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期喝自来水烧的开水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
关于长期饮用自来水烧开的水对人体是否有影响,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自来水是什么。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都经过了城市自来水厂的处理。这些处理过程包括了沉淀、过滤、消毒等多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使其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最常见的消毒剂是氯,它能有效杀灭微生物,保证供水安全。

那么,烧开自来水这一步骤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加热本身可以进一步杀灭一些残留的微生物,对水的安全是有益的。同时,烧开可以改变水中溶解性气体的含量,比如氧气,有些人会觉得烧开后的水“不耐喝”,就是因为氧气含量降低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长期饮用烧开的自来水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于氯的影响:
自来水中的氯,虽然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消毒剂,但长期大量摄入,尤其是未充分煮沸或存在二次污染的水,可能会引起一些担忧。氯在水中会形成一些副产物,比如三卤甲烷(THMs),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一些研究中被指出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国家对饮用水中的氯含量和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浓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这个标准是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的,旨在保障公众健康。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其氯含量和副产物都在安全范围内,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是很低的。

但话说回来,有些人可能对氯比较敏感,即使在安全范围内,也可能会在饮用后出现一些不适,比如轻微的喉咙不适感。通过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在烧开后稍微晾一下,可以让一部分氯气挥发掉,这对于这些敏感人群来说可能是一种缓解方式。

关于水中矿物质和重金属:
自来水在经过处理后,其中的矿物质含量是比较低的。长期饮用烧开的自来水,并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洗掉”体内的矿物质。事实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绝大部分是通过食物摄取的,饮用水中提供的矿物质量相对有限。

至于重金属,这主要是取决于水源地的水质以及供水管道的老化情况。如果水源地本身存在重金属污染,或者供水管道(尤其是老旧的铅质或镀锌管道)存在腐蚀问题,那么水中可能就会析出重金属,比如铅、铜等。烧开这个过程本身并不能去除重金属。如果担心这个问题,那么选择有合格的检测报告的品牌桶装水,或者使用带有过滤功能的净水器,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于“千滚水”的说法:
有些人会提到“千滚水”对健康不利。这里说的“千滚水”通常是指反复烧开了很多次的水。科学上讲,反复烧开的水,其主要变化是水中溶解性固体物质(包括一些矿物质和盐类)的浓度会逐渐升高,同时一些挥发性物质(比如亚硝酸盐,这是由水中的硝酸盐转化而来)的含量可能也会有所增加。虽然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但饮用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通常很低,而且转化为亚硝胺的条件也比较苛刻。就日常饮用而言,偶尔喝到反复烧开的水,通常不必过分担忧。不过,为了保证饮水的最佳状态,还是建议烧开的水最好在当天饮用完,不要反复加热。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且供水管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长期饮用自来水烧开的水,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国家对饮用水的安全标准有严格的规定,这也是保障我们日常饮水安全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饮用水的感知是不同的。如果您对自来水的水质有疑虑,或者居住在老旧小区,担心管道问题,那么考虑使用经过认证的净水设备,或者选择经过严格检测的瓶装水,也是合理的选择。这不仅仅是对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最终的选择,还需要结合您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来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论上不会咋样,因为我们喝的自来水都是经过自来水厂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处理的。而且在这个标准中,国家规定了自来水的含氯量下限,规定自来水出厂和入户的时候,含氯值不得低于规定值,就是怕一些自来水厂省钱加氯量太少,而达不到消杀标准,因此自来水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只不过考虑到水厂到我们家里这个环节还有很长的管道要走,在这个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二次污染。而且现在高层小区比较多,而市政自来水管道末端水压最多能达到30米左右(视地区而定),因此很多高层小区都必须采用楼顶储水罐或者地下室高压泵水两种方式进行二次供水。这些都是由物业统一管理供水的,有些物业不负责任导致水源污染严重。我曾有幸亲眼见过我们小区顶楼天台上的水箱没加盖,大受震撼。

所以,自来水还是最好不要直接喝,因为你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开水有两个作用,消灭微生物和降低水的硬度,但是不能解决管道污染里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user avatar

十几年间,烧开的自来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前几天家里净水器滤芯更换,无奈用热水壶烧了一些自来水喝。一种熟悉的口感和味道让我突然回想起10年前,当时从北方刚来上海,当时在学校宿舍热水房接到的开水喝下去感觉明显比北方的硬度低很多,当时就感觉上海的自来水更好喝。后来发现宿舍安装了冷热净水机,从此开始喝净化水。再后来自己家也安装了净水机,从此几乎每天都只喝净化水。以至于偶尔喝一喝自来水会感觉有一点味道。

然而,喝煮沸的自来水完全没问题,因为我国自来水国标定得很高

虽然很多城市人口逐渐转向以喝净化水为主的生活方式,但不能否认的是,还有很多人主要依靠烧自来水喝。而得益于我国很高的自来水国家标准(GB 5749-2006),这种水喝下去也不会造成健康风险。反倒是一些先发国家的自来水管路基础设施陈旧,铁锈、杂质和余氯往往超出本国标准。

我们来对比一下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的自来水标准(部分)吧:

不难看出,我国自来水国标不仅主要指标和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甚至还有很多指标比发达国家要求的更严格。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国标制定得更加细致,很多国外未专门标注的物质我们做了严格限定。

另外,一些去过欧美国家留学的朋友或多或少发现部分国家的自来水有味道,洗澡后容易皮肤容易发痒,洗头容易掉发。欢迎有过类似经历的小伙伴评论区交流。

我国烧开的自来水没问题,但确实不是理想的饮水解决方案

虽然我国自来水国标比较高,煮沸的自来水喝下去不会威胁健康,但确实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饮水解决方案。毕竟,我们喝水不仅要的是补充水分、解渴,还希望它能够带来愉悦的体验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这就是自来水的短板了:

首先是口感。煮沸的自来水会有轻微的涩口感(尤其是喝惯了净化水,感觉更明显),如果是来自于地下水,还可能有微咸/微苦的味道(主要和钾、钙、镁等离子有关)。然后如果水质硬度比较大,煮沸后的水垢也会更多,不经充分沉淀就喝容易“拉嗓子”。

一段被水垢阻塞的水管剖面(https://www.opandh.com/)

然后是潜在的健康风险。虽然国家标准制定的很严格,但对于确实难以避免的少量重金属残留还是留有容忍区间的。虽然这微量的重金属并不足以对人体造成明显的损伤,但毕竟无法满足生活品质高要求人群。

还有研究发现水质偏硬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所以自然水体水质偏硬地区的人们尤其应当重视水质软化或净化问题。而且,自来水中如果硝酸盐含量偏高,煮沸后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也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值得重视。

所以现在很多对水质有要求的人群会更多考虑瓶装/桶装净化水/蒸馏水/矿泉水等,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安装净水器,以降低自来水中重金属、硝酸盐、活性氯的影响,同时提升饮用水的口感。

横向对比煮沸自来水及其替代饮水解决方案

蒸馏水。这种水的成本比较低,只需要不太大的车间和机器就能够生产。优点是便宜、无杂质、口感明显比煮沸的自来水好得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只有水,没有矿物质,缺少矿物质水特有的甘甜。

净化水/家用净水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有些则是用超滤)和紫外/臭氧杀菌等手段将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的产物。优点是可以过滤微生物和悬浮物,并吸附重金属离子,保障水质可以直饮,且口感不错。但缺点也很明显,假如使用超滤原理,则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重金属离子都会进入净化水;而使用反渗透原理,就会把有益矿物质和重金属同时用废水排掉了,净化水口感接近蒸馏水。

矿泉水。优点是矿物质含量充足,偏硅酸盐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甜味。缺点是价格相对较贵,而且会产生较多的塑料瓶垃圾,不太环保。

但是综合起来,家用净水器还是目前成本、水质、易得性的最优解。

目前家用净水器的使用痛点是什么呢?

作为净水器老用户,我有学校公用净水器五年+自家家用净水器五年的使用体验。总结起来,净水器有一万个好,但以下几个使用痛点却不得不提:

首先是净废比。顾名思义,就是自来水产生的净水和废水的比值,当然是越大越好啦。否则看着汩汩而出的废水直接流入下水道感觉还是有点浪费。不过现在的净水技术大多基于反渗透原理,只能将重金属离子富集到膜一侧的液体中,所以必然要产生废水。

反渗透膜净化装置(researchgate.com)

只有改进净化技术、提高反渗透膜效率才能提升净废比,这也是不同品牌净水器主要发力和角逐的技术领域。

净废比还会带来一个次生问题——出水速度慢。既然自来水流入速度恒定,那么净废比高的才有可能净水的产生速度更高。如果净废比接近一比一,那么接满一壶水就要干等很久。

最后,为了尽可能去除重金属离子,很多反渗透膜被设计成见到离子就滤掉的极端派,造成的后果就是净化水无限接近蒸馏水——自来水中的偏硅酸、钾、钙、镁、锶等有益元素也被滤掉了。这些有益元素以离子态存在于水中,和食物中的化合态/螯合/络合态相比更容易吸收。而且它们的存在还可以调节水体的口感,出于营养和口感的目的,并不应该这样一概去除。

那么有没有可以改善这些关键痛点的家用净水器呢?

如何让家用净水器重新站起来?

如果有一款净水器有更高的净废比,从而不仅更加节水、出水速度更快,而且在反渗透原理的基础上使用选择性渗透膜,去除有害成分,留下对人体有益、可以改善口感的矿物质,是不是就是理想的净水装置了呢?

方太净水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方太净水器采用了选择性过滤(NSP)技术,精准过滤重金属离子,留下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既守护了健康还保留了矿物质带来的甘甜口感。这就革除了传统净水器超滤或反渗透对离子要么全留下要么全滤除的弊端。

除了净化技术的革新,方太的净废比也得到了提高,净化水的产出速度更高,可以达到每分钟1.8L。

同时,使用过家用净水器的朋友应该知道,如果机器隔一段时间不用,管路中就会出现陈水,陈水可能有细菌增殖或有异味,所以需要开机产生新的净化水充分冲洗管道以后才可以接到合格的净化水。这也会造成水的额外浪费。方太为了结局这个问题,优化设计了管路,让机器不运行就不通水,管路中无陈水,这样你接出的每一杯都是新鲜的。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

我国的国标自来水是安全的,煮沸饮用完全没有问题。但也要考虑到各国自来水标准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容忍区间,而且确实有研究指出水质过硬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再加上自来水的口感确实不及瓶装水、净化水。所以煮沸的自来水越来越不能满足水质高要求人群,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否认我国自来水的高质量,也应当承认自来水并不好喝。

家用净水器虽然是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反渗透法会牺牲自来水中的有益矿物质,超滤法又不能滤除重金属离子。所以,使用选择性过滤技术,如方太净水器M6A就是解决家用净水器短板的新方案,是对饮用水有更高要求人群的理想选择。

参考

  1. ^ A. Basiri, N. Shakhssalim, A.R. Khoshdel,等. Drinking water composition and incidence of urinary calculus: Introducing a new index[C]// Esd "experts in Stone Disease" Conference. 201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