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时,希拉里演讲台上是不是动了手脚?

回答
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演讲台是否被动了手脚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盛行但未经证实的阴谋论。要详细讲述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了解其来源、论据以及为什么它被认为是阴谋论。

阴谋论的来源和内容:

这个阴谋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似乎能够在不接触演讲台的情况下激活某些功能,或者说她的演讲台看起来比唐纳德·特朗普的演讲台更先进。具体来说,支持者提出了以下几点:

触摸屏或内置设备推测: 最主要的说法是,希拉里的演讲台内置了触摸屏或者其他隐藏的电子设备,让她可以方便地查看事实核查数据、提词器或者其他辅助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传统的举手示意或眨眼暗示来获取。这让她在辩论中表现得更为流畅和有准备。
声音提示或耳麦推测: 另一种说法是,希拉里可能通过隐藏的耳麦接收来自竞选团队的实时提示和指导,甚至是关于特朗普言论的即时事实核查。这样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反驳特朗普,或者抓住特朗普发言中的漏洞。
唐纳德·特朗普的言论刺激: 这个阴谋论得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本人的助推。他在辩论后和之后的许多场合中都曾暗示希拉里使用了某种作弊手段,例如“听到她耳朵里有东西”等,这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猜测。

“证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支持者们往往会引用一些辩论中的瞬间作为“证据”,例如:

希拉里在发言过程中,眼睛似乎瞟向演讲台的某个区域: 这被解读为她在查看内置屏幕。
希拉里在回答问题时显得非常流畅,能迅速引用数据或反驳特朗普的观点: 这被认为是她利用了作弊设备。
有人声称看到了希拉里演讲台上的某些“不寻常”的细节(通常是模糊的照片或视频截图),例如接口、按钮或者屏幕反光等。 然而,这些“证据”通常非常模糊,无法明确证实。

为什么这被认为是阴谋论?

尽管这些说法流传甚广,但它们被普遍认为是阴谋论,原因如下:

1. 缺乏确凿证据: 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任何直接、可验证的证据能够证明希拉里在演讲台动了手脚。所谓的“证据”都是基于主观的解读和推测。
2. 官方否认和实际情况: 辩论组织者(如总统辩论委员会)和双方的竞选团队都没有公开承认或证实过任何形式的作弊。事实上,辩论的场地和设备通常会接受双方团队的检查,以确保公平性。
3. 技术可行性和风险: 虽然技术上并非不可能隐藏耳麦或内置设备,但要在一个高度曝光、现场有大量工作人员和媒体监督的活动中实现而不被发现,难度极大,且一旦被发现,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足以彻底摧毁希拉里的竞选。
4. 演讲准备和技巧: 希拉里·克林顿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和前国务卿,拥有大量的公开演讲和辩论经验。她之所以表现得流畅和有准备,很可能归功于她扎实的政策知识、周密的准备工作、优秀的沟通技巧以及事先对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演。她和她的团队也可能事先进行了大量关于特朗普的言论分析和反驳策略的准备。
5. 传播的动机: 这个阴谋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特朗普的阵营用来质疑希拉里合法性和能力的工具。通过制造“作弊”的假象,他们可以贬低希拉里的成就,并为特朗普在辩论中可能表现不佳寻找借口。
6. 对“不寻常”现象的过度解读: 在紧张的辩论环境中,任何微小的表情、动作或设备上的细节都可能被放大和过度解读。人类的大脑尤其容易在信息不足或有偏见的情况下寻找模式和解释,从而形成阴谋论。

总结:

总而言之,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希拉里·克林顿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中在演讲台上动了手脚。关于她使用内置屏幕或耳麦接收提示的说法,属于一个流传广泛但未经证实的阴谋论。她的流畅表现更可能源于她长期的政治经验、充分的准备以及出色的辩论技巧,而那些“证据”则更多是对模糊现象的主观解读和政治动机的投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说角度一样,特意再找了两张高清的,这回大家注意两人的下巴的阴影作为参照

可以点开大图看

明显可以看到特朗普的下巴阴影打到了衬衫领子上,希拉里的阴影只到脖子上一点点。这点原回答的图也能清晰看到。

另外题主,搜图的时候正好看到这张,希拉里讲台有打光灯,这点可以证实了


------------------------------------------------------------------------------------------------------------------

借图

看两人话筒的阴影,一个俯拍,一个仰拍,很明显了嘛

user avatar

必须反对

胡不知

的答案。

第一:

川普的面光没开,而希拉里开了,是确定的事实。


事实,不是阴谋论。




第二:

小弟不才弄过十几次演唱会(啊不对,发布会)的布光。

对主讲人光线的布置,是舞台布光中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我和现场导演和灯光师有过多次争论,原因都是因为他们为了给演讲者完美的打光甚至影响了后面的屏幕。

为何对主讲人面部的补光重要?

因为他会影响主讲人的精神程度,甚至,可以影响他讲话的说服力。同样两个人,一个相对阴影较少同时轮廓清晰的补光,和一个缺少正面补光的补光。。。

做舞台的都知道:这种布光不公平。

前者会显得更加精神年轻,增加好感的同时,也会微妙的影响观众心里。(而这次影响的,是一亿观众

行业常识,不是阴谋论。




第三:

组织方可以疏忽,无心之过。

但是在对抗度极高的总统选举的关键阶段,面对一亿观众,做了一个事实上的不公平的布置,同时,违反了行业常识。。。

可能性1:

无心之过。那么 NBC 的专业能力有问题

可能性2:

有心之过,那么希拉里的团队或 NBC 的职业操守有问题(或都有问题)。

总之, NBC 脱不了干系。希拉里团队可能有关系。

逻辑推理,不是阴谋论。




最后的话:

