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是希拉里获胜,中美贸易大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还会在2018年发生么?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

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贸易摩擦的种子早就埋下了。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选择发动贸易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对美国经济“再工业化”和解决贸易逆差的执念,以及他标志性的“美国优先”策略。他认为,通过关税的施压,可以迫使中国在贸易往来中做出让步,保护美国国内的产业和就业。

那么,如果希拉里获胜,情况会如何呢?

希拉里·克林顿虽然同样对中国的贸易行为持谨慎甚至批评态度,但她的方法和侧重点可能与特朗普截然不同。

更倾向于多边合作与谈判: 希拉里在外交政策上,通常更侧重于通过国际组织和盟友来解决问题。她很可能会继续支持和深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即使特朗普退出了。通过TPP这样的多边框架,美国可以联合其他亚洲国家,共同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其遵守更公平的贸易规则。这种方式虽然见效可能较慢,但更具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也避免了单边行动可能带来的广泛反弹。
关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 希拉里团队在竞选过程中,确实也提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担忧。但她的政府可能会选择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通过国际贸易法庭(如WTO)来解决争端,或者与盟友协调,共同对中国的相关行为进行制裁。她更有可能将重点放在“公平竞争”上,而不是特朗普那种“全面开打”的姿态。
战术上的差异: 即便存在贸易上的分歧,希拉里政府更可能采取的是一种“磋商”和“谈判”为主的策略,伴随着有限的、有针对性的制裁。她不太可能像特朗普那样,一下子祭出大规模关税大棒,而是会通过一系列更细致的步骤,逐步推进其目标。她可能会更注重与中国官员进行高层对话,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将贸易问题升级为公开的“战争”。
国内政治的考量: 当然,美国国内对中国贸易政策的不满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不能完全忽视这一点。希拉里政府也需要回应这些国内压力。然而,她处理这种压力的方式,可能会更符合传统的政治运作模式,即通过立法、政策调整和国际协调来应对,而不是特朗普式的“推特外交”和单方面行动。

结论: 希拉里·克林顿获胜的情况下,2018年发生大规模中美贸易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但也不能排除贸易摩擦和谈判的持续存在,只是形式和烈度会与特朗普政府的风格截然不同。或许会有一些局部的、有针对性的贸易措施,但很难看到那种全面升级的关税战。

其次,关于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

叙利亚内战的复杂性,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是导致美国及其盟友在叙利亚问题上介入的深层原因。2018年4月发生的对叙利亚的联合打击,是针对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的报复行动,这是一个相对孤立的事件,由特定的导火索(杜马化学武器袭击)触发。

那么,如果希拉里获胜,这次袭击是否会发生?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分析:

希拉里的叙利亚政策立场: 希拉里·克林顿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担任国务卿,她对叙利亚危机一直非常关注,并且持有相对强硬的立场。她曾经支持过对叙利亚反对派进行有限的武装援助,并对阿萨德政权持批评态度。她认为需要对叙利亚政府的“暴行”作出回应。
化学武器的使用: 无论谁当选总统,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都会是美国政府难以容忍的红线。2018年4月,杜马镇的化学武器袭击是直接的导火索。可以合理推测,如果希拉里政府执政,并且叙利亚政府在2018年再次实施了类似的化学武器袭击,那么采取军事回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因为其更为果断的执政风格而更早或以略微不同的方式发生。
与盟友的协调: 希拉里非常重视与英国、法国等传统盟友的协调。这次联合打击本身就是盟友之间协调行动的体现。如果希拉里当选,她很可能会继续寻求与这些盟友的合作,共同应对叙利亚的挑战,包括化学武器的使用。因此,在相似的触发条件下,联合行动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军事干预的边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希拉里,她也会谨慎考虑大规模地面军事介入的风险和成本。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已经深陷泥潭,每一次军事干预都需要权衡利弊。因此,即使是希拉里,也可能采取一种“有限打击”的模式,以警告和威慑为主,而非旨在彻底改变叙利亚的政权格局。她的政府可能会寻求更明确的国际法依据,或者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等渠道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但如果在紧急情况下迫切需要行动,她也可能采取果断的单边或多边行动。
整体战略的差异: 相较于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和“美国优先”的策略,希拉里政府的对外政策可能更具可预测性,也更注重维护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她可能会将叙利亚问题置于更广泛的区域战略框架下考量,例如如何对抗伊朗的影响力,如何支持区域盟友等。

