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本人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

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建立的政治动员和对某些议题的关注持续了一段时间。然而,在主流政党中,失败的总统候选人通常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会大打折扣。特朗普的个人品牌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赢家”的形象上,一次总统大选的失败可能会给他带来沉重的“失败者”标签,这是他极力避免的。
媒体关注度的减弱: 特朗普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政治人物,他获得了远超其他候选人的媒体曝光度。一旦他失去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媒体的焦点很可能会转移到其他更具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上。虽然他仍可能保持一定的媒体关注,但那种“头条新闻制造者”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共和党内的地位重塑: 2016年的共和党初选本身就非常激烈。如果他在大选中失败,共和党内可能会出现对未来方向的深刻反思和权力斗争。一部分共和党人可能会将失败归咎于特朗普的某些策略或言论,并试图将党推向更传统或更温和的路线。这可能导致特朗普在党内的影响力被削弱,甚至被边缘化。
尝试东山再起或转型: 作为一个极具野心的商人,特朗普很可能不会轻易放弃公众视野。他可能会尝试在2020年或其他政治选举中再次参选。另一种可能性是,他可能会利用其知名度在其他领域发展,例如继续经营他的商业帝国,或者通过媒体、出版物等方式继续影响公众舆论,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治评论员”或“幕后推手”。
与“建制派”共和党的疏远: 特朗普的崛起本身就标志着对传统共和党“建制派”的一次挑战。即使他失败,他所代表的民粹主义力量仍然存在。他可能会继续批评党内他不喜欢的领导人,或者尝试建立一个与现有共和党结构不同的政治运动。

二、法律与调查的压力:

豁免权的失去: 作为现任总统,特朗普享有广泛的法律豁免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免受刑事起诉。一旦他离开白宫,这种豁免权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他之前在商业交易、竞选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将更容易被调查和起诉。
潜在的调查方向:
商业帝国中的不当行为: 特朗普集团的商业交易,包括其税务问题、贷款问题、海外业务等,长期以来都受到关注。失去总统的保护伞,这些问题可能会被重新审视。
竞选活动中的非法行为: 2016年大选期间,围绕“通俄门”的调查已经揭示了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竞选资金的使用、与外国势力的接触等。一旦他不再是总统,相关调查可能会对他个人进行更深入的追究。
卸任后的财产调查: 即使在他竞选期间没有明确的问题,卸任后的权力真空也可能促使当局或媒体对其巨额财富的来源和合法性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个人声誉的进一步损害: 如果他面临多项法律调查甚至被起诉,这将对他原有的“成功商人”和“强硬领导人”的个人声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三、个人生活与商业帝国的挑战:

商业帝国面临的压力: 即使他没有面临法律问题,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领导者,他仍然需要应对市场竞争、债务问题和企业管理。总统任期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回归商业领域,他需要重新适应和领导。
媒体和公众的持续审视: 即使不再担任公职,特朗普及其家族企业仍然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审视。任何失误或负面消息都可能被放大。
家庭成员的影响: 特朗普的家人,特别是他的成年子女,在政治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失败可能会影响他们各自的职业发展和公众形象。
退休或半退休的可能性(较低): 对于像特朗普这样极度渴望关注和权力的人来说,选择完全退休的可能性非常低。他更有可能尝试以其他方式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即使是在商业领域。

四、心理和情感上的冲击:

“失败”的个人挫败感: 特朗普极度看重胜利和个人成就。一次总统大选的失败,尤其是以微弱劣势落败,可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
支持者的失望和疏离: 他拥有庞大的、忠诚的支持者群体。他的失败可能会让这些支持者感到失望,甚至部分人会选择疏远他,转而支持其他政治人物或政治运动。
与媒体和反对派的持续对抗: 即使失败,特朗普也可能继续以其标志性的强硬姿态对抗媒体和政治对手。他可能会将失败归咎于“不公正”的选举程序或“虚假新闻”,并继续煽动他的支持者。

总结来说,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很可能不会就此消失于公众视野。他会面临政治生涯的重大挫折,其在共和党内的地位可能受到挑战,并且最大的变数在于,他将失去总统豁免权,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法律调查和诉讼。他的商业帝国也会受到审视。然而,鉴于其鲜明的个性和强大的粉丝基础,他很可能会继续以某种形式活跃在公众和政治领域,但其影响力和形式将与他作为总统时大不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都是基于可能性进行的推测。政治人物的命运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选择、社会环境以及历史的偶然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特朗普会更疯狂。

从里根开始到奥巴马,最近40年的美国总统都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特点:在任期即将结束前,且自己无法连任或本党继任者竞选失败时,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突击签署一系列有争议性的法案。

比如说克林顿。2000年大选,共和党小布什获胜。

2001年1月,即克林顿在总统位置上的最后三周,他突击签署了141个赦免令和36次减刑,其中就关于他小舅子Hugh Rodham一起有关政治献金丑闻的案件(希拉里娘家的姓是Rodham)。

