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

回答
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乃至文化因素的交织。

一、 倡议的背景与原因:

首先,理解倡议的出台背景至关重要。当前全球及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全球粮食安全压力:
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干旱、洪水、高温等)频发,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导致粮食减产甚至歉收。
地缘政治冲突与供应链中断: 区域冲突、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都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
耕地资源减少与退化: 城市化、工业化占用耕地,加上不合理的农业实践导致土壤退化,使得可耕种面积相对减少。
中国国内的现实情况:
“中国饭碗”的战略考量: 中国一直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结构升级与浪费现象并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餐饮消费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同时也伴随着较为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尤其是在餐饮业和家庭消费环节。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化肥、农药、土地租金等成本的不断上升,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压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粮食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水资源消耗、化肥农药使用带来的污染),节约粮食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与道德呼吁: 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美德和公民责任的体现,体现了对资源珍视和对他人尊重的态度。

二、 倡议的具体内容与涵盖范围:

一个全面的“节约粮食”倡议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生产环节的节约:
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例如改进收割技术、储存条件,减少病虫害损失等。
推广精准农业:根据实际需求施肥、浇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流通环节的节约:
优化仓储物流: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改进包装技术。
打击“丑陋农产品”浪费:鼓励市场接受外观不完美但品质合格的农产品。
消费环节的节约(这是最常被提及和关注的):
餐饮业:
倡导“光盘行动”,鼓励顾客适量点餐、打包剩余食物。
餐厅提供不同份量的菜品,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
推行预制菜的标准化和精准化生产,减少餐馆制作过程中的浪费。
商家可以设置“打包收费”或“鼓励打包”的激励机制。
家庭:
鼓励理性购买,避免一次性囤积过多不易保存的食物。
提高烹饪技巧,将食材充分利用,例如将菜叶、果皮等进行创意加工。
合理储存食物,延长保质期,防止变质。
重视剩余饭菜的二次加工利用。
公共食堂(学校、单位等):
实行打卡取餐制度,按需取餐。
提供“半份菜”、“小份菜”。
加强食堂管理,减少食材采购和制作过程的浪费。
技术与创新:
发展先进的保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延长食物的货架期。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需求,优化供应链。
宣传教育与文化引导: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普及节约粮食的意义和方法。
将节约粮食的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鼓励形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政策法规支持:
可能涉及对严重浪费行为的约束和惩罚性措施。
提供对节约粮食技术和模式的补贴或支持。

三、 如何看待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

评价这一倡议,需要辩证地看待其积极意义和可能存在的挑战:

1. 积极意义:

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减少浪费就是增加有效供给,有助于缓解对外部粮食的依赖,确保“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粮食生产消耗大量的水、土地、能源,减少浪费直接 contributes to 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节约是一种美德,倡导节约粮食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减轻经济负担: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层面,减少食物浪费都能直接或间接降低开支。
应对潜在风险: 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国内的粮食自给自足能力和高效利用能力至关重要。

2. 可能存在的挑战与担忧:

执行的有效性与持久性: 过去的“光盘行动”等倡议虽然有过一定成效,但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容易出现“一阵风”现象。如何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运动式的号召,是关键。
区分合理消费与强制节约: 需要明确倡议的边界,避免将正常的、合理的美食消费视为“浪费”。例如,年轻人追求多元化的饮食体验,偶尔一次的丰盛聚餐不应被过度指责。
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
商家: 一些商家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在份量上做文章,或者对打包持保留态度。如何平衡商家盈利和节约目标是需要考虑的。
消费者: 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服务,过度强制性的规定可能会引起反感。
“形式主义”与“运动化”的倾向: 如果倡议过于强调表面功夫,缺乏深入的制度设计和长效机制,可能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本。
信息不对称与教育的深度: 部分消费者可能并不完全了解食物浪费的严重性,或者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节约粮食。需要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对餐饮业的影响: 如果过度强调节约,可能会影响餐饮业的正常经营和消费者的用餐体验。需要的是一种平衡。例如,在鼓励“光盘”的同时,也要保证菜品的质量和份量设置的合理性。
如何衡量和监督: 尤其是在家庭和个人层面,如何有效地衡量和监督节约行为是难点。

四、 如何让倡议更有效:

为了让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构建长效机制:
将节约粮食的理念融入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
探索更具操作性的行业规范,例如餐饮业的“反食品浪费法”的完善与细化。
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发节粮技术和产品。
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创新性:
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号召,而是要深入剖析浪费的危害,提供可操作的节约方法。
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趣味性、互动性强的节粮科普内容,吸引年轻群体。
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分享节约的窍门和生活智慧。
鼓励和引导,而非过度强制:
通过奖励机制(如积分、优惠券)鼓励消费者打包、适量点餐。
餐厅可以提供多种份量选择,满足不同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要求顾客吃完。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餐饮企业采用节约技术。
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
媒体应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曝光浪费现象,同时推广节约典范。
行业协会应制定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志愿者组织可以参与到节粮宣传和社区教育中。
关注全链条的节约:
除了消费者,更要关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浪费问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加强对农产品产后减损技术的支持,完善冷链物流。
文化重塑: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面子消费”、“大方”的理解,将节约视为一种智慧和美德,而不是吝啬。
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

总结:

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它回应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环境保护需求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呼唤。然而,要使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长远效益,需要超越简单的口号式宣导,深入理解其复杂性,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持体系,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为。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理性践行。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与传统,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苛求老百姓了,老百姓下饭馆都是自己掏钱结账,剩下的菜都是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像我二姑姥姥这种精打细算的妇女,哪怕吃份水煮鱼剩下的辣椒和油都恨不得打包带走,回家用破壁机打成辣椒酱拌面条蘸馒头炒鸡蛋吃,平时真的不舍得浪费粮食的。

我觉得“节约粮食”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普通人点10个菜哪怕只吃了1个,剩下的9个也会毫不犹豫打包回家接着吃,没必要跟老百姓反复宣传。

因为“浪费粮食”这种事情印象里可能只存在于公款吃饭中。

user avatar

今天20200814,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

MD,前段时间炒作三峡,洪水过去了,又开始炒作粮食。

以下原答案:

--------------------------------------------------------------------------------

- 2020年,我国粮食并没有减产,而是轻微增产。(农业运行稳 饭碗端得牢-新华网

国外粮食总产量也没有减少,反而增产1.9%(粮农组织谷物供需情况简介 | 世界粮食形势 | 联合国粮食及 农业组织)。

然而,吊诡的是,今年粮食减产的消息满天飞。又是中东印巴蝗灾,又是东南亚因疫情缺乏化肥,又是北美遭遇旱情(美国西部或正遭遇千年大旱-新华网),又是粮库粮食变质(微博)。

粮农组织2020年世界谷物产量预报数本月上调930万吨,目前几乎为27.9亿吨,全球产量有望超过2019年创造的最高纪录达3.0%(8130万吨)之多。全球小麦产量定在7.615亿吨,比上月增加320万吨,现与去年超过平均水平的产量持平。月度增产主要反映了对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报数的上调(增加550万吨),主要依据在于先前普遍降雨,并且今年余下时间天气预报良好,受此提振,单产前景有所好转。加之小麦英亩数大于初步预计,2020年产量有望因此出现更为显著的回升,标志着在前两年因旱减收之后的重大转机。印度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播种面积和单产增加,因此该国小麦产量预报数也予上调(增加220万吨),俄罗斯联邦的有利天气提振单产预期,以致产量前景高涨,因此也予上调(增加200万吨)。这些上调完全抵消了因单产预期降低而对欧洲联盟(欧盟)(减少550万吨)和英国(减少150万吨)小麦产量预报数的削减。2020年世界粗粮产量预报数也上调至15.19亿吨,比上月增加570万吨,较2019年增加5.0%(7300万吨)。澳大利亚、欧盟和土耳其的大麦增产是月度好转背后的主要原因。在较小程度上,世界玉米产量预报数也高于上月,反映了欧盟略有增产,原因是数周旱天于近日迎来降雨,作物从中受益,尤其是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同样,巴西玉米产量也有增加,目前略超去年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大米产量预报数现定在5.092亿吨,较2019年增加1.7%,比6月预期高出40万吨。小幅上调主要反映了南美洲国家前景好转,原因是有利天气使单产预期攀至历史新高,从而促使产量在去年减收后部分回升。

