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 2016 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压倒性获胜,知乎上的特朗普支持者将如何应对?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

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在大多数选民那里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和认同。

对于那些因为“反建制”情绪而支持特朗普的知乎用户来说,他们的感受会非常复杂。他们可能会将希拉里的胜利解读为“建制派”的最终胜利,认为这次选举结果证明了他们一直以来警惕的“政治正确”、“精英统治”和“媒体操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力量依然强大。失望和挫败感会是主要的基调。他们可能会在知乎上发帖,表达对“沉默的大多数”未能被听到的愤懑,质疑选举过程的公正性,或者进一步强化他们认为“美国已病入膏肓”的观点。可能会有人开始梳理“为何特朗普失败”的原因,但这些分析很大程度上会倾向于外部因素,比如媒体的不公平报道、民主党操纵选情,甚至是“深层政府”的干预。

另一部分特朗普支持者,他们可能是出于对美国经济、就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担忧,认为特朗普的政策能够带来改变。希拉里的压倒性胜利,对他们而言,可能意味着这些问题的“旧有解决方案”将继续延续,他们的担忧没有得到解决。他们可能会感到更加焦虑,认为国家的未来走向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在知乎上,这类用户可能会表现出对希拉里政府政策的强烈不信任,预测其政策将导致经济下滑、社会不稳定等后果,并不断转发和评论相关负面新闻。他们可能会寻找其他能够佐证自己观点的“另类媒体”或“独立分析”,并以此来对抗主流叙事。

还有一部分知乎用户,他们的支持可能更多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或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认为特朗普代表着某种“美国精神”的回归。希拉里的胜利,在他们看来,可能意味着这些价值观的进一步边缘化。他们可能会感到一种失落感,觉得“美国已经不再是他们认识的那个美国了”。这类用户可能会在知乎上进行更多的文化和价值层面的讨论,引用历史人物、经典著作,来表达他们对社会思潮变化的忧虑。他们可能会对“身份政治”进一步的蔓延感到不满,并试图通过网络平台来凝聚认同感,寻找共同语言。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支持可能更多是出于一种“反对”的姿态,他们支持特朗普就是为了反对希拉里。在这种情况下,希拉里的胜利可能让他们感到“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他们可能会在知乎上表达对希拉里个人品格、政治生涯的批判,但由于结果已定,这种批判的力度和方向可能会有所改变,更多地是“事后诸葛亮”式地分析希拉里“不应该”获胜的种种原因。

在知乎这个平台,这些反应会以多种形式呈现。可能会有大量的“如何看待”类问题,围绕着选举结果、希拉里的施政前景、特朗普的未来去向等展开。评论区会充斥着支持者之间的辩论,以及与反对者之间的交锋。可能会有用户创建“特朗普主义研究”或“美国政治变局”之类的专栏,不断更新他们的分析和观察。某些用户可能会变得更加激进,转向更小众的论坛或社交媒体,寻求更纯粹的支持者社群。而有些人,或许会选择暂时沉默,观察形势发展,或者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等待下一次机会。

总而言之,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知乎上的特朗普支持者将会经历一次深刻的心理冲击。他们的失望、焦虑、不解、愤懑,以及对社会未来走向的担忧,都将在平台的讨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但这种体现的背后,是对他们原本坚守的信念和期望的一次重大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知乎已经成了小学生乐园了,动不动就是打脸什么的,你过来我一个大耳刮子让你明白啥叫做打脸。


作为床破的支持者,我从头到尾都没觉得床破稳赢,甚至直到今天我都觉得床破的希望并不大。希婆必胜或是川皇登基都只是两边良好的愿望罢了。说到打脸,我还真没见过哪个川粉抱着必胜的理念的,如果川普必胜我们还要拉票干嘛?还要支持这货干嘛?


时至今日,倒是很多坚定不移的希婆支持者开始销声匿迹了。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善意的揣测为最近的工作压力太大了,上知乎的时间少了,毕竟回头一看站自己这边的一群红领巾整天嚷嚷打脸什么的,要我也靠边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特别是涉及电子投票的某些区域,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数据异常和潜在篡改的担忧和讨论。这背后涉及的技术复杂性、选举流程的敏感性以及公众对选举公正性的信任。背景:电子投票的引入与担忧在2016年之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广泛使用电子投票机。这些机器种类繁多,包括直接记录选票的DRE(Direc.............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充斥着爆冷、争议和深刻社会分歧的政治事件。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政治格局一次剧烈的震荡,以及许多美国人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不满的集中爆发。背景的酝酿:一个充满不满的时代在2016年大选之前,美国正经历着.............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晓松奇谈》20161111期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历史性倒退,沉重伤害西方民主价值”的解读,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期节目,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分析:一、 高晓松的个人风格与节目定位首先,我们要明确《晓松奇谈》的节目性质。这是一个以高晓松个人为核心,通过他“杂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脉搏”夜总会(Pulse Nightclub)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行为,也触及了美国社会在枪支管制、仇恨犯罪、宗教极端主义以及LGBTQ+群体权利等多个敏感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事件发生及过程:事发当晚,奥.............
  • 回答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即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结果,需要从多.............
  • 回答
    2016年9月26日,那场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准时打响的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它不仅仅是两位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在政策上的交锋,更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方向的激烈碰撞,充满了火药味和个人风格的展现。整场辩论的气氛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剑拔弩张。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希.............
  • 回答
    2016年2月9日,新罕布什尔州初选落幕,这场总统候选人的首场重要“战役”无疑为整个美国大选季定下了基调,也为接下来的选情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共和党初选:特朗普的“惊喜”胜利与布什家族的“滑铁卢”在共和党方面,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
  • 回答
    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0%这一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经济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更折射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崛起速度,以及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这是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直接体现。 从改革开放初期那个.............
  • 回答
    2016年10月20日晚上的Al Smith Dinner,那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那一年那个特殊的政治气氛下。你想想,那不是一般的晚宴,这是纽约天主教慈善机构举办的一个年度慈善晚会,而且历史悠久,最关键的是,它已经成了一个政治人物“互相取笑”的传统舞台。在那一年的晚宴上,毫无疑问,聚光灯照在.............
  • 回答
    2016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学举行。这场辩论在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之间展开,注定是充满火药味的。毕竟,这已经是他们两人最后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直面交锋,距离投票日也越来越近,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数百万选民的决定。辩论的基调很快就奠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