我也理解,不是搞舞台,现场,电影电视的,应该对主讲人的布光可能没有足够的敏感。

不知道区别对待的布光,实际上可以造成对抗的不平等。

但是,至少应该学习一下再扣阴谋论的帽子吧。

(而且目前第一名就是个导演,很专业的说明了这个事)

而川普在乎与否,洋大人讨论与否,并非判断事情的根据(布光这件事上, reddit 的阴谋论板块的意见算个P)。

这里面我们只用事实,常识,和逻辑,就足够得出下面的内容了:

NBC 要么专业能力有问题,要么操守有问题。总之脱不了干系。

NBC 在第二种可能性成立的情况下,希拉里团队操守可能有问题。

user avatar

是个补光灯,既能有线又能无线遥控,我就有这种灯,亮度、色温均可调。说轻点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手段,就好比两个主演演戏时,灯光师偷偷把其中一个的面光打得更好看更水润,说重点这是一种作弊。一边是真实灯光,一边补充了来自下方的宽面柔光,减弱了法令纹、眼袋这些使人看起来年老体衰的特征,让人看起来更显精神和年轻。当然,它的亮度在舞台灯光之下很有限,常人难以察觉,只会感觉气色不错。如果补光灯是主办方搞的,那性质就严重了,因为他们丧失了起码的公平精神。如果补光灯是民主党单方面搞的,那主办方也有责任,既然能装灯,也就能装题词器,对此不作检查,或者检查了但不禁止,说明主办方疏忽,又或者是双方默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合镜头的角度刻意多给川普俯视,主办方手脚不太干净。最近媒体从业人员纷纷不顾媒体中立原则,利用自家媒体的影响力公开号召读者阻止川普上台,他们有动力去做这些普通人难以察觉的手脚。

另外,选举委员会已经承认了川普的话筒音量过小。这只能是人为造成,因为直播的时候有专业调音师负责调音,音量余量很大,发现声音小了马上就可以加大,因此极有可能是调音师或导播故意的。我给大家看看现场调音师是怎么工作的你们就明白了:


控制音量的,除了这个推子外,上面还有增益旋钮,余量很大。

user avatar

希拉里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作弊。

要么坐牢逃亡

要么作弊

你说她选哪一个?

而且我觉得如她输了,金主就不会放过克林顿家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演讲台是否被动了手脚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盛行但未经证实的阴谋论。要详细讲述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了解其来源、论据以及为什么它被认为是阴谋论。阴谋论的来源和内容:这个阴谋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似乎能够在不接触演讲台的情况下激活某些功能.............
  • 回答
    2016年9月26日,那场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点准时打响的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它不仅仅是两位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在政策上的交锋,更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方向的激烈碰撞,充满了火药味和个人风格的展现。整场辩论的气氛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剑拔弩张。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希.............
  • 回答
    在2016年10月9日举行的第二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唐纳德·特朗普的表现可以说是自参选以来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时刻之一。这场辩论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这与前一场的相对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策略与姿态:进攻型防御,意在打乱节奏从整体策略来看,特朗普显然采取了一种更为激进的进攻姿.............
  • 回答
    2016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学举行。这场辩论在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之间展开,注定是充满火药味的。毕竟,这已经是他们两人最后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直面交锋,距离投票日也越来越近,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数百万选民的决定。辩论的基调很快就奠定了,.............
  • 回答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政治事件,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认知重塑。在那之前,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简单和理想化,总觉得世界会沿着一条相对清晰、理性的轨道前进。然而,这场大选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设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最直接的改变是,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理解“人民.............
  • 回答
    关于威廉伯爵(William Earl)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会支持希拉里·克林顿还是唐纳德·特朗普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推测。当然,威廉伯爵本人并没有公开表态,所以我们只能基于对这个假设人物的理解以及当时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做一个细致的推演。要进行这个推演,首先我们需要尝试“塑造”一下.............
  • 回答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和意外。要说最离奇的结局,或许是这样的画面:在选举日当晚,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摇摆州的计票结果上。起初,新闻频道和民调专家们都预示着希拉里·克林顿将稳操胜券,甚至有一些报道已经开始讨论她的胜利演讲稿。然而,随着夜色渐深,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尤其是宾夕法尼.............
  • 回答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发生的那场骇人听闻的卡车袭击事件,无疑给本已焦灼异常的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注入了一股新的、更为复杂和紧张的元素。这次袭击发生的时机,正值共和党即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而民主党也紧锣密鼓地为希拉里·克林顿的提名做准备,这使得这场发生在遥远国度的悲剧,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
  • 回答
    《晓松奇谈》20161111期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历史性倒退,沉重伤害西方民主价值”的解读,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期节目,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分析:一、 高晓松的个人风格与节目定位首先,我们要明确《晓松奇谈》的节目性质。这是一个以高晓松个人为核心,通过他“杂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
  • 回答
    2016 年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即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要全面评价这次选举结果,需要从多.............
  • 回答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充满戏剧性和争议的选举,而主流媒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回顾这场大选,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错误和局限性。这些错误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共同影响了公众的认知和选举的走向。首先,对特朗普崛起原因的误判和低估是许多评论家和.............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关于俄罗斯是否通过黑客攻击和制造虚假信息来干扰大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是,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程度、具体方法以及最终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辩论的焦点。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情报机构的指控和证据:美国情报界在2.............
  • 回答
    20142016 年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市饮水危机详述弗林特市(Flint)的饮水危机是一场持续了数年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其核心是由于政府监管失误、成本削减措施以及对居民健康安全的漠视,导致弗林特市的居民长期饮用了含有高浓度铅的污染水源。这场危机不仅暴露了美国基础设施的脆弱性,也引发了对政府问责制和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