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回答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即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结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一、 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与民调的失误

普遍的预测落空: 绝大多数主流民意调查、政治分析师以及媒体都预测希拉里·克林顿将赢得大选,甚至认为她会赢得普选票和选举人票的双重胜利。特朗普的胜利因此被许多人视为一次“黑天鹅”事件,彻底颠覆了之前的认知。
民调失误的原因分析:
“沉默的大多数”: 一种广泛的解释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存在大量不愿意向民调员透露自己真实想法的选民,他们可能因为害怕被贴标签,或者对传统政治感到厌倦,而选择保持沉默。
地理分布的差异: 民调往往更侧重于全国范围的平均值,但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基于选举人团的。特朗普在关键的摇摆州(如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以微弱优势获胜,这足以让他赢得选举人票,即使他在全国普选票上落后于希拉里。民调可能未能充分捕捉到这些州内部微弱但关键的票差变化。
非传统选民的动员: 特朗普成功动员了一批传统上投票率不高的选民群体,例如那些感觉被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所抛弃的蓝领工人。民调可能未能准确预测到这些群体对特朗普的响应程度。
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 一些评论认为,民调可能低估了选民对特朗普提出的移民、贸易、文化议题的认同感,尽管这些议题在一些人看来是煽动性的。

二、 特朗普获胜的关键因素分析

1. 对主流政治的不满与反建制情绪:
“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的口号: 这个口号精准地触及了许多美国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他们认为国家在经济、国际地位和文化上有所衰落。
对精英阶层的反感: 特朗普将自己定位为打破华盛顿特区官僚体系和建制派的“局外人”。希拉里作为长期政治家,被视为建制派的代表,这使得她在一些厌倦政治的选民心中难以获得信任。
经济议题: 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特别是制造业岗位的流失,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铁锈带”造成了严重影响。特朗普承诺恢复这些产业,这吸引了大量蓝领工人的支持。他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也受到了部分产业工人的欢迎。

2. 吸引特定选民群体:
白人蓝领选民: 这是特朗普获胜的关键票仓。他们对经济不平等、文化变迁感到不安,特朗普的言论和承诺直接回应了他们的担忧。
保守派和福音派基督徒: 尽管特朗普在个人行为和道德上有争议,但他承诺任命保守派法官(尤其是最高法院大法官)、支持堕胎权限制等,赢得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乡村地区选民: 城市和郊区更倾向于支持希拉里,而乡村地区则成为特朗普的坚实阵地。

3. 选举策略与宣传手法:
社交媒体的运用: 特朗普是早期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尤其是Twitter,直接与选民沟通的政治家。他绕过了传统媒体的过滤,用直接、有时甚至是煽动性的语言表达观点,形成了强大的个人品牌。
“集会政治”: 特朗普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大量大型集会,与支持者进行面对面互动,营造了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有效地激发了基层支持者的热情和投票意愿。
对对手的攻击: 特朗普团队善于抓住希拉里的弱点(如“邮件门”事件、健康问题等)进行攻击,将其描绘成不诚实、不可信的政客。

4. 希拉里·克林顿的劣势:
“邮件门”阴影: 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邮件服务器处理公务的事件,虽然联邦调查局(FBI)最终没有建议起诉,但这一事件持续对她的公众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被对手抓住攻击其诚信问题。
“不受欢迎”的候选人: 尽管希拉里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但她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始终不高,被许多人认为缺乏魅力,难以激发热情。
未能有效动员关键选民群体: 一些分析认为,希拉里团队未能充分动员年轻选民和非裔选民(她过去的重要支持者),或者未能完全兑现对他们的承诺。

