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6年8月26日《晓松奇谈》宣称遭到加拿大旅游部门强烈阻挠,导致节目无限期推迟播出?

回答
2016年8月26日,《晓松奇谈》声称因加拿大旅游部门的“强烈阻挠”,导致原定当晚播出的关于加拿大的节目被无限期推迟。这则消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和可能的解读。

事件的起因与官方说法:

节目内容: 《晓松奇谈》是一档由高晓松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涵盖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而受欢迎。根据当时披露的信息,这期节目将聚焦加拿大,可能涉及加拿大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甚至是一些在很多人看来比较“敏感”的话题。
“遭遇阻挠”的说法: 官方的说法是,在节目即将播出之际,加拿大旅游部门突然介入,采取了“强烈阻挠”的措施,导致节目无法按时播出。这种措辞暗示着加拿大方面并非善意,而是通过某种不寻常的手段干预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影响: “无限期推迟播出”表明节目被完全搁置,何时能够解禁,甚至是否还能播出,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为何加拿大旅游部门会介入?可能的猜测与分析:

理解加拿大旅游部门为何会“强烈阻挠”一档脱口秀节目,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 节目内容的敏感性: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可能的原因。
政治议题: 即使是旅游节目,如果深入触及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原住民问题、甚至中加关系中的一些敏感历史事件(例如加拿大参与的某些国际冲突,或者与中国的历史性纠葛),都可能引起官方的警惕。
社会文化刻板印象或负面评价: 如果节目中包含对加拿大人、加拿大社会文化的不当评论,或者传播了一些带有负面色彩的刻板印象,也可能被认为损害国家形象。高晓松的节目有时以其“段子化”的风格,可能会为了娱乐效果而夸大或曲解一些信息,这在旅游宣传中是不可取的。
国家形象的维护: 旅游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推广和维护国家的旅游形象。任何可能对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内容,他们都会试图干预。

2. 中加关系背景: 虽然事件本身发生在2016年,但当时的国际关系和中加两国关系也可能是一个隐形因素。
微妙的外交关系: 即使在表面友好的时期,两国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需要小心处理的敏感领域。一旦有节目触及这些领域,就有可能引发外交层面的担忧。
信息传播的控制: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控制对外宣传的叙事是重要的。如果认为某档节目可能传播对本国不利的信息,即使是民间层面的,也可能采取措施。

3. “阻挠”的具体形式(推测): 加拿大旅游部门“强烈阻挠”的具体方式是外界最为好奇的。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合理推测:
施压制作方: 最直接的方式是向制作这期节目的中国电视台或视频平台施压,以合作、赞助或其他关系为筹码,要求其撤播或修改节目。
签证或拍摄许可问题: 如果节目拍摄过程中涉及了在加拿大的实景拍摄或者采访,加拿大旅游部门或许可以以“不配合旅游推广”为理由,在签证、拍摄许可等方面设置障碍。不过,节目播出的时间点来看,可能已经完成了拍摄。
通过官方渠道表达不满: 加拿大驻华使领馆或相关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相关部门表达对节目内容的担忧,要求停止播出。
威胁取消未来合作: 如果中国平台与加拿大旅游部门有任何形式的合作,那么这种不当内容可能会威胁到未来的合作机会,从而促使平台方做出让步。

4. 《晓松奇谈》节目风格的“双刃剑”: 高晓松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其自由和有时略显大胆的风格。他善于从历史角度解读当代现象,也常有独到的见解。但这种风格也意味着节目内容可能不如官方宣传片那样严谨和正面,更容易触碰到一些“敏感点”。对于一个国家的旅游推广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看到的是光鲜亮丽、吸引人的方面,而不是深入剖析社会问题或历史争议。

事件的后续影响与讨论:

引发讨论: 这则消息自然引发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加拿大“维护国家形象”的权利,认为如果节目内容不当,被制止也是合理的;也有人批评加拿大政府的“玻璃心”和“审查”行为,认为这不利于文化交流和信息自由。
对高晓松和节目的影响: 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节目的信誉和观众的看法,可能让人觉得高晓松的节目存在不确定性或触碰红线。
信息不透明的困境: 由于双方信息披露的不对等(高晓松方陈述了遭遇阻挠,但加拿大官方通常不会对具体个案回应,尤其是这种涉及节目内容的“内部事务”),公众很难完全了解事实的全貌。
对于旅游宣传的思考: 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国家如何进行旅游宣传的讨论。是应该通过真实但可能带有争议的内容,还是只呈现完美的一面?

