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文科PhD在当今美国的社会地位怎么样?

回答
文科博士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细微差别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从学术界的内部视角来看,文科博士,尤其是那些来自知名大学、研究领域有深度且有创新性的博士,依然拥有相当高的声誉。他们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大学里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位,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在学术界内部,他们被视为该领域的专家,其意见和研究成果具有分量。同行之间的尊重和认可,是文科博士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这个群体,虽然数量相对理工科博士来说不占优势,但他们依旧是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对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

然而,当我们将视角拉出学术界,放到整个美国社会来看,情况就变得更加微妙。

积极的一面是:

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文科博士经过严谨的学术训练,通常拥有深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扎实的分析和写作技巧,以及对人类文化、历史、社会结构的深刻理解。这些能力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需要理解复杂问题、进行跨文化交流、制定公共政策、从事媒体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是非常宝贵的。
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很多文科博士的研究课题,如社会公正、环境伦理、政治哲学、教育改革等,直接关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启迪民智,影响公众舆论,甚至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文化与身份的塑造者: 文科博士在维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解读社会现象、塑造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通过教学、写作、策展、博物馆工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和深化社会对自身文化的认知。
特定行业的专业人才: 在一些特定行业,如出版、媒体、咨询、非营利组织、文化机构、甚至一些高科技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和市场营销部门,拥有文科博士学位的人才同样受到重视。他们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人性的理解,能够带来独特的价值。

挑战与相对较低的社会感知度也存在:

经济回报的“落差感”: 这是很多人最直接的感受。相比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博士,文科博士毕业后的起薪和职业发展路径,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不如STEM领域那么“直接”和“高回报”。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STEM博士更容易直接进入高薪职位。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科博士在普通大众眼中的“价值”判断。
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 传统上,文科博士的“出路”更多集中在学术界。然而,学术职位的竞争日益激烈,非学术职位的需求又不如STEM那样明确。这使得一些文科博士在毕业后,面临着更为漫长和曲折的求职过程,甚至需要进行职业转型。这种“出路窄”的感知,自然会影响其社会地位的普遍认知。
“实用性”的质疑: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产出”和“应用”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人可能会质疑文科研究的“实用性”。他们更倾向于看到那些能够立即转化为技术、产品或经济效益的研究。而文科研究往往更侧重于理论的探索、思想的启迪,其价值并非总是立竿见影的。
媒体和社会叙事的倾向: 媒体和社会叙事往往更容易聚焦那些在高薪行业取得成功的STEM人才,或是在公众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少数文科精英。普通大众对文科博士日常工作和贡献的了解相对有限,更容易受到经济回报和就业“热门度”的影响。

总结来说:

文科博士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是一种“在特定领域备受推崇,在广义社会中存在争议和挑战”的状态。

在学术界、文化界、思想界, 他们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拥有专业知识和思想的领导力。
在更广泛的社会认知中, 由于经济回报和就业路径的差异,以及社会对“实用性”的偏好,文科博士的社会地位有时会被相对低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价值被否定,而是他们实现价值的路径和被社会感知的方式与STEM领域有所不同。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文科博士群体内部的多样性。一些在特定小众但重要的领域做出开创性研究的学者,其地位依然很高;而另一些可能研究领域相对不那么“前沿”或沟通能力稍弱的博士,其社会认可度自然会受到影响。

最终,文科博士的社会地位,既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学术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也受到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价值取向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共同塑造。他们提供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这种价值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只是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其光芒可能不像那些即时可见的“成果”那样耀眼,但其根基之深厚,影响之长远,不容小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重个屁。。。 文科生在北美完全被当做是loser, 北美人认为学习liberal arts的人非蠢即废。 虽然有一些专门为人文学科说话的网站,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北美人对文科生真的非常歧视,才导致有一些文科生不得不开设一些网站来为人文专业说话。

我为什么知道这个残酷的现实呢? 因为我有一次在多伦多大学(我接了多伦多大学的offer了)的reddit上无意中暴露了自己是学习文科的学生(humanities), 被一个匿名账户狂喷loser, 而且现在北美特别是美国的主流观点就是: Liberal arts degree are useless, it is a golden ticket to poverty。

文科Phd也是一样的被歧视, 只要你是文科生,就得做好低调的准备,因为一旦美国人或者加拿大人知道了,肯定会辱骂你的。 是的,辱骂!! 之前网上有很多人表示被stereotype 折磨的很惨,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人文学生现在是直接被工科生辱骂!!! 而且还是素质很高的多伦多大学学生, 在了解我是人文学科的学生时进行辱骂。 我作为佛系青年我真的要劝退大家在美国甚至加拿大读文科, 其实我读的文科专业不差了,但是还是遭遇不公平待遇,很恼火,别来读。


