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投票结果中,有哪些数据值得分析?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

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

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定是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民主党铁票仓,但这次却倒戈支持特朗普的“失落的选民”群体。我们不能光看全国的总票数,得把眼光放在地图上,看看具体是哪些地方发生了剧变。

锈带(Rust Belt)的逆转: 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这三个州,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民主党的重要支持者,尤其是在工人阶级群体中。然而,在2016年,这些州的投票结果都非常胶着,特朗普以微弱优势获胜。这意味着什么?大量的蓝领工人,特别是那些制造业岗位流失严重的地区,对经济政策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感触更深,他们渴望改变,而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以及他承诺带回就业的承诺,恰恰击中了他们的痛点。光看总票数可能看不出这层意义,但深入到这些州的县城一级来看,特朗普在那些曾经投票给奥巴马的地区赢得了压倒性胜利,这绝对是这次大选最值得玩味的地理政治学现象。

乡镇与郊区的两极分化: 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在非大都市区,也就是乡镇和农村地区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而希拉里则主要依靠大城市及其周边郊区的高得票率来支撑。这种明显的地理分化,进一步说明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上的巨大鸿沟。越是那些感觉被主流精英忽视的地区,特朗普的形象就越有号召力。

2. 投票率的微妙变化与“隐形选民”:

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谁得了多少票,但投票率本身也包含着重要信息。

部分群体投票率的提升与下降: 尽管总体投票率可能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但观察特定人群的投票率变化非常有意思。比如,特朗普的支持者,尤其是那些一直感觉被边缘化的群体,他们这次的投票意愿被激发了出来。而部分倾向于希拉里的群体,由于对结果的过度自信,或者对希拉里本人的某些疑虑,他们的投票热情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高。这中间的细微差异,往往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

“隐形选民”的出现: 很多民意调查在选前可能低估了特朗普的支持度,部分原因在于特朗普的支持者,他们可能不太愿意在电话访谈中公开表达自己的意向,或者他们本身就对民调这种“体制内”的东西抱有怀疑。这是一种“隐形选民”现象,他们是这次大选结果出乎意料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关键摇摆州:以微弱优势定乾坤

美国总统选举的“赢者通吃”制度,让那些摇摆州的数据显得尤为关键。

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的精确数字: 这几个州的差距小到令人难以置信,几万甚至几千票的差距就决定了总统的归属。分析这些州内部,哪些县是特朗普翻盘的关键?哪些城市投票给希拉里时出现疲软?这些细致的数据,才能真正揭示出是哪些具体的选民群体、在哪些具体的问题上做出了选择。例如,在宾州的一些工业城镇,特朗普的支持率远超预期,而匹兹堡这样的大城市依然倾向民主党,但匹兹堡郊区的变化则至关重要。

北卡罗来纳、佛罗里达的持续胶着: 这几个州一直是选情焦灼的战场,特朗普在这些州能够赢下来,也显示了他能够跨越一些传统界限,比如在佛罗里达,他赢得了部分拉丁裔和老年白人的支持,这并非易事。

4. 人口结构与投票行为的关联:

虽然这届大选结果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但人口结构依然是理解投票行为的重要维度。

教育程度的裂痕: 一个非常显著的数据是,受过大学教育的选民,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更倾向于投票给希拉里。而没有大学学历的白人,则成为特朗普的坚实支持者。这种教育背景与政治倾向的关联性,在这次大选中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反映了不同群体在信息获取方式、社会认知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种族与年龄的交叉影响: 白人选民的投票行为是决定性的。特朗普赢得了绝大多数白人选民的支持,尤其是白人男性和白人非大学学历选民。而民主党则在非白人选民群体(如非裔、西班牙裔、亚裔)中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同时,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年轻选民相对更倾向于民主党,而年长选民则更多支持特朗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大体趋势,具体到某个摇摆州的某个县,情况可能又会非常复杂,有很多非主流的投票组合。

5. 议题的共鸣与分歧:

数据背后,是选民们对具体议题的反应。

经济、移民、文化战争: 特朗普在经济不确定性、非法移民、以及所谓“政治正确”等议题上抛出的强硬言论,成功地触动了那些对现状不满的选民。数据能够反映出,在那些制造业衰退、人口结构变化明显的地区,选民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度有多高,以及他们对特朗普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