另外,克林顿还终止和朝鲜的联系,认为如果继续和朝鲜保持紧密接触,双方在2001年年中和之后达成某种协议,只会给继任的共和党小布什送政绩(1998年韩国金大钟与北朝鲜金正日实现历史性会晤后,美国与朝鲜重新展开关于半岛无核化等事务的和谈,美国邀请朝鲜人民军高层人士访美,当时外界人士,美国和朝鲜也有可能达成新的协议)

小布什和奥巴马在任期即将结束前,也有这种行为,但比较收敛。

如果特朗普在今年的大选中落败,没能实现连任。以这个疯子一贯的做事风格,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20日期间,他有99.99%的可能利用自己还是总统、手握权柄的最后这段时间,做出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来。

2020年的下半年,很有可能发生比上半年更神奇、动荡的大事~

这一整年,咱们都要见证历史,消停不了了~

user avatar

悬!

不得善终,祸及子孙

user avatar

谢邀。

他家族买卖怕是要糟,但是他本人大概没事。

如果他本人有事,米帝怕是也要有事。


别搞错,我不是说川皇有神格,个人命运与美帝共呼吸,没那么玄乎。

麻烦的点是:川皇是美帝民粹对华盛顿的一个希望。这个希望的本质再丑陋再不堪,不能没有。

就像哥谭的哈维丹一样(泪目)。

当下美帝的底层民粹其实已经处于自说自话的阶段。他们没有能力对执政层面提出有什么有效需求,也无法理解执政结构的复杂性。

本来应当为他们发声建制派精英已经背叛了他们,选择了虚拟经济的高收益,选择了普遍低水平就业与加速贫富分化,选择了将发展代价转嫁到美帝大众和依附于美帝的国家身上。

民粹底层即使教育程度再低,也能隐约察觉到一个冰冷的事实:除了争取一点精英对底层更优惠的赎买政策,别无他法。

这种心态,是一群愤怒的乞丐。

华盛顿有个为他们说话的川皇,是乞丐们最后的一块遮羞布。这块遮羞布要是没有了,美帝国家体制就要直面他们的愤怒,无可推卸。

kr里的五等分美帝不是梦想。


要记住,这种愤怒很特别。

黑人底层也愤怒,拉丁裔底层也愤怒,但是他们的愤怒是直接面向体制,他们也知道愤怒就是拿来换取精英的赎买的,这是他们习惯了数十年乃至百年的事实。

强大的镇压能力与系统性歧视一起,固化了少数族裔的政治思维:

我们顶多是这个社区的主人,我们肯定不是美国的主人,我们就不是美国。

我们是这座房子外墙上的花纹,是这趟列车的站票,是客人。

只要终极矛盾没有到来,只要精英阶层还能够赎买,民主党所笼络的票仓们就愿意一直这么玩下去。

之前不是讨论过萨缪尔阿明的依附理论么?第三世界是怎样依附美帝的,民主党票仓们就是怎样依附美帝体制的。


但把川皇抬上大位的右翼民粹们,不能接受这种依附地位,哪怕这早已是事实。

在他们的感知里,少数族裔与边缘白人是依附于他们的,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美利坚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定义者。

即使在经济上早已沦为依附身份,他们也不愿意在政治上承认这一点,并力图用选票制度保护最后一道底线。

既然精英阶层已经背叛了他们,那还有国父们留下来的宪法,还有选票、私有财产、反共、抗税、持枪等坚实政治遗产。

从这个角度来讲,杰斐逊、富兰克林、亚当斯们,确实保护这个国家,直到现在。

这种朴素的情绪,其实我们也有。

在我看来,独立宣言,大概是隔绝美帝民粹与法西斯的最后一道墙。


川皇万一落选,如何处理他,会极大影响美帝至少三十年的未来。

如果仅仅是谴责与背锅,把万方的锅甩在他身上,那其实还好。哪一任不背点锅?罗斯福和林肯都被不少人骂到现在,何况是川皇。

但是如果民主党方面抱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下死手,而共和党建制派又见死不救,真把川皇像内塔尼亚胡一样搞公审,摧毁川皇所留下的去全球化努力。

那,暴乱倒不一定,但群体割裂就彻底成型了:

民粹主体会放弃进军华盛顿,转向坞堡化,开始全面收缩至社区;丧失信念的年轻一代会分流大部分至民主党,从此走向赎买道路。

缺少坚实底层支持的中产阶级会迅速软化,连民粹力量都没有的他们会彻底依附于大资本,这是法西斯的前兆。

公开阶级斗争本不可能,阶层改良也失效,各个群体开始收缩至核心区域,谋求自身意识形态对本区域的控制。

这种控制是包括人种、宗教、语言、经济方式、司法在内的挤压过程。一旦启动,美帝州权系统天然会加速这个进度。

直到宪法所能控制的容忍极限被现实割裂所突破,五等分美帝就出现了。

那时候,历史书大概会这么写:

第二次美国内战,发端于三十年美国政界对特朗普政权的一次大清洗...