总结:

2016年8月26日《晓松奇谈》宣称遭遇加拿大旅游部门的强烈阻挠而推迟播出,最核心的原因很可能在于节目内容触碰到了加拿大方面认为可能损害其国家形象或涉及敏感议题的领域。具体是哪方面的内容引发了如此强烈的反应,我们无法完全得知,但考虑到高晓松的节目风格,其对加拿大历史、社会文化,甚至是中加关系的某些解读,都有可能被加拿大方面视为不妥。

这种“阻挠”的具体形式可能是通过多种渠道施压制作方或内容平台。事件也暴露了在跨文化传播中,信息传播的自由度与国家形象维护之间的张力,以及政治、文化因素对内容产生的潜在影响。公众对于此类事件的看法往往也取决于其对信息自由、国家主权和文化交流等议题的理解和立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了,花了一点时间调查了下这个微博的内容,事情脉络基本清楚了。

晓松奇谈最新的微博贴出了邮件沟通的内容,并指出这是爱奇艺的赞助商在施压。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赞助商?从邮件后缀看出,这是一家叫Destination Canada的公司,为加拿大国企,旨在负责加拿大旅游的国际推广业务。可以推知,该公司不仅负责广告推广,也兼顾加拿大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公关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爱奇艺方面会向该公司提供样片,并主动接受该公司的审查?微博在这点上语焉不详,仅以赞助商三字一笔带过。不过,查询公司的官网可知,该公司与爱奇艺存在业务上的往来:

Destination Canada-China has moved to a full content-marketing strategy. Destination Canada-China launched Zhou You Jianada (CTCTV) in June 2014 as an online biweekly program covering travel in Canada and related lifestyle topics, which reaches more than 22 million Chinese consumers. Its content covers three main categories: feature episodes that showcase favourite and must-visit Canadian destinations; themed episodes based on travel and lifestyle; and viral concepts highlighting Chinese internet trends such as “Why Canadians love hockey.” CTCTV reaches China’s digital generation with a fresh take on Canadian travel destinations, including outdoor activities, lifestyle, culinary, entertainment, fashion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he program is hosted on Destination Canada’s Chinese consumer website and streamed to audiences on China’s most popular video platform, iQiyi, as well as on other popular video sites.
en.destinationcanada.com

原来Destination Canada制作了一档名为《周游加拿大》的节目,并与爱奇艺合作,在中文网络上进行加拿大旅游相关的推广。

周游加拿大-旅游

所以爱奇艺主动接受该公司的审查也就很好解释了。Destination Canada是爱奇艺的重要广告客户,自家的“金主”怎么得罪得起?

正如有位答主所说,整件事的关键,不是为什么加方会如此反应,而是为什么爱奇艺方会如此在意加方的意见。既然事情脉络已经捋清楚了,那我们不妨总结一下。这件事的本质,就是爱奇艺方面考虑到与Destination Canada的商业利益关系,选择阉割掉节目中不利于加拿大形象的内容。至于这种拿人手短,权衡经济利益得失之后选择闭嘴的行为,算不算言论自由受到迫害呢?各位自己判断吧。

=========================原答===================================

谢邀

看了这篇微博,不知道晓松奇谈的人会以为该节目是个专为加拿大人准备的英文脱口秀节目。从微博内容上看,视频应该已经制作完毕了,那么播不播出完全决定于晓松奇谈、爱奇艺和中国审查部门。我看不出加拿大一方有任何权利阻止视频的播出。有人说加拿大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政府施压,从而导致该视频被下架。我认为这个说法过于惊悚了,这相当于承认加拿大可以随意干涉中国内政。堂堂世界第二大国,一个即将取代美国统治全世界的超级大国,怎么会出现这种事呢?我谨代表兔粉、小粉红和自甘吾表示:不相信此条微博的内容。

以上。

===================================================================

某匿名的答案把我看笑了。

你说你们抱团就抱团吧,抱团还只敢匿名?

匿名就匿名吧,挂一个排在你上面的答案是啥意思?

挂就挂吧,还连人话都看不懂,阅读理解负分?

负分就负分吧,还以为打到人脸似的,新时代啊Q?