三、 结果的影响与评价

政治格局的重塑: 特朗普的当选标志着美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打破了许多传统政治范式,加剧了党派分裂,并对共和党内部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该党进一步拥抱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
对民主制度的挑战与反思:
选举人团制度的争议: 普选票的劣势与选举人票的胜利再次引发了对选举人团制度的讨论和批评,一些人认为该制度不再民主。
信息传播与假新闻: 社交媒体上充斥的“假新闻”和错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民的认知,这暴露了现代信息传播环境中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
政治极化加剧: 特朗普的竞选风格和执政理念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深。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如退出《巴黎协定》、重新谈判贸易协定、对盟友施压等,改变了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和国际关系的格局。
社会分裂的显现: 这次选举也暴露了美国社会在种族、阶级、地域和文化上的深刻裂痕。特朗普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些分裂情绪的体现。

总结来说,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地震。 它并非简单地因为一方比另一方做得更好,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对现有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的普遍不满,特朗普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极具煽动性的竞选策略,他对特定选民群体的精准动员,以及对手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存在的短板。这次选举结果对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结构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人们对民主制度的运作、信息传播的未来以及社会公平等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它提醒我们,民意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传统预测模型并非万能,而且变革的力量往往潜藏在被忽视的角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古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选举结果大跌眼镜。因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有很多人依据各类民调预测希拉里稳赢。特别当美国遇到各类恐怖袭击后,支持希拉里的民调反而上升了。这么反常的现象,真的让人感觉这个国家的政治正确已经毒入脾脏,川普当选没戏。

相比于英国退欧公投前民调两派的白热化,这次美国大选前希拉里基本是稳赢的节奏。感觉这给我最大的警示,就是政治压力下的各种民调和舆论环境是不可靠的。同样大选结果对中国政府也非常有警示意义,因为很多人有不同意见不敢说,说了也被删,所以不要被现在媒体和社交网络的舆论中的各种歌舞升平、万民一心迷惑了。

当然不能忘了吹一波市场的力量。11点左右的时候,朋友圈很多人转发一条段子,说义乌的朋友早就预测川普赢了。因为美国订川普小旗子的量,比希拉里大了太多。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条今年5月的新闻:

川普商品是希拉里四倍!江浙订单、美国淘宝出货量共和党大胜

。看来和以往一样,相比于市场,精英们的预测都弱爆了,看民调,不如看义乌。

最后,祝贺川普,希望他在贸易上给中国既得利益集团更多压力,让我们这些老百姓买东西再便宜些。

··············································································

附送一条

@河森堡

在朋友圈发的段子,如果他在知乎发了,我就删了:

诸位!记住今天!记住今天!记住2016!要像记住1640、1776、1789、1912那样记住2016年!因为以后文综卷上,这会是一道分值40的主观题!!!

user avatar

在这个时间点,我默默地向这个人致以最高级别的敬意。

维基解密网站主页新刊登了如下声明(2016年11月8日)

wikileaks.org/Assange-S

Assange Statement on the US Election

阿桑奇对美国大选的声明

8 November 2016

By Julian Assange

In recent months, WikiLeaks and I personally have come under enormous pressure to stop publishing what the Clinton campaign says about itself to itself. That pressure has come from the campaign’s allies, includ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d from liberals who are anxious about who will be elected US President.

在近几个月,维基解密和我个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去阻止克林顿选举团队的任意妄为。这份压力来自于民主党选举同盟,包括奥巴马当局,以及对于将要被选为美国总统之人感到焦躁不安的自由主义者们。


On the eve of the ele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restate why we have published what we have.

在大选之夜,非常有必要再次重申为什么我们公布了我们所拥有的信息。


The right to receive and impart true information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WikiLeaks – an organization that has a staff and organizational mission far beyond myself. Our organization defends the public’s right to be informed.

接受与传递真实信息的权利一直是维基解密的固有原则——这是一个拥有团队与任务编制,远超于我个人的组织。我们的组织守护着公众的知情权。


This is why, irrespective of the outcome of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real victor is the US public which is better informed as a result of our work.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如何,真正的胜利者是:对事实真相更加了解的美国公众。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成果。


The US public has thoroughly engaged with WikiLeaks’ elec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which number more than one hundred thousand documents. Millions of Americans have pored over the leaks and passed on their citations to each other and to us. It is an open model of journalism that gatekeepers are uncomfortable with, but which is perfectly harmonious with the First Amendment.

