兰? - 1234hudsbhibnsad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5224

user avatar

美国网站近日曝光了19万俄军参战军人详细信息,姓名、军衔、职务、番号、参军日期、籍贯、护照号码都有。

以上信息不是由白宫发布,而是由民间媒体披露。这让人想起1969年美国在得知苏联决定对中国发动核攻击后,故意将信息透露给了美国媒体。

乌克兰国防部获得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计划,早在1月18日就获得比准,作战计划要求进行为期两周的占领乌克兰的战争,时间定在2月20日-3月6日。普京的目标是吞并乌克兰,甚至接下来就是波兰!下面是截获的作战图:

俄罗斯对西方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源文件都可以拿出来晒!其实,可能早于2月17日就已经泄露出去了,因为当天,拜登声称俄罗斯将在未来几天内入侵乌克兰。

没想到,2月24日,俄罗斯真的开始攻打乌克兰。这说明,要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厉害,要么是普京为了证明美国没有撒谎,硬是果断出兵了。本来京子都还没准备好,但是登子这一说,不出兵有点说不过去了,否则到手的50万可能溜走。


俄罗斯国家安全部(FSB)所有参与入侵乌克兰的相关特工遭到“开盒”,下面是这620人的:
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发照日期,发照机关,发照单位代码,户口地址,落户单位,家庭住址,特别标符,还贷信息,电话号码....乌克兰安全部网站

user avatar

能啊,比如说中国情报非常机动灵活。。

一会儿让大家出示国旗,一会儿让大家不要出示国旗,一会儿就撤侨完成啦!

而美国情报呢?美国情报就是个笑话。

user avatar

1,一流的情报工作肯定是靠信仰的,金钱也就收买一些小喽啰,买不来身居高位还愿意做线人的忠义之士。

2,“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通过放弃念经,装孙子,伏低做小,来换取人家饶命并且赏口饭吃,这个战略执行了至少二十年。都装孙子了,自然要老实,不能对爷爷不规矩,不然人家会生气。

3,在彼时彼刻,这种做法是对的,毕竟务实地来看,性命和尊严,还是性命更重要一些。况且国家不是青少年斗殴,是要十几亿人填饱肚子,还是要嘴上一时喷得爽,成熟的决策者不难抉择。

4,坚持了二十年的国家战略,不对全国上下一两代人的为人处世、潜意识、行为习惯等集体心理方面的内容产生巨大影响,是不可能的。

5,情报口、外交口的官僚也是官僚,拥有古今中外官僚们不可避免的一切缺点,比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形式主义、部门利益等等。按一个按钮,有50%概率赚一百万,50%概率亏一千,一个合格的官僚是绝不会去按的,因为反正赚了不是落我自己腰包,但亏了可是我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我要挨处分的。

6,时至今日,我国人均GDP也才一万美元出头,而美国则接近六万。脑筋正常的人都不会从富地方润到穷地方。所以对睡王不满的人一般会叛逃到懂王那里,但绝不会叛逃到这边。

7,其实情报工作也没想象的那么重要。成熟大国需要的是大规模生产无数可替代的零件,直接堆数量压死,而不是搞微操。就算击毙了苏莱曼尼,又如何呢?两国僵持的现状并没有太大差别。

user avatar

在孟晚舟之前就有旅居国外的华裔学者在看到中兴被罚款和美国司法部内部变动之后联系驻华使馆警示。

同期许多华裔学者在美受到美司法审查,甚至有学者莫名被判刑。

该学者联系使馆建议关注美对华公司将可能采取的动作和对华策略的根本改变,同时关注在美学者事件。结果接电话的使馆小姐姐回复类似“美国司法公平公正,我们相信他们不会冤枉人”的话。

