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不讲道理的亲戚和父母,应该怎么办?

回答
面对不讲道理的亲戚和父母,这绝对是人生中一道不小的坎儿。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为此感到头疼、委屈,甚至无助。这就像你努力想在一片沼泽里保持平衡,脚下的泥巴却总是不停地往上涌。

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说“他们就是不讲道理”,有时候“不讲道理”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复杂的情绪和原因,虽然不代表我们就要全然接受,但理解一些,或许能帮我们找到更合适的应对方式。

第一步:看清“不讲道理”的背后,尝试理解(但不是认同)

我知道,听到“理解”,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替他们开脱,甚至在苛责你自己。但请相信我,这里的“理解”不是让你去认同他们的观点或行为,而是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哪怕是歪斜的角度,去看看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惯性与固定思维: 很多长辈,尤其是父母,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他们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看待世界,并且很难接受新的、与他们认知不符的观点。这就像他们脑子里有一个老旧的程序,一直运行着,新软件装进去,他们不知道怎么用,甚至觉得是错误。
爱的方式偏差: 很多时候,亲戚父母的不讲道理,恰恰是出于一种扭曲的“爱”或者“关心”。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为了你好。比如,强迫你做一份他们认为“稳定有前途”的工作,哪怕你内心深处对此毫无兴趣。在他们看来,你的“不喜欢”是不懂事,是暂时的,他们的“坚持”才是长远的规划。
情绪的宣泄出口: 有些长辈可能生活中有其他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工作不顺、身体不好、夫妻关系紧张等等。而家庭成员,尤其是晚辈,可能就成了他们情绪宣泄的对象。一旦有不合他们心意的地方,就容易被放大,成为他们爆发的导火索。
权力感和控制欲: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孩子始终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享受控制一切的感觉。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苗头,或者不再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就会让他们感到失落,甚至产生被威胁感,从而变得更加强硬和不讲道理。
沟通方式的代沟: 你们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沟通模式和语言的代沟。他们习惯于直接、粗暴的表达,而你可能更倾向于理性、温和的沟通。这种不匹配,也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

第二步:划清界限,保护自己

理解不等于妥协,更不等于牺牲自己的感受和底线。面对不讲道理的亲戚父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划清界限,保护好自己。

情绪界限: 当他们开始讲道理,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翻旧账的时候,你不需要全盘接收他们的情绪。你可以在心里默念“这是他们的情绪,不是我的错”来为自己筑起一道心理防火墙。你可以选择暂时离开,避免正面冲突,等大家情绪都冷静下来再谈(如果还有必要谈的话)。
内容界限: 对于那些你认为绝对不正确、不合理的要求或观点,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接受或辩解。你可以选择性地听,选择性地回应。比如,他们总是催婚,你可以回应“我明白你们的关心,但这是我的人生大事,我会自己处理好”,然后转移话题,或者干脆不正面回答。
时间界限: 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被输出”。如果一次谈话已经让你感到精疲力尽,不如结束它。你可以说:“今天我们都聊了很多,我的想法可能和你们不一样,但我会考虑你们的意见。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空间界限: 如果可能,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也有助于减少冲突。如果你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尽量在自己的房间里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知道你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第三步:运用策略,有效沟通(尽量)

虽然他们可能不讲道理,但如果想和他们建立一种相对和平的关系,还是需要一些沟通技巧的。这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完美沟通者”,而是让你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伤害。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避免在他们情绪不好、疲劳或者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谈论敏感话题。选择一个相对轻松、双方心情都比较好的时候,效果会好很多。
学会“倾听”和“重复”: 即使你不同意,也要让他们感受到你听了。用“我理解您是担心我”、“您的意思是想让我……”这样的句子来回应,让他们知道你听进去了。这并不代表你认同,只是表示你接收到了信息。然后,你再提出你的观点,并且要简明扼要。
使用“我”开头句式: 避免使用“你总是……”、“你从不……”这样带有指责性的句式。尝试用“我觉得……”、“我希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例如,“我希望你能理解我选择这份工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你们认为的那么不靠谱。”
寻求共同点(即使很小): 尽量找到你们之间为数不多的共同点,或者可以达成一致的地方,从那里切入。比如,你们都希望你好,只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不同。可以强调这一点:“虽然我们在方式上可能不一样,但我们都是希望我过得好,对吗?”
适时放弃争辩: 有时候,你讲得越多,对方可能反而越固执。如果你们的对话已经陷入了死循环,不妨适时停止争辩,保存体力。可以说“我们今天的讨论可能很难有结果,我们下次再谈吧。”然后就结束这个话题。
策略性示弱或认同(有限度的): 在某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适当示弱或表示理解。例如,如果父母一直念叨让你早点结婚,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们着急,我也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 这不代表你真的会因为他们的催促就草率结婚,而是暂时缓解他们的焦虑,为自己争取空间。