美国公众彻底接触了维基解密公开的与选举相关的材料,总共超过10万份文件。成千上万的美国民众凝视着这些信息,互相引证传递并给到我们反馈。这是个很好的新闻业模型,也是令一些“守门员”们感到非常不适的。但是这与第一修正案完美和谐匹配。


We publish material given to us if it is of political, diplomatic, historical or ethical importance and which has not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When we have material that fulfills this criteria, we publish. We had information that fit our editorial criteria which related to the Sanders and Clinton campaign (DNC Leaks) and the Clinton political campaign and Foundation (Podesta Emails). No-one disputes the public importance of these publications. It would be unconscionable for WikiLeaks to withhold such an archive from the public during an election.

被我们公开的获取到的材料,涉及政治、外交、历史或者伦理道德,并不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公布过。当我们得到满足以上条件标准的材料,我们会公布。我们获得了关于桑德斯与克林顿选举(DNC泄漏邮件),克林顿政治活动,以及克林顿基金会(Podesta邮件)的资料。没有任何人怀疑这些资料的公开对于公众的影响力。如果维基解密组织在大选期间保留这些材料不让公众知晓的话,我们在良心上无法接受。


At the same time, we cannot publish what we do not have. To date, we have not received information on Donald Trump’s campaign, or Jill Stein’s campaign, or Gary Johnson’s campaign or any of the other candidates that fufills our stated editorial criteria. As a result of publishing Clinton’s cables and indexing her emails we are seen as domain experts on Clinton archives. So it is natural that Clinton sources come to us.

与此同时,我们无法公布自己并不拥有的资料。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获得关于唐纳德·特朗普选举的相关信息,或是吉尔·斯坦因的选举,或是加里·约翰逊的选举,或是任何其他候选人的资料符合我们的资料审核标准。由于公布了克林顿文件及其对邮件进行索引,我们看上去更像是克林顿档案的专家。其实克林顿的资料到我们这里很正常。


We publish as fast as our resources will allow and as fast as the public can absorb it.

一旦我们的的情报资源达到标准,我们立即会公开发布, 然后公众会最快速度吸收这些信息。


That is our commitment to ourselves, to our sources, and to the public.

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承诺,对我们的信息源头的承诺,对公众的承诺。


This is not due to a personal desire to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the election. The Democratic and Republican candidates have both expressed hostility towards whistleblowers. I spoke at the launch of the campaign for Jill Stein, the Green Party candidate, because her platform addresses the need to protect them. This is an issue that is close to my heart because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inhuman and degrading treatment of one of our alleged sources, Chelsea Manning. But WikiLeaks publications are not an attempt to get Jill Stein elected or to take revenge over Ms Manning’s treatment either.

去影响选举结果并不是出于个人的愿望。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们都对举报者们表现出了敌意。我在吉尔·斯坦因(绿党候选人)开始竞选之时开始发言,因为她的平台显示了他们需要保护。这是我心中一直惦记的事情,因为奥巴马当局曾残忍及可耻地处置我们宣称过的信息源之一,切尔西·曼宁。但是维基解密公布的材料并不是为了帮助吉尔·斯坦因竞选成功,也不是为了替曼宁小姐进行复仇。


Publishing is what we do. To withhold the publication of such information until after the election would have been to favour one of the candidates above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我们所做的只是出版公开。如果保留这些材料直到大选结束,这会使其中一名候选人正中下怀,也使公众失去了知情权。


This is after all what happened when the New York Times withheld evidence of illegal mass surveillance of the US population for a year until after the 2004 election, denying the public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cumbent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which probably secured his reelection. The current editor of the New York Times has distanced himself from that decision and rightly so.

