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6 年美国大选最激烈的战场北卡罗来纳州的局势?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

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

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图并非铁板一块。它既有浓厚的保守主义传统,尤其是西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但同时,它也拥有像罗利、夏洛特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这些地方的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以及日益增长的少数族裔群体,则更倾向于民主党。这种“蓝”与“红”的交织,赋予了北卡“摇摆州”的天然属性。

在2016年之前,北卡已经多次在总统大选中展现出这种不确定性。2008年,奥巴马在这里险胜;2012年,罗姆尼以微弱优势夺回。这种胶着的历史,意味着任何一场竞选活动,只要能在这片土地上赢得哪怕一丁点的支持,都可能成为最终胜利的关键。

希拉里与特朗普:截然不同的北卡战略

面对这样一块沃土,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希拉里·克林顿的策略: 希拉里的团队深知,要赢得北卡,需要巩固并扩大奥巴马时期积累的支持基础。他们的目标是动员那些对共和党“向右转”感到担忧的温和派、教育程度高的郊区选民,以及不断壮大的少数族裔群体。

聚焦城市与郊区: 希拉里团队在夏洛特、罗利达勒姆三角区等大都市及其周边郊区投入了大量资源。他们试图通过强调经济机会、教育公平、以及她作为经验丰富政治家的“稳健”形象来吸引这些选民。
动员关键群体: 非裔美国人一直是民主党在北卡的重要票仓。希拉里团队努力提高他们的投票率,通过社区组织、 voter registration drives 以及针对性的信息传递来确保他们的支持。此外,拉丁裔选民的增长也成为民主党关注的对象。
温和派的拉拢: 北卡有相当数量的温和共和党人,尤其是一些更传统的、职业化的选民。希拉里试图通过展现自己“接地气”的一面,并暗示特朗普的言论和政策可能对北卡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来争取他们的选票。
主题演讲与草根动员: 希拉里本人和她的竞选团队,包括她的丈夫克林顿前总统和女儿切尔西,都频繁到访北卡。他们的演讲内容常常围绕着“为所有人工作”的经济议程,以及特朗普“分裂性”的言论。同时,志愿者的基层动员也在各个社区展开。

唐纳德·特朗普的策略: 特朗普的北卡战略则更为直接和具有煽动性。他看到了北卡工人阶级白人选民中存在的经济焦虑和对现状的不满,并试图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他的支持。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号召: 特朗普的核心信息——“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在北卡的许多工人阶级白人聚居区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他承诺通过重振制造业、限制贸易协定(如NAFTA)来为这些地区带来就业机会。
反对“政治正确”: 特朗普对“政治正确”的抨击,吸引了那些认为自己被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政治精英感到失望的白人工薪阶层。
移民与安全议题: 移民问题和国家安全是特朗普另一个重点强调的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触及了北卡一些保守派选民的关切。
大型集会与媒体曝光: 特朗普在北卡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集会,场面火爆,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电视节目来直接与选民沟通,绕过传统媒体的筛选。他的言论虽然常常引发争议,但也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基层支持者。
对现有政府的不满: 特朗普将自己定位为打破华盛顿陈规的局外人,并将即将卸任的奥巴马政府和希拉里·克林顿描绘成无能或腐败的象征,以此来激发选民对变革的渴望。

关键的拉锯战与争议点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北卡成为了两党宣传战和资源投入的焦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拉锯战和争议点:

就业与经济: 北卡经济结构多样,既有制造业,也有科技和服务业。双方都承诺为该州带来更多就业,但方法不同。特朗普强调贸易保护,希拉里则强调投资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
医疗保健: 尽管不是北卡最突出的议题,但围绕《平价医疗法案》(ACA)的争论也在影响着部分选民。
社会文化议题: 北卡在2016年大选前夕,曾就“性别中立厕所法案”(HB2)引发全国性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州在社会文化议题上的分裂,并可能影响了一些温和派选民的投票倾向。希拉里对该法案持批评态度,而特朗普对此则保持了相对模糊和权宜的态度,这使得一些保守派选民在这一问题上感到纠结。
投票权与选民压制: 关于投票权的限制和选民压制(voter suppression)的指控,在北卡也成为了一个敏感话题。民主党指责共和党州政府通过限制提前投票、严格的身份证明要求等方式,试图压低少数族裔和低收入选民的投票率。