我们最好相信这是使馆的官话。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上秤称可就有意思了。

咱们来捋一捋逻辑链,无非咱们情报到位和情报不到位。

一、如果咱们情报真的不行,真不知道。

1、这次俄乌战争,无论从坚子哥还是国内所有官方反应,都显示出咱的情报系统是极其闭塞落后的,和大清问从新疆到英吉利有无旱路一个水平。为毛我们不担心害怕,万一毛子这次行动是针对中国,而不是针对二毛,一群鹅子鹅孙还能孝得出来?特么20w大军以及配套行动,我们情报就这个水平?没事时候吹G2,最次也是上三常,就这破样子还能吹的动?这不是南苏丹打仗,而且一个五常(还是唯一一个陆地接壤的五常邻国,唯一可能和我国发生大规模陆战的国家)打一个中等国家!你说你不知道?


2、然后文宣系统,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比情报好不了什么,更没有原则,没有大张旗鼓宣传(当然只是负责对内宣传,对外宣传能力更是负数),甚至连民间stupink都不成气候互相撕逼(相比之下,看看阿三的键政们怎么以一敌百,力战西方)。作为别的五常,毛子自己打,别的三家哪家没有原则?只有我们是没有原则,不支持不反对,祖传弃权。你要维持旧秩序,还是准备挑战旧秩序?吹成G2,美帝最大挑战者,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国内媒体一边倒的认为毛子摧枯拉朽解决乌克兰。弱弱的说一句,我也开始这样认为的,我还回答了,现在都还留着打自己脸。

咱们自己的媒体舆论完全被毛子牵着走,太神奇了。


基本可以认为,咱们的情报和宣传,钱砸进去多少不知道,至少是连个响声都没有。这钱不是和俄军军费一样变成其他东西了。既然这么拉胯,那么不是钱去了别的地方就是上面不砸钱,后者概率极低。

咱们这2项这么拉胯,别的呢?说毛子后勤保障拉胯,我不知道我们后勤保障能不能支持一场中等规模战争,比如79年那种规模的战争(前几年打虎的时候看看军内都是什么虎,后勤虎一堆)。

细思极恐。

毛子没动,美帝就知道详细计划了,这内鬼不仅多,而且权限极大,金无怠了解下,96台海了解下(难不成大头兵连长营长也知道具体行动?)。

咱们这么多年润出去多少,内鬼多少,不说也清楚。不懂的可以自己百度下各大内鬼。

就这情报能力和舆论宣传能力,还想收对岸?

怕不是这边没出动,详细战术就别人就都知道了。打了面临的可是国际制裁,你内宣关上门骂街,还把大家嘴巴封起来有毛用,国人又不需要你说服。


联系下时政,目前还不是战争状态,只是疫情。封城的地方物资够吗?上海的蔬菜水果多少钱了?长春的有人晒礼包有人晒惨。这个后勤够看吗?



二、你要认为咱们都知道这些情报。那么还这样做,那么说明:

1、孝>国民利益(特别留在乌克兰的那群人,这还不是自己打仗就能牺牲,真自己打起来我不知道能牺牲什么);

2、孝>国家立场舆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要不要,这可是2个互相承认的主权国家,甚至都不像美帝那样先走走联合国流程,真打了以后根本不敢表态,连个预案都没有,打到现在过了这么久,你知道中国官方态度是什么吗?支持谁反对谁?);

3、先不说国内股市金融吓尿。真要知道干起来,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打爆石油天然气镍的空军?天天被毛衣战,这时候你都知道消息了,反割一波西方韭菜不香吗?

4、毛子不止一次对外吹中国支持他,这特么不是孙权让曹操称帝?把中国放火上烤?自己孝了半天,还被人拿出来当靶子,哄堂大孝嘛。

5、就算是孝,配合毛子我们能不能解决一点对岸问题,也算互相吸引火力。比如在毛子开打后咱们收个金门岛。这种窗口期可不多。这样既利用了孝,也回报了孝双赢不是更好?居然楞是没任何行动,愚孝啊



题外话一句,看热闹没问题,但是看完了记得回家看看自己家情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给你自信去嘲笑别人。