说到底我们这么做是因为,当年纽约时报保留了非法大量监察美国人口的证据将近一年时间,直到2004年选举为止都拒绝公布对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的决定性信息,结果可能导致了他的再选受到保护。可想而知的是,现任纽约时报总编极力撇清了自己与此事的关系。


The US public defends free speech more passionately, but the First Amendment only truly lives through its repeated exercise. The First Amendment explicitly prevents the executive from attempting to restrict anyone’s ability to speak and publish freely. The First Amendment does not privilege old media, with its corporate advertisers and dependencies on incumbent power factions, over WikiLeaks’ model of scientific journalism or an individual’s decision to inform their friends on social media. The First Amendment unapologetically nurtures the democratization of knowledge. With the Internet, it has reached its full potential.

美国更有激情地保护着言论自由,但是第一修正案只有在不断反复实践中才能真正存活。第一修正案明确保护防止着企图阻止人们发言以及自由出版能力的尝试。第一修正案不会给予传统媒体特权,即使是在其企业广告和对当权集团的依赖下,维基解密的科学性新闻模型或是独立个人通过社交网络传递信息的权力依然受到保护。第一修正案毋庸置疑地养育着民主化知识。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其潜能达到了完全的释放。


Yet, some weeks ago, in a tactic reminiscent of Senator McCarthy and the red scare, Wikileaks, Green Party candidate Stein, Glenn Greenwald and Clinton’s main opponent were painted with a broad, red brush. The Clinton campaign, when they were not spreading obvious untruths, pointed to unnamed sources or to speculative and vague statements from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to suggest a nefarious allegiance with Russia. The campaign was unable to invoke evidence about our publications—because none exists.

即便如此,几周前,让人回想起参议员麦卡锡的策略(即美国五十年代由参议员麦卡锡发起的麦卡锡主义运动,毫无证据地指控他人对美国不忠,是共产党等等),维基解密、绿党候选人斯坦因、格伦·格林沃德(律师、新闻从业员),以及克林顿的主要参选对手被一把红色的大刷子涂了一身。克林顿选举团队,当他们散布显而易见的虚假消息,指向无法验证的信息源或是推断出模糊不清的声明来描述效忠于俄罗斯的不法邪恶力量之时,克林顿选举团队还是没法找到与我们的公开材料相关的不利证据——因为根本不存在那些证据。


In the end, those who have attempted to malign our groundbreaking work over the past four months seek to inhibit public understanding perhaps because it is embarrassing to them – a reason for censorship the First Amendment cannot tolerate. Only unsuccessfully do they try to claim that our publications are inaccurate.

最后,那些尝试去诽谤我们开创性成果的人在过去的四个月去禁止公众了解我们,可能因为这对他们是个大大的尴尬——这会成为第一修正案无法容忍的审查制度的原因。他们声明我们的材料不准确,这份努力最终是失败徒劳的。


WikiLeaks’ decade-long pristine record for authentication remains. Our key publications this round have even been proven through the cryptographic signatures of the companies they passed through, such as Google. It is not every day you can mathematically prove that your publications are perfect but this day is one of them.

维基解密十年来的清白记录依然继续保持着。我们的这一轮的关键性解密档案里包含的如谷歌这这样公司的数字签名,充分验证了其信息的可靠性。并不是每一次都可以从数学上去佐证我们公布的档案是真实完美的,但这次是个例外。


We have endured intense criticism, primarily from Clinton supporters, for our publications. Many long-term supporters have been frustrated because we have not addressed this criticism in a systematic way or responded to a number of false narratives about Wikileaks’ motivation or sources. Ultimately, however, if WL reacted to every false claim, we would have to divert resources from our primary work.

