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 我看了问题时间估计你签证应该还有效,你听哥一句话,赶紧走,不要浪费时间了。
我的个人简介就不废话了,点开头像里边5年的帖子基本能说明我过去10年在澳洲的发展情况,我只针对你的情况帮你列一下如何做抉择。
以前我有过一个印度的科学家朋友,得知我在买投资房,各种难以做抉择,他说了一席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他说,很多时候,做抉择很简单。就是把两个选择写出来,列一个表,然后选三个你觉得对你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把这三点按照对你的重要性列个表,左右对比各选一项,答案立刻出来。
大概这个样子。(我本来躺着拿IPAD刷知乎,看到你的问题觉得你还来得及抢救,就去拿了笔记本给你画了个图,你将就着看)
人生选择可以非常复杂,但你如果能选出三项你最在乎的事情,那其实也没那么难。再想别的也没那么重要,除非他们能替代这前三个条件。依然能帮助你做出选择。你主观参考一下。
下边给你一些赶紧走的原因,结合我自身客观情况和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情况。
我真诚地希望能帮助到你,也希望你能像我一样坚持刷几年知乎报告下自己的成长轨迹,真的不要再迷惘了,如果三年后你后悔了,欢迎来这里骂我,我会诚挚的对你道歉。我觉得大几率不会。
但是如果你现在不走,我可以非常自信的说,你一定会经常来知乎抱怨,因为有些时候,人生的选择和机会只有一次。就像当初如果我没有跟一个同学在选课的最后一天聊天得知2年Full Time才能移民然后在最后一刻改了两年然后顺手润了(我是打算回国发展并真的在北京发展了三年),我也不会有今天。
出去吧,除非你已经功成名就,众星捧月地回来,否则只要在国外待久了的人,根本适应不了国内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留美精英回不来的原因,因为你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全部西化了,国内也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了。
工作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中美都有很多,而且你亲戚在美国有公司,不用担心活不下去的问题。适应不了就慢慢换就行,多换几个岗位总有适合你的。H1B其实也无所谓,反正自家公司随时可以申。
但这个描述反映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在北美生活到29岁,都没找到哪怕一个女朋友。所以才会如此看重国内刚谈的女朋友。
那么问题来了,在北美生活到29岁,都没找到哪怕一个女朋友,你觉得回去以后还可能再找到吗?
侧面说明北美亚裔男性的地位……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弄出了抑郁症,什么都可能垮掉,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而且治好很不容易。
建议先排除导致你抑郁的直接因素。既然你已经换了三个工作还是没改善,而你h1b还有效,不妨先出去。其他问题可以慢慢解决,调整好了之后,你还可以再回来,如果你想的话。
在国外时间长的,我就没见过回国后能适应的。
我一个亲戚,发动机专家,从读博士到工作,在美国待了近30年,以前天天骂老美有玻璃天花板,工作表现得不到客观评价,在企业内不受重视。
前几年回国,从技术入股到高薪聘请,前后去了3个国内车企,去年又不干了。因为在美国,在升迁过程中,他确实因为自己是一代侨民的原因,不被重用,但是至少他依然可以全心全意搞科研搞项目。而国内,人种和国籍天花板倒是没有了,但是你有关系么?没有你会攀关系么?你能来事么?你能忍受不知道哪来的外行调到你头上啥都不懂瞎指挥么?
