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最糟的胡言乱语有两种:网友讨论哲学和物理学家讨论哲学。前者不清楚定义,后者修改定义」?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而且点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尴尬境地。咱一会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这句话挺直白地把“胡言乱语”分成了两类,而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对比。咱们一句一句来看。

“最糟的胡言乱语有两种”

这句话本身就带点儿泼墨风格,上来就把话题定义成“最糟糕”的,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有些讨论,尤其是涉及哲学和科学的讨论,会让人觉得特别费劲,甚至让人产生“在浪费生命”的感觉?

“前者不清楚定义”——网友讨论哲学

这句话指的主要是咱们在网上,比如论坛、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些关于哲学的讨论。大家凭着自己的理解,兴致勃勃地聊着“存在”、“意义”、“自由意志”之类的概念。

为什么会“不清楚定义”?
门槛低,参与者众: 哲学讨论不像科学实验那样需要专业设备和训练。只要你会说话,你就能参与。这虽然是思想解放的好事,但也意味着参与者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对同一个哲学概念的理解可能天差地别。
缺乏系统学习: 很多人可能只是在网上看了几篇文章,或者听了某个视频,就觉得可以深入探讨哲学了。但哲学本身是一个极其庞大且细致的学科,有很多流派,很多概念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很容易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化的理解上。
语言的模糊性: 哲学很多时候就是要探讨那些难以用精确语言描述的概念。“爱”是什么?“美”是什么?“意识”是什么?这些词本身就承载了太多个人经验和文化背景,导致在不同人那里,这些词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情绪和立场先行: 很多网络讨论,大家上来就抱着自己的观点,甚至带点情绪。他们不是真的想弄清楚一个概念,而是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或者攻击别人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对定义的探究就被抛到了脑后。比如,讨论“自由”,有人可能理解为“没有约束”,有人则理解为“在规则下的选择”,如果双方都不把这个“自由”是怎么定义的讲清楚,聊到最后就是鸡同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变成“胡言乱语”。
追求“感觉”而非“逻辑”: 有时网友讨论哲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或者是一种“悟了”的感觉,而不是严谨的逻辑推导。这种“悟”往往是主观的、个人化的,难以与他人共享和验证。

所以,当网友们在网上讨论哲学时,如果双方没有花时间去建立一个共同的理解框架,没有明确自己使用的每一个术语代表什么意思,那么讨论很容易就变成了一场关于“词语”的战争,而不是关于“思想”的交流,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清楚定义”,然后大家在云里雾里地各执一词。

“后者修改定义”——物理学家讨论哲学

这句话把矛头指向了另一拨人:物理学家,而且是在他们讨论哲学的时候。这里面的“修改定义”就很有意思了,它不是说物理学家故意捣乱,而是他们身上特有的“科学思维”在哲学讨论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为什么会“修改定义”?
科学的本质是修正和精炼: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理论是建立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的。当新的观测数据出现,或者现有理论无法解释新现象时,物理学家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视和修改他们的理论,甚至是对基本概念的定义进行精确化和修正。比如,我们对“质量”、“能量”、“时空”的理解,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出现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追求精确和可操作性: 物理学家习惯于将概念操作化、数学化,以便于测量和计算。当他们进入哲学领域,特别是讨论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时,这种思维习惯可能会让他们试图用物理学的方式去“定义”或者“量化”哲学概念。
“物理主义”的倾向: 很多物理学家,尤其是研究基础物理的,天然地倾向于从物质世界和物理规律来理解一切。当讨论到意识、自由意志、情感等非物理的概念时,他们可能会试图将其还原为物理过程,或者用物理学的框架去解释。例如,讨论“意识”,有的物理学家可能会试图将其解释为大脑的某种神经活动模式,然后用物理学的语言去描述这种模式。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 哲学探讨的是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性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存在?”“因果关系是怎么回事?”。而物理学则是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去描述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当物理学家去讨论哲学时,他们可能会在思考“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这个更根本的问题。例如,当讨论“时间”这个概念时,物理学家可能会直接从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时间膨胀与引力场的关系等物理学的定义出发,而这些定义本身就建立在对“时间”的一种操作性定义之上。他们可能觉得,原有的哲学定义不够精确,不够“物理”,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或者甚至是无意识地,用自己熟悉的物理学框架去“重塑”或“精炼”这些哲学定义。