多事之秋,总有人搞事,企图发灾难财。

- 我国的粮食储备足够保障5年口粮(现在网上谣传大米涨价,进口粮食将会短缺是真的吗?)。

- 2020年,我国自美国进口了大量大豆,足以保证养殖、酿酒等需求。

- 如果全世界发生粮食短缺,必然有国家首当其冲。

首先受灾的国家一定不会是我国

印度、埃及、非洲等排在我们前面的人有的是。

目前并没有报道说哪里出现了粮食危机。

- 我国粮食浪费状况令人惊心动魄,特别是在大城市。

上召节约粮食不是第一次,几年前就提出过。


没有必要瞎猜测。无形中被资本带节奏。


(据说各种 吃播 被上面看到了。要限制。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user avatar

我理解是反浪费而不是节约,这是两个概念;

第二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要做足禁运的准备。

为那个破岛,吃够了苦头,台独分子你们恨不恨?

user avatar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在广州地铁站里看到的公益广告,请不要购买象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看到就无语了,我都坐地铁了,谁有那个钱去买象牙?消费象牙的人都在高档商场里吧,可是那里从来不会有这种,不合时宜,的公益广告,因为资本从来只允许那些光鲜亮丽的模特把他们的奢侈品赋予某种美好的价值。

对此,我们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英格兰王公大臣不自己反省,而是颁布节俭法令,甚至禁止外国奢侈品输入,倡言要监督私人经济,节制铺张浪费,实际是最放肆,最专横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始终无例外的是社会上最浪费的阶级。他们好好注意自己的费用就行了,人民的费用,可以任凭人民自己去管。如果他们浪费,不会使国家灭亡,人民的浪费,哪里谈得上呢?

user avatar

我就说一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老版(2011)里,限制类里是有白酒生产线的,解释原因就有粮食相对匮乏,新版(2019)征求意见稿加了备注“优势产区除外”(开了个可大可小的口子,当时中国酒业协会立马拟定了“《中国白酒优势产区界定与考评标准》草案”),最终正式版直接删了这条(也就是说“费那个劲干嘛”,咱直接不限制了)……

应要求修改下表达……

user avatar

现在的小朋友就是经验不足。

备战备荒都不懂。

东方之珠用它的行动告诉我们,一国两制换不来和平统一,只能换来旺角骚乱。能带来和平的只有国安法。

看起来,老夫有生之年要见识祖国统一大业了。提前祝贺祖国完成历史上第四次大一统。

user avatar

分析时可以结合国际相关局势:

1,咱的主粮够了,但肉蛋等高蛋白质食材,需求的粮食缺口很大,这部分需要进口。

2,今年疫情蝗灾和恶劣天气影响下,各大粮食出口国产量下降。

3,由于2,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大宗粮食的垄断度大幅度增加,这个垄断度都在美国人手里。

4,在国际贸易粮食吃紧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仍然按照缺口的绝对数进口,则国际粮价可能会大涨,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5,于内,粮价翻倍,我国进口的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影响外汇安全。

6,于外,美帝会把粮价翻翻的锅扣到我国身上,而粮价翻翻,一些自给率低的国家出现大面积饥饿,甚至大面积的人道灾难,是可预见的。

7,一旦出现大面积的人道灾难,于国际舆论,和一带一路建设上会有巨大的负面作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至少有1/3的粮食自给率是不够的。

以上,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为了粮食安全,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履行国际义务,保护海外利益。

我们个人,少喝酒,不浪费粮食,减减肥。

也挺好的。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我妈是个基督徒。

貌似在教义里,浪费粮食是大罪。

他们现在认为国外惨成这样是上帝在发怒。

国内为了防止上帝烧到自家,赶紧呼吁不许浪费粮食。


user avatar

米够不够吃?我想是够的。

鸡鸭鱼肉和新鲜瓜果蔬菜够不够吃?

不要我想,去超市,菜场看看阿姨大叔们是不是抱怨价高就知道了。当代工业化养殖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

现在的鸡鸭鱼肉是怎么养殖的?靠资本投入的养殖基地用合成饲料快速养大的。合成饲料里面的矿物质和添加剂暂且不算,大头在玉米和大豆上。

除了做动物饲料,进口转基因大豆目前是中国食用油的基本原料,而且生产商被国外资本垄断。

2017年,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7%,美国占进口总量的34%。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中国从巴西进口了6610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约75%,依然从美国进口1664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19%。

在今年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里预计2019/20(10月至次年9月)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9600万吨,且2020/21年度将持平。