上周我们公司饭局,对面是某年产值万亿央企的CIO,这哥们是土建项目经理出生,一路干施工干到CIO的,国内这种只管权位不管专业性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你指望他们能搞出真正的技术来?人家本来就只在乎升官。
所以搞技术的,能在国外尽量别回国。可能你在国外会遇到天花板,但是这种玻璃天花板至少不影响你安心工作,最多就是不升迁么,能咋样呢?而在国内,你技术好不表示你不用吃饭,不用陪酒;你技术再好你的意见可能也没有毛都不懂的领导一拍脑门管用。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吧。对自己搞人,搞关系的水平有信心,且有志于开创一番伟大事业的,国内比国外要合适;除此以外一律无脑推荐出国。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网上关于国内国外的对比大概能分成三大阵营:第一种是出过国,觉得国外好;第二种是出过国,觉得国内好;第三种是没出过国,觉得国内好。然后本应有的第四种,这两年因为新闻过滤得好,不怎么能见到了。我可以大方承认,我出国前就是第四种人。我看到了现状的不足,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努力,去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过上了我喜欢的生活。虽然不是所有第四种人都有能力变成第一种,但我希望持不同意见的人能尊重别人的看法。
我一直觉得,人出生在哪里自己没得选择。有人一出生就有上亿家产等着继承,有人连饭都吃不饱,你觉得这公平吗?但我们生在一个好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在哪里生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换个国家就跟换个工作一样,都是个人选择,不应该受到指责。但这个选择的代价是,每次你挪一次地方,都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不仅要抛弃很多原有的资源和人脉,还要面对新环境的种种未知和挑战。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很多人都有拿双重国籍反复横跳的愿望,但真能做到“吃里扒外”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边安定下来,然后除非有重大变故,不然就不会再动了。
像你这种回国以后后悔的,我认识不少朋友也是这样。不过大多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身份问题被动回国。比如H1B没抽中,OPT到期了之类的。而那些身份没问题,主动放弃美国,回国谋求更好发展的人,大多数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回国已经确定有更好的机会了,才会做此决定。所以说真的头脑发热,什么安排都没做,只是怀着一腔热血就闭着眼睛回国的人,大概率都会有个心理落差。你一想我本不用趟国内这摊浑水,操着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肯定会各种拍脑门,拍大腿。但这些都是沉没成本了,再后悔已经没有意义。
每年其实都有不少国内猎头拿国内的工作机会忽悠我回国,也经常有朋友忽悠我回国跟他们一起创业。他们说服我的思路大多是打感情牌,认为我也许会愿意为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做出薪资的大幅牺牲。然而他们也知道,打感情牌就是因为实在没别的牌可打。美国在我的专业,我的行业,整体职场环境,整体社会环境,整体自然环境都远强于国内。他们要想挖我,必须要像中超挖外援那样,狠狠用钱羞辱我才行。如果我跟你素不相识,上辈子没有欠你的,我为什么要回国拿不到一半的工资,去干两倍的活儿呢?用张卫平张指导的话来说,这里外里就是4倍的实际薪资差距!难道我图离家近吗?
我个人的观点是,看一个东西好不好,你没必要过度分析它到底怎么样。只需要用逻辑想一想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一个东西它完全不允许你说它不好;只能做多,不能做空;那是不是侧面说明,这东西它有点问题,很怕被人戳穿呢?第二,如果一个美国人在淘宝上卖一个跟他互换人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你觉得会不会有一群王境泽出现喊真香呢?第三,看看国内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千万别听他们说什么,就看他们做了什么。如果一个个都悄咪咪地配置海外资产,家属子女都移民海外了,难道他们都是怀着大无畏的精神,做了反向白求恩,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了?
所以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很明显了。你需要抓住的就是当下的幸福,不要对未来有过多焦虑。
归海与否是每个人自己的情况,我说一点技术问题。
理论上你不需要重新办手续,可以直接去美国,除非你亲戚的公司发信取消了你的h1b。
单个H1B的总6年期限是指你物理空间停留在美国的时间总和,所以你过去半年多在中国的时间不计入。
但是你的第一个H1B的3年是从你激活H1B算起。
另外h1b签证是公司相关的,如果被取消了,要重新面签。
想起一个笑话……
一位海龟回国发展,面试了一家国内很不错的企业。面试最后,双方都很满意,HR问海龟“您还有什么问题么?”
