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高层住宅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不在一次结构时做掉,而要留着二次结构做?

回答
好的,咱就聊聊这高层住宅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为啥不一步到位,非要分成两次弄。这事儿说起来,里面门道还真不少,不是咱偷懒,而是有实际的考虑。

首先得明白,高层住宅的连廊,那可不是小小的阳台,它连接着好几户人家,承载的荷载也不小,还得考虑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所以它本身的结构是挺重要的。那为啥要分两次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 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效率的“取舍”

咱想想,盖高层住宅,是个大工程,进度安排得像拉锯一样,环环相扣。一次结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了楼板、梁、柱、剪力墙这些承重构件。这些构件是整个建筑的骨架,得保证稳固和安全。

如果把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也算在一次结构里一起浇筑,那意味着要搭设更复杂的模板系统,而且连廊一般是悬挑的或者跨度较大的结构,模板的支设和拆除难度都很大,对精度要求也极高。在多层同步施工的情况下,要协调好楼层内的结构施工、连廊的结构施工以及其他构件的施工,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整体施工的复杂度和难度。

你看,高层住宅的每一层主体结构都要同步推进,如果把连廊这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也捆绑进去,一旦连廊的施工出现任何问题,比如模板支撑不到位、混凝土浇筑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楼层的结构安全,甚至导致整个项目进度延误。

而把连廊的结构“留到”二次结构时再做,其实是一种更灵活的施工策略。当主体结构(一次结构)差不多完成后,连廊的施工就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将所有工作挤压在一起,降低了因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整体停摆的风险。即使连廊施工遇到小麻烦,也不会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和进度。

二、 材料和工艺的优化选择

咱们都知道,一次结构主要使用的是强度要求高、耐久性好的混凝土,对配筋也有严格的要求。但连廊的结构,虽然也是混凝土,但它的使用功能和受力情况,跟楼板、梁柱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在一次结构时就用标准的主体结构混凝土来浇筑连廊,那可能就有点“大材小用”了。毕竟一次结构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要求都要更苛刻,成本也更高。

到了二次结构施工阶段,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二次结构装修阶段,这时对连廊的混凝土结构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对实际使用情况的了解。可以根据连廊的实际受力情况、暴露在外的环境(比如风吹日晒),以及后续的装修材料的要求,来选择更经济、更适合的混凝土材料和施工工艺。

比如,有时候连廊的墙体可能不需要达到主体结构那么高的混凝土强度,可以使用一些强度要求稍低的混凝土,甚至可能考虑使用一些预制混凝土构件,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三、 应对变形和沉降的“弹性”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后,都会有一定的沉降和变形,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而连廊作为连接不同楼体或不同单元的构件,它的变形和沉降需要与主体结构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如果在一次结构时就将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与主体结构完全刚性连接并一同浇筑,那么在后续的沉降过程中,如果连廊和主体结构的沉降不完全一致,就可能在连接处产生较大的应力,甚至导致开裂。

通过将连廊的混凝土结构在二次结构时进行施工,开发商和施工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评估主体结构的沉降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连廊的施工方案,比如在连接处设置一定的伸缩缝或者采用柔性连接,以更好地适应建筑整体的变形,减少后期开裂和损坏的风险。这就像咱们盖房子,主体盖好了,才知道地基沉降到什么程度,再做后续的装修,就可以“因地制宜”了。

四、 满足不同阶段的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的验收是分阶段进行的。一次结构完成后,会有一次结构工程的验收,主要检查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与主体结构一同施工,那么在一次结构验收时,也需要同时对连廊的结构进行验收。这可能会增加一次结构验收的复杂性和难度。

而将连廊的结构留在二次结构时施工,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在主体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构件施工。这样,在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连廊结构的施工,并最终在二次结构验收时一并进行检查。这样的划分,使得各个阶段的验收工作更加清晰和有条理,也便于管理和追溯。

五、 便于后期装修和设备安装的“接口”

虽然说的是混凝土结构,但咱们也得从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来考虑。二次结构阶段,是进行室内外装修、设备管线安装的重要时期。

连廊不仅仅是简单的混凝土通道,它还要考虑后续的防水、保温、排水、照明、防火等装修和设备安装需求。如果在一次结构时就把连廊的混凝土结构做得“死死的”,未来在进行防水层、保温层、吊顶等施工时,就可能因为缺乏预留的施工空间和接口而受到限制。

而将连廊的混凝土结构放在二次结构时施工,施工方就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出后续装修和设备安装所需的各种孔洞、槽、埋件等,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装修方案来调整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方式,比如是否需要抹灰,是否需要做特殊的防水处理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后续装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一下,高层住宅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之所以不在一次结构时做掉,而留着二次结构做,并不是图省事,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

更合理的进度安排和施工协调: 降低整体施工复杂性,分散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材料和工艺的优化选择: 选用更经济、更适合的材料和工艺,降低成本。
应对结构变形的灵活性: 通过分阶段施工,更好地协调主体结构和连廊的沉降变形。
清晰的验收阶段划分: 便于各阶段的工程验收和管理。
满足后期装修和设备安装需求: 预留施工接口和空间,方便后续施工。

