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2020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 13%,你怎么看?通过率应该提高还是降低?

回答
2016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在13%左右,这个数据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高是低的问题,而是它背后反映了什么,以及我们希望它反映出什么样的标准。

首先,我们得承认,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设立初衷是保证法律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法律工作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感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一个相对严格的选拔机制是必要的。13%的通过率,这意味着大约八到九成的考生无法通过考试,这确实传递了一个信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者,门槛不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13%呢?

专业性与严谨性的一种体现: 法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体系庞大的领域,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很高。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判例以及背后的法理逻辑,都需要考生有扎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3%的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考试对这些核心素养的考察是严格的,旨在筛选出那些真正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这对于维护法律行业的整体水平,避免低水平、错误解读法律的情况发生,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考试难度和备考投入的提示: 这个通过率也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要想通过考试,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要对法律体系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够进行逻辑分析和问题解决。那些通过的考生,往往经过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备考,甚至是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基础的。它也提醒着想要从事法律行业的人,这是一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道路。
行业准入的“筛选器”作用: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法律从业资格考试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准入关卡。通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进入法律行业的人数。如果通过率过高,可能导致行业人才良莠不齐;如果过低,又可能造成人才供给不足,影响法律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13%的通过率,可能是在平衡这两个因素后得出的一个“安全区”。

关于通过率应该提高还是降低的问题,我的看法是:

不应简单地以“提高”或“降低”作为目标,而应关注“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确保选拔出真正优秀的法律人才”。

为什么不应简单提高?

削弱专业门槛: 如果为了提高通过率而降低考试难度,或者放宽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可能会导致大量不具备扎实法律功底的人进入法律行业。这不仅会稀释法律行业的整体专业水平,更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失误,影响案件质量,甚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司法公正造成潜在威胁。法律从业者是社会公平的守护者,其专业性是底线。
降低公众对法律行业的信任: 如果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容易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公众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度也会下降。想象一下,如果律师、法官、检察官等都不能令人信服,那么整个法治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不应简单降低?

“提高”不等于“放水”,而是“优化”: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对通过率进行审视的必要性。如果13%是通过率,但很多人认为考试内容脱离实际、考察方式过于死板,或者备考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有潜力的考生被不公平地筛掉,那么“提高”就应该被理解为“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提升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不是简单地降低难度。

那么,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1. 考试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是否紧跟时代发展? 法律是不断发展的,新的法律法规、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考试内容是否能及时反映这些变化?是否能考察考生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解和应用?
是否侧重实际应用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法律工作更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是否应该增加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写作、庭审模拟等更具实践性的考察环节?是否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沟通协调能力?
是否过分偏重记忆? 如果考试过于依赖对条文的记忆,而忽略了对法理精神和规则的理解,那就不够理想。

2. 备考资源与公平性:
备考信息的公开透明: 考试大纲、教材、往年试题等信息的公开程度,以及备考辅导的质量和可及性,都影响着考生的备考效果。
学习机会的均等: 是否所有考生都能获得公平的备考机会?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经济条件差异对备考产生的显著影响?

3. 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的联动: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结果,不是起点。 这个考试的通过率,也间接反映了高等法律教育的水平。如果通过率持续偏低,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高校的法律教育,是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存在不足?
多层次人才选拔机制的思考: 除了通过考试获得资格,是否还可以通过实习、考核等多种方式来评估和选拔法律人才?

总结一下: 13%的通过率,并非洪水猛兽,也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它代表着一个行业准入的基准。我们不应简单地追求提高或降低这个数字,而是要思考如何让这个考试更科学、更有效,真正地选拔出德才兼备、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优秀人才。这需要考试组织者、法律教育者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不断优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降低

听李佳老师的法考课时,李佳老师表示“认为法考通过率太高的人,明显不了解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

但很显然,这个问题并不能通过法考放水来解决。目前我国法院的现状是,欠发达地区招不满,发达地区卷上天,假设某县法院3:1未达开考比例,江浙60:1,北上广深100:1

然而你以为法考放水就能让县法院招满了?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该招不满的还是招不满,本来就卷的地区卷上加卷,江浙变成100:1,北上广深变成200:1