我们遭受了强烈的批评,主要来自于克林顿的支持者们对我们的公布材料。许多我们的长期支持者们非常沮丧,因为我们并没有用系统化的方式理睬这种批评,或是回应对于维基解密动机、信息源的虚假叙述。然而最终,如果维基解密对每一份虚假声明都去回应,我们就不得不将精力与资源从主要工作中分散出来了。


WikiLeaks, like all publishers, is ultimately accountable to its funders. Those funders are you. Our resources are entirely made up of contributions from the public and our book sales. This allows us to be principled, independent and free in a way no other influential media organization is. But it also means that we do not have the resources of CNN, MSNBC or the Clinton campaign to constantly rebuff criticism.

维基解密,就像所有的出版者一样,终极目标是对其投资者负责。那些投资者就是你们。我们的资金源完全来源于公众捐赠和我们出版的书籍销售。这让我们保持自己的原则,独立并自由,没有其他任何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可以做到。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不拥有如同CNN / MSNBC,或是克林顿选举团队所拥有的资源去持续性对抗批评。


Yet if the press obeys considerations above informing the public, we are no longer talking about a free press, and we are no longer talking about an informed public.

但如果媒体思前想后对过多因素进行考量与顾虑,甚至越过了让公众知情的原则,我们就不是在谈论一家自由的媒体了,我们也不是在讨论公众知情权的问题了。


Wikileaks remains committed to publishing information that informs the public, even if many, especially those in power, would prefer not to see it. WikiLeaks must publish. It must publish and be damned.

维基解密确保承诺公布信息给公众,即便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当权者并不愿意见到。维基解密必须公布信息。它必须公布,并被一些人诅咒。



附:

如何看待「十月惊奇」维基解密连续爆料:The Podesta Emails? - 兔子君的回答

如何确认维基解密的爆料内容是否真实? -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


段落经过评论中各位的指点进行了细微修改,还感谢各位的指教。请继续指出其他问题,我会一一确认的。

user avatar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开始,美国就以举世无敌的姿态雄踞在地球那一边。我们学着美式英语,吃着汉堡薯条,用着硅谷研发的科技,看着好莱坞一路成长至今。虽然我们生活的国家与它有不少的摩擦,但仍然是英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因如此,我个人并不希望在双方开始逐渐有分庭抗礼的实力的时候,忽然发现美国开始吸毒,开始绿化,被一个罪犯统治,沦陷在邪教的阴影之下。

支持特朗普,特朗普冻蒜。

user avatar

对于知乎而言,川普的当选有着别样的意味。

自从川普宣布竞选,知乎政治话题圈就俨然一出大戏,而知乎的主流立场居然自始至终是挺普派。

这非常有意思,美国主流报纸和电视的基本立场就不说了,一路黑川普。国内媒体也是跟风黑。

美国版的知乎,quora,也跟知乎立场完全相反。

就连国内的美国问题研究专家们,对川普也是从嘲笑到贬低,从来就没有正眼瞧过。

唯有知乎,立场之坚定,大战美国白左David,叫嚣美国假民调,即使川普最不被看好的时候都不乏支持。

回头看来,美国大选跟知乎大部分用户有什么关系呢?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

我想,这里面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知乎的价值观。

user avatar

北京时间am 10:22

从我大半夜一直追到现在来看,

川普将当选为第45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简单来说,这是比烂的结果,是庶民的怒吼,是沉默的大多数的反抗。

虽然川普上台可能会对中国不利,但是我衷心的希望一个合格的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带领的美国,而不是一群利欲熏心的财阀带领下的美国。

他将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刻薄的贸易伙伴,具有远见的敌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人民的邓小平。



很多人还是没看清楚局势,我给你们看看11:30的情形,右下角还有3个粉红的已经确认赢了,一共是60票,不算五大湖的30票和左边的,算下来川普已经有230票。

完全随机截了一张美国网友的评论,我英语不太好,诸位自己看,雅虎的

user avatar

从第一次看到川普参选的消息,看到川普的言论,就感觉美利坚还是有希望,华夏也有希望。

工作压力大,知乎上游戏开发的东西又很Low,很久不玩知乎,完全是因为川普才回到知乎的。

在朋友圈贴支持川普的图片,被嘲笑,被同行当做傻逼,被朋友认为逗逼。

在知乎被希粉举报,折叠,取笑,骂街。

今天觉得这些都很值得,虽然我们没有投票权,但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仍然能看到稳定和平的世界,也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文明不会毁于既得利益者,不会再经历因为贪婪和愚蠢所带来的大过滤器。