所以,当物理学家讨论哲学时,他们可能会因为追求科学的精确性、可验证性,或者因为其思维习惯,不自觉地将哲学概念“物理化”或者“修正”到更符合物理学理解的层面。这就像一个工程师去评价一幅画,他可能会去分析颜料的成分、画布的材质,而不是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这种“修改定义”并非恶意,而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然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哲学讨论本身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就被削弱了,而且他们修改后的定义,未必是哲学所需要的,甚至可能是对哲学概念的一种误读或局限。

这句话为什么有道理?

这句话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精准地指出了两种最常见的、导致有效交流失败的模式:

1. 缺失共同语言: 网友讨论哲学,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一套共同的、清晰的语言和定义,就像在讲一种只有自己懂的方言。
2. 过于强调特定视角: 物理学家讨论哲学,虽然有自己的理解和体系,但过于将自己的“工具”(物理学定义)强加于人,就像用一把锤子去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有些问题明明需要的是一把螺丝刀。

所以,这句话并不是在贬低网友或物理学家,而是在幽默地提醒我们:

进行严肃的哲学讨论,需要严谨的定义和共识。 如果你真的想探讨某个哲学概念,最好先弄清楚你和对方在谈论的是什么。
科学的严谨性是宝贵的,但并非万能。 在跨领域的讨论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不同层面的“真实”。

