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看到二手车C2C鼻祖Beepi的负面消息,也验证了之前在基金内部汇报时我们对于二手车C2C模式的分析
C2C模式特别是C2C虚拟寄售模式主要的问题还是交易效率低,获客成本高,国内那些对标Beepi的玩家也在转型了。创业不易,能够意识到模式的问题而及时转型是好事,祝这些企业好运吧
~~~~~~~~~~~~~~~~~~~~~~~~~~~~12月10日更新分割线~~~~~~~~~~~~~~~~~~~~~~~~~~~~~·~
刚洗好碗,看到有人问如何分析的,简单写写好了~详细的写可以看心情以后再专栏开一篇了:)
先说产业链,中国二手车的传统主流产业链是C-B-B-C
产业链上有四个节点:C1卖车人,B1收车商家,B2卖车商家,C2买车人
要了解我为什么认为C2C模式特别是C2C虚拟寄售模式(没有实体线下门店)存在问题,就要了解B1和B2的价值,中国的车源不像美国,并没有聚集在B端,而是分散在C1端,异常的分散。
故B1收车商户,黄牛的职能就是把零散的车源尽可能汇聚起来,提高效率。这也是B1存在的价值。
而又由于二手车交易是一门线下操作性极强的生意,其核心在于线下的服务,基于如下的原因:
a.在交易环节中,经销商需要做整备、估价、过户、整理库存、提供咨询等诸多服务
b.二手车交易属低频高价,对大多数买家来说都需要现场看车、试车后再做抉择,因此拥有实体十分必要
c.买家很少会平均看一、两辆车就能成交,所以二手车电商在单个车看车成本上相比掌握车源的经销商会明显增加
d.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往往需要依赖车源方的经销商配合完成
所以B2卖车商家这一环节也很难被替代
故想要改变整个链条,把中间的B1和B2全部去掉,是件很难的事,就会面临之前我说的交易效率低,获客成本高的问题。
国内的C2C平台投放了大量广告,大量有车人士,在不计划出售车辆的时候,是无效客户,即使通过大量广告宣传获得了访问量,但有效客户比例小,广告投放效率低;买车人士也同理。
其次,二手车交易频次在5年左右,客户粘性无法保证。
所以看到底下那个最火的答案说某二手车C2C在快速崛起,我就想笑。。国内这些类似平台交易量数据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我就不多说了,多说了反而招水军。。。如果硬要把不断融资等同于快速崛起,我也懒得说什么了。。。
~~~~~~~~~~~~~~~~~~~~~~~~~~~~~~~~~吐糟分割线~~~~~~~~~~~~~~~~~~~~~~~~~~~~~~~~~~~
看了我底下两个推送的粉丝数量10W+的号(因为我知道其实知乎上很多号是团队在运营,所以只说号而不说个人)的回答,发现容易火的是那种把一堆信息拼凑起来,给普通大众看起来好像很新鲜很像回事,其实业内人看了不值一哂的“伪干货”,要么是过来吼一句:在座的都是**,然后装完就跑了的没干货的回答。。。)。
也许这就是知乎上干货越来越少的原因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