骚年,做人不要这么失败。

user avatar

我的猜想是,这次所谓阻挠很可能是出于商业原因。一些加拿大企业和地方旅游局,为了推广加拿大旅游,出资出场地赞助了节目组;高晓松能够采访到几位加拿大名人,很可能也是当地赞助方联系的(此前高晓松做其他国家的系列,都极少去采访当地的名人,应该能说明这次节目在当地拉的赞助是相当多)。而他们把这些节目是作为一个加拿大的旅游推介片来看待的,因此他们希望节目能多介绍一些加拿大的历史人文、物产风貌,而不希望出现太多关于加拿大内政的事情。有可能在中加双方的协议里,也有加拿大赞助方参与制片的权力。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形象宣传片等于就是旅游广告,没有谁会在自己的广告上抹黑自己;你看富士康的宣传片,就绝对不会提跳楼的事,这不是政治正确,这是广告的起码要求。

第二,加拿大不搞新闻联播,绝不可能把报道真相的新闻都当做形象片来做。如果没有人把它当成形象片,也不会有人去care。论敏感,魁北克都公投不知多少次了;论自由,加拿大也是全球闻名的罢工大国,谁还会怕一集小小的网络视频?

第三,加拿大国内就有大量华人媒体。作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外国人群体,对于当地民生问题、种族问题的关注度向来都很高。就我在微博评论区所见,能够明眼看出来的几个在加华人,都认为此事不符合当地的常理,应有误会或者夸大。如果真的是加拿大政府出面阻止节目,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必然会在加拿大整个华人圈甚至其他外国移民圈引起巨大风波。

最后,事态的发展主要还是关注两个地方。一是高晓松方面之后的态度;二是加拿大当地常驻华人的声音。我猜此事有可能是一场误会,如果加方能够理解他们做这期节目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认为是一期形象片,也许可以让这期节目继续播出。。当然,我认为还有一种很极端的可能,就是加拿大合作方直接找到了中国的相关部门,他们考虑到G20期间的外交状况,可能会采取较为严厉的措施。

————————————


今天,高晓松老师已经公布了邮件的原文,基本印证了我的猜想。第一是确实有加拿大方面而且是官方机构(加拿大旅游局)的大力赞助;第二,这篇抗议书的关键就在于“官方机构”这四个字,它证明了加方是希望通过节目的平台,以加拿大旅游局的官方名义,来做一期较为正式的旅游形象推广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旅游形象广告”;第三,加拿大方面还提出了一些修改要求,证明协议中确实允许加方参与和指导节目的制作。

————————————

高晓松老师再一次表态,加拿大旅游局和晓松老师及节目组没有任何直接联系。认为停播乃爱奇艺方面的行为,并抗议爱奇艺干涉节目的播出。



这个时候又因为爱奇艺出面表态(晓松奇谈的微博是由爱奇艺方面运营的),事件加入了一个新的当事人。那为什么爱奇艺会插手叫停节目呢?结合

@Albert Zhang

的回答来看,加拿大旅游局(Destination Canada,中文名听起来像是一个政府机关,但事实上是一个推介海外旅游项目的国有企业,类似办雅思考试的澳洲IDP。为了不引起歧义,下以“DC”相称)虽然没有和晓松老师的节目组有合作关系,但和爱奇艺有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爱奇艺为此还筹备了一档由DC制作的旅行节目《周游加拿大》(这个就是实打实的旅游推广了)。。这么看来我上述的猜想其实仍不能完全推翻,制片过程DC虽然没有直接和高晓松老师接洽,但仍能通过爱奇艺的合作与高晓松的节目团队建立起关系,我猜那些加拿大名人很有可能也是由爱奇艺出面借助DC的关系请来的,毕竟爱奇艺才是节目组的地头蛇,掌握了播出节目的权力。此次DC向爱奇艺提出意见,也许是爱奇艺考虑到今后和DC的合作关系,从而审慎的选择暂停播出,待DC和节目组关系缓和以后再予放行。

————————————

另外关于很多人提到的朝鲜封杀电影问题。我前面提到G20的地方,已经说到了国内存在外国机构向文化部门施压的现象。

@战争史研究

曾说他为腾讯写关于高加索战争的文章,里面提到了阿塞拜疆军队屠杀亚美尼亚人,结果阿塞拜疆使馆致电腾讯将其封杀;更遑论朝鲜这个天灵盖上的火药桶了。。对于前面那段引起歧义的内容,我已暂作删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