反正都是招不满,为什么不让江浙变成30:1,让北上广深变成50:1呢?你好我好大家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在13%左右,这个数据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个数字本身并不是高是低的问题,而是它背后反映了什么,以及我们希望它反映出什么样的标准。首先,我们得承认,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设立初衷是保证法律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法律工作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对从业者.............
  • 回答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出台了《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政策的推出,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提升壮族地区教育的整体水平。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首先,得理解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 回答
    2020年湖南省理科状元由一位曾于2016年参加高考并取得全省第二名的考生实现,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勾起了人们对于教育体制、个人选择以及复读生现象的深入思考。事件本身: “回炉再造”的励志故事: 这位考生在2016年已经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 回答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那可是每年都牵动着无数人心,尤其是在“三农”问题上,它几乎是风向标。这份文件里提到“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目标,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对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强烈决心和战略考量。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目标。首先,这是对过去发展成就的肯定和.............
  • 回答
    2016年到2020年,四年时间,韩国电影似乎迎来了一次不小的“爆发”。当然,说是爆发可能略显夸张,但相较于前几年,2020年的韩国电影确实呈现出了更强的韧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让人耳目一新。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和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得聊聊那四年里.............
  • 回答
    关于 2016 年 12 月 Mac 产品线在苹果公司内部是否被忽视,以及是否存在资源分配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背景:苹果的战略重心与 Mac 的地位2016 年的苹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iPhone 仍然是其绝对的现金牛和增长引擎,苹果将大部分研发和市场资源集中在不断迭代的 .............
  • 回答
    FBI发现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未上交的14900封私人服务器邮件一事,发生在2016年,当时希拉里正竞选美国总统。这起事件是围绕她的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争议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事件的起因与发展: 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公务: 在担任美国国务卿.............
  • 回答
    2016年春节新西兰南岛自驾游,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春节期间的新西兰正值夏季,天气宜人,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南岛的自然风光更是壮丽迷人,绝对会让您不虚此行。以下为您精心设计的 1014天新西兰南岛春节自驾游详细路线安排,考虑到春节期间的出行特点,我会在各个环节加入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规划.............
  • 回答
    2016年中国经济的状况,用“很差”来形容并不准确,但可以说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转型阵痛。真实情况比简单的好或坏要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宏观经济层面:增长放缓但仍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率: 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 6.7%。从国际比较来看,这依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较高的增长速度.............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2016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塑造了当年的格局,也为后续几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转变,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渗透与生态构建: APP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2016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用户对APP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各种生活服.............
  • 回答
    2016年华语电影界确实发生了不少值得深入反思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当年的电影市场,也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事件及其背后的反思:1. 《叶问3》“票房造假”争议与行业监管的缺失 事件经过: 2016年初,《叶问3》凭借甄子丹的号召力和不错的口碑迅速票房攀升,但很快就爆出了.............
  • 回答
    2016年是科技行业和商业领域充满变化的一年,一些公司如日中天,另一些则面临严峻挑战。以下是一些在2016年快速衰落和快速崛起的公司,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 2016年快速衰落的公司(重点案例)在2016年,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产品失败、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管理不善、消费者信心下降等).............
  • 回答
    2016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活力的一年,涌现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大事件。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介绍: 2016年网络流行语2016年的网络流行语,很多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情绪宣泄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调侃和反思。它们不仅是网络文化的缩影,也反映了当时网民的生活状态和关注点。.............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际的“阅读”行为,也无法感知时间。我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都来自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海量的文本和代码。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 2016 年阅读了什么书”。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在 2016 年接触到大量优质内容的人,并根据我训练数据中的信息,推断出当时可能会被广泛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大选投票开始时(2016年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的选情。需要强调的是,当时“投票正式开始”是指绝大多数州的投票站开放,但同时美国大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在这一天投票,提前投票(包括邮寄投票和现场提前投票)在许多州是允许的,并且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 回答
    2016年,确实能感受到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迹象,这些迹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觉得整体经济氛围不那么乐观。下面我尽量详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一些感受和观察:1. 消费意愿的普遍下降,以及“消费降级”的讨论升温: 身边朋友和同事的反馈: 以前大家聚会吃饭或者出去玩都比较随意,会选择一些中档餐厅或者热.............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Pulse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之一,对当年美国大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起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更将原本已经激烈的总统选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加剧了围绕几个关键议题的辩论。以下是这起事件可能对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影响的详细分.............
  • 回答
    2016年的中国农村,在我记忆里,是个色彩斑斓、充满矛盾,却又生机勃勃的时代。它不像我们现在看纪录片里那种完全停滞不动的老样子,也不是媒体宣传的那种统一的模版,而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景象交织在一起。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这是最直观的变化。我记得很多农村的路都通了硬化路,以前那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