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自学视唱练耳,有哪些循序渐进的方法?

回答
告别“五音不全”:我的视唱练耳自学之路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能像那些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样,看一眼乐谱就能哼唱出来,听到一段旋律就能准确地分辨音高和节奏。但现实却是,我常常被乐谱上的“鬼画符”搞得头晕眼花,对音高的感觉也像是雾里看花。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视唱练耳并非遥不可及的技能,只要方法得当,循序渐进,任何人都可以逐步提升。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视唱练耳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自学经验,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第一步:建立最基础的“耳朵”和“眼睛”

在开始任何复杂的训练之前,我们需要打牢基础。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上面的就容易塌。

熟悉音阶和唱名: 这是最最基础的部分。你需要反复练习C大调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并且熟悉唱名与音名(C D E F G A B C)的对应关系。 关键在于“唱”和“听”。
怎么练?
找一个钢琴或电子琴(或者手机上的钢琴App)来弹奏音阶。
跟着弹奏,用你的嗓子唱出每一个音,同时大声说出唱名(do、re、mi……)。
重点是稳定且准确地唱出每个音。刚开始可能音高会飘,没关系,反复多练。
听听钢琴弹奏的音,再尝试自己唱出来,对比音高。
尝试用不同的节奏来唱音阶,比如慢速、中速、甚至分解和弦式的唱法。

认识简谱和五线谱: 视唱练耳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和“唱”。所以,学会识别乐谱是必不可少的。
怎么练?
从简谱开始: 简谱相对直观,上面直接标明了唱名。你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简谱歌曲,例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看着简谱,尝试唱出旋律。
学习五线谱: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就需要学习五线谱。了解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以及谱号下面各个线和间代表的音高。
将五线谱和简谱联系起来: 很多入门教材会提供五线谱和简谱的对照练习。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C大调的C(do)在五线谱上是中央C,它在加一线(加一线表示在下加一线下方)或者上加一线(上加一线表示在第一线下方)等。
反复对照练习: 找一些只有五线谱的简单歌曲,先对照着简谱(如果有的话)理解,然后尝试只看五线谱唱。

第二步:让你的耳朵“学会分辨”

基础打好了,我们就开始训练耳朵的“辨识能力”,也就是练耳的核心部分。

音程听辨: 这是最核心也最需要耐心训练的部分。你需要学会分辨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程)。
从最简单的开始:
同度: 两个相同的音,听起来是一个音。
八度: 高低相差一个八度的两个音,听起来音质相同,只是高低不同。
三度(大三度、小三度): 这是最基础的音程,也是音乐中最常用的。
怎么练? 找一个钢琴或者App,弹奏一个固定音(比如C),然后弹奏一个比它高的小三度(Eb)和一个大三度(E)。反复听,体会它们音高上的差异。
联想歌曲: 很多简单的音程都可以在我们熟悉的歌曲片段中找到。例如:
大二度: 《欢乐颂》的开头的“欢乐”“颂”。
小三度: 《圣母颂》的开头。
大三度: 《生日快乐》的开头。
纯四度: 《祝你一路顺风》的开头。
纯五度: 《蓝色多瑙河》的开头。
找专门的练耳App或网站: 现在有很多手机App和网站提供专门的音程听辨练习,它们会随机播放音程,让你选择正确的答案。这是非常高效的训练方法。
逐步增加难度: 在熟练掌握了三度、四度、五度等简单音程后,再逐渐尝试六度、七度、九度,以及增减音程。
旋律记忆: 很多练耳练习是先听一个音,然后听一个音程,让你唱出第二个音。比如,听到C,然后听到一个大三度,你就要准确地唱出E。

节奏听辨: 音乐不仅有高低,还有长短。节奏感同样重要。
认识节奏型: 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附点音符、休止符等基本节奏。
跟拍子练习: 找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跟着原唱或者节拍器,用“哒哒哒”或者拍手的方式模仿节奏。
听辨节奏型: 练习辨别不同的节奏组合。例如,一个四分音符加两个八分音符,或者三个八分音符接一个四分音符。
视唱结合: 将节奏听辨和音高视唱结合起来。比如,看到一段有节奏的谱子,先跟着节奏拍打,然后尝试唱出音高。

和弦听辨(进阶): 当你对音程有了较好的掌握后,可以开始尝试听和弦。
认识基本和弦: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是基础。
感受和弦色彩: 大三和弦听起来明亮,小三和弦听起来忧伤,属七和弦有解决的倾向。
听辨和弦性质: 找一些包含不同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的音乐片段,尝试辨别每个和弦的性质(大三、小三、属七等)。
和弦连接: 很多练耳练习会播放一段和弦进行,让你识别出和弦的顺序。

第三步:将“看”和“唱”完美结合

基础技能都有了,现在是将它们串联起来,实现视唱练耳的目标。

单音视唱:
从简谱开始: 找一些非常简单的简谱歌曲,尝试看着谱子唱。
固定唱名法: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说do的位置是固定的(比如C),这样更容易上手。
转调练习: 熟悉了固定唱名法后,就要开始练习活动唱名法,也就是do的位置会随着调性变化而变化。这需要你对调性有一定了解。
从易到难: 选择音域窄、节奏简单、调性清晰的曲目。例如,儿歌、民歌、或者一些简单的练习曲。
使用伴奏: 刚开始可以利用钢琴或App提供简单的伴奏,帮助你找准音高和节奏。熟练后,尝试无伴奏视唱。