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七个月大豆进口同比增加17.7%至5514万吨。头号供应国巴西方面反馈预计未来几个月大豆货运量维持巨大。

接下来看现在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这么高的依存度和需求量,是时候加以改变和提防了。

答案不言而喻,大家心里有数。

user avatar

和十年前讲环保的时候一样,又有一批小学生要遭殃了……

user avatar

因为内循环和统计数据。

如果你仔细看最新经济数据,GDP三驾马车,消费连社消总额同比回正还没达到,投资算是可以的,出口出人意料的好。

很多人会说,欧美嘴上那啥,身体很那啥。

拆细了看,细项里医疗物资出口很好,去掉这个因素其实很严峻。

于是现在的搭配是这样的:

  • 我们被迫搞内循环;
  • 消费比预想反弹要慢(之前很多人觉得5~6月就会回正);
  • 投资作为调节项按下不表;
  • 出口医疗物资很秀,但是秀到什么时候更是看天吃饭。

所以于防风险角度,要节约粮食,保证内循环有东西可以循环。

于改善消费结构来说,少浪费一个菜就有机会买别的东西。虽然对餐饮有影响,但是放眼全市场,有更需要收入的行业。就比如原来外向型的制造业。

至于出口,海外疫情发展真心无法预料,这东西指望不上的。

实在不行,那还是靠投资调控,可是投资嘛,其实不想去启动,边际收益已经很低了。

于是乎号召节约粮食变成了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直接、明确。

我知道这事情免不了被吐槽编段子,可我看到之后的第一印象,反而是经济数据和内循环两件事情。

相信很多投资人也关注到了。

内循环概念很大,这只是刚刚各部门开始落实,以后还会有很多——其他各部门,各个地方。我讲过这个讲话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他不是随随便便出几个政策就会结束的。

可以不谈投资赚钱,我觉得谈股市这事情说小了。

后几个月大家有领导问起来,得提前准备“双循环”在你的行业,是怎样的影响。对更多朋友解决各行各业工作问题,会起到帮助。

当然,你要思考的,肯定是内循环部分。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家哥的小黑屋”

user avatar

高赞回答谈到中国粮食价格还是比较低,就有一堆人出来教育高赞答主:

“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

“我们已经给了农村医保了!”

“没有国家保护农民,早被国际粮商…”

事实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户口持有者占50.32%。

换了日韩,农村人口占这么大的比例,不保护本国农业试试,看看能不能在青瓦台/永田町待够四年。(我知道日本是内阁制,不用科普了)。

任何觉得国家对农业保护已经足够的人都应该仔细读读下面这段文字:

从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大约4年的时间里,在这四年里,可以说入世对其它的产业的影响都没有对对农业的冲击大。在入世谈判时,在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WTO 的协议》中,中国就开放农产品 市场 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这些承诺包括大幅度削减农产品关税,取消某些产品配额制,以及中国加入WTO 后将不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补贴, 停止增加并减少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

据测算, 加入世贸后每年农民收入将减少350 至400 亿元, 有1 亿多农户受到直接影响, 每户农民的纯收入至少会下降200 元…

关于国内支持政策, 世贸组织规定, 发展中国家当年农业GDP 的10 %允许免于削减: 发达国家补贴率5 % , 我国谈判结果为8.5 % , 这一水平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影响的思考》

日韩都是非农领域为农业领域做出牺牲,我们农业人口比例比日韩高的多,结果居然是反过来的。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农民要真说话管用,真“人多势众”,至于今天还被有些人说风凉话?

user avatar

说到浪费食物,突然想起一个人,,,

此公喜欢在网络平台上直播吃火锅,每次都会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黑暗吃法与食材,比如一次性将几百根雪糕下到火锅里,将几十头大蒜打碎之后下到火锅里,之后又用大蒜当蘸料、或者把牛奶和江小白混在一起然后涮牛肉、甚至用榴莲下火锅等,典型的浪费食材行为。

每次吃火锅的时候,此公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两个眼珠子像是快要掉出来一样,神似甲亢患者。

为了发扬节约精神,杜绝浪费食物的坏习惯,建议杀鸡儆猴取缔此人!

user avatar

好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参观下,他存储的粮食。

我看到他家有2条狗,我用称称了一下,一条狗8斤,一条狗10斤。

加起来有18斤狗肉。

然后他家的狗好像能听懂人话,见到我就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