结论: 如果2018年叙利亚政府确实发生了化学武器袭击,希拉里政府采取类似美英法联合打击的军事行动的可能性非常高。 这不仅是因为她个人的强硬立场,更是因为化学武器的使用触碰了国际社会的底线,而美国及其盟友也都有维护这一底线的意愿。行动的形式和规模或许会有细微差别,但“不作为”的可能性不大。

总而言之:

如果希拉里·克林顿赢得了2016年美国大选,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会显著降低,虽然贸易摩擦和谈判会持续,但其方式会更加温和和有章可循。而如果叙利亚政府在2018年再次发生严重的化学武器袭击,美英法等国的联合军事打击行动很可能会照常发生,甚至因为希拉里政府更倾向于维护国际规范和盟友合作,行动的可能性还会增强,只是具体执行的策略可能会更加考量盟友的意见和国际法理。这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会完全照搬,但历史的轨迹往往会受到执政者风格和核心理念的深刻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谈战略,首先要懂点战术,不然就是无根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以轰炸叙利亚为例,我所解读出的是美国其实不想管。美国在敲锣打鼓后,没有电子压制和隐轰踹门,直接拿战斧闯防空网打固定目标(天知道目标真假)。完全就是放水,根本就不配被叫做正经打仗,明摆着就是应付一下舆论罢了。

明白人都知道这舆论是哪里来的。。。。。

user avatar

当然不会在2018年发生









会在2017年就发生

user avatar

你说的这两件事奥巴马都有在做,而且反对奥观海的川普上台折腾了一圈也发现这两件事不做不行而且还要按照奥巴马那种套路做(王境泽“真香”.jpg)。所以由此而知如果2016年是希拉里获胜,那么贸易大战和叙利亚打击不仅不会不发生,还会比现在的要早。

user avatar

不会,希拉里不可能打贸易战

你不能因为事情发生了,

就认为必然发生,

希拉里的支持者是高通这样的大企业和滨海全球化公司,

打贸易战将重创她的政治根基。

绣带区才是决定大选的因素,

也是开战的关键,

使得特朗普的讹诈不得不变成真实的双边痛苦。

笨蛋总是看不到问题的关键,

事前猪一样,事后也是猪一样,

根本不懂政治,还瞎几把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特别是涉及电子投票的某些区域,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数据异常和潜在篡改的担忧和讨论。这背后涉及的技术复杂性、选举流程的敏感性以及公众对选举公正性的信任。背景:电子投票的引入与担忧在2016年之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广泛使用电子投票机。这些机器种类繁多,包括直接记录选票的DRE(Direc.............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充斥着爆冷、争议和深刻社会分歧的政治事件。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政治格局一次剧烈的震荡,以及许多美国人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不满的集中爆发。背景的酝酿:一个充满不满的时代在2016年大选之前,美国正经历着.............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晓松奇谈》20161111期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历史性倒退,沉重伤害西方民主价值”的解读,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期节目,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分析:一、 高晓松的个人风格与节目定位首先,我们要明确《晓松奇谈》的节目性质。这是一个以高晓松个人为核心,通过他“杂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脉搏”夜总会(Pulse Nightclub)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行为,也触及了美国社会在枪支管制、仇恨犯罪、宗教极端主义以及LGBTQ+群体权利等多个敏感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事件发生及过程:事发当晚,奥.............
  • 回答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即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结果,需要从多.............
  • 回答
    2016年9月26日,那场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准时打响的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它不仅仅是两位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在政策上的交锋,更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方向的激烈碰撞,充满了火药味和个人风格的展现。整场辩论的气氛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剑拔弩张。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希.............
  • 回答
    2016年2月9日,新罕布什尔州初选落幕,这场总统候选人的首场重要“战役”无疑为整个美国大选季定下了基调,也为接下来的选情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共和党初选:特朗普的“惊喜”胜利与布什家族的“滑铁卢”在共和党方面,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
  • 回答
    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0%这一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经济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更折射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崛起速度,以及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这是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直接体现。 从改革开放初期那个.............
  • 回答
    2016年10月20日晚上的Al Smith Dinner,那可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在那一年那个特殊的政治气氛下。你想想,那不是一般的晚宴,这是纽约天主教慈善机构举办的一个年度慈善晚会,而且历史悠久,最关键的是,它已经成了一个政治人物“互相取笑”的传统舞台。在那一年的晚宴上,毫无疑问,聚光灯照在.............
  • 回答
    2016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学举行。这场辩论在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之间展开,注定是充满火药味的。毕竟,这已经是他们两人最后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直面交锋,距离投票日也越来越近,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数百万选民的决定。辩论的基调很快就奠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