旋律视唱:
增加旋律的复杂性: 逐渐尝试音域更宽、节奏更多变、乐句更长的旋律。
注意乐句: 视唱时,不要断断续续地唱,而是要按照乐句来唱,注意乐句的起承转合。
情感表达: 随着技艺的提升,尝试在视唱中加入一些情感,让你的演唱更生动。

节奏视唱:
先拍后唱: 看到一段有节奏的谱子,可以先用嘴巴或手拍打出节奏,再尝试加入音高。
变化节奏: 尝试将简单的旋律用不同的节奏来演唱,或者将一段节奏用不同的音高来填充。

循序渐进的关键要素

持之以恒: 视唱练耳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天坚持练习,哪怕只有1530分钟,效果都会比偶尔练一次几个小时要好得多。
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挑战高难度,从最基础的音阶、音程开始,逐步增加难度。
多听多练: 听是练耳的基础,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乐感。练是巩固记忆,反复练习是提升准确度的关键。
善用工具: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利用好手机App、网站资源、以及乐器(钢琴、吉他等)会让你事半功倍。
找到乐趣: 音乐是美好的,把视唱练耳当作一种游戏或者挑战,找到其中的乐趣,你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记录与反思: 记录下你练习的进度,听听自己录制的音,找出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改进。
寻求反馈(可选): 如果有机会,可以找一位有经验的音乐老师或朋友听你的练习,他们的反馈能帮助你发现自己可能忽略的问题。

我的学习路径大致是这样:

1. 熟悉C大调音阶,直到闭着眼睛都能唱出相对准确的音。
2. 开始用App练习音程听辨,从大/小三度开始,慢慢扩展到其他音程。
3. 同时,找一些简谱儿歌,边看边唱,同时练习节奏。
4. 学习五线谱基础知识,并开始尝试看简单的五线谱儿歌。
5. 将音程听辨和旋律视唱结合,比如听到一个音,然后听一个音程,我需要唱出第二个音。
6. 逐步增加旋律的复杂度和节奏的多样性。

这条路并非坦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每当听到自己能够更准确地唱出一个旋律,或者辨别出一个音程时,那种成就感会激励我继续前进。

视唱练耳,与其说是一项技能,不如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它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更自由地表达音乐。所以,如果你也想和音乐有更深的连接,不妨现在就开始你的视唱练耳之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给大家贴第一大步吧。如果赞数多再写第二步。以前办学时候写的,也得到了国内视唱练耳专业一些绝对大牛的肯定。写作不易,请勿随意转载哦!

很多音乐艺考生在接触视唱练耳这门完全陌生的科目时,常常面临一种不知道如何训练,极度迷茫的状态。而视唱练耳又同乐器训练完全不同,在很多人看来近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非技能,这导致一些非视唱练耳专业毕业的老师,机构讲师的视唱练耳课变成了“陪练”课程,学生进度缓慢,老师干着急却也毫无办法。

其实,人类的所有认知都非与生俱来的。那些视唱练耳天然比较好的同学,也是因为长期在练习乐器的过程中大脑和听觉器官不断反馈,慢慢养成了一定的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给他们听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增三和弦,一样会听不出来,因为没接触过。因而很多初期没有音感的同学,完全不用自暴自弃,你们通过主动训练,一样能快速锻炼出视唱练耳初期非常重要的绝对音感以及内心听觉。

今天,馒头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绝对音感从0到1的训练方法,这套训练方法,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的。馒头老师有幸遇到过几位没学过五线谱钢琴,无法正确从c唱到g的学生,在教学后,现在都考入了非常好的音乐学院。



1.音高的判别。

小字一组的c和小字二组的c构成了一个八度,加上小字一组的g。首先让学生学会唱这三个音,并记忆。之后进行听辨,这三个音的反复听记达到50次左右后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如此3组在学生觉得烦闷的时候,让其听音记谱,仍旧是这三个音哦。

2.回家后加入小字组的g和小字二组的g。

练习c调音阶从任意音开始的跟唱,慢慢培养一个内心从c到b的调内音高的整体感觉。

3.第二节课时,加入小字组a,小字一组a两个音。

训练时以任意一音为轴,弹另外两个音锻炼听觉的辨识度。如锻炼小字一组a的听感,就先弹a让学生跟唱,之后弹g音让学生听辨并跟唱;再弹a音,之后弹中央c……不断地强化每个音的准确度。在一段时间后开始让学生听音记谱,仍旧是c,g,a,c和a有两个不同的八度,共5个音。

4.回家后,继续如第二步一样练习,但是加入a音。

同时加一项训练:在这三个音中,弹一个音后试图唱出另一个音的正确音高。(对于音程的构唱,其实大多数初学者不具备概念,尤其是没有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的学生,所以馒头老师认为应该在培养出一个内心对c调音阶的基本概念后再教。这些构唱,如同提前预习,也是降低学习枯燥感的手段)

5.之后的课时中,慢慢依次加入e,d,f,b四个音。

所有音的音高范围为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g。练习方法同第三步-第四步。

在一段时间内,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只要坚持这样的强化训练,你会发现,听出白键的音高已经不那么艰难了,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绝对音感!之后,在仍旧不间断的巩固练习中,我们将会迎来视唱练耳的第二个阶段:内心相对音感训练。

很高兴,看这篇的某个青岛小朋友跑来浙江和我学习后今年考入了上音的音工系,小海同学。这也是第一个因为知乎联系到我的……有兴趣进行编曲,作曲相关艺考的欢迎私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