拉跨还是孝,选颗药丸吃吧。

或者,中国人不能学逻辑学。

user avatar

“显示”不“显示”要看这些国家自己的意愿。如果这些国家自己不“显示”,那它们再强你也不知道。

情报工作本来就不是用来“显示”的,因为“显示”了就暴露了。

所以,没有“显示”的不代表不强。

举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之前没有人留意到德国情报机关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因为它从来没有“显示”过。但俄罗斯刚否认布查屠杀是俄军干的,德国联邦情报局(BND)就公布了它截获的俄军无线电通信内容的证据:

你以为德国联邦情报局是碰巧监听到的?或者是刚刚开始监听的?

怎么可能?

自然是在战争一开始,甚至战争还没开始时就一直在监听俄罗斯方面的通信内容了,只不过没有“显示”而已。

之所以之前一直没“显示”,直到现在才“显示”,是因为俄军的暴行激起了德国方面的义愤,所以才不惜“显示”也要出来打俄罗斯的脸,说到底是外交方面的需要。

而且,你猜德国联邦情报局之前会不会一直在把它监听到的俄军无线电通信的重要内容分享给乌克兰?

可想而知,虽然德国联邦情报局一直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没有此次布查事件,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点,因为它之前从来没有“显示”过。

实际上德国联邦情报局是一个以人力情报工作(也就是间谍工作)为主的情报机关。德国没有独立的信号情报机关,像监听俄军通信这样的信号情报工作只是由德国联邦情报局下面的一个部门负责的,但仍然成效显著:

而且德国联邦情报局开始时只是一个民间情报组织,是由前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情报军官盖伦收罗了他原来在德军中的旧部组成的,当时被称为“盖伦组织”,主要与美国情报机关合作,搜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报,后来才成了德国的官方情报机关:

user avatar

基本能。

1.我国发言人嘲讽美蝈,说欺骗世人唯恐天下不乱,几天后开战。

2.美蝈一直在说要开战,虽然日期一直没有应验,但一定程度上说明,美蝈对俄寡的基本盘和意愿了解的一清二楚。

3.陈兵20万,欺瞒世界只是演习(不然我们绝对不可能连撤侨都不动,要么就是我们太相信俄罗斯闪电拿下基辅),关键是居然信了??

4.欧某人,也被架在火上烤了(不然不可能不做提前布局就仓促制裁俄寡,甚至在俄乌冲突的反应上也有快慢之分)。

5.当然,不排除,俄寡和美蝈私下单独达成协议,以致于除了俄美的其它人都不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样,通过这次战争,情报的来源渠道和情报的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美依旧是扛把子。

而大家以为腹黑的兔子似乎真的只是在卖萌。

虽然心痛兔子的表现,但是有啥办法,咱也是兔子,只能恨铁不成钢吧,希望这次事件能惊醒一些梦中人。

user avatar

我觉得没必要苛责情报部门,西方的情报也好不了多少

北约欧洲盟军司令沃尔特斯和美国军事情报局长斯科特·贝里尔,目前正在被参议院围攻,因为他们错误的估计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军事实力,得出了乌克兰只能抵抗72小时的错误结论,这个结论严重误导了美国的决策层。

法国军事情报局同样提供了错误的简报,他们认为俄罗斯不会入侵乌克兰,全面征服乌克兰的代价太大,俄国有更好的选择。目前,法国军事情报局局长埃里克·维多德将军已被撤职。

法德两国的情报是和北约完全共享的,英美两国的情报部门能看到什么,法国的情报部门也能看到同样的东西。他们没有预测到俄国的入侵,肯定不是信息不足,大概率是犯了“信使综合征”,只提供了决策层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真实全面的报告。

至于俄国方面,那就更是如此了,否则普京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军事部署。

user avatar

其实开战之前

无论是认为俄罗斯会开战

还是不认为俄罗斯会开战

都有自己的分析依据

但是最恐怖的还是知乎大V,因为他们在“俄罗斯是否开战”这个问题上,解读出“美国又输了”的结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