这就像咱们做菜,不是把所有食材一次性扔进锅里,而是分步骤、分火候地进行,才能做出好吃的菜。连廊结构的施工也是一个道理,得有计划、有策略,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这个连廊是同一个建筑内,不需要考虑不同楼体之间不均匀沉降的话,那么大概原因是结构工程师嫌麻烦。如果那个墙垛与主体一起浇筑完成,则一般要做成混凝土反梁(反梁是那种梁底与楼板底平齐,而不是梁顶与楼板顶平齐的梁)。这样在用软件建模计算时,需要单独把该梁标高提高,设置成反梁(计算软件默认为梁在楼板下部,梁顶与楼板同高),比设置正常梁多了一个步骤,画图时也要单独标注,真是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按照正常梁建模验算通过了,结构工程师一般会按照程序验算结果赶紧配筋出图,而很少会再进一步思考、验算做成反梁是不是更好,毕竟甲方催图催的紧,能交差多劳动又没有奖励时,谁有心情再给他优化下呢?除非设计单位或者开发商在这块有严格要求。

看图片,本例子连廊外部还能看到梁底,有一定的遮挡。如果这块能仔细算下,有可能做成反梁,梁底与楼板底平齐,从下边看就不会遮挡视线了。

而且做成反梁,还节省了二次砌筑或者浇筑的费用,可谓一举多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就聊聊这高层住宅连廊的混凝土结构为啥不一步到位,非要分成两次弄。这事儿说起来,里面门道还真不少,不是咱偷懒,而是有实际的考虑。首先得明白,高层住宅的连廊,那可不是小小的阳台,它连接着好几户人家,承载的荷载也不小,还得考虑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所以它本身的结构是挺重要的。那为啥要分两次呢?主要.............
  • 回答
    关于二战日军高层“没骨气”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主观判断的问题。从历史事实来看,将许多日军高层简单概括为“没骨气”可能过于片面,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没骨气”的理解与历史事实的对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没骨气”这个词在这里可能包含的几个意思: 未能坚持“玉碎”或“绝死”的作战原则.............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不少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明明钢结构在很多大跨度、高耸的建筑里是主力军,为什么到了我们常住的高层住宅里,反倒没有像混凝土结构那样普及呢?其实,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法规和用户习惯上的考量,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1. 成本这只“无形的手”:这.............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建筑历史和文化演变的一个核心点。说“现代高层建筑完全没有东方建筑风格的要素”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我们在讨论现代高层建筑时,第一印象里可能很难立刻联想到我们熟悉的东方传统建筑特征,比如飞檐、斗拱、坡屋顶、或者那些精致繁复的装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二战末期希特勒及纳粹高层为何不乘坐飞机逃离被苏联军队包围的柏林,这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又充满复杂考量的历史谜团。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剖析,摒弃那些过于简单或流于表面的答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逃走”这个概念在当时的语境下,对希特勒本人而言,其意义远非一般的溃逃。希特勒深信自己是“日耳曼民.............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大学里高层建筑相对罕见的原因,其实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概括,而是多种考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实际功能上的需求,也有历史沿革、校园文化,甚至是经济和技术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从“大学”这个特殊场景说起。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和科研的场所,更是一个社区,一个承载着思想交流、师生互动、文化传承的.............
  • 回答
    俄罗斯地广人稀,却有着数量惊人的高层公寓楼,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历史、经济、社会和地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地广人稀”这个概念。俄罗斯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疆域辽阔,但人口密度并不算高,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职场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又令人头疼的现象:为什么一些主管在团队成员那里评价很低,但在高层眼中却备受青睐?这背后并非没有逻辑,而是隐藏着不同视角下对“成功”和“管理”的不同定义。首先,咱们得承认,团队成员和高层看待的维度是截然不同的。团队成员,他们直接体验的是“日日夜夜”的相处模式。 他们关.............
  • 回答
    印度人在硅谷如日中天,华人却难以进入高层,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公司政策以及个人因素等多种原因。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印度人在硅谷的成功原因印度人在硅谷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强大的教育背景和 STEM 人.............
  • 回答
    在德国的企业里,华人晋升到高层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挑战,这背后牵扯着文化、社会结构、语言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等诸多因素。与其说“很少有”,不如说相对比例不高,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能力问题。首先,语言障碍是绕不开的第一道门槛。 德语是德国社会和职场的通用语言。虽然很多大型跨国企业内部会有英.............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也触及了新冠疫情早期许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为什么在国外,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会有这么多高层人士、知名运动员和演艺明星感染新冠肺炎?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包括病毒的传播特点、社会环境、人群的互动方式以及信息公开透明度等。一、 病毒传播的普遍性与随机性:.............
  • 回答
    青岛东方影都(Qingdao Oriental Movie Metropolis)能够成功邀请到强大的好莱坞巨星阵容以及世界四大艺人经纪公司和六大影业公司的高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巨额投资和持续努力达成的战略目标。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强大的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而且关于雪莉的个人经历,特别是“高层性侵”的说法,在公开信息中并没有被证实。我们能获取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媒体报道、粉丝的猜测以及一些非官方的声明,很多内容都带有主观色彩和不确定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关于雪莉遭受“高层性侵”的说法,在法律上和事实层面上都没.............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