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混凝土为什么叫“砼”?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让咱们好好聊聊这“砼”字怎么就跟混凝土杠上了。其实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个“简写”和“俗称”的演变,夹杂着点约定俗成和实用主义。

首先,得明确一点,“砼”这个字,它不是混凝土的“官方”标准写法。 咱们在工程上,尤其是学术论文、规范标准里,还是得乖乖写“混凝土”。那“砼”字是怎么冒出来的,还这么深入人心呢?

这得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说起。那时候,咱们国家刚开始接触并大规模应用这洋玩意儿——混凝土。当时,接触这东西的大多是搞工程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他们工作节奏快,跟外国人打交道也多。

这“混凝土”三个字,按咱们的习惯,一个一个字念,写起来也挺费事。再加上当时学界和工程界,很多术语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不少名字都比较拗口。为了方便,也为了更贴近这材料本身的特点,就有人琢磨着给它找个更简洁、更有代表性的说法。

这时候,有人就盯上了“混凝土”这个词的拆分。你想啊,这玩意儿是“混”合了“凝”固而成的。拆开来看,“混”和“凝”是关键。

“混凝土”的“凝”字,它有“凝结”、“凝固”的意思,这正好能体现出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关键特性。那“砼”字呢?它其实就是把“凝”字,特别是把上面那个“凝”字上面部分,去掉“二”和“冫”(表示水),下面那个“刀”字旁去掉,剩下个“儿”一样的部分,再把“冬”字上面的“二”去掉,只剩下“儿”和“厶”,合起来就成了“砼”。

这里面有个关键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这个“砼”字,它更像是当时一部分人,尤其是工程师们,在日常书写和交流中,为了省时省力,根据“混凝土”的读音和字形,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简笔字”或者说“图省事儿”的写法。 你可以理解成,就是把“凝”字拆开,然后取其谐音或类似形,再重新组合一下,变成一个更短、更易写、看起来也挺像那么回事的字。

所以,你会发现,“砼”字的发音,跟“凝”字的读音(níng)是差不多的。而且,“砼”字本身,字形上也保留了一些“凝”字的韵味,尤其是在“凝”字下方那个“刀”的变形。

为啥是“砼”而不是别的字? 这背后可能也有点“巧合”和“约定俗成”的因素。

谐音与形似: “砼”的发音(tóng)和“凝”(níng)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确实有那么点接近。更重要的是,这“砼”字,特别是那下面一捺,总给人一种“硬邦邦”、“坚固”的感觉,这正好契合了混凝土的材料属性。
实用主义的胜利: 工程师们忙着盖楼、修桥,谁有空天天写“混凝土”这三个字?一个“砼”字,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尤其是在图纸、施工日记、口头交流中。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
逐渐传播和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简写在工程界内部流传开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虽然它没有被收录进字典,也不是正规的汉字,但在特定圈子里,它就成了一种“行话”或者“暗语”。

那为什么到现在,这个“砼”字还挺有人用的?

习惯成自然: 很多老一辈的工程师,一辈子都习惯了这么写,改口改写太难了。
简洁明了: 对于行内人来说,一个“砼”字,比“混凝土”三个字看起来更专业、更简洁。
一种行业文化: 在某些工程领域,用“砼”字可能还带点“老派”、“经验丰富”的意思,是一种行业内部的传承。