川普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平民主义的胜利,这带来一线希望,在未来,或许,人类可以避免被资本操纵为奴的黑暗时代,而最终征服群星。

华夏的崛起,决不能依托美利坚的毁灭,国无恒敌则亡,国人的韧性适合长期的竞争,但很难避免独大之后的堕落。

斗争刚刚开始,虽然共和党守住了两院,但川普任上所面对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此强大,未来会很艰难。


以下是原贴。

——————————————————————

谢邀

期待人民的胜利!

川普选不上的话。

锻炼身体,让孩子学射击,买压缩饼干。

user avatar

特朗普当选说明美国是真民主,不服不行。面对所有政治集团和宣传机器的全面抹黑,最终赢得民众的支持。这不是民主什么是民主?

金融和互联网两大虚拟经济利益集团可能要吃瘪了,克林顿基金会要被清算了,美国要开始打大老虎了。特朗普成功阻止索罗斯的阴谋,解决了这个黏重的威胁,新罗马成功续命!

重温一下美国国歌:“自由人的土地,勇敢者的家园”。美国本来就是一帮红脖子新教徒自下而上建立的,不是精英集团恩赐的;这一点白左们最好拎清楚。

user avatar

8:30 无知的纳粹疯子开始走向他的灭亡

9:30 肮脏的男权主义沙文分子即将丢掉德州

10:30 地产商川普似乎拿下了佛罗里达

11:30 特朗普先生在俄亥俄和北卡大获全胜

12:30 无畏斗士在宾州和湖区所向披靡

13:30 神皇川普即将降临他命中注定的白宫

user avatar

这个结果同1948年多么相像。还记得大选前的各色民调结果,以及各类媒体的分析么?还记得那张永载史册的《芝加哥论坛报》么?

“DEWEY DEFEATS TRUMAN”