最终结果: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

2016年11月8日,大选日当晚,北卡罗来纳州的选情一度紧张得令人窒息。起初,一些预测和早期计票结果显示希拉里可能领先,但随着更多选票的统计,特朗普逐渐反超。最终,唐纳德·特朗普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北卡罗来纳州,获得了该州15张选举人票。

这场胜利,对特朗普而言至关重要,它证明了他的“蓝墙”突破策略不仅限于中西部,也成功渗透到了传统的南部摇摆州。对希拉里而言,则是一次惨痛的失利,未能守住奥巴马时期在该州取得的成果,也暴露了其竞选团队在动员部分关键选民群体时存在的挑战。

事后反思

2016年北卡罗来纳州的局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美国政治极化和战场州动态的生动案例。它展示了:

战场州的脆弱性: 即使是曾经被视为可靠的州,在强大的政治浪潮和有针对性的竞选策略面前,也可能迅速转变为摇摆州。
基层动员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城市中心的 voter registration,还是在乡村地区的集会,基层动员在决定战场州结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特朗普成功利用社交媒体和非传统媒体渠道,绕过传统媒体的限制,直接影响选民。
“特朗普现象”的影响力: 特朗普独特的沟通方式和对现有政治体制的挑战,触动了许多选民的深层心理,尤其是在那些感觉被忽视的群体中。

总而言之,2016年北卡罗来纳州的选情,是一场由经济焦虑、文化分歧、身份认同以及双方竞选团队策略精准度共同塑造的复杂博弈。它不仅仅是一场州一级的选举,更是那个时代美国政治变迁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美国时间11月5号。补充一个各战场州提前投票的战况。还是老话,提前投票说明不了太多东西,川粉高兴就好,希粉笑笑走开。


========================================================

现在川粉希粉还在拿着各个民调以及538,RCP脸红脖子粗的撕逼,徒争口舌之利的,都是SB。就今年的民调那点操性,擦屁股都嫌脏。反正到了11月8日,就真相大白了。

更何况全国民调毫无意义,关键是看battle ground state。实在想要预测的话,现在唯一算是干货的公开数据,就是提前投票的统计。但是注意,提前投票的统计完全不具备结论性,仅仅是有一点指导性而已。因为民主党传统提前投票占优,而共和党投票日蜂拥而出。再说,民主党未必投希拉里,共和党也未必投川普。独立选民才是真正决定性的。

下面我来用战斗最激烈的北卡州的提前投票来稍微分析一下。如果川普输了北卡,万事皆休。在12年,北卡民主党提前投票大量领先将近45万人(

electproject.org/2012_e

),但到了投票日点票之后罗姆尼一举翻盘赢了2个百分点,近10万选票(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North Carolina, 2012

)。所以,现在民主党的提前投票在北卡领先个二三十万根本就不是个事。和12年相比,如果今年民主党的提前投票不能增加优势的话,可以认为11月8日形势就不好。下面上干货。数据来源:

North Carolina’s Early Voting 2016 Dashboard

今天是11月4日,政府发布的数据只到11月2日。

(1)今年总提前投票比12年增加12%。可以认为这是选民热情提高的体现。大部分人认为这对川普有利,因为显然川普的支持者热情度更高。

(2)按党派划分,民主党比12年低了1%,共和党涨了13%,非党派涨了43%。而普遍观点认为川普在非党派选民中占优或略占优。所以,按党派划分,对川普大大有利。

(3)按年龄划分,共和党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增长。民主党在主力年龄段有所下降。这一条,川普利好。


(4)按性别划分,虽然川普他十几年前侮辱了女性,但共和党男女都增长了。民主党女性略增,爷们却减少了。川普再次得利。

(5)按种族划分,黑人(民主党票仓)大大下降11%,川普主力支持者白人大涨20%。并且看绝对数量的话,白人增长更多。其他人种涨了49%,但绝对人数很少,起不到决定作用。这一条,川普又得分。