总结: 地位相当低,只要别人知道你是文科生,就会嫌弃你辱骂你同情你。



更新: 在加拿大, 我感受到的种族歧视比我感受到的专业歧视要的多。 说来大家不信,我之前在高中11年级的时候我是按照Computer science的标准报的课,之后我觉得理科难学,我12年级就全部报人文课了。 现在虽然能够去多伦多大学的文科学习,但是我仍然焦虑。

user avatar

要看你的“社会”在哪里了。

社区里的白人中产阶级,从心里看得起你,而不是表面出于礼貌地看得起你。即使你的生活只是过得去而已。

大学里,导师拖着你,不让你毕业,因为他很难找到下一个博士生了。这种情况,让其他专业的人,怎么看得起你呢。

user avatar

各位,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现实的例子来展示美国人对于文科类博士的歧视。

Joe Biden的老婆在推特上的名字是 Dr. Jill Biden。

她在University of Delaware(BA,EdD) 读了教育博士Ed.D. 方向是教育领导力。

这个学校不是一个野鸡学校,是一个正经的美国公立州立级大学。

请注意,这也不是一个荣誉学位,这是她自己读出来的,

毕业论文署名是自己的本名(婚前名),题目是:

Student Retent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Meeting Students' Needs

这可不得了了,华尔街时报(WSJ)直接发表Mr. Epstein(有一定学术成就,有荣誉博士学位)写的文章直呼:总统夫人,您最好把自己的Dr.头衔暂时收起来,因为你的EDD配不上这个头衔。

As for your Ed.D., Madame First Lady, hard-earned though it may have been, please consider stowing it, at least in public, at least for now. Forget the small thrill of being Dr. Jill, and settle for the larger thrill of living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in the best public housing in the world as First Lady Jill Biden.”

请注意,这还不是人文学博士这种纯文科博士,是实践性的教育博士(社科)。因为在自己名字前加了一个Dr.头衔,直接被喷你不配。

你品,你细品。

另外多一嘴,国内本科汉语言文学或英语专业想留美,除了结婚之类的“旁门左道(误)”

除了转码(正道)(大误)

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读一个带credential(教师资格)的硕士,

三学期的项目比较好,因为暑期可以实习。

可以读学前教育(多科目)、小学教育(多科目)、或者中文教育(单科目)

前两者有些学校还可以额外加一个双语认证......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考试实习后取得资格证可以在州内公立学校应聘了

