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人家总是对我的选择很奇怪,他们总说我,怎么还有人会嫌工作太安稳了的。”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年轻朋友跟我说的。
这一届年轻人很奇怪,跟长辈们的想法完全相反。
也许是因为历史原因,在长辈们的年代,平平安安的,在适合的年纪和适合的人结婚,再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可以说是理想生活了。所以那个时候有个体制内的、有编制的工作是非常抢手,被视为怎么也摔不坏的“铁饭碗”。如果那个时候谁有这么一个工作,可以说在婚恋市场都是个抢手的香饽饽。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的人不一样了,一个个都视安稳如洪水猛兽。
我这个朋友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去年刚从国外的一个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就立刻当地找了一个安稳的高薪职业,钱多事少离家近就可以概括她的这份工作。这样的工作是多少人想要的,但她倒好,上了几个月,二话不说的辞职了,立刻收拾行李回了国。
我问过她为什么突然把那边的工作辞了要回来工作,她说:
“我觉得太安稳了,就是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安稳。我有一天上班的时候突然想到,我好像看到了十几年后的某天,是跟今天一模一样,我就突然感觉毛骨悚然。我当时就在想,我才二十出头,我的人生怎么能就固定下来了。”
“为什么是深圳?”
她听了我的问题之后想了想,
“这个原因很简单嘛,大企业都在这些一线城市,深圳是一座年轻城市,又以深圳速度出名,成长速度极快,总感觉自己能跟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是比较大,但高风险高回报嘛,既然是想摆脱安稳的生活的那就不要怕压力了。“
我问她:“离家漂泊在外的感觉怎么样?”
“离家漂泊在外也不是第一回了,更何况回国以后各种服务都很发达,家里乱了就用手机App找个阿姨来家里打扫一下。其实也不缺点什么,跟在家也差不多。”她笑着说。
这次的疫情更是给了很多人当头一棒,原来“安稳”其实才是最不安稳的。本来是回家过个年很快就能回自己工作的大城市,谁知道这个疫情一来反而被困在了原地不能动。
我的另一个朋友B是湖北人,作为被封闭时间最长解封最晚的地区,可谓是深有感触。一开始隔离的时候还不觉得有啥,公司不裁员也不减薪,远程工作就可以,还不用996。一开始还觉得天天在家办公很开心,十分舒适,谁知道时间长了之后就开始焦虑。
“也不是说没钱了,就是内心不踏实。”
他说,
“远程办公还是有限制的,很多项目推进得都比较慢。但更重要的是没有工作的那种感觉,你懂吧?我人生第一次感觉到这钱拿着烫手,总觉得自己在拿救济金。
在家那段时间大概是我最渴望上班的时候,天天盼着复工,总觉得回晚了就跟不上大城市的节奏了。”
以前总吐槽大城市节奏快、辛苦、人情冷漠的朋友,这回居然感叹还是大城市让人踏实。疫情缓和后终于复工了,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灯光都觉得很踏实,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自己应该在的位置。
“这个叫什么?归属感。没想到我会在这个地方找到这种归属感。”
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在安稳的年代里“安稳”再也不是衡量生活好坏的关键词,跳出舒适圈才是现在最流行的话题。
我对这点挺同意的,最近58同城发了个视频,是在讨论当代大城市年轻人的归属感的,我对里面肖骁的观点很有共鸣。
就如他所说的,很多时候很多人做的工作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者喜欢才去做的,更多时候是因为觉得它很“稳定”。但是若每天都只是浑浑噩噩的做着一样的事情,朝九晚五定时打卡上下班,这样的日子,也许只能叫活着,而不是生活。
原视频是下面这个: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2587698994827264就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这个朋友A说的,在干安稳但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心总是定不下来,更不要说什么归属感。归属感,说白了,就是自我认同感。
Home is where my heart is. 心之所向即是家。只有在干自己心里想要的、认同的工作,才能让人的心底有归属感。
我很喜欢肖骁的这个观点,不是所有工作都能给人归属感,有归属感的工作一定是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不再追求世人所制定的价值观,不再追求社会的认可,而是在实现自我的追求的时候,这份工作就给了你归属感。而这份归属感,让我们有了做自己的底气和权力,可以去面对其他人不解的或反对的声音。
除了肖骁以外,视频里还有黄执中和大王的采访。把三个人的想法合在一起大概是许多北漂、深漂的人的感受——在一座忙碌的、没有家人的大城市,辛苦、忙碌、无人依靠,可是为什么还会选择留在这样的大城市呢?我想,答案就像这个视频的标题所说的:
“人生辛苦,所求即是一份归属。”
58同城 愿天下有志者皆得归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