大家好,这里是今天的“我脑洞比kr mod设计组还大”系列,感谢大家的收看。

user avatar

呵呵,估计会被红脖子们持枪护卫,黄袍加身,然后武装进军华盛顿吧。

想想这一幕还有点小激动呢。

Long live Queen Ivanka!Long live Trump Empire!

user avatar

会变成键政学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关于美东时间2016年3月11日反特朗普(Trump)团体在芝加哥引发的暴力冲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是一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环境中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紧张。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评价,涵盖了背景、冲突过程、影响以及多方面的解读:一、 事件背景: 特朗普竞选的争议.............
  • 回答
    特朗普对希拉里提起诉讼,指控她在 2016 年竞选中与俄罗斯勾结,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事件,涉及政治、法律和公共舆论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一、 特朗普提起诉讼的背景和主要指控: “通俄门”调查: 特朗普此次提起诉讼,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反击他认为是不公正的“通俄门.............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7年3月4日发布的几条推文中,抛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指控:他声称,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政府非法窃听了他的电话,并且还监听了他在纽约特朗普大厦的所有通讯。这些推文一经发出,立刻在政治界和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特朗普的这些说法,如果属实,那就意味着前任总统利用国家权力来对.............
  • 回答
    特朗普在2016年10月22日发表的葛底斯堡演说,是一场颇具标志性意义的政治集会。这次演说的地点选择本身就充满了象征意义,葛底斯堡是美国内战中最血腥、最关键的战役之一,林肯总统曾在此发表过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强调了国家的统一和民主的原则。特朗普选择这个地方,显然是为了在自己的竞选叙事中融入历史的厚重.............
  • 回答
    2016年6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之间的推特战,就像一场政治硝烟弥漫的战场,通过那个简短而充满力量的平台,将他们各自的竞选策略、个人攻击和政治立场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数千万选民面前。那一天的推文,与其说是政治辩论,不如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人物,利用推特的即时性和爆炸性,试图在信息爆炸的.............
  • 回答
    2016年11月17日,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获胜后不久,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邀请下,于纽约特朗普大厦举行了首次会晤。这次会面在当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未来四年美日两国关系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的走向。会晤的背景与重要性: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言论,包括质疑日.............
  •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2016年11月23日率先提名两位女性进入内阁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命,它包含了政治信号、社会影响以及对未来政府构成的影响等多个层面。首先,从政治信号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策略性的举动。 在美国政治语境中,女性在政府部门的比例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议题。特朗.............
  • 回答
    2016年12月的知乎,对于唐纳德·特朗普这个名字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从最初的“看热闹”到后来的“认真审视”,再到很多人“难以置信”的巨变。作为一个当时活跃在知乎上的普通用户,我能明显感受到这种风向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观点不同,而是许多人认知和判断的重塑。初期:围观、戏谑与“小丑论”在20.............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竞选失利的症结与“如果我是她的竞选经理”的策略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出人意料、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希拉里·克林顿,一位经验丰富、背景深厚的民主党候选人,最终败给了以“局外人”形象示人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这场胜利,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希拉里竞选.............
  • 回答
    2016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唐纳德·特朗普的争议与解读2016年,《时代》周刊将唐纳德·特朗普选为年度人物,这无疑是当年乃至其政治生涯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这一决定本身就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既是对他政治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全球政治格局剧变的一种回应。要评价这一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引.............
  • 回答
    环球时报在2016年12月12日发布了一篇关于特朗普的社评,当时正值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不久,他的一些言论和政策方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篇社评的基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劝诫式”的批评,既承认特朗普当选的现实,又对他即将推行的部分政策表示担忧,并试图从中国视角的角度提出一些警示和建议。社评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大选投票开始时(2016年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的选情。需要强调的是,当时“投票正式开始”是指绝大多数州的投票站开放,但同时美国大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在这一天投票,提前投票(包括邮寄投票和现场提前投票)在许多州是允许的,并且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若在当选后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质疑并实质性加强与台湾的联系,这无疑将触动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北京在此背景下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旨在传递强硬信号,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国新政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一、外交与国.............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仍在任,他如何应对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局面,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与拜登政府截然不同,这使得他的应对策略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和思维模式: “美.............
  • 回答
    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发表了“非常糟糕”的评价,并抛出了“公平贸易”作为重返TPP的条件,这其中传递出的信息非常值得玩味,也折射出他一贯的“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思路。首先,我们可以理解特朗普为何将TPP形容为“非常糟糕”。在他看来,TPP的条款存在着许多“让美国吃亏”的.............
  •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中美“脱钩”的表态,实际上是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和贸易策略的延伸。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了中国不公平待遇的威胁,而“脱钩”是他用来迫使中国改变行为的一种强硬手段。要理解他对“脱钩”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特朗普眼中的“不正确对待”具体指什么?在特朗普的.............
  • 回答
    即便在非常时期,美军的伤亡数字也难以完全隐瞒。特朗普政府是否“有能力”隐瞒美军在伊朗导弹袭击中的伤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信息公开的制度、媒体监督、公众知情权以及战争的实际情况。简单来说,完全且长期地隐瞒重大伤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政府确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延迟、淡化或有限度地控制信息的传播。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