综上所述,现在还靠什么扯蛋的民调预测的,都是瞎掰。提前投票的数据,显示川普有很大可能赢下北卡。无论如何,让我们到了11月8号在来看吧,还有不到5天了。

我刚刚又注意到了一点,本来北卡提前投票率是不如12年的,但到了大选前13天是个转折点,12天开始起势,然后猛涨,大选前12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FBI重启了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这是两起绝对正相关的事件,虽然从数学角度讲两个正相关事件未必有因果关系,但我认为两者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看趋势的话直到11月2号势头依然不衰,斜率又有上扬之势,有人说邮件门的调查对大选的影响在减弱,不知他的论据何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特别是涉及电子投票的某些区域,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数据异常和潜在篡改的担忧和讨论。这背后涉及的技术复杂性、选举流程的敏感性以及公众对选举公正性的信任。背景:电子投票的引入与担忧在2016年之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广泛使用电子投票机。这些机器种类繁多,包括直接记录选票的DRE(Direc.............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2016年9月26日,那场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准时打响的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它不仅仅是两位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在政策上的交锋,更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方向的激烈碰撞,充满了火药味和个人风格的展现。整场辩论的气氛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剑拔弩张。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希.............
  • 回答
    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0%这一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经济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更折射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崛起速度,以及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这是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直接体现。 从改革开放初期那个.............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脉搏”夜总会(Pulse Nightclub)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行为,也触及了美国社会在枪支管制、仇恨犯罪、宗教极端主义以及LGBTQ+群体权利等多个敏感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事件发生及过程:事发当晚,奥.............
  • 回答
    2016年10月20日晚上的Al Smith Dinner,那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那一年那个特殊的政治气氛下。你想想,那不是一般的晚宴,这是纽约天主教慈善机构举办的一个年度慈善晚会,而且历史悠久,最关键的是,它已经成了一个政治人物“互相取笑”的传统舞台。在那一年的晚宴上,毫无疑问,聚光灯照在.............
  • 回答
    关于2016年6月12日美国奥兰多Pulse夜总会枪击案,微博上所谓的“公知”群体是否存在“集体失声”的现象,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公知”这个标签的含义和它的演变。在中国的网络语境中,“公知”曾是一个相对褒义的词.............
  • 回答
    2016年9月12日,在台湾海峡上空发生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空中对峙事件。据当时的一些媒体报道和零星披露,包括数十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战机在该区域附近活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背景与可能原因分析:要理解这次对峙,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地缘政治背景下。2016年是台湾“520”新政府上台后的敏感时期,.............
  • 回答
    2016年2月10日,美国海军一架F22“猛禽”战斗机在东海上空执行任务时,据称被中国解放军的雷达系统探测到,并且还遭到了海军舰艇的“拦截”。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对中美在东海的军事态势和技术能力产生了疑问。事件的背景与经过(据公开报道推测):首先,得回到当时的海空域形势。2.............
  • 回答
    2016年4月流行的“让男朋友猜化妆品价格”这件事,虽然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年头,但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更折射出了一些社会现象、两性关系中的一些微妙之处,以及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如何看待这件事:一、事件的背景与形式 社交媒体的催化剂: 这.............
  • 回答
    2016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的候选人,是一群令人瞩目的优秀学生群体。特等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授予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最高荣誉。因此,每一年的特奖候选人及其事迹都备受关注,能够反映出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价值导向。要详细地看待2016年的.............
  • 回答
    2016年11月4日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中国政府为了规范互联网直播行业乱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发布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这项规定对当时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的互联网直播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是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详细看待这份《规.............
  • 回答
    看待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大幅放缓(仅比2015年增长3%,远低于前几年30%以上的增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归结为单一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现象,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暴露了一些结构性问题。以下将从宏观经济环境、电影市场供给与需求、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 回答
    2016年是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和动荡变化的一年,可以说是充满了“黑天鹅”事件和意想不到的转折。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讲述2016年的国际风云:一、 美国政治的颠覆性变革:特朗普的崛起与“美国优先”的开端 特朗普意外当选总统: 这是2016年最震撼国际社会的事件之一。唐纳德·特朗普以“让美国.............
  • 回答
    2016年11月17日,中国女留学生在德国耶拿(Jena)遭遇不幸事件,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中国社会,也引发了关于留学生安全以及欧洲难民问题的广泛讨论。事件回顾(基于公开报道):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一名来自中国的年轻女留学生在德国耶拿(Jena)的一处公园附近遭遇不幸。她据称在跑步时被一名男子袭击,并.............
  • 回答
    2016年8月26日,《晓松奇谈》声称因加拿大旅游部门的“强烈阻挠”,导致原定当晚播出的关于加拿大的节目被无限期推迟。这则消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和可能的解读。事件的起因与官方说法: 节目内容: 《晓松奇谈》是一档由高晓松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
  • 回答
    2016年7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未遂的军事政变。这场政变震惊了世界,也对土耳其国内政治、国际关系,乃至与中国这样遥远的大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一、 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的背景与过程简述要理解这场政变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大致过程。 历史背景: 土耳其军队在国家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