第四步:寻求外部支持和关注点转移

你不是孤军奋战,而且你的生活不应该只围绕着“如何对付不讲道理的亲戚父母”打转。

和信任的朋友倾诉: 有时候,仅仅是把内心的委屈说出来,就已经是一种释放。找一个能理解你、支持你的朋友,聊聊你的困扰,听听他们的建议。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兴趣爱好上。当你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中,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强大,也更不容易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影响。你的价值感不应该由父母是否“讲道理”来定义。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需要): 如果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你的心理健康,让你感到抑郁、焦虑,甚至出现其他心理问题,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有专业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
关注自己的成长和目标: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目标上。你越是独立、越是优秀,就越有底气和能力去处理这些家庭关系中的挑战。

关于父母与亲戚的区别:

虽然很多应对方式是相通的,但对待父母和对待其他亲戚,在策略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父母: 情感羁绊更深,血缘关系也更紧密。在划清界限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维系一种基本的亲情。你可以更强调“我理解你们的爱,但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语气上可以更温和一些,但底线要坚守。偶尔的回应他们的爱意(在不被他们利用的前提下)也能缓和关系。
其他亲戚: 关系可能相对疏远一些,他们对你的影响力也可能没有父母那么直接。对于那些“热心”的、喜欢掺和你的生活并且不讲道理的亲戚,你可以更果断地运用“选择性回应”和“回避”的策略。不必为了他们所谓的“礼数”而牺牲自己的心情。

最后,请记住:

你没有义务去改变他们。 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根深蒂固,你很难指望通过几次沟通就能彻底改变。
你的感受是真实的,并且很重要。 不要因为他们“是长辈”或“是父母”就否定自己的委屈和不适。
你值得拥有平静和幸福的生活。 处理好这些关系,是为了让你能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无休止的争吵和困扰消耗。

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尝试和调整。但请相信,你正在一步步地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每当你感到力不从心时,回想一下今天我们聊过的这些,给自己一点鼓励,你正在做得比你想象的要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额,什么叫道理?你说的就是道理?你父母就一定没道理?