海龟说“我在国外一直任职在尖端500强企业,我们经常加班,工作节奏非常快,希望到时候不会影响到同事。”HR笑了笑……
一个月后,海龟提出离职,他跟HR说“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我一直有个观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飞速发展,一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二是建立在对外掠夺资源、掠夺廉价劳动力;三是世界大战期间发战争财。以吸血的方式养活了自己的国家和公民,并给予本国公民良好的生活环境。说到底就是一种剥夺别人,养活自己的发展方式。类似于捕猎。 而我们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是过着苦日子,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真的就是靠老百姓一点点努力,自己一点点干起来的。今天都收获都是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汗水还回来的。类似于种田。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工作,大部分肯定是自己的付出大于得到的回报的,而国外的很多工作,因为占有者科技优势、市场优势,是很容易存在自己的付出小于得到的回报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如果想躺平,自己生活舒适,建议留在国外更合适。而如果真的有崇高的理想,为祖国做一点奉献,那应该回国,和大家一起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好,超越其他国家。
国内从大学到职场,主要是个政坛。你周围人的主要精力,不是把自己搞上去,而是把别人搞下去,确保别人不能过得比我好。所以,即使国人智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喊了几十年超英越美,也没做到。
唉 拥抱一下
到了这把年纪,大多数的问题我都可以扫一眼就回答了,但是你刚刚的问题我来回看了两遍,想了许久。
可以理解你的压抑。坦率地说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困难。
下面按你写的顺序说
1)工作环境
国内对劳动力不尊重,对的。可能不仅是设计行业。技术行业也一样。以为你技术好 干得多 技术不可替代就稳?并不是。
职场的人际关系复杂,是的,你说的都轻了。国外恶心的人也不少,但是不少人透着一股蠢萌的劲儿,相对比较容易看懂。至少,什么投名状白手套之类的事不容易遇上,想保护自己还是可以的。
其实我相信,你回来之前对这些都是有耳闻的,也是有心理准备的(mitbbs的归国日经贴,相信你一定看到过的)。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觉得可以尝试可以回来,然后回国后的实际困难超出了你的预估。
那你当初权衡利弊是为什么回来的?国内的职业发展有哪里吸引我们了?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原因。但对于我来说,a)无上限的天花板 叠加 b)快速发展的时代 叠加 c)未固化的阶层 叠加 4) 我相信未来,相信年轻一代成长起来后,这里的环境会更好 是吸引我的绝对原因,不可替代。
这种感觉就像,刚进了海里连呛了几口水,但是还是想学游泳
又或者是,刚进塞尔达,刚出初始台地就被莫里布林打死十次,但是我并不想就只呆在初始台地开心的掏鸟蛋,我要去解救四神兽,我菜并快乐着
所以你这一辈子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星露谷动森一样的快乐人生?还是林克的一百种死法?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你最终选择在哪里发展职业和人生的根本指针。没人可以替你想,你需要自己想好然后做出选择。
我觉得出国的孩子往往比一直呆在国内的孩子成熟度要高。会比同龄人更早的想自己这一生到底要什么,自己有那些优势,想要过怎么样的生活,这一辈子想怎么度过。
2)亲情
和父母的亲情羁绊这个东西,怎么说,人和人的父母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有爱孩子的,也有不爱的。二维细分,有爱孩子但是客观坑孩子的,也有不爱孩子但是客观上没坑孩子的。
从你的口吻和描述,我感觉你和父母的关系底色还是不错的。父母大概还是很爱你的?可能只是嘴上比较啰嗦?
这样的话,可能我个人倾向于父母在不远游,不给以后留遗憾。
我想你在国外也常常听过见过,人在国外父母出了事回不来的。那种情况下,当事人会很痛苦,痛苦终身,心里的伤永远不会愈合。当你父母是爱你的时候,这道伤会更深更重。
人在国外,陪父母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也许有一天会遗憾会后悔。
3)爱情
不是当事人不予置评。但是在我心里,四个月的感情我会远远排在亲情后面。
如果你勉强自己为了她留下来,你会不会对她有更多的期待?当你受到挫折和现实的压力的时候,你们的感情可能也要面对考验
或者,如果她也喜欢国外的生活,你尽快485让她跟你走?
4)压抑的心理生理症状
这个是我特别在意的。扛过国外生活的孩子面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应该是不错的。如果你已经有心理生理状况了,我觉得不要继续逼自己了。换个工作环境,如果可以,和家里好好沟通。搬出去住一阵子?
实在不行,休息一段时间让自己回回血回回蓝,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这个时间点,经济形势不好,没工作的拼命找工作,本着“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抢着干”想法的老板和领导很多,工作氛围不好。
如果你有一定的积蓄,身心压力也到了极限,是不是可以尝试换环境或者干脆休息一下,想想自己要什么,观察和思考,找到自己在这片海洋里的角色和位置。
人生很长,不一定要对自己步步紧逼。
5)签证
感觉到签证还有半年到期给你很大压力,就像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deadline。其实如果你亲戚家公司可以给你发offer的话,等中美关系缓和的时候再签也是可以的。在没想好之前,别逼自己决定。
说了一大堆,但是还是要你自己慢慢想清楚,决定也要自己下。
千言万语还是一句话,你想要你的人生游戏怎么玩?国内和国外,未来三十年,哪个是你的主线任务?哪个是你用来历练的副本?