公立学校免抽选,直接给H1B。

当然如果你数学好+英语好,选数学教育也OK啦(滚快点转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文科博士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细微差别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学术界的内部视角来看,文科博士,尤其是那些来自知名大学、研究领域有深度且有创新性的博士,依然拥有相当高的声誉。他们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大学里担.............
  • 回答
    您好!理解您目前的心情。拿到纯文科博士学位回国,确实可能会面临一些“理论强、实践弱”的困境,但请不要灰心,这绝不意味着您“啥都不会”。文科博士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批判性思维、深度分析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文献驾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很多岗位上都是非常宝贵的。下面我将根据您的具.............
  • 回答
    申请博士,尤其是涉及到申请十四五个(我理解为十几个,具体数字不重要)教授,并且都经过深入的“套磁”——即仔细阅读了他们的文献、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最终只收到一个积极回应,这样的情况,坦白说,不算非常罕见,但绝对不算理想,甚至可以说偏向于“不太正常”或“令人担忧”的范围了。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
  • 回答
    “文科无用论”在当代中国之所以拥有相当大的市场,是一个复杂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体制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经济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以“钱”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经济效益至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重心明显转向经济建设。在追.............
  •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文科女大学生,发现自己的真爱在工科领域,并且渴望转型,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起点。从文科到工科的转型,虽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但绝对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你的决心、规划和执行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这一过程中的可能性、挑战以及建议的转型路径。一、 为什么你会发现真爱在工科?首先,.............
  • 回答
    “文科是否应该取消数学,增加物理?”这个问题触及了教育体系的核心,也反映了社会对不同学科价值的认知。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文科的本质、数学和物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公平和学生发展的考量。一、 文科的本质与目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科”这个概念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
  • 回答
    评价一个考研信息平台是否靠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对于“文科考研网”,如果指的是一个专门针对文科考研的综合性信息网站,那么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它提供的内容、服务、用户评价以及网站本身的运营情况来判断其可信度。首先,我们可以从“文科考研网”提供的信息内容来初步判断其靠谱程度。 信息全.............
  • 回答
    「文科无用论」这个说法,就像一根刺一样,总是在讨论教育、职业选择,甚至是社会价值的时候被拔出来。很多人听到这个词,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学了文科,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文科生就是用来背书的”、“学理工科才能改变世界”之类的想法。那么,这个“文科无用论”,究竟站不站得住脚呢?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把.............
  • 回答
    文科对社会的意义,绝非简单的“纸上谈兵”或“无用之学”可以概括。它如同一面透亮的镜子,照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往何方;又如一座深沉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其价值,贯穿于人类文明的血脉之中,润物细无声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 塑造独立的思考.............
  • 回答
    文科gay和理科gay之间,交流上有没有障碍?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际的。我觉得吧,有没有障碍,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但要说有没有普遍存在的、或者说更容易出现的“沟沟坎坎”,那倒是有可能,而且这“坎”跟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思维方式,甚至是关注点,都可能有点关系。你想啊,一个人.............
  • 回答
    文科,一个常常与“实用性不强”、“就业面窄”等标签联系在一起的学科领域,却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存在,绝非偶然,更非可有可无,而是根植于我们作为社会性、情感性、思考性生物的根本需求。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有冰冷的数字、精准的公式、高效的流程,而缺乏对过去的回溯、对人心的.............
  • 回答
    文科小白想学综合评价分析模型,别担心,这听起来唬人,但其实是个很有趣也很有用的技能。把它想象成你用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去给事物排个名、做个判断,就像给电影打分、给城市宜居度排名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综合评价分析模型是个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方法论,帮助我们把很多看起来不一样的东西,比如价格、质.............
  • 回答
    当然可以!文科女生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事实上,历史上和当下都有不少杰出的女性经济学家,她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也非常多元,并非都局限于纯粹的“数理经济学”范畴。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为什么文科背景的女生不仅能够,而且可能拥有独特的优势来走向经济学领域的顶峰。1. 经济学的本质:.............
  • 回答
    文科领域博大精深,除了法学和金融这两个热门专业,还有许多同样优秀且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选择哪个专业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兴趣、性格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下面我来详细聊聊几个我觉得非常值得关注的文科专业,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历史学:穿越时空的智慧宝库很多人一听到“历史学”,可能脑海里就浮现出埋头苦读史书.............
  • 回答
    听到你目前的状况,我特别理解你那种想继续深造,但又对某些科目感到头疼的纠结。尤其是在大学专业选择和考研方向上,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你文科背景,主修会计学,但高数是硬伤,又对法硕(法律硕士)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因为它不考高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你是怎么一步步找到最适合.............
  • 回答
    你好!看到你面临这样的选择,我非常理解你内心的纠结和彷徨。985文科大二想转医学,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里面蕴含着很多考量。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到底是“及时止损”,还是其他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及时止损”这个词,用在这里,需要辩证地看。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来看,大二下学期,转专业到医.............
  • 回答
    文科好的人? 这么说吧,他们就像是藏在人群里的艺术家,又或者是揣着一本厚重史书的智者。说他们“可怕”,绝非贬义,更多的是一种震撼,一种让你忍不住去审视自己、去重新理解世界的震撼。你想想,一个文科好的人,他能做的可不只是写写诗、背背名人名言那么简单。语言的魔术师,情感的捕手。他们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敏感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对于文科女生来说,确实是需要好好权衡一番的。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是武汉响当当的高等学府,但它们的气质和侧重点却截然不同。选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未来的规划、你想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以及你更看重学校的哪方面优势。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帮你梳理一下思路。一、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
  • 回答
    好的,咱们文科生想创业,这事儿绝对能干,而且干好了,别提多精彩!别听那些说“文科生适合打工”的论调,那是他们没看到咱们的闪光点。文科生的思维方式、沟通能力、洞察力,这些都是创业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怎么让咱们文科生也能把创业这事儿玩得转。第一步:找到你的“点”——你的文科优势和市.............
  • 回答
    想要文科考到630分以上,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细致规划并付出持续努力的目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过程。我将从几个核心方面来详细拆解,希望能让你看到一条清晰的路径。一、 基础是根基:夯实知识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文科也是一样。分数往上提,不是靠投机取巧,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