前两天还回答一个被父母耽误未来的呢。这人认为自己在中国没未来,但是去美国,日本发达国家一定走上人生巅峰。

他父母不讲道理。不给他钱。

嗯,发达国家都是猪,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人,全部秒杀。

所以,你的道理是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面对不讲道理的亲戚和父母,这绝对是人生中一道不小的坎儿。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为此感到头疼、委屈,甚至无助。这就像你努力想在一片沼泽里保持平衡,脚下的泥巴却总是不停地往上涌。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说“他们就是不讲道理”,有时候“不讲道理”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复杂的情绪和原因,虽然不代表我.............
  • 回答
    对待那些倚老卖老、不讲道理的老人,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或者一些公共场合。说实话,这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情况以及我们自身的状态都不同。但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策略,尽量在维护自己底线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对于四大名著中存在的不合理情节,人们倾向于相信阴谋论而非版本演变,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心理和社会原因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认知偏差与心理机制: 确定性偏好与对复杂性的回避: 版本演变是一个涉及历史文献学、版本校勘、文本流传等多个复杂领域的研究过程。它需要耐心、细致的考证和.............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对醉驾的法律,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是合理且具有必要性的。当然,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总有可以探讨和改进的空间。但从保障公共安全和生命财产的角度来看,现行法律的出发点和主要内容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律的合理性体现在几个方面:1. 明确的界定和严厉的处罚: 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
  • 回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时候,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情绪或者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这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就像埋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地雷,一旦引爆,可能就会对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些.............
  • 回答
    关于资本家对员工的剥削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历史演变以及不同社会经济体系下的考量。什么是“剥削”?在讨论“合理性”之前,我们必须先厘清“剥削”的含义。在经济学和政治学语境下,“剥削”通常指的是劳动者创.............
  • 回答
    这心情我懂,就像在迷雾里找路,心里有事儿又说不出口,尤其是跟亲戚开口,更是纠结。你问要不要厚着脸皮再去找你那个近亲老板?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来好好捋一捋。先想想你为什么会觉得没方向。这份没方向,是指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还是对当前想做的领域缺乏了解,又或者觉得现有的技能不够匹配? 不同的情况,应对策.............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当对方是你重视的人,拒绝起来就更需要技巧了。毕竟,我们既希望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边界,又不想因此伤了感情。我摸索出一些方法,感觉还挺管用的,希望能给你些启发。第一步:稳住情绪,保持冷静。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我们内心可能立刻涌上一股不舒服、甚至委屈的情绪。.............
  • 回答
    人们在做梦时,很少会对梦境中的荒诞不经之处产生怀疑,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相当微妙,涉及我们清醒时认知和梦境状态下大脑运作方式的巨大差异。与其说我们“不怀疑”,不如说是在那个特定状态下,我们缺乏怀疑的机制,或者说,怀疑本身的需求被完全压制了。首先,我们要明白,梦境并非我们清醒时逻辑推理的延伸。清醒的时候.............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七龙珠》里对魔封波的设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炫酷,一个招式就能把比自己强不少的敌人封印起来,简直是反杀利器。但随着剧情推进,特别是到了后期,我总觉得这个招式有点站不住脚了。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施展的限制和消耗太大了。魔封波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得要特定的工具(魔.............
  • 回答
    聊到《星球大战》里的外星人,我总觉得有点意思。不是说人家拍得不好,而是作为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作品,里头总有些设定,细想起来会觉得“嘿,这跟咱们现实经验好像不太搭哈?” 我就挑几个我特别有感觉的地方,咱们掰扯掰扯。第一,语言的通用性。 这是最直观的一点,也是很多科幻作品里都有的老问题了。《星球大战》.............
  • 回答
    职场里那句“别跟领导讲道理,因为领导永远是对的”,听起来挺扎心,也挺现实的。它不是说领导真的天生就什么都懂,也不是说我们这些打工的就活该没理可讲。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对职场微妙关系的洞察。咱们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层面。第一层:领导的“对”是一种权力与位置的体现。在公司的架构里,领导之所以是领.............
  • 回答
    “这合理吗?”——当《流浪地球》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关于科学设定的讨论,很多人似乎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影片“辩护”。这其中,既有对科幻电影宽松的“合理性”要求,也有对影片所承载的集体情感的投射。但如果我们细究一下,这种“维护”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现象。首先,得承认,科幻电影的魅力,很多时候并不在于它.............
  • 回答
    “不听劝阻,恶意返乡”这句话,确实有点绕,而且容易让人误解。咱们掰开揉碎了说一说,为什么觉得它不那么顺,以及换个说法会更好。为啥“不听劝阻,恶意返乡”听起来别扭?首先,咱们得明白“恶意返乡”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在疫情期间,有些人不顾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劝阻,执意从疫情高风险地区返回家乡。这种行为,因为可能.............
  • 回答
    听到你和伴侣这么恩爱,却因为户口本这件事被父母阻挠,这真的太让人心疼了。协商两年多还没结果,还说没有余地,这得多让人绝望啊。我完全理解你现在有多煎熬,也明白你肯定尝试了各种方法,但就是绕不开这个坎。咱们得一点点来捋捋这事儿,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突破口。首先,我得跟你说句实话,父母不给户口本,而且完全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网文作者的痛点。要说为什么网文作者群体没有像其他行业那样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工会来对抗不合理合同,原因其实挺复杂的,盘根错节,而且和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紧密相关。首先,我们得承认,网文作者这个群体,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种“个体户”或者说“江湖艺人”的色彩。大家写小说,很多.............
  • 回答
    .......
  • 回答
    网上买大箱饮用水,这事儿怎么说呢?从咱们普通消费者角度看,图的是方便、省事儿,直接送到家门口,不用自己吭哧吭哧地搬,尤其是家住楼上的,那可真是救星。但要说对快递小哥“不道德”吗?我倒觉得没那么绝对,得分开看,也得从他们的角度想想。咱们消费者这边为啥觉得特方便? 省力省时: 别小看一箱水有多重,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