最后,拥抱一下,希望你深思熟虑,然后相信自己的选择,慢慢的 坚持的走下去。
Hi你好呀 我跟你一样的年纪 也是在海外生活过多年 也经历过回国 绝望 再出国 在欧洲换国家 现在定居的过程 所以觉得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我把结论先放在前面 - 在签证过期前 赶紧回美国
先跟你说说我的大概情况 我是17年回国过 当时研究生毕业并在欧洲工作了两年 后路都没留 相当于放弃居留彻底回国 去了北京 一个非常不错的外企 真的已经是非常好的工作了 不加班 交全额五险一金 给行业内最好的机会和成长空间 等等
回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当时的我始终觉得欧洲的节奏偏慢 好像国内各行各业都发展迅速前景特别好 想回国试试自己能够做点什么 第二是当时的我对自己不够自信 总觉得在欧洲好像没有能力完全立足 而回国至少属于高学历+高收入群体 家里和朋友也能相互帮助
然后我回去以后第一周就后悔了 首先让我后悔的是北京的天气 我入职时是年初 刚好赶上严重的雾霾 我的身体马上就崩溃 每天都在头疼嗓子疼 全身都疼的绝望中度过 身体一不好就影响心情 很容易上火 跟别人争吵 人际关系也被影响了
很快我就意识到 让我绝望的不仅仅是天气 还有国内的行业环境和整个职场和社会的氛围 我所从事的行业很小众 在国内根本没有规范和市场 曾经以为的“发展很快 机会很多” 其实完全是一种幻觉 在混乱的 裙带关系 派系林立的行业内 你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连站队的资格可能都还没有 更别说自己有所作为
更不用说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作为南方二线城市的中产 想在一线城市立足既不可能 也完全不make sense,一个月小几万的工资 看起来是不错 但是如果要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呢 别逗了 人生将是望不到头的卷 而我的行业也注定了我没有办法回到二线城市 我家乡的乐团的水平 比起欧洲老年社区乐团的水平 还要差一大截
生活上我也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可能是在海外时间比较久的原因 我喜欢自然 喜欢户外运动 不喜欢消费主义 不买奢侈品也不攀比 可是当我回到国内的一线城市的时候 我不自觉地还是陷入了和周围的人攀比的风气之中 不光是物质上的攀比 还有那种“时时刻刻不能掉队“ ”人生要按照时刻表走“的攀比 身边很多同龄人的业余生活 聚会方式也不是我喜欢的
所以在绝望的同时我开始准备再次出国 并且换国家 前面说了我已经放弃了之前在欧洲的居留 所以我是办了一年的旅游签证出来的 到德国 边学德语 边靠做一些之前积累下来的项目和之前的存款养活自己 一段时间以后我联系了我之前工作过的欧洲乐团 他们同意以Consultant的方式给我邀请函 于是又申请了长期商务签证 身份搞定了以后我开始找工作 这才发现我并不用不自信 我之前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其实已经非常出色 虽然有被拒绝过 还是在经过几个面试后到了现在的公司 一家头部的跨国经纪公司工作
现在我已经在德国工作三年了 按照新的移民法 已经拿到永居 工作不能说是完美 但是是我喜欢的事情 并且欧洲的氛围真的不错 作为一个个体的方方面面都被尊重了 工作不卷 灵活自由 行业相对来说比较规范 我也不再有“机会在别处”的幻觉 其实在哪里都是要踏踏实实慢慢成长 相信我 在一个社会和行业都没那么“野蛮”的地方 你的整体机会一定更多
哦对了说起家人 我来自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 我也想天天和我的父母在一起 可是首先 父母毕竟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如果在20多岁就放弃了自我实现的机会 仅仅陪伴父母 这种亲情不会是良性的 其次 只要我们跟父母不在同一个屋檐下 其实成年后陪伴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 我见过太多同住一个城市却一个月不见一次面的 更不用说在一线城市的社畜 一年有没有一周假期可以回家 反而是现在的我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 我可以每年回国三个月 父母也还年轻 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可以常常到欧洲来 所以我觉得 在目前这个人生阶段 比起天天和父母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双方互相引导的关系 以及赶紧充实自己 把工作和人生变得更加灵活自由 等被需要的时候 可以少面对一些两难的情况
