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6 年美国大选期间,俄国真的用黑客或制造舆论的方法干扰了大选吗?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关于俄罗斯是否通过黑客攻击和制造虚假信息来干扰大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是,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程度、具体方法以及最终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辩论的焦点。

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

一、 情报机构的指控和证据:

美国情报界在2017年1月发布了一份名为《评估俄罗斯网络活动以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联合评估报告(Joint Assessment Report)。这份报告基于大量情报证据,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了影响美国的行动。 报告认为,这些行动的目标是“削弱公众对民主进程的信任,损害希拉里·克林顿的声誉,并损害她当选总统的可能性。”
俄罗斯特种部队的网络行动是核心。 报告指出,俄罗斯情报机构(包括GRU,即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发起了网络攻击,盗取了美国政治组织(主要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和一些与民主党相关的个人)的敏感信息。
信息战和宣传攻势。 俄罗斯还通过各种渠道散布了被盗取的信息,并利用虚假新闻、社交媒体机器人和托儿账户来制造和传播有利于特朗普、不利于克林顿的叙事,以制造舆论分化和不信任。

具体的行动和证据包括:

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DNC(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被黑事件: 报告指控,俄罗斯GRU通过名为“Fancy Bear”(又称APT28或Strontium)的黑客组织,在2016年上半年入侵了DNC的网络。他们窃取了大量电子邮件、通讯记录和其他内部文件。
DCLeaks网站: 被盗取的信息随后通过名为DCLeaks的网站发布。情报机构认为这是GRU为发布信息而设立的掩护。
WikiLeaks的邮件发布: DNC被盗取的电子邮件,以及其他一些民主党官员和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成员的电子邮件,在2016年夏天被WikiLeaks网站陆续公布。这些邮件内容涉及党内初选的争议、竞选策略的讨论等,给克林顿竞选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例如,一些邮件显示DNC在初选中似乎更偏向希拉里而非伯尼·桑德斯,引发了桑德斯支持者的不满。
其他政治组织和个人的被黑事件: 除了DNC,一些与民主党相关的智库、基金会以及重要的民主党人士也成为了攻击目标。
虚假信息和宣传攻势:
社交媒体操纵: 俄罗斯国家资助的媒体RT(今日俄罗斯)和Sputnik(卫星通讯社)被指控积极传播有利于特朗普、反对克林顿的叙事,并推广被盗取的信息。
社交媒体机器人和虚假账户: 俄罗斯支持的组织被发现使用大量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和虚假账户,在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上大量转发、点赞、评论亲特朗普或反克林顿的内容,以放大特定声音,制造群体效应。
制造虚假新闻: 一些报道指出,俄罗斯支持的网络组织和个人制造并传播了大量虚假新闻,内容可能包括对克林顿的诽谤、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质疑等。这些虚假新闻常常包装成看似真实的报道,吸引读者分享。
利用社会分裂: 俄方被指控利用美国社会中已有的政治和社会分歧,通过传播特定信息来加剧对立,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煽动关于移民、种族、枪支管制等议题的辩论。

二、 俄罗斯的否认:

俄罗斯政府一直坚决否认其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干预美国大选的活动。普京总统本人多次表示,这些指控是“歇斯底里的反俄情绪”的表现,俄罗斯从未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

三、 其他调查和后续事件:

国会调查: 美国国会两党都对俄罗斯干预大选进行了调查,包括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等。这些调查也基本确认了俄罗斯进行干预的事实,但对具体影响的评估存在一定差异。
特别检察官穆勒的调查: 由前FBI局长罗伯特·穆勒领导的特别检察官办公室对俄罗斯干预大选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深入调查。穆勒报告于2019年发布,其核心结论包括:
俄罗斯政府确实进行了有组织的干预行动。 报告详细列举了GRU进行的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活动。
穆勒报告在“通俄”问题上持保留态度。 报告并未明确指控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政府串通合谋(collusion)来影响大选结果,而是指出存在“广泛的联系”(numerous links),并且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成员“期望”(expected)从俄罗斯的干预行动中受益,并在某些情况下“合理地”认为自己会受到其的欢迎。报告还详细列举了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有关联人士的接触情况。
关于妨碍司法公正的调查。 穆勒报告也调查了特朗普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存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但并未得出特朗普犯有妨碍司法罪的结论,而是将这一决定留给了国会。
制裁和外交回应: 美国政府在奥巴马政府末期和特朗普政府期间,都对俄罗斯的干预行为采取了报复措施,包括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关闭俄罗斯领事馆、实施经济制裁等。

四、 关键争议点:

尽管绝大多数证据指向俄罗斯进行了干预,但围绕此事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俄”的定义和程度: 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合谋”(collusion)来影响大选结果,一直是辩论的焦点。穆勒报告的措辞相对谨慎,给双方留下了解读空间。
干预对大选结果的影响: 虽然普遍认为俄罗斯的干预行动是真实存在的,但要量化其对最终选票结果的具体影响非常困难。支持特朗普的人士常常认为,即使俄罗斯干预了,其影响也微乎其微,大选结果是美国选民自己决定的。而反对特朗普的人士则认为,这些干预行动,尤其是信息战,对选民的认知和投票倾向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证据的公开性: 一些人认为,政府在公开证据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细节难以被公众完全理解和接受。

总结: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和多项官方调查,俄罗斯确实通过黑客攻击窃取敏感信息,并通过虚假信息和宣传攻势来干扰了2016年美国大选。 其主要行动包括利用黑客组织窃取民主党文件并通过WikiLeaks等渠道发布,以及在社交媒体上操纵舆论和传播虚假新闻。