希拉里的挑战: 相反,希拉里虽然在很多议题上有着更细致的政策主张,但她的信息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有力,尤其是在那些感到被经济和社会变革抛弃的群体中。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曾经支持民主党传统议题的选民,这次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选票。

总而言之,2016年美国大选的投票数据绝不仅仅是数字,它们是社会情绪、经济现实、人口变迁和文化认同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叙事。要分析这些数据,就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深入到地理区域、人口群体、具体议题和投票率的变化中去,去理解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真实声音和深层原因。这才是分析数据最有意思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1/12日更新,数据也以今天wiki更新数据为准

(评论区有人提到票还没统计完,BBC上的数据显示应该是已经统计完了:US Election 2016 Results - BBC News)

首先是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关注和引起这么多争论


这个答案最初只是想为这个问题下,@戴自牧的答案做个数据的小补充;其次是看到大选数据后,发现和网上评论所说的“特朗普获得一边倒的支持”似乎不大一样(个人是支持特朗普的,大选前4天就在微博上发帖押他赢,所以最初也以为是这样),而其他的一些社会分析,如底层民众觉醒以及草根阶层逆袭精英阶层之类的现在也值得商榷,所以就随手写了写个人想法;但从评论中看确实把问题简单化了,许多问题需要细化去讨论,下面尝试以问答的方式讨论

1.

问:特朗普赢得了大选,是因为和往年相比,他赢得更多的选民支持吗?

答:否。2008年麦凯恩(59,948,323票,45.65%),2012年罗姆尼(60,933,504票,47.20%),2016年特朗普(60,175,470 票,47.11%);特朗普比08年多了约22万票,比12年却少了约75万票,注意,这还是08年和12年共和党输掉大选的数据;所以,或许共和党选民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和往年相比,特朗普并没有获得更多的选民支持


Ref: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2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08

2.

问:特朗普赢得大选是“天命所归”吗?(此处天命指代民意)

答:否。我们确实看到了大选地图上大片大片的红区,农村包围城市,然并卵,有81%的美国人住在城市或者城郊,希拉里还是获得了60,751,170张选票,比特朗普多了约57万张票,再次重现了2000年戈尔赢得更多票数却输掉大选的局面(民主党老是干这种事);所以特朗普赢得大选,是因为选举人团制度,他赢了摇摆州,取得了“技术性”的胜利。

Ref: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Dem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3.

问:今年大选,选民是不是都不喜欢两位候选人?

答:是的。今年投票率的最新数据是57.6%,比2012年54.87%增加了2.73%;投票率增加了,2016年希拉里得票数比12年奥巴马少了约500万票(得票百分比减少了3.5%),特朗普比12年罗姆尼少了约75万票(得票百分比基本持平),那票去哪里了呢?去独立候选人(包括茶党之类的)那里了,独立候选人获得了4.73%的票;所以,从全国范围讲,特朗普并不比上一届共和党候选人好,而是希拉里比奥巴马差太多了,差了500万张票

Ref:

2016g - United States Elections Project

Voter Turnout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4.

问:特朗普毕竟赢了,那在摇摆州特朗普比12年罗姆尼好多少?

答:以下是2012年和2016年的数据对比:


对于票差和百分比差相反的,个人选择百分比差作为对比,因为4年中选民的人数有变化,百分比可能更准确一点;从上图可以看出8个摇摆州中,特朗普表现优于罗姆尼的有4个,Pennsylvania,Ohio,Michigan,Wisconsin,全在五大湖区“锈带”,说明特朗普的“Bring Jobs Back to America”起了关键作用;特朗普比罗姆尼表现差的也有4个,Florida,North Carolina,Virginia,Arizona,但是最后特朗普还是赢了其中的三个,原因是什么?特别是关键的佛罗里达和北卡,特朗普的表现基本和罗姆尼持平,却赢了,那只能说明希拉里太差了,那部分民主党选民宁愿投给了独立候选人都不投给她;或许有人会说佛罗里达和北卡的得票数不是比12年增加了很多吗?但是得票百分比却变化不大,那只能说明是过去4年这两个州选民增加了,因为佛罗里达和北卡属于经济较为发达州,人口流入

5.

问:共和党选民结构变化?