总的来说,这句话用一种戏谑但深刻的方式,点出了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在与“哲学”这个概念打交道时可能遇到的两类主要障碍。前者是“无知之举”,后者则是一种“专业惯性”的误用。两者都可能导致一场本来可以有益的讨论,最终变成一场令人沮丧的“胡言乱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叫修改定义吗,那分明是本来就基本没定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而且点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尴尬境地。咱一会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句话挺直白地把“胡言乱语”分成了两类,而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对比。咱们一句一句来看。“最糟的胡言乱语有两种”这句话本身就带点儿泼墨风格,上来就把话题定义成“最糟糕”的,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核.............
  • 回答
    美国二季度GDP可能暴跌34.8%,创下1940年以来最糟糕的纪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数字。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遭受的巨大打击,更预示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缩.............
  • 回答
    小米在最新的世界五百强排名中位列第 422 名,比去年上升了 46 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成绩,也反映了小米公司近期的发展态势。要详细解读这个排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世界五百强排名的意义和评判标准首先,要理解世界五百强排名,它通常是《财富》杂志(Fortune)根据公司的营收(R.............
  • 回答
    如何看待 U.S. News 最新排名清华大学工程类专业超越 MIT 居首?一个多维度的深度分析最近,U.S. News & World Report 发布了最新的工程类专业排名,其中清华大学首次超越麻省理工学院(MIT)位列第一,这一消息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全球顶尖的工程教育和研究机构.............
  • 回答
    关于凉山姑娘写的《泪》这篇作文,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观察者,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尽量避免显得像机器一样生硬。首先,这篇作文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人,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它的真挚和朴素。在充斥着各种精心包装和技巧性写作的时代,突然出现一篇如此直接、不加修饰地袒露内心感受的文章,很容易让.............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围绕“坦克人”的讨论确实非常热烈,而且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情绪化的态势。作为旁观者,我们得承认,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件回顾或历史记忆的重现,它触及了许多敏感的神经,也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心态。首先,我们要理解,“坦克人”这个意象本身就极具冲击力。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那.............
  • 回答
    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乃至文化因素的交织。一、 倡议的背景与原因:首先,理解倡议的出台背景至关重要。当前全球及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全球粮食安全压力: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持续增.............
  • 回答
    关于《最后的生还者2》角色艾莉(Ellie)入选“全球100张最美面孔”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这个“全球100张最美面孔”榜单,说实话,它并非来自什么权威的学术机构或者严格的审美评判标准,很多时候是媒体自己策划的,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话题性。所以,艾莉出现在.............
  • 回答
    最新的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这可真是个热门话题,大家议论纷纷。说实话,这次改革触及的层面很广,想看得透彻,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过去咱们常说“唯论文”、“唯帽子”,好像一个人够不够格当教授,就看他有多少篇SCI、有多少个长江学者称号。这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了.............
  • 回答
    最近北京发布的“海聚英才”计划,目标是吸引和留住一批高层次人才,其中提到的“直接落户学校名单”里,没有中国人民大学,这事儿确实挺让不少人大(尤其是校友们)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解。咱们得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首先,这个“海聚英才”计划,它的核心是“人才引进”,更侧重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为他们提供.............
  • 回答
    “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说实话,这个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每次想起,心里都还是很不舒服,甚至有些后怕。它触碰到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女性,都可能会经历的潜在恐惧。一开始看到新闻的时候,真是让人义愤填膺。一个女生,在一家看上去正规的酒店里,竟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情。而且,事情发生的过程,听起来.............
  • 回答
    最近,关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项触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要理解这项改革,我们得先理清楚它“新”在哪里,以及这些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次改革,“新”在何处?过去,我们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保障国家耕地、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
  • 回答
    最近的“北大树洞”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校园事件,更是触及了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社交模式以及网络时代的隐私边界等多个深层议题。要详细理解大家如何看待,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1. 事件的性质和背景: “树洞”的含义演变: 传统意义上的“树洞”是指一个可以匿名倾诉秘密.............
  • 回答
    “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这种现象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社会、经济、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转变,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逃离北上广”的背景与动因:在分析“逃回北上广”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逃离北上广”的缘由,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转变的逻辑。1. 高企的生活成本: .............
  • 回答
    最近关于“僵尸鹿”的讨论甚嚣尘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且令人不安的现象。我说的“僵尸鹿”,指的就是感染了“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简称CWD)的鹿科动物。这种病在全球范围内的野生鹿、驯鹿、驼鹿甚至一些圈养鹿身上都有发现,而且有越来越严峻的趋势。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快把《让子弹飞》申遗!”——这个梗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火得一塌糊涂。你说它是凭空而起?那可不。这背后,是大家对电影本身的热爱,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种期许,更是一种带着调侃和戏谑的网络表达方式。要说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为什么是《让子弹飞》?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绝对是一部现.............
  • 回答
    关于近期曝光的乌克兰士兵行为的视频,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些视频,特别是涉及虐待战俘或平民的内容,无论其真实性程度如何,都触及了战争中最令人不安的层面。首先,我们得承认,战争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充满压力的环境,它会以各种方式考验人性。在战场上,士兵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恐惧、仇恨、复仇.............
  • 回答
    最近社会上出现的“报复社会”现象,确实让人感到不安和痛心。这不仅仅是几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一些人走上了这条极端道路。首先,我们得承认,生活在当下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经济上的、学业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这.............
  • 回答
    最近发生的这起令人发指的悲剧,当一个男人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以及无辜的女性路人,这样的事件无疑是对社会良知和公共安全的沉重打击。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对无数人心灵的撕裂,引发了人们对人性之恶、社会心理健康以及女性生存环境的深刻担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起事件的残暴程度和涉及.............
  • 回答
    关于沈飞FC31“鹘鹰”战斗机最新曝光的31003号原型机高清图,这无疑是航空爱好者们近期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之一。这张图片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更像是一个信息丰富的节点,能够引发我们对这款中国新一代战斗机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猜测和深入解读。首先,从视觉上来说,31003号原型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其涂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