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 你也一定会开始思考生活中各方面保障的事情 如何对抗人生中的风险 如果要迈入结婚生子的新阶段 如何给下一代的一个更好的环境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 比如 保险 生病了怎么办 失业了怎么办 空气好不好 食物健康安全吗 我的人生选择被尊重吗 如果有孩子 孩子成长的空间被尊重吗 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育 怎么度过童年呢 ... 我想 答案是更加显而易见的。
共勉
题主我泼点冷水不要介意啊(实际上我是嫉妒):
第一,你在美国都10年了,还没确定自己是喜欢中国还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你已经29岁了啊。实际上22岁就足以做出非常理智的决定了吧?29岁很多人绿卡都快办下来了。
第二,你回国的时机也不对。2020年5月回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2021年上半年形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每次我们开会大家都在哀嚎雇不上来人。你应该多问问已经工作的人然后再做决定啊。
所以我忠告你一句的就是:你可能得提升一点自身的观察决策能力。这是长远的,跟中国美国没关。
但你有亲戚家的公司,这已经比95%甚至99%的美漂有优势了。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亲戚家公司能办绿卡吗?他(她)出几个文件就行,你自己找律师花钱。
如果能,不用想了,赶紧回来,花一年多时间占住排期;这几年排期因为疫情应该很快速度啊少年,后面会被老中老印重新挤爆的;
如果不能,我建议思考一下:你虽然有很不错的缓冲和条件,但是后面绿卡还是要自己办的,还是有3、4年要很稳定的工作环境,能扛住吗?那时候再抑郁可就不好办了。你得坚持到差不多33-34岁才能完全解放,说到底还是等绿卡的问题,这期间可也是有压力的。
抑郁这个问题,你得去找原因:究竟是环境所致,还是自身所致?美国生活其实也不容易,别看网上的人一个个说得都轻描淡写,这些人本身都是卷王啊,很多都是经历过高考幸存下来的身经百战的老兵,所以才发自内心地不当回事。
最后说女朋友问题。出国在这个问题上无解,尤其是新冠下来回这么不容易,基本上要么结婚,要么分手。私人问题你自己考虑吧。
我曾经在一个适不适合留学的问题下面劝回来过一位不太适合留学的答主,现在她生活得非常滋润。我觉得这是我在知乎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对于题主的情况我想劝题主遵从自己的心情。
什么叫遵从自己的心情?就是,每天到单位我乐意不乐意上班,乐意不乐意工作,乐意不乐意看同事看领导看甲方的这种脸色。
真不乐意的话,爱情拯救不了题主。
再从经济形势来说。中国崛起是必然,但这种大趋势也可能是螺旋上升的,其过程中少不了燃料和代价。哪怕明年经济形势依然“稳中向好”,毕竟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逐渐爆雷,增速远不如十几年前的黄金发展期,这就导致了经济压力转化为工作上的压力。
美国必定衰落,但衰落需要过程,这过程可能就是一代人的一生。即使美国现在存在种种问题,但说句难听的,资本主义果然有可取之处.jpg,西方还是有些方面做得比我国好的,其中像之前令很多人破防的瑞典加班视频就是典型。
因此,可能现在的美国,依然有条件让题主以自己适应的方式过完一生。
如果题主综合考虑美国现在的国情、通胀、安全、卫生等问题之后,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返回美国。
最后从题主牵绊的感情方面谈谈。
题主现在应该还是和父母居住,由于工作状态不能稳定,影响了情绪,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上变得紧张。
而题主的对象虽然能给你一些抚慰,如果要因为她留在国内的话,请题主想明白一件事:她能给你的积极情绪是否能覆盖你在工作中遭受的负面情绪。
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我建议讨论你带她一起出国定居,她不同意的话可能就得分手。
只是,还要提醒题主一句,国人定居歪果,不那么好找对象,这方面请题主纳入考量。
最后一个建议,题主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活出统战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