答: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现在已知的数据是16年在几个关键摇摆州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增加了,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特朗普的选票却比12年罗姆尼少了75万张,说明特朗普增加了一部分五大湖锈带的选民以及认同白人族群(看后面分析)的选民,但是可能又丧失了一部分建制派的选民,具体是哪几个州,大家可以查wiki的数据做对比一下,可能这几个州的共和党大佬和特朗普关系不好

6.

问:有多少民主党选民这次转投了共和党阵营?

答:这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关键是数据不好收集;目前看到的数据来自本问题下@Jimmy的答案


蓝色箭头代表2012年投共和党的,2016年改投民主党的。
红色箭头表示2012年投民主党的,2016年改投共和党的。

首先个人还是很好奇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因为要绘出这张图,你必须要知道个人12年和16年的投票信息,这些信息是公开的吗?不是说投票的时候连ID都不让查吗?那这些信息是怎么拿到的呢?

不会是民调信息吧?假如是民调信息大家都知道这次民调有多离谱了;还有如果真是民调信息的话,你看图上一片发红,说明那些选民也没有“沉默”嘛,他们都直言支持特朗普了

姑且这张图可信的话,那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么多民主党选民投了特朗普,特朗普的票却比12年还低,说明他损失了更多的原共和党建制派选民

7.

问:这次选举代表美国底层民众觉醒吗?

答:依旧有超过40%的选民没鸟两个候选人,这或许也可以说是某种觉醒,我们平时只看到特朗普集会的群情汹涌,却很少看到那真正沉默的40%;另一种觉醒或许是美国人选出了一位“政治极其不正确”的总统,将政治正确排在了种族,工作之后

8.

问:这次选举意味着草根阶层逆袭精英阶层吗?

答: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农村包围城市,草根逆袭精英吗?首先,谁说草根阶层在农村了,具体讨论见本问题下@戴自牧的答案;其次,单说特朗普个人,他就是个亿万富翁,都不用捐款,自己掏了几千万来竞选,他是草根吗?


最后投票的出口民调(出口民调不知道准确性如何,假如有人有更准确的数据的话欢迎提供)也表明了有钱的中上层还是多投给了特朗普,草根阶层的话还是在希拉里那边(这也和民主党的福利政策相符)


特朗普在胜选演讲的时候,

双语全程:川普胜选演讲将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总统|希拉里|共和党|美国人|民主党|特朗普_新浪视频

他身边站着前纽约市市长鲁迪.朱利安尼,站着新泽西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还站着前众议院议长、共和党大佬纽特·金里奇(传闻要当国务卿的那个)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特朗普还瞎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身后有200多位将军;还有很明显的FBI

钱,人,枪都有了,就缺个媒体,这是草根逆袭精英吗?这纯粹是右派打倒了左派

至于媒体立场问题,主要和近年美国媒体左倾化有关,见

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政治立场是什么,也就是他们各支持哪个党派? - 政治 - 知乎

@伍治坚的回答


9.

问:这次大选中有种族问题吗?

答:个人觉得有,这个问题美国人不敢说,知乎上也很少有人说,但是wiki上的数据


白人无论男女,大多投给了特朗普,白人(男)的投票差距可以大到32%,白人(女)也有10%,这么巨大的差距,如果再考虑到美国人口中白人占了总人口的72.4%,这肯定贡献了特朗普选票的绝大部分。

如果美国社会有撕裂的话,不一定是精英阶层和草根阶层的撕裂,很有可能是种族的撕裂

10. 最后一个

问:沉默的大多数?

答:这也是争论很多的,主要是因为民调异常才引出了可能存在沉默的大多数。

但是细想之后发现民调异常可能会有很多种情况,例如

(1) 因为政治正确,很多选民不说话,默默投票支持特朗普

(2) 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大胆说话了,但是民主党选民因为“政治正确”,说谎了,很多选民明着说支持希拉里结果暗地里投特朗普或者干脆不去投票的

个人证明不了是属于哪一种,或许都有可能;在

如何总结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

中@齐遨给的数据是这次民调有80%的人都不回应,那样20%的民调当然不靠谱

其次是这个“大多数”似乎和我们传统理解不大一样,“大多数”一看好像“很多人”一样,但事实是在摇摆州的投票结果差距都很小,很多都小于2%,佛罗里达赢了1.3%,宾州赢了1.2%,密西根赢了0.3%,选情还是很胶着的