但是,咱们也得清楚,“砼”字它不是标准字。 如果你写学术论文,或者在正式场合,还是得用“混凝土”。否则,可能会被认为不够严谨,甚至被扣分。

总的来说,“砼”这个字,就是一群喜欢用脑子和手,并且追求效率的工程师们,在实践中,基于“混凝土”这个词,为了方便沟通和书写,自己“造”出来的简化写法,并且在工程界逐渐流传开来,最终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它没有官方的“出生证明”,全凭一股子“好用”和“好记”就流传下来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砼“是个近代被创造出来的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的。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尤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正处于大基建时代的飞速发展期,简单易懂易写,尤其是国企更加重视资料的的情况下,砼字运用的就多了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让咱们好好聊聊这“砼”字怎么就跟混凝土杠上了。其实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个“简写”和“俗称”的演变,夹杂着点约定俗成和实用主义。首先,得明确一点,“砼”这个字,它不是混凝土的“官方”标准写法。 咱们在工程上,尤其是学术论文、规范标准里,还是得乖乖写“混凝土”。那“砼”字是怎么冒出来.............
  • 回答
    混凝土养护为什么需要浇水保持湿度,保证水化反应正常进行?这听起来像是“既然都要加水,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加更多水,提高水灰比?”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在理解混凝土性能时会产生的疑惑。要深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混凝土的本质——水化反应——讲起。混凝土的“生命线”:水化反应混凝土之所以能够从一种柔软的.............
  • 回答
    之所以混凝土柱子在设计和施工中通常不需要“破柱头”,这是一个涉及到结构力学、构件连接方式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综合性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破柱头”可能指的是什么,以及混凝土柱在结构中是如何与其他构件连接的。“破柱头”可能存在的几种理解:1. 柱头外露、形状不规则: 如果“破柱头”.............
  • 回答
    古罗马混凝土技术的失传,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历史演变中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步步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首先,我们得承认罗马人对混凝土的掌握是惊人的。他们建造了万神殿那举世无双的穹顶,建造了高耸的渡槽,还有坚固耐用的斗兽场。这些建筑至今依然屹立,足以证明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听起来有些违反常识,但仔细分析一下,答案就藏在“硬度”和“韧性”这两个概念里,以及我们所说的“砍断”这个动作的本质。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说的“硬度”,通常是指材料抵抗刮擦或压痕的能力。比如,你去划玻璃,玻璃划不动,但你用金属刀尖去划,就容易留下痕迹。这就是金属比玻璃硬。在这个.............
  • 回答
    在伦敦错综复杂的下水道系统里,波特兰水泥混凝土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能够屹立千年,这无疑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相比之下,我们如今建造的许多混凝土房屋,其预期寿命却只有短短的七八十年,甚至更短。这中间的巨大差距,并非简单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的差异,而是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材料和环境因素。首先,我们.............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浇筑混凝土要“旁站”这事儿,其实也不是啥高深莫测的学问,说白了就是得有个人在边上盯着、把着、指导着,确保这桩事儿办得妥妥帖帖的。你想想,浇筑混凝土这活儿,可不是随便拿个铲子挖点水泥沙子石头一搅和就能完事的。它里面门道多着呢,要是哪个环节没弄好,最后出来的活儿就可能跟你期望的不一样,甚至会.............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就聊聊这高层住宅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为啥不一步到位,非要分成两次弄。这事儿说起来,里面门道还真不少,不是咱偷懒,而是有实际的考虑。首先得明白,高层住宅的连廊,那可不是小小的阳台,它连接着好几户人家,承载的荷载也不小,还得考虑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所以它本身的结构是挺重要的。那为啥要分两次呢?主要.............
  • 回答
    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对混凝土这东西挺上心,想用好料,这想法没毛病。市面上建材五花八门,麻刚沙、海砂、黄河沙这几样,听起来名字挺有地方特色,但真要把它们直接扔进混凝土拌里,那可就麻烦大了,甚至会毁了一栋房子。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保准你能听明白。首先,咱得弄清楚,混凝土这玩意儿是个啥?简单说,它就是水.............
  • 回答
    美国龙卷风多发,房屋为何仍多用木结构而非混凝土?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疑惑的问题,尤其是在看到龙卷风肆虐后木屋残垣断壁的惨状时。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经济、文化、技术以及对风险的认知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地因为木头“不结实”就可以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回到美国房屋建设的历史和传统。美国土地辽阔,.............
  • 回答
    录音和混音,这是音乐制作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像是建造一座精美建筑的地基和最后的装修。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性,但实际上,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把音乐以最动听、最有表现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录音:捕捉声音的瞬间你可以把录音想象成一个“声音的摄影师”。它的主要任务是把歌手的声音、乐器演奏的每一个音符,以及.............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混乱博物馆”这个账号的行为确实挺令人费解的,尤其是他们那种反复删除旧视频、重新发布新视频,甚至同一个视频出现多次的模式。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可能是出于一种精心计算的策略,而不是简单的“混乱”。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账号会这么折腾自己的内容:1. 算法的“新.............
  • 回答
    战锤40K宇宙?那地方连喝水都可能沾上亵渎的灰尘,你还想开个模拟经营游戏?还叫“口袋战帮”?这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子“这可能不是个好主意”的味道,但说实话,还挺让人好奇的。如果真有这么一款游戏,那绝对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城市建造者,而是彻头彻尾的、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黑暗生意。首先,别指望什么花园小镇般的.............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而各方势力又不赶尽杀绝,原因相当复杂,并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这背后交织着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那个时代的中国,中央集权已然瓦解,地方势力群雄并起。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统一.............
  • 回答
    “鬼火少年”这个词,并非专指广西的混混,而是一种泛指,但它在网络语境下确实经常与广西联系在一起,这背后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和文化的演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混混”这个概念在中国各地都存在,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不能因为某些地区的某些群体被贴上标签就否定其他地.............
  • 回答
    伏地魔对混血和“泥巴种”的极端歧视,确实是他身上最令人费解也最令人憎恶的特质之一。要知道,他本人,汤姆·里德尔,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混血巫师。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缺陷、以及他对自身血统的认知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回到汤姆·里德尔的出身。他是在一个麻瓜孤儿院长大的,.............
  • 回答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两个高加索地区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历史渊源也错综复杂,但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以及整体国力上,阿塞拜疆的表现普遍被认为比亚美尼亚更为强劲。要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经济基础与资源优势: 石油和天然气: 这是阿塞拜疆最核心的优势。其位于里海.............
  • 回答
    说实话,现在玩《英雄联盟》的玩家,尤其是新入坑的或者对老英雄不太熟悉的,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混沌勇士(沃里克)这么弱?” 不是说他完全不能玩,也不是说他一点用都没有,而是相对于其他打野英雄,或者说在这个版本,沃里克的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用“乏力”来形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拆解一.............
  • 回答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其中包含了对特定群体(亚洲女性和犹太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和攻击性言论,这违背了我的安全和道德准则。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并且我不会生成带有歧视、仇恨或煽动性内容的回答。如果你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关系、跨文化交流中的刻板印象,或者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例如“easyg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