然而,关于这种干预的“通俄”程度,以及对最终选举结果的具体影响,仍然是存在争议的话题。这场大选及其后续的调查,深刻地暴露了网络攻击和信息战对现代民主选举构成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Obama,在2016年大選後,以Russiangate(亦即號稱俄方干涉美國大選,Trump有把柄在Putin手裏)為藉口,不但驅逐俄國外交官,還把俄方在美房產扣押充公。Trump下臺之後,證據不斷被挖掘出來,發現那些指控都是Hillary團隊為選舉而捏造的,連如何層層外包的過程都已經被徹底確認,但Biden對最起碼的大使館復員都不肯談,畢竟黨爭重於一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关于俄罗斯是否通过黑客攻击和制造虚假信息来干扰大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是,俄罗斯确实进行了干预,但干预的程度、具体方法以及最终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至今仍是各方辩论的焦点。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一、 情报机构的指控和证据:美国情报界在2.............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克林顿的失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她输在哪里,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希拉里·克林顿自身因素: 公众信任度不足(The Trust Deficit): 邮件门(Emailgate): 这是希拉里竞选过程中最持久也是最伤人的负面因.............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之所以让美国社会撕裂到难以包容、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这种深度撕裂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矛盾在这次选举中集中爆发,并被进一步激化。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化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差异: .............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数据,要说有意思、值得细品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就能说完的。这届大选之所以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的投票结果揭示了太多深层的东西,跟我们平常理解的“谁赢谁输”差远了。1. “失落的选民”的惊人反弹与地理分布:如果说有什么数据最能概括2016年大选的“震撼弹”,那一.............
  • 回答
    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准确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2016 年美国大选的民调在预测全国普选票方面表现得相对准确,但却在预测关键摇摆州的选举结果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偏差,导致了出人意料的唐纳德·特朗普获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2016 年美国大选民调的准确率分析:1. 全国普选票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两位候选人迥异的执政风格。如果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是希拉里·克林顿获胜,那么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的事件是否会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测,并尽量以一种更具分析性和人性化的方式来展开讨论。首先,关于中美贸易战:我.............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如果希拉里以压倒性优势获胜,那么在当时的知乎平台上,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其反应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的展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归为一类,因为即便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动机和认知模式。如果希拉里“压倒性获胜”,这意味着特朗普的竞选信息和理念.............
  • 回答
    如果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失败,他的命运将会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因为这取决于失败的具体情况、他个人的反应以及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展开:一、政治生涯的沉寂与可能的中断: “失败者”标签的阴影: 1992年罗斯·佩罗的第三党参选最终输掉了大选,但他.............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充斥着爆冷、争议和深刻社会分歧的政治事件。这次选举不仅仅是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政治格局一次剧烈的震荡,以及许多美国人对现状和未来的深刻不满的集中爆发。背景的酝酿:一个充满不满的时代在2016年大选之前,美国正经历着.............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席卷全国的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抗议活动,无疑是美国政治和社会格局一次剧烈震荡的直观体现。这些游行示威,从最初的表达政治异议,到后来演变成部分地区发生的暴力冲突和骚乱,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深刻地暴露了美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的裂痕。抗议的爆发与广泛性:特.............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当唐纳德·特朗普选择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时,立刻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关注和讨论。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也确实值得深思的方面,就是彭斯在一些关键科学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他对进化论、吸烟致癌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化论。彭斯在过往的表述中,曾表达.............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特别是涉及电子投票的某些区域,确实出现了一些关于数据异常和潜在篡改的担忧和讨论。这背后涉及的技术复杂性、选举流程的敏感性以及公众对选举公正性的信任。背景:电子投票的引入与担忧在2016年之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广泛使用电子投票机。这些机器种类繁多,包括直接记录选票的DRE(Direc.............
  • 回答
    2016年美国大选,北卡罗来纳州无疑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之一,其局势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要理解当时的北卡,必须将目光聚焦于它独特的州情、两党在此地的根基以及在这场全国性对决中,双方是如何寸土必争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摇摆”基因与深层分裂北卡罗来纳州,作为美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州,其政治版.............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剖析一下2016年那场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掀起巨浪的总统大选。这可不是简单看看谁赢谁输,而是要深入到这场选举背后,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看问题,咱们得牢牢抓住几个核心概念:阶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异化.............
  • 回答
    Aaron Sorkin 在 2016 年美国大选后给女儿写的那封信,无疑是他作为一位著名编剧、一个政治参与者,以及最重要的,一位父亲的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这封信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像是一份带有他独特风格的公开“独白”,试图在那个充满分裂和不确定性的时刻,给他的女儿,也给所有读者,一份慰藉、一.............
  • 回答
    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Pulse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之一,对当年美国大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起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更将原本已经激烈的总统选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加剧了围绕几个关键议题的辩论。以下是这起事件可能对2016年美国大选产生影响的详细分.............
  • 回答
    2016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政治事件,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认知重塑。在那之前,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简单和理想化,总觉得世界会沿着一条相对清晰、理性的轨道前进。然而,这场大选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设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最直接的改变是,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理解“人民.............
  • 回答
    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场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演讲台是否被动了手脚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盛行但未经证实的阴谋论。要详细讲述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了解其来源、论据以及为什么它被认为是阴谋论。阴谋论的来源和内容:这个阴谋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辩论中,希拉里·克林顿似乎能够在不接触演讲台的情况下激活某些功能.............
  • 回答
    关于威廉伯爵(William Earl)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会支持希拉里·克林顿还是唐纳德·特朗普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推测。当然,威廉伯爵本人并没有公开表态,所以我们只能基于对这个假设人物的理解以及当时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来做一个细致的推演。要进行这个推演,首先我们需要尝试“塑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