所以,个人感觉还是用传统的“中间派”选民比较合适吧

最后,这个答案如果能引起更多人对数据的关注,那也就达到目的了;同意评论区中所说的:没有数据支持的宏观分析是耍流氓,没有微观分析的宏观分析也是耍流氓;或许结论有错,但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知道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以上,个人纯粹业余关注,请多指正

PS一个:知乎的评论系统确实不好,评论多了就不知道该评论是评论前面的哪一条了 @知乎小管家 ,希望能改善这一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月10日

补两个很重要的数据,得票数和投票率

(1)

共和党得票数和往年相比属于正常水平,所以特朗普在动员能力上其实和往年的共和党候选人并没有太大差别,知乎上鼓吹特朗普有多神勇可能是错觉,而所谓支持共和党的沉默的大多数根本就不存在,前两届投票的一直都是这些人

相反,民主党那边投票数明显低于往年,如果有沉默的大多数的话,那也是民主党那边“沉默的大多数”,民调现在差的这么离谱,民主党那边可能很多人说谎了,很有可能是民主党那边很多人口上说着支持希拉里,结果私下里却讨厌她,最后选择不去投票

(2)

从上图可以看到有47.8%的人都没有去投票,投票率和往年相比再次降低

Voter turn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s,2008年(57.1%),2012年(54.9%),2016年(48.6%,这个数据与上图相比有点变化,以wiki引用的联邦数据为准))

所以特朗普赢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得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支持

而是因为,

在选民面对两个都不喜欢的候选人的时候,特朗普保持了和往年相比正常的动员能力

而希拉里则没有(估计现在民主党因为弃用桑德斯,肠子都悔青了,不只丢了总统,还有参众两院,最高法院,更甚的是丢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长)


小结:

沉默的大多数是不存在的,今年共和党的得票数和往年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减少了一点)

更不要提什么底层民众的觉醒了

47.8%,接近一半的人没有去投票,这是鬼的觉醒啊;对两位候选人都讨厌还差不多

草根阶层对精英阶层的颠覆,同样没有,前面答案已经有数据了,中上层收入的有钱人更多的投给了特朗普(所以最多是对主流媒体权威的颠覆,个人感觉主流媒体都被民主党人说谎给害了)


所以综上,没有数据支持的社会分析,例如这个问题下面的3000多个答案

如何评价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当选第 45 任美国总统? -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 J. Trump)

还有网上各种专家的评论

可能都是胡扯






数据来源:

美国大选初步总结:为什么所有预测都错了? - 数据与社会 by Yiqin Fu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特别是涉及电子投票的某些区域,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数据异常和潜在篡改的担忧和讨论。这背后涉及的技术复杂性、选举流程的敏感性以及公众对选举公正性的信任。背景:电子投票的引入与担忧在2016年之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广泛使用电子投票机。这些机器种类繁多,包括直接记录选票的DRE(Direc.............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关于俄罗斯是否通过黑客攻击和制造虚假信息来干扰大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是,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程度、具体方法以及最终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辩论的焦点。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情报机构的指控和证据:美国情报界在2.............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Pulse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之一,对当年美国大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起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更将原本已经激烈的总统选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加剧了围绕几个关键议题的辩论。以下是这起事件可能对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影响的详细分.............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充斥着爆冷、争议和深刻社会分歧的政治事件。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政治格局一次剧烈的震荡,以及许多美国人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不满的集中爆发。背景的酝酿:一个充满不满的时代在2016年大选之前,美国正经历着.............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剖析一下2016年那场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掀起巨浪的总统大选。这可不是简单看看谁赢谁输,而是要深入到这场选举背后,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看问题,咱们得牢牢抓住几个核心概念:阶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异化.............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政治事件,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认知重塑。在那之前,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简单和理想化,总觉得世界会沿着一条相对清晰、理性的轨道前进。然而,这场大选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设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最直接的改变是,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理解“人民.............
  • 回答
    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演讲台是否被动了手脚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盛行但未经证实的阴谋论。要详细讲述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了解其来源、论据以及为什么它被认为是阴谋论。阴谋论的来源和内容:这个阴谋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似乎能够在不接触演讲台的情况下激活某些功能.............
  • 回答
    关于威廉伯爵(William Earl)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会支持希拉里·克林顿还是唐纳德·特朗普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推测。当然,威廉伯爵本人并没有公开表态,所以我们只能基于对这个假设人物的理解以及当时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做一个细致的推演。要进行这个推演,首先我们需要尝试“塑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