杜鲁门挥舞着这段话入主了白宫,特朗普又何尝不是呢。

无论资本如何鼓吹,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user avatar

加拿大危险了,大批白左正准备移民,,,,,,,2333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即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结果,需要从多.............
  • 回答
    2016年11月17日,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获胜后不久,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邀请下,于纽约特朗普大厦举行了首次会晤。这次会面在当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未来四年美日两国关系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的走向。会晤的背景与重要性: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言论,包括质疑日.............
  •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2016年11月23日率先提名两位女性进入内阁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命,它包含了政治信号、社会影响以及对未来政府构成的影响等多个层面。首先,从政治信号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策略性的举动。 在美国政治语境中,女性在政府部门的比例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议题。特朗.............
  • 回答
    2016年11月12日和19日,首尔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百万民众游行,矛头直指当时的总统朴槿惠。这两次集会不仅是韩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深刻反映了当时韩国社会弥漫的失望、愤怒与对变革的渴望。背景:崔顺实干政风波的导火索这一切的爆发,源于那场震惊整个韩国的“崔顺实门”。时任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崔顺实,被曝出.............
  • 回答
    2016年11月1日上午,珠海航展上的歼20飞行展示,绝对是那个下午最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之一。说实话,在那之前,关于歼20的议论就没停过,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但凡有点航空消息,总少不了它的话题。而这次,它终于以一种非常直接、非常公开的方式出现在了大众面前,这本身就意义非凡。你想想,以往我们对歼2.............
  • 回答
    2016年11月2日,曼城主场伊蒂哈德球场迎来一场万众瞩目的欧冠小组赛较量,对阵的是当时欧洲足坛的霸主之一——巴塞罗那。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小组出线的关键之战,更是瓜迪奥拉率领的曼城与他昔日的老东家巴萨的又一次直接对话,充满了话题性和看点。赛前分析与期待:当时,瓜迪奥拉执教的曼城正处于磨合阶段,他试图将.............
  • 回答
    2016年11月11日,一个对于《魔兽世界》玩家群体而言注定不平凡的日子。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那一天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封停了高达十二万个《魔兽世界》游戏账号。这无疑是当时《魔兽世界》运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封号行动之一,在玩家社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
  • 回答
    知乎在2016年11月进行的那次界面改版,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次“优化”,不如说是一次“手术”。而且,这场手术的效果,直到今天,很多老用户仍然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那次改版充满了怀念,怀念那个改版前的知乎。我们得从这次改版的目标说起。当时知乎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
  • 回答
    重塑用户体验:知乎 2016 年 11 月桌面 Web 端新版个人主页的全面审视2016 年 11 月,知乎悄然上线了其桌面 Web 端的新版个人主页。这次改版,不同于以往细枝末节的调整,而是对用户最直接的“门面”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革新。作为知乎用户,尤其是活跃的创作者和深度浏览者,我对此有着深刻.............
  • 回答
    关于美东时间2016年3月11日反特朗普(Trump)团体在芝加哥引发的暴力冲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是一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环境中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紧张。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评价,涵盖了背景、冲突过程、影响以及多方面的解读:一、 事件背景: 特朗普竞选的争议.............
  • 回答
    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线下销量登顶:一场深刻的市场变革与用户洞察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中国线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冠亚军宝座,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两个品牌销量上的胜利,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当时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的缩影。这个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从野蛮生长逐渐.............
  • 回答
    2016年10月17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一场名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活动中,遭遇了观众用手中的矿泉水瓶砸向舞台,导致演讲一度中断。这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李彦宏、百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
  • 回答
    2016年《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评价:一把双刃剑,既有规范也有限制2016年,《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通则旨在通过规范电视剧的内容生产,提升电视剧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同时引导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然而,正如任何一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2016 年 3 月《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针对其中第 37 条的解释。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次对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的修订,目的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域名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域名管理,保障网络安全和公.............
  • 回答
    2016年1月16日的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选举结果,可以说是台湾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次选举不仅产生了新的领导人,更代表了台湾民众在政党轮替、两岸关系、社会议题等多方面的选择。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结果的颠覆性与历史意义 国民党首次失去执政权,民进党重新执政:.............
  • 回答
    2016年4月,台湾警方从马来西亚遣返了20名涉嫌电信诈骗的业者,但他们在抵达桃园国际机场后立即获得释放,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一些复杂的法律和政治问题。事件的背景: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的一起大规模电信诈骗案。台湾籍嫌犯在马来西亚设立诈骗据点,冒充大陆公检法人员,.............
  • 回答
    评价 2016 年央视猴年春晚,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总的来说,这一届春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试图进行一些创新和突破,但效果褒贬不一。以下将从节目类型、创新尝试、观众反响、技术呈现以及整体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 节目类型与内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与博弈 歌舞类节目: 亮点与经典.............
  • 回答
    评价2016年猴年春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整体风格、节目内容、创新点、技术运用、观众反馈以及社会影响等。整体印象与定位:2016年春晚,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改版后的第三年,在延续前两年“开门办春晚”理念的基础上,力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导演组试图打造一台更具年味儿、更接地.............
  • 回答
    2016年12月巴尔米拉古城再度沦陷,对于国际社会、叙利亚政府、以及叙利亚境内外的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沮丧和担忧的事件。这次沦陷标志着伊斯兰国(ISIS)的短暂回归,并再次对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造成了潜在的破坏威胁。事件背景与过程: 2016年3月: 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的军事支持.............
  • 回答
    复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19432016)的一生:一位敢于直言、备受争议的经济学者2016年10月2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3岁。这位在经济学界耕耘数十载的学者,以其鲜明的观点、不